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怎麼樣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Q1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2.57萬億元,同比增長15.0%,環比下降8.3個百分點,增速較上季度有所下降。從市場結構來看,B2B電子商務仍然是電子商務市場的主體,其中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佔比達53.6%。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Q1電子商務市場細分行業結構中,企業間電子商務仍然佔主導地位,整體佔比達到八成,其中,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交易額佔比過半;網路購物交易規模佔比由2013Q1的16.0%增長到2014Q1的17.8%。 對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有所影響的離不開居民收入水平、城鎮化進程和零售業的發展。
『貳』 哪裡有《2014-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買不起呀
若要問電子商務行業在近年來的發展景況如何,不妨把目光放到阿里巴巴和京東身上,如今劉強東已成功趕超馬雲,京東美國上市,8月,我們還將迎來阿里巴巴的上市,足可見在互聯網大時代,電子商務正以極速之勢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對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有所影響的離不開居民收入水平、城鎮化進程和零售業的發展。
居民收入水平對電子商務行業的影響
城鄉居民購買力雙雙增強,對中國消費品市場利好。尤其是農村市場,在服裝服飾、家電、食品等市場中具有巨大的消費潛力。此外,從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對比情況可以看出,其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逐漸縮小,可以預見,巨大的農村人口基數加之日漸提升的可支配收入必然會刺激消費,拉升中國消費品市場,作為占據較大市場的電子商務消費市場必然會從中受益。
城鎮化進程對電子商務行業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提速,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的優化升級,品質生活的迫求已經成為現代主流人群的消費理念。享受型消費使得人們對消費的需求從簡單的衣食擴展到住房、醫療、旅遊、教育、汽車等方面,成為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期間,消費擴張最快的新興領域主要集中在:以私人汽車為代表的交通消費,以移動通訊和信息為代表的通訊信息消費,與住房相關的商品消費,以教育、旅遊為代表的精神文化消費。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這種消費趨勢在未來的5-10年將繼續得以延續。此外,奢侈品將進一步在城鎮居民中滲透,將由原有的化妝品奢侈品消費逐漸向服裝服飾、珠寶等領域擴展。
中國消費結構的市場變化同時也為電子商務尤其是垂直類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機遇。在這種大勢的推動下,家電、珠寶、旅遊甚至是奢侈品電子商務企業不斷出現,並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零售業發展對電子商務行業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呈現不斷上升趨勢,200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1.48萬億元,到2010年增加至15.70萬億元,從2011年開始,我國社會消費量零售總額增長率呈現下滑態勢,到2013年,零售總額為23.44萬億元,同比增長11.45%。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尤其帶動了電子零售業的發展,對傳統零售業產生了較大的沖擊,零售業的較快增長也對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前瞻分析:2014年,什麼最沖擊電子商務行業?就目前而言,無疑是2014巴西世界盃,盡管世界盃大賽已接近尾聲,但是早於6月底,馬雲便公開表示:「「足球的魅力真嚇人,世界盃期間淘寶幾天就賣了960萬罐啤酒。但中國那麼多足球俱樂部居然沒有一家是賺錢的。」足可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廣深市場歡迎,也更貼近民生需求,該行業不僅在2014年,還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里蓬勃發展。
『叄』 電商發展趨勢如何
目前來看電商仍然有諸多機會,就看你能不能跟上了,更多的需要一定的洞察力,停留在表面沒啥意義。
『肆』 電子商務職業環境分析
電子商務一般使用在於淘寶、京東這個環境中。如果有專門做電商的品牌站就另外考慮。相對來說並知道怎麼跟你說了。
『伍』 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是什麼
電商平台正向著更加智慧、靈活、開放的方向邁進
當線上消費遇到增長「瓶頸」,如何挖掘新動能?新零售與新製造相互交織,將為電商帶來怎樣機遇?
從單一賣產品到集合製造、內容電商;從傳統配送到智慧物流、全場景零售,圍繞消費形態、供應鏈產業鏈聯動,蘇寧進行了探索與創新。從蘇寧轉型可以看出,電商平台正向著更加智慧、靈活、開放的方向邁進。
1、反向定製:瞄準消費升級推動優質製造
一枚小夜燈,讓東莞麗聲看到了內銷市場的機遇和數據的「魔力」。
此前,麗聲與蘇寧極物合作,通過平台大數據反饋調整燈光、外形等設計,共同研發「一捏即亮」專利,並藉助品牌和渠道推廣市場,產品上市8個月即售出3萬台。也是從這枚小夜燈開始,麗聲改變布局,從傳統加工外貿轉而開拓國內市場。
瞄準消費升級,用市場「倒逼」製造,以渠道「賦能」工廠。今天,反向定製的C2M模式在電商平台盛行開來。
為服裝生產線加裝感測器,打通工廠產銷數據,對消費者評價進行深度學習……蘇寧嘗試將渠道、數據、流量向諸多製造商開放。其中,廣東一家內衣製造工廠因產銷協同、柔性供應,銷售額提升20%。
「只有數據服務,才能實現產業共贏。」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韓永生認為,將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打通,推動供應鏈更快速地響應需求將是電商未來的方向。
2、內容電商:打開社交消費新市場
短視頻與電商的融合也引領了新的消費方向。社交「種草」「短視頻+商品」成為當下最引人關注的內容電商模式。當前,眾多電商平台都在布局內容電商、社交電商,以期抓住短視頻「風口」。
關注「網紅」爆款,實現成單轉化;打通快手小店,將內容社交觸達下沉市場;通過平台社區聯動將線下流量帶到線上……蘇寧不斷嘗試推進平台內容化,打造內容供應鏈和產品供應鏈。
視頻是最通用的內容載體,可視化的商業鏈接將是趨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達到1.14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66.77%。
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從業人員規模將突破3000萬人,達到了3032萬人,增長速度達到50.2%,社交電商行業的參與者已經覆蓋了社交網路的每一個領域。
2014-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包括社交、內容等方面的用戶多樣化需求讓我們看到新的增長空間。」蘇寧有關負責人說,蘇寧不僅要圍繞內容做零售,更要將知識、內容、健康等納入泛商品的零售體系中去,挖掘新潛力。
3、全場景零售:智慧物流帶動零售升級
物流決定著服務的體驗和電商的品質。布局智慧物流,實現商品配置和服務效率提升是諸多電商平台發力的主要方向。
從末端配送網路搭建到入局「即時配」,從構建社區「1小時服務圈」到鄉鎮網路覆蓋全國98.8%地區,通過搭載科技和效率驅動,蘇寧不斷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平台,並從自建走向共享,將與合作夥伴共建商業共享的全場景基礎設施平台。
消費升級同樣帶動物流改造,冷鏈配送就是其中之一。蘇寧物流執行總裁姚凱說,蘇寧冷鏈將成為智慧零售全場景服務的核心支點。目前正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0個城市建設和籌備建設冷鏈倉,預計到2022年實現100萬平方米冷鏈倉儲的建設。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陸』 如何看待電子商務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
2019年電商「618」市場分析
即使沒有往年鋪天蓋地的廣告、「喊打喊殺」的促銷,作為年中最大的增長點,沒有一家電商平台會懈怠「618」的排兵布陣。
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經突破10萬億元,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20億元,截止至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2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4.0%;合約類電商交易額7.33萬億元,同比下降28.7%。進入2018年底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30萬億元,達到了31.63萬億元,同比增長8.5%。
2013-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為9.01萬億元,同比增長23.9%。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雖然基數不高,但是其巨大的增幅,也成為了電商平台進軍的動力所在。
「截至目前,從今年京東618可以看到,低線級市場消費更加活躍,下單金額同比增幅達全站2倍,開始領跑各級市場,新品及反向定製商品熱銷,下單金額同比增長289%。」6月18日上午10時左右,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在內部信中透露了這一信息。
無疑,三四線城市蘊藏著巨大潛能。
1、「價格戰」引流
進入六月,天貓、唯品會、京東等各個平台的「爆款清單」便開始頻繁在朋友圈刷屏。各電商平台使出渾身解數博得眼球,標榜自己的「低價」。
據了解,針對消費者的普遍需求,拼多多動態調整了補貼策略。
在補貼的拉動下,拼多多平台上,包括嬰幼兒紙尿褲、奶粉在內的產品,整體同比增速超過400%。另一邊,蘇寧易購也推出了補貼政策,截至6月18日中午12點,蘇寧易購全渠道訂單量同比增長171%,在品類表現上,智能、換新成搜索熱詞。作為「618」的發起方,京東商城在今年的補貼力度號稱最大。
各個平台在重點促銷的類目上都有不同的側重點。「隨著線上線下渠道持續豐富,價格對比成了消費過程中必不可缺的環節。我們希望通過多種策略的組合,幫助消費者省略比價環節,僅考慮商品是否實用和適用。」拼多多大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濤對記者表示。
盡管各家攻勢較猛,但在關注度上,天貓與京東的主角地位,仍然難以撼動。截至6月18日14時,京東6月1日零點至今的累計下單金額達1795億元。在天貓平台上,過百品牌成交額已經超去年「雙11」,包括CPB、歐萊雅、屈臣氏、城野醫生、特侖蘇、匹克、銳澳等一百多個國內外大牌。
毫無疑問,價格仍然是消費的推動力。但是,當它成為電商的「規定動作」時,消費者也會對此產生審美疲勞。不過,在拼多多、雲集等新勢力的挑戰下,「價格戰」仍然難以避免。「一般來說,品牌會拿出爆款來引流,盡可能銷售一些能賺錢的產品。因為爆款往往是不賺錢的,就搭配套餐關聯營銷。」一名電商行業資深運營人士告訴記者,價格戰無可避免,如果不參與就會拉大與對手的差距,需要在產品設計上下功夫。
2、供應商的抉擇
當「價格戰」愈演愈烈之時,在低價促銷與保持品牌調性方面,一些品牌也陷入矛盾之中。
6月17日中午,格蘭仕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遭遇天貓「不作為」,導致其官方旗艦店在天貓上的搜索結果異常,影響了「618」銷售。這份聲明還暗示,搜索結果異常或與格蘭仕和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有關。天貓官方對記者回應稱,並沒有屏蔽對方,在平台上的搜索都是正常顯示的。
事實上,在競爭最為激烈的2013年、2014年左右,品牌面臨「二選一」已經是心照不宣的事實。某家居品牌高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以往平台希望商家二選一隻是很隱晦的表達,而今年則表現得很直接。「我們主營的陣地還是在京東和天貓,畢竟在其他平台的銷量也不大,可以說微乎其微,就不再作為重點。」
據上述家居品牌高層透露,幾乎所有的平台都陷入了流量瓶頸中,相比於以往的「雙11」和「618」,流量下降了起碼30%。「京東以往很多廣告資源都是免費配送的,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慢慢變成了買一送一或者買二送一。過渡期過去後,今年這些免費資源都變成了收費的,隨便一個位置就要花出去三四十萬,也不是小數。」
相比於那些願意去拼多多、雲集等新平台開店的新品牌、代工企業,品牌的顧慮在於如果一味配合低價,會對自己的定位和用戶造成傷害。「我們品牌是中端偏上的,目前大部分用戶都是一二線城市,有電商平台讓我們把單價200元左右的產品降到70元,然後再幫我們重點去推。最後都沒答應,這對品牌來說沒有好處。」一名品牌方人士向記者坦言了自己的顧慮。
因此,跟隨電商平檯布局,開拓新品成為新的增量所在。6月1日零點剛過,李施德林亞太區負責人和海外工廠的工人都被叫醒了。因為一款漱口水在天貓的爆賣,他們收到通知連夜加產,並和新加坡、泰國等各國團隊聯系,加急調動空運和專車,從海外倉庫補貨。
小鎮青年即流量?下沉市場帶來新增長契機
移動大數據平台Quest
Mobile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中國移動互聯網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用戶規模達6.18億,存在巨大的人口紅利,下沉市場的消費支出在大幅增長。
在流量為王的今天,「小鎮青年」成為最大的貢獻者,也成為平台挖掘的「潛力股」。6月5日,拼多多公布的階段性數據顯示,截至5日上午11點,該平台實物商品訂單成交量已超過3億筆,其中近七成來自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其中,數碼家電成為下沉市場訂單量快速增長的新增驅動。在天貓平台上,這一趨勢同樣明顯。
天貓官方數據表明,今年「618」開始才一分鍾,電動牙刷就賣掉了14051件,蘋果產品在天貓的成交同比增長達120%。尤其是在三至六線城市,蘋果產品的成交同比增長達170%,比一二線城市高出近1倍。
京東零售集團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總裁閆小兵向記者表示,今年三線以下城市成為消費主力,銷售增速遠遠超過一線城市。但是,低線城市卻並不代表低價,平均訂單單價高於一線城市。「低線級市場消費更加活躍,下單金額同比增幅達全站2倍,開始領跑各級市場。」
下沉市場正在給電商帶來新的增長契機。——聚劃算營銷總監敖樹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下沉市場用戶對於一些消費升級的商品搜索量很大,同時消費潛力也不小。聚劃算它不同於以前的團購,只是推出爆款促進銷量。現在的重點是對供給側的升級,對供應鏈進行改造,針對人群做定製產品。
在三到八線市場,不同的人群,購買力和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需要清晰判斷他們的購物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