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聯想品牌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公司簡介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0992) 成立於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當時稱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1989年成立北京聯想計算機集團公司。 聯想公司主要生產台式電腦、伺服器、筆記本電腦、列印機、掌上電腦、主機板、手機等商品。1996年開始,聯想電腦銷量位居中國國內市場首位。 2004年4月1日,聯想集團的英文名稱由「Legend」改為現在的「Lenovo」。「Lenovo」是個混成詞,「Le」來自「Legend」,「-novo」是一個假的拉丁語詞,從「新的(nova)」而來。同年,聯想以17.5億美元(12.5億美元以及IBM的5億美元欠債)的價格收購 IBM PC事業部,並獲得在5年內使用IBM品牌權,成為全球第三大PC廠商。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聯想在2005年5月完成對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的收購,這標志著新聯想的誕生! 目前聯想的總部設在紐約的Purchase,同時在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羅利設立兩個主要運營中心,通過聯想自己的銷售機構、聯想業務合作夥伴以及與IBM的聯盟,新聯想的銷售網路遍及全世界。聯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員工。研發中心分布在中國的北京、深圳、廈門、成都和上海,日本的東京以及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羅利。 作為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領導企業,聯想從事開發、製造並銷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術產品及優質專業的服務,幫助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取得成功。 根據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業500強排行榜,世界第四大計算機製造商聯想集團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億美元。 在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聯想集團不斷加大對研發技術的投入和研發體系的建立。目前,已成立了以聯想研究院為龍頭的二級研發體系。2002年8月27日,由聯想自主研發的每秒運算速度達1.027萬億次的聯想深騰1800計算機,通過了包括6位院士在內的專家組鑒定;2003年,聯想中標863計劃國家網格主結點,成功研製出每秒運算速度超過四萬億次的"深騰6800"超級計算機,並由科技部作為國家863計劃的重大專項成果對外進行發布。在2003年11月16日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TOP500)排行榜中,"深騰6800"運算速度位居全球14位,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超級計算機在這一排名中取得的最好成績。2002年12月,首屆Legend World(聯想技術創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聯想正式對外推出"關聯應用戰略",並以此作為公司的技術願景和布局,為新世紀聯想的發展和騰飛奠定了基礎。2003年7月31日聯想科技巡展2003(Lenovo Tech Show)在"東方明珠"上海成功啟航。巡展歷經全國三十餘個重點城市,將Lenovo的科技之風、創新之風傳遍神州,在全國大地掀起一次關注科技、互通共享的科技風潮。 2002財年(2002年4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內,聯想集團共申請國家專利572件,其中發明專利佔到50%以上,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全國企業技術創新和擁有知識產權最多的企業,並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2002年9月,聯想憑借先進的質量經營意識和卓越的質量管理水平,榮獲"全國質量管理獎",是六家獲獎單位中唯一的IT企業。立志於科技創新和服務轉型的聯想在質量管理領域同樣走在了全國企業的前列。 2003年4月,聯想集團在北京正式對外宣布啟用集團新標識"Lenovo",以"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標識"Legend",並在全球范圍內注冊。在國內,聯想將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標識;在海外則單獨使用英文標識。 聯想在北京、上海和廣東惠陽各建有一個現代化的生產基地,生產台式電腦、伺服器、筆記本電腦、列印機、掌上電腦、主機板等產品,年生產能力達到500萬台(電腦);同時在廈門設有大規模的手機生產基地。 在2002年9月《財富》雜志公布的中國上市企業百強中,聯想集團位列第六;2003年底,作為"中國最有價值品牌"之一,"聯想"品牌位列第四,品牌價值達到268.05億人民幣;2003年1月,在《亞洲貨幣》第十一屆"Best-Managed Companies"(最佳管理公司)的評選中,聯想獲得"最佳管理公司"、"最佳投資者關系"、"最佳財務管理"等全部評選的第一名。
㈡ 「聯想」的歷史和發展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2財年營業額達到202億港幣,目前擁有員工120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內,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3%(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7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
一,至2003年3月底,聯想集團已連續12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聯想集團一貫秉承「讓用戶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終致力於為中國用戶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產品,推動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面向未來,作為IT技術與服務的提供者,聯想將以全面客戶導向為原則,滿足家庭、個人、中小企業、大行業大企業四類客戶的需求,為其提供針對性的信息產品和服務。
在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聯想集團不斷加大對研發技術的投入和研發體系的建立。目前,已成立了以聯想研究院為龍頭的二級研發體系。2002年8月27日,由聯想自主研發的每秒運算速度達1.027萬億次的聯想深騰1800計算機,通過了包括6位院士在內的專家組鑒定;2003年,聯想中標863計劃國家網格主結點,成功研製出每秒運算速度超過四萬億次的「深騰6800」超級計算機,並由科技部作為國家863計劃的重大專項成果對外進行發布。在2003年11月16日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TOP500)排行榜中,「深騰6800」運算速度位居全球14位,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超級計算機在這一排名中取得的最好成績。2002年12月,首屆Legend World(聯想技術創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聯想正式對外推出「關聯應用戰略」,並以此作為公司的技術願景和布局,為新世紀聯想的發展和騰飛奠定了基礎。2003年7月31日聯想科技巡展2003(Lenovo Tech Show)在「東方明珠」上海成功啟航。巡展歷經全國三十餘個重點城市,將Lenovo的科技之風、創新之風傳遍神州,在全國大地掀起一次關注科技、互通共享的科技風潮。
2002財年(2002年4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內,聯想集團共申請國家專利572件,其中發明專利佔到50%以上,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全國企業技術創新和擁有知識產權最多的企業,並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2002年9月,聯想憑借先進的質量經營意識和卓越的質量管理水平,榮獲「全國質量管理獎」,是六家獲獎單位中唯一的IT企業。立志於科技創新和服務轉型的聯想在質量管理領域同樣走在了全國企業的前列。
相關網址:
http://www.lenovo.com.cn
http://it.sohu.com/7/0504/66/column220116639.shtml
㈢ 聯想是怎樣進行供應商管理的
聯想作為國內IT業界的龍頭企業之一,其供應鏈管理中包含了許多新的理念。聯想的供應鏈主要是解決這樣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方面,怎麼樣保證准確的預測;第二方面,怎麼樣保證在預測出現偏差的時候,能夠快速調整;第三方面,怎麼樣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怎麼樣滿足客戶定製的需求;第四方面,怎麼樣很好的完成供應商在采購方面的協同。這四個問題可能也是很多企業在當今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一、完善供應鏈首先要認識行業特點
首先,在IT行業,主要產品的價格波動風險十分大,影響因素也非常復雜,比較難以准確的預測,另外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就需要快速的調整,這樣才能夠滿足客戶的需要,避免庫存帶來的風險。
其次,IT行業的部件更新換代非常快非常頻繁,據統計,基本上每兩天就有一個機型發生大的或者是小的改動,另外產品的降價速度也非常快,這就必須要准確的預測市場的需求,才能滿足客戶的訂單,而不造成過多的庫存。
第三,IT行業中,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日益化強烈,在保證標准化,必須很好的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
此外,物料的價格很多是來自於上一個供應商,上一個供應商利益驅動的情況是非常明顯的,並且很多供應商是寡頭壟斷或者是少數寡頭的特點,所以供應商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比較大。
二、供應鏈的變革符合企業發展
首先,在供應鏈和采購方面,聯想是採取一體化的運作體系,聯想集團是把采購、生產、分銷以及物流整合成一個統一的系統,在整個聯想集團負責生產的管控包括生產製造一些系統的管理,從戰略層、執行層在整個集團有一個統一的策略、統一的協調。
其次,從聯想的供應鏈來看,聯想有300多家的供應商。要管理的客戶渠道有5000多家。在聯想內部,分布有北京、上海和惠陽三個工廠,目前生產的主要產品除了台式電腦、筆記本、伺服器之外,還有MP3等等其他的數碼產品,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供應鏈體系。
聯想的物料主要分為國際性采購的物料和國內采購的物料,國際性的物料,基本上都是通過香港,然後分別轉到國內的惠陽、上海和北京,在國內的物料會直接發到我們的各個工廠,然後由各個工廠製作成成品,然後發到代理商和最終的用戶。
聯想近幾年都在做供應模式的轉變,由以前的基本庫存驅動模式轉變為根據客戶需求來確定整個供應鏈的管理,從而來調整從采購、生產到銷售。
聯想在運作模式上,目前還並不是一個完全按訂單生產的企業,這也是與聯想面對的客戶群有關。聯想目前主要的客戶60%-70%來自於個人和中小型企業。所以,聯想的運作模式也是採取一種安全庫存結合按訂單生產的方式。因此聯想會有1-2天成品的安全庫存,更多的是會根據用戶的訂單來快速的相應客戶和市場的需求。
三、採用多維度預測確定采購計劃
預測最基本條件要基於歷史數據,因為聯想從市場和代理商當中積累了大量的歷史數據。通過對銷售的歷史數據的分析會發現產品的銷量跟很多的實踐因子相關,比如說跟市場自然的增長、季節的因素、聯想做一些優惠活動、新產品的推出等等,都會影響市場的銷量。所以,可以針對每一個實踐的因子都會牽動一個數字的演算法、一個數學的模式,通過准線的分析和線性的回歸對這些因子進行線性的評估。從而確定運算方面的模型。
通過這種預測模式,再加上對代理商和區域市場對客戶的預測,同時得出聯想在短期和長期以及非產品對整個市場多維度的預測。
所以說,這個預測是一個多維度的,包括了對產品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期、不同渠道的預測;另外,他受很多因素、很多事件影響的模型,首先他會受到一些像節假日、新品促銷等等的影響;另外,在預測方面也是應用了很多演算法,像指數的平滑法、加權平均、線性回歸,聯想通過一些銷售的體系使預測準度方面提高了30%。
四、預測偏差時快速調整采購計劃
預測偏差的調整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采購計劃方面怎麼樣快速調整;另外一方面是在生產計劃方面怎麼樣進行快速調整。首先介紹一下在采購計劃方面的調整。
采購計劃的調整,除了剛才講到的需要根據預測的調整之外,還要根據這種采購的提前量、安全庫存的策略以及采購批量等等的影響,另外還要根據聯想在國內多個工廠、多個庫存地的時時的計劃,從而確定采購計劃應該怎麼樣進行調整和改變。
當銷售發生調整或者供應商的狀況發生變化的時候,聯想可以做到在幾個小時之內,把幾十種產品、幾千種物料、面對幾百家供應商的計劃能夠調整完畢,這樣就加快了對市場反映的變化和應對的能力。
五、採用供應商協同保持供應鏈競爭力
在協同方面,首先是讓供應商做到全程協同,這樣就包括在產品研發過程當中就要和供應商進行同步開發,其次在品質和供應彈性以及成本方面,需要進行一個持續的改善;另外,在采購價格方面需要供應商能夠保持最佳的競爭力。
此外,採取全程緊密的策略,首先在供應商端會實現優勝劣汰,尋找有競爭力的合作夥伴,另外在供應商端會設立相應的采購平台,加強日常的管理,對於這種突發問題的解決以及持續改善項目的推進。聯想進行供應商協同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確保在業界自由的供應商爭奪以及采購資源的爭奪中,能夠保持一種有利的戰略位置。
六、採取電子商務方式提高整體效率
聯想通過電子商務和主要的代理夥伴和代理商和分銷商進行合作,基本上每年會有2000多張訂單進入聯想,聯想也是通過這種生產計劃系統來快速的完成生產計劃的制訂,並且可以很快的根據這種生產計劃提供給供應商比較准確的送料計劃,來達到和供應商的協同。
此外,對於客戶定製方面。客戶可以根據他自己的選擇,自動的進行配置,系統可以自動的提供報價,這樣客戶就可以在網上選擇產品,並且可以得到時時的價格以及供貨的時間。
總的看來,通過銷售預測,聯想可以比較准確的來把握市場的變化和用戶的需求。通過采購計劃、生產計劃,可以更好的協調在供應市場和這種銷售市場發生變化時的應對,通過需求協同和供應商的協同,達到市場的需求以及供應商的供應狀況和聯想整個的統籌中心,另外通過客戶自動的配置系統,來更好的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
㈣ 求聯想集團發展的主要歷程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Legend Holdings Ltd.,簡稱聯想控股)的前身是成立於1984年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由中科院計算所11名科研人員憑借20萬元資金創立。2008年,聯想控股綜合營業額1152億元,總資產644億元,歷年累計上繳國家各種稅收126億元,公司員工總數近3萬人。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24位,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22位。2010年,聯想控股綜合營業額1466億元,總資產1121億元,員工總數近4萬餘人,全國民企500強排名第3位。
㈤ 聯想電腦的發展歷史
1984年11月1日,20萬元,11人創立聯想,當時名稱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1985年推出第一款具有聯想功能的漢卡產品聯想式漢卡,聯想這一品牌名稱由此而來。
1988年6月23日香港聯想開業,新技術發展公司與導遠公司和中國技術轉讓公司共同創辦香港聯想,採用英文名稱:Legend.第一次使用了聯想作為公司名稱。
1989年11月聯想集團公司成立,第一次在國內把聯想作為企業及集團名稱。
1990年推出聯想電腦,聯想開始生產及供應聯想品牌個人電腦。
1994年2月14日聯想股票在香港上市,聯想品牌首次在海外財經市場亮相。
1996年,聯想首次超越國外品牌,市場佔有率位居國內市場第一,並持續6年穩居榜首。
1999年聯想電腦以8.5%的市場佔有率榮登亞太市場PC銷量榜首。
2001年4月1日,聯想集團實行資產重組、分拆上市。
2002年8月,聯想成功推出萬億次計算機,成為國內首台實測速度超過萬億次的高性能計算機。
2002年12月3日-7日,LEGEND WORLD 2002技術創新大會圓滿舉行,標志著聯想在產品技術上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2004年聯想集團將其英文名稱修改為Lenovo Group Limited,並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
2004年12月8日,聯想集團和IBM簽署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的協議。
2005年8月10日,聯想集團公布2005年第一季度業績,期內實現純利3.57億港元,是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後,首次計入該業務的季度財務報告。
㈥ 聯想的電子商務模式
貌似是B2C的。
滿意請採納
㈦ 聯想怎樣發展的
我覺得聯系前景不錯,
只要保證不出亂的話,就一定能在兩年內超越ACER
我的本本就是聯想的.
被摔過三次都沒問題,
所以我很支持聯想.
還有聯想的售後是全國最好的.
㈧ 聯想是如何發展和應用電子商務的
提出新的互聯網經濟理念,提供主動的互聯網服務,整合的互聯網服務,貼切的版互聯網服務,高雄啊權的互聯網服務和無縫的互聯網服務。以PIPES理念構建新型互聯網應用模式,
以客戶為導向,採用最簡單、最實用的技術,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設備上提供用戶所需的服務,徹底改變用戶的網路生活體驗
㈨ 聯想的發展史
聯想集團是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是中國的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富有創新性的國際化的科技公司。
2005年,聯想集團收購IBM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事業部;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
2014年10月,聯想集團宣布該公司已經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自2014年4月1日起, 聯想集團成立了四個新的、相對獨立的業務集團,分別是PC業務集團、移動業務集團、企業級業務集團、雲服務業務集團。
管理團隊:
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聯想集團總裁:Gianfranco Lanci
Lanci領導所有大區、個人電腦業務集團和企業級業務集團,並負責這些業務的端到端業務管理,他同時還將繼續擔任聯想集團首席運營官的職務。
Lanci於2012年4月加入聯想集團,在個人電腦業務方面擁有30餘年工作經驗,曾在德州儀器公司和宏碁任領導職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