① 「鄉愁」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鄉愁是什麼
鄉愁是李白客居他鄉時床前如霜的月色;鄉愁是杜甫久經戰亂時心中勝過萬金的家書;鄉愁是張籍客居羈旅時臨發又開封的家書;鄉愁是王維九月登高時遙寄故鄉的茱萸。
② 如何策劃主題是:「濃濃的鄉情」班級活動快!!!!!!!
你的意思是這個嗎?
「濃濃的鄉情」主題隊會活動方案(議論稿)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能圍繞「濃濃的鄉情」這個主題培養自主合作的參與意識。
准備方案:
1. 宣傳委員、活動策劃人課前准備好黑板背景、課桌擺放等。
2. 了解班級同學特長,以便策劃。
活動流程:
一:班主任發言
二:主持人白
三:開始隊會
四:老師總結
活動環節:
一:說家鄉話,唱家鄉歌:
1.讀家鄉童謠《送松糕》(全班)
2.普通話翻譯成家鄉話,正確者有獎(全班)
二:背思鄉詩,訴思鄉情:
1.情景劇《秋思》(共4人)
2.背誦思鄉詩篇,老師定(5人)
3.彈唱《外婆的澎湖灣》(1人彈,4人唱)
4.講述自己家鄉的人情風貌(1人)
三:品家鄉菜,增愛鄉情:
1. 介紹家鄉名小吃(2人)
2. 品嘗名小吃
中隊主題隊會「濃濃的鄉情」活動主持稿
甲:人是家鄉好。月是家鄉明。
乙:山是家鄉翠。水是家鄉粼。
甲: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
乙: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合:五(5)班中隊主題隊會「濃濃的鄉情」現在正式開始!請班主任林老師致辭!
甲:家鄉是,一條街,一條老街;是一壺酒,一壺老酒。
乙:家鄉是,一張照片,一張舊照片;是一幅年畫,一幅舊年畫。
甲:下面請欣賞集體朗誦:《送松糕》
乙:家鄉話,是最娓娓動聽的語言;家鄉話是每個人的第一語言。下面開始集體游戲:「翻譯家鄉話」。
甲:游戲規則如下:由老師指定的同學作答,回答主持人提供的一個普通話字詞,把它翻譯成平陽話,正確者有獎,由於時間有限,獎品有限,只能十五個同學參與哦。
甲:秋天是思念的季節,那枚枚黃葉也是一份份哀愁……下面請欣賞情景劇:《秋思》由______同學作文改編。
甲:時空變幻,揮不去遊子對故土的眷念;
乙:斗轉星移,沖不淡遊子對故土的親情。
合:下面請欣賞由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帶來的節目:「古詩里的相思」
甲:忘不了臨行之前親人囑咐;
乙:銘記住飄泊萬里葉落歸根。
甲:讓我們走進那一片《外婆的澎湖灣》。
乙:鄉思牽動多少人,鄉情牽動多少心;
甲:鄉夢牽著多少愛,鄉願牽著多少魂。
乙:請_____同學來介紹介紹咱們的家鄉吧!
甲:是的如同_____同學所說的,我們的家鄉平陽美食佳餚數不勝數,那麼今天,我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份咱們家鄉的名小吃——炒粉干!
乙:好了,聽完了兩位同學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嘗吧!
甲:家鄉里有我快樂的時光,
乙:故鄉的明月像爹娘慈祥的臉龐。
合:同學們!五(5)班中隊主題隊會「濃濃的鄉情」活動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的參與!
③ 鄉愁的主題思想和內容
鄉愁是對家鄉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種對家鄉眷戀的情感狀態.對故土的眷戀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版情感.遠離故權鄉的遊子、漂泊者、流浪漢,移民,誰都會思念自己的故土家鄉.
第一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像,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
④ 鄉愁的主旨
復1、主旨簡析
《鄉愁》一詩選制擇了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個具有象徵性的意象,形象而濃烈地抒發了遊子思念故鄉的感情。詩人藉助時空的變化來表達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抒發內心一種思念親人、眷戀故土的深切情懷。
2、原文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鄉愁 餘光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3、作者簡介
餘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在秣陵路小學讀書(原崔八巷小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2012年4月擔任澳門大學「住校作家」。
⑤ 《記住鄉愁》每一個古鎮的主題是怎麼來的
孝泉鎮—孝老敬親,推恩及人
⑥ 席慕容和餘光中的《鄉愁》在表達主題上有何異同
這兩首詩的相同點:
1、作者的時代背景相同。
2、抒發的思想感情相同。
3、都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4、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詞方法。
這兩首詩的不同點:
1、餘光中的《鄉愁》感情朴實,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席慕容的《鄉愁》比較含蓄。
2、餘光中的《鄉愁》是抒情詩,而席慕容的《鄉愁》是散文詩。
3、從表達上看餘光中詩用多節來表達主題,而席慕蓉詩則短小,一節包含了所要表達的主題;余詩的節奏分明,每一節結構勻稱,而席詩則沒有這樣的限制;余詩在表達上用時間來作為線索,而席詩則以意象為主來體現主題。
4、餘光中的《鄉愁》詩用襯托的方式,從遠到近,從小到大,由淺入深,一層又一層鋪敘出鄉愁之濃。而席慕容的《鄉愁》則為大家描述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女詩人用超凡的想像力,新奇的比喻,纏綿的情思,細膩的表現了鄉愁的主題。
(6)主題策劃方案鄉愁擴展閱讀:
餘光中的《鄉愁》表達了對故鄉戀戀不舍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餘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詩歌在藝術上呈現出結構上的整飭美和韻律上的音樂美。
在均勻、整齊的句式中追求一種活潑、生機勃勃的表現形式,在恰當的意象組合中完美地運用語詞的音韻,使詩歌具有一種音樂般的節奏,迴旋往復,一唱三嘆。
席慕蓉的《鄉愁》這首詩寫了故鄉的歌謠,故鄉的景緻,古樹的年輪,作者從濃濃並且熟悉的鄉音入手,再從熟悉而又模糊的故鄉曾經的景緻續寫鄉愁,最後從內心綿延不絕的鄉愁的形象化作大樹的年輪,化抽象為具體的表現了出來。
參考資料:《鄉愁》餘光中-網路
參考資料:《鄉愁》席慕蓉-網路
⑦ 以「記得住的鄉愁」為主題有哪些好的創意活動
以「記得住的鄉愁」為主題的好的創意活動有多種形式。比如:可以舉辦一些以家鄉的特色菜為主題的美食活動,既體驗了鄉愁,又品嘗到了家鄉的美食。
⑧ 鄉愁的主題思想和內容
鄉愁是對家鄉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種對家鄉眷戀的情感狀態。對故土的眷戀是人類共同而永專恆的情感屬。遠離故鄉的遊子、漂泊者、流浪漢,移民,誰都會思念自己的故土家鄉。
第一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像,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
⑨ 我們來策劃一次主題為「濃濃的鄉情」的活動。活動可以採取朗誦詩詞、歌曲等形式。請幫我找一首詩,我的作
鄉愁
餘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正如鄉愁這首詩一樣的含有情意。
郵票是一種意象,詩中的船票、郵票、墳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鄉情懷。
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
表現鄉愁的詩: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