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春節留守兒童家長培訓方案

春節留守兒童家長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2-05 14:39:59

Ⅰ 留守兒童應如何進行教育

1、加強農村學校寄宿基礎設施建設,以優美的校園、優越的環境、優良的設施著實解決好留守兒童在校學習和生活的問題。2、把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列入學校常規,建立建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機制。3、要加強對留守兒童開展以心理教育為主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工作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4、教師要主動改進教育方式,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全面發展。5、有目的有計劃的開設豐富多彩的留守兒童教育活動,讓孩子在豐富的學習生活中淡忘親情的欠缺,以熱情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 ①、學校全員積極參與留守兒童幫扶工作,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每一位「留守兒童」都與一位老師結對,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進行「一對一」幫扶,實行「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關心、活動上優先參與)、暢通「四個渠道」(談心活動、家訪活動、建立家長學校、通訊),讓留守兒童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與關愛。積極發動學校團隊組織開展學生之間的一幫一活動,如一名學習好的同學幫扶一名學習成績差的留守學生,一名家長雙方均未外出的團員或少先隊員幫扶一名留守學生等。 ②、組織有益的文娛、社會實踐、參觀遊玩等活動,使他們始終有健康的身心和愉快的生活。 ③、成立留守兒童家長或監護人學校,每學期要召開一到兩次留守兒童家長會,及時了解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的要求,科學指導家長或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方法,探討教育的途徑,交流教育的經驗,充分發揮家、校的聯誼功能和作用。家長與學校共同負責留守兒童品德養成教育、知識傳授和素質教育,讓留守兒童在家庭和學校都得到良好的教育。 ④、建立每周一談(談心與輔導)、每月一通(家長與學生、代理家長與學生家長通信、通話)、每季度一評(知識競賽、文體競賽、思想學習評比與表彰)、每學期一聚(家庭團聚或文娛活動聚會、親情聚餐、社會實踐等)、每年一慶(慶祝留守兒童生日或其它進步)等長效活動機制,讓孩子與父母建立起心連心的聯系。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感受父母的親情,幫助孩子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 6、開展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研究。將留守兒童問題研究納入學校研究課題,遵循科學的研究原則,將對學生的個案研究與對留守兒童整體研究結合起來,經常性組織教師開展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活動,形成經驗材料,不斷總結提煉出科學的教育管理方法。

Ⅱ 留守兒童的家長及監護人怎樣進行教育

首先、以身為范,教育留守兒童要誠實守信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我們家長或孩子監護人要以身為范教育孩子,這樣才具有說服力,讓孩子在一種良好品德氛圍中健康成長。 誠實守信,應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內容,誠實不足歸根到底是我們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做得不好。如果我們能真正做到言傳身教,讓整個社會充滿和諧關愛的氛圍。我相信,孩子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愛心、孝心、誠心、誠信的和諧社會中,一定能健康茁壯成長。 其次、用愛激勵孩子 再其次、指導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雲: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這種特殊的監管環境,留守兒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會陋習。所以,我們要引導他們慎重交友,以防孩子與有惡習和品德敗壞的人交朋友,被引誘變壞。特別是現在的網路文化的泛濫,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如我校前年有位留守女生上網,把哈爾濱的一位男孩都引來了,這位男孩為會見網友,竟從家偷了一萬多元錢出來,幸好學校及時發現,與他家裡聯系,才避免了一些事情的發生。如我校另一位剛初中畢業的男孩唐某,父母在他讀小學的時就外出打工,缺乏正確的家庭管教,進入初中就偷扒,與社會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結伴而樂,不思學習,不聽老師的教育和勸告,結果走出校園不多久就因打架致人重傷淪為少年犯。同樣的事例在留守少年較多的學校不勝枚舉。可見,關心孩子,孩子的交友我們不能忽視,要幫助引導孩子慎重交友,為了孩子,使之健康成長,我們要向孟母學習,把好孟母擇鄰這一關。 第四、引導留守兒童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 留守兒童因特殊的環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愛、母愛,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兒童的好奇心,在愛好和興趣方面各有所為。因此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培養健康的愛好和興趣尤為重要。同時這也是監護人和留守兒童進行思想溝通和培養感情的有利機會,並彌補留守兒童空虛心理,起到了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道德品德和遠大志向的效果。 最後、注重教育方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育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對孩子教育時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對性格不同、脾氣不同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換位思考、多想想,決不能簡單行事,動不動就一頓暴打、臭罵,不讓孩子論理。這種粗野、蠻橫的方式,讓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讓孩子心裡演變為仇恨、冷漠的情緒與你作對。這樣,長此以往,影響了孩子與監護人之間的相互溝通,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再有就是對孩子監護不力,一種監護器式的方式,孩子犯了錯誤,怕傷孩子感情,輕描淡寫說兩句完事,長此以往慫恿孩子的壞毛病,最後無法管教,誤入歧途。這兩種形式都是教育方法的不全面,教育孩子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既堵又疏,才能水到渠成。 作為監護人,我們應該幫助他們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教育他們正視現實,理解父母背井離鄉、親情分離的無奈,放下心理包袱,不自卑、不氣餒,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總之,只要我們能正確的分析他們的不足之處及其成因,又能採取恰當的方法,用滿腔的愛去澆灌他們的心靈,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為他們擎起一片美麗的天空。

Ⅲ 留守兒童的學習該如何教育

教育留守兒童的學習:
1. 學習指導,督促行為轉變。課堂上,關注留守學生,從學習上多予以指導。如多讓發言、朗讀,多讓上台展示;對成績差的留守孩,多開小灶,多輔導。教師要把握住學生的年齡特徵,積極主動地和留守兒童溝通交流,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切實做到用愛溫暖孩子的心,用言語指導孩子的行為,用情感激發孩子的成就甘,培養留守兒童勇於面對生活,對前途和未來充滿信心的樂觀心態。

2. 加強聯系,溝通感情學科滲透,促進心理發展。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習是學生的主導活動。要把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作為首要任務,認真挖掘,善於利用各科
教學中蘊含的心理教育的內容和素材,創設有利於實施心理輔導的情境,達到潛移默化進行心理輔導,改變學生行為的目的。農村雙親在外的打工子女,盡管逢年過節能與父母團聚,但這短暫的相聚是不能滿足其情感需要的。

3 .曉之以理,思想激勵,活動體驗。讀初中的青少年,其思想還處於幼稚階段,雖也朦朧地感覺到父母離鄉背井的艱辛與苦衷,但卻缺乏深層的理解。有的在心裡埋怨父母,把其轉嫁到學習上,甚至產生了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有的則不珍惜父母的勞動,用起錢來大手大腳,甚至用父母的血汗錢出風頭、要面子、賭博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社會實踐活動等,讓留守兒童認識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打工的辛苦,學會理解父母、愛戴父母,在活動中,感受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

4 .以教師關心為突破口,設身處地,動之以情。人是需要感情交流的,物質生活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師生關系是兒童人際關系的一部分,它體現兒童社會交往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並影響兒童的學業成績和學校行為。父母外出,親情的缺失,使留守兒童在很大程度上會把對父母的情感依賴與需求轉向教師。

5. 提高父母對孩子教育問題的認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若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品德和優秀的才幹,父母是要有奉獻精神的。因此,父母在這方面應有開闊的眼界和長遠的打算,在物質條件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應該多為下一代考慮,多關心他們的成長與發展。

Ⅳ 父母就地過年,留守兒童的問題如何解決

這兩天就關於父母在外地過年留守兒童應該怎麼辦,在網上的熱度非常的高,許多網友也都在關注這個事情,並且討論。因為疫情的原因,許多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外工作不能返回家中,那麼對於他們在家無人看管的孩子應該如何解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網友們希望得到一個有效的回應。並且父母常年在外工作而自己的孩子在家學習,本身對於孩子就是一個很殘忍的行為,甚至於一年時間就只有過年的時間能夠與自己的孩子見面,孩子才能和父母團聚。

從這一方面也體現出中國利民所做的范圍之廣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力度之強,國家在盡一切的努力,讓人民群眾過一個好年。讓人民群眾不再因為疫情的而擔憂,同時人民群眾們也應該保護好自己,不要給國家添麻煩。

Ⅳ 如何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班級教育活動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班主任的主角作用
首先,班主任要制定具體詳細的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配合學校大力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教育的氛圍,積極參與,把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排上日程、擺上桌面,認真貫徹落實,真正使班級成為留守兒童學文化、學做人的臨時家園,發揮主角作用。班級里建立「留守學生」專項檔案、開通親情電話,加強學生、家長、教師三者之間的聯系與交流。除此,班主任還可以利用春節、假期孩子父母返鄉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充分交流,要求家長採取多種方式與兒童交流、溝通,多關心兒童的身心健康,讓兒童體會到父愛母愛,形成合力效應。
二、班主任要加強留守兒童心理方面知識的教育(1)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學生」專項檔案,記載好留守學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家庭情況、學生監護人姓名、聯系方式等。充分關注到留守兒童的個性心理和個性需求,把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以及各階段變化情況記錄下來,且有針對性地對這些留守兒童進行個別教育、進行補償教育,並主動與學生監護人聯系。(2)班主任要配合心理老師,要適時開展心理輔導,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這樣一方面可以彌補留守兒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強學生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保護好他們的隱私,不能對學生造成傷害。老師也要站在留守兒童的角度上去看問題、做工作,不然這個工作很難取得成效。
三、轉變觀念,用真正的師愛守護留守兒童失落的心靈1、關愛留守兒童,用溫暖去撫慰他們失落的心靈
首先,班主任要關愛學生,更加關愛留守學生。更應該多的關心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增加感情投入,用心去愛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千方百計從感情上彌補他們在家庭中的缺失。再者,班主任要經常家訪,了解留守學生的家庭環境和生活狀況,管理、指導他們的吃、穿、住、行、睡等問題,幫他們解決困難,用真正的師愛撫慰留守兒童的心,使其對父母的依賴轉到對老師的依賴,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後,開展以「留守學生」為主題的結隊幫扶活動,要求每位教師幫助一、二名貧困留守學生,樹立留守學生自立自強勤學守紀的榜樣,以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在班集體為留守學生集體過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禮物、送祝福等。2、視留守兒童為親人,貼近孩子的心靈
班主任要轉變自身的觀念,不僅要做好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扮演好學生心靈的撫慰者的角色。
班主任應俯下身子,走進留守兒童的思想深處。留守兒童因與父母長期分離,內心真實的快樂、煩惱、孤獨、痛苦無法得到及時的宣洩。有的孩子選擇了上網和不健康的書籍作為情感的替代品,這樣的現象會引發孩子的心理健康大問題。此時,班主任應俯下身子,走進留守兒童的思想深處,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有針對性地與他交流,讓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打開他的心扉,讓學生覺得你值得信任才會跟你說實話,才會接受你的道理。他就能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掉身上不良的行為。
班主任應放下架子,走進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爺爺奶奶的照顧很多時候僅僅是滿足留守兒童的吃和穿,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方面顧及很少。此時,班主任應放下架子,走進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了解他的家庭情況,與其監護人溝通的同時,主動地承擔一部分照顧他們生活的責任,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孩子都會很高興,他會從心裡覺得你是個可親的老師、朋友,也會回報你優異的表現;班主任應以美麗的言行滋潤留守兒童。對本已缺乏親情的留守兒童,班主任的教育更應是「和風細雨」式的,用親切的話語去打動他,以誠摯的情感去感染他。班主任切不可施行體罰、諷刺、挖苦以及家長式作風。這樣學生會越發感到自己不被尊重、理解、信任和寬容,越發產生羞愧、自卑、不思進取、逆反等心理,和你的距離只能越來越遙遠。3、以博大的胸懷看待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
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因素很多,因而班主任應有博大的胸襟來對待留守兒童身上所存在的問題。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出現反復現象是難免的。班主任應冷靜對待,認真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時啟發誘導他改正錯誤,切忌急躁而前功盡棄。
四、發揮班集體在留守兒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1、針對班級中關注「共性」多,而忽視留守兒童特殊群體或個體的情況,我們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給這些留守兒童以特殊的關愛,關心他們的家庭、生活、學習和困惑,多走進他們,多接納他們,並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溫暖、寬松的成長學習環境,讓留守兒童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從而彌補了由於留守而缺失的親情。2、開展各種有意義的班集體活動,鼓勵留守兒童和其他學生一起參加,一起合作,是留守兒童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體的一員,從而使他們在心理上有歸屬感。通過活動增強與同學相處的感情,體驗到生活的快樂,體會到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愛,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體會助人為樂的幸福,同時在活動中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收獲了成就感,讓多彩的活動成為留守兒童成長的樂園。3、成立留守兒童「愛心小組」,以班幹部和優秀學生為成員,他們每個人與一至二名留守學生結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留守兒童幫助,讓他們互相鼓勵、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五、加強與社會聯系,共同關注留守兒童
僅憑班主任教育,留守兒童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我們在做好校內工作的同時應積極爭取校外教育資源。如爭取校外教育力量實施教育,比如聘請校外輔導員、發揮留守孩子身邊的老黨員、老教師等的作用,請他們幫助管理照看等。還要全社會的積極配合,共同關注,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監護體系,調動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關愛留守兒童。努力形成了政府、村委、學校、家庭四級聯動的教育網路,營造出濃厚關愛氛圍和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總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社會問題,更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我們要本著對每一個孩子負責的態度,把更多的關愛和呵護給這些心靈最脆弱的孩子們。

Ⅵ 留守兒童應如何進行教育

1、加強農村學校寄宿基礎設施建設,以優美的校園、優越的環境、優良的設施著實解決好留守兒童在校學習和生活的問題。2、把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列入學校常規,建立建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機制。3、要加強對留守兒童開展以心理教育為主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工作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4、教師要主動改進教育方式,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全面發展。5、有目的有計劃的開設豐富多彩的留守兒童教育活動,讓孩子在豐富的學習生活中淡忘親情的欠缺,以熱情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
①、學校全員積極參與留守兒童幫扶工作,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每一位「留守兒童」都與一位老師結對,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進行「一對一」幫扶,實行「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關心、活動上優先參與)、暢通「四個渠道」(談心活動、家訪活動、建立家長學校、通訊),讓留守兒童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與關愛。積極發動學校團隊組織開展學生之間的一幫一活動,如一名學習好的同學幫扶一名學習成績差的留守學生,一名家長雙方均未外出的團員或少先隊員幫扶一名留守學生等。
②、組織有益的文娛、社會實踐、參觀遊玩等活動,使他們始終有健康的身心和愉快的生活。
③、成立留守兒童家長或監護人學校,每學期要召開一到兩次留守兒童家長會,及時了解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的要求,科學指導家長或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方法,探討教育的途徑,交流教育的經驗,充分發揮家、校的聯誼功能和作用。家長與學校共同負責留守兒童品德養成教育、知識傳授和素質教育,讓留守兒童在家庭和學校都得到良好的教育。
④、建立每周一談(談心與輔導)、每月一通(家長與學生、代理家長與學生家長通信、通話)、每季度一評(知識競賽、文體競賽、思想學習評比與表彰)、每學期一聚(家庭團聚或文娛活動聚會、親情聚餐、社會實踐等)、每年一慶(慶祝留守兒童生日或其它進步)等長效活動機制,讓孩子與父母建立起心連心的聯系。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感受父母的親情,幫助孩子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
6、開展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研究。將留守兒童問題研究納入學校研究課題,遵循科學的研究原則,將對學生的個案研究與對留守兒童整體研究結合起來,經常性組織教師開展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活動,形成經驗材料,不斷總結提煉出科學的教育管理方法。

Ⅶ 怎樣對留守兒童進行家庭教育指導需要具體的措施方案。

學校組織老師成為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履行家長一職責,我們這里就是,效果很好。

閱讀全文

與春節留守兒童家長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皮包市場營銷 瀏覽:4
市場營銷案例精品課程 瀏覽:238
04553體育市場營銷學 瀏覽:321
政府部門元旦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663
銀川市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8
電子商務的稅種 瀏覽:151
七月兒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03
給班級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9
2016團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2
2013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瀏覽:984
市場營銷商品定價案例 瀏覽:300
市場營銷圖片大全會徽 瀏覽:450
應急培訓方案計劃表 瀏覽:118
遼寧眾贏電子商務是真的嗎 瀏覽:195
產品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78
重視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132
國際電子商務示範法最新版 瀏覽:543
淺談電子商務對東莞企業的影響 瀏覽:727
消防培訓演練實施方案 瀏覽:976
銀行合規制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