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加強對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
通過因地制宜整合各高校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和外語專業的資源,加大外語專業和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力度,通過與外跨境電商企業聯合,共同建立實訓基地,著重培養具有外語基礎又有跨境電商專業知識的復合型跨境電商應用人才。而且通過已與Amazon、eBay、Wish合作成立電商學院,共同助力跨境電商人才培養。
跨境電商經營匯率風險的防範應當從基層的營運人才入手,堅持推動相關領域教學體制的創新改革,探索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鼓勵與引導本科院校及高職大專院校增加培養實務型人才的比例,盡快設立獨立的本科及高職教育專業,組織業內專家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科建設標准。在專業教學管理體制上,可以適當降低高校實訓教學隊伍的學歷門檻,鼓勵在跨境電商實戰運營領域,特別是匯率風險管控防範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的業界精英擔任正式編制或兼職教師,這將有助於提高相關專業畢業生的風險管控意識與經營風險防範能力。
人才是任何事業最重要的前提,跨境電商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概念和新業態,此前並沒有充足的人才儲備,多數還是傳統的外貿人才在新的形勢下摸索著學習和前進,並無太多理論和實踐經驗可借鑒。我國跨境電商盡管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無論從全行業的宏觀情況,還是就企業的微觀實踐角度,都遇到了瓶頸和新的問題,這些都在呼喚新型跨境電商人才的誕生。從理論基礎、知識架構和培養模式上,我們都建議有更好的政策的引導和扶持,從企業的需求出發、讓企業參與培養、最後將優質的人才輸送至企業。
從企業的微觀操作層面,解決人才問題還可以藉助第三方----專業的跨境電商服務商借力。跨境電商服務商雖然是企業的間接人才,但是直接讓企業受益,也是中國跨境電商事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近年來,各服務商之間的競爭並非良性和有序,政策上也未有很好的引導和規范。期待未來有關的利好政策產生,規范競爭,凈化市場環境,以期更好服務於各傳統外貿企業和新型跨境企業,共同把我國跨境電商事業做大做強。
2.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對政府的實踐意義
吸引大學生到企業實踐、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整合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資源、建立健全激勵機制
3. 跨境電商行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1) 需求分析及選抄品人才
針對目標國家的目標用戶,從購買習慣、需求偏好、文化習俗等角度出發,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對於專業賣家而言,之後需要采購合適、有銷路的產品,並與供貨商保持長遠、穩定的合作關系;對於製造商而言,之後需要設計、生產與用戶相適應的產品。
2) 網站平台搭建及推廣人才
網站平台搭建人才主要指懂外語的PHP程序員和前台美工(必須懂開發語言),可以幫助企業開發維護主站及進行平台網店的裝修。
(3) 美工、攝影
美工、攝影人才主要指精通視覺營銷,可以拍攝出符合各大平台規則的產品圖片及具備文字排版能力的專業人才。
(4) 客服
熟練應用郵件、在線溝通工具,運用英語、德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等小語種與客戶進行交流。另外,由於發達國家用戶自身權利意識較強,監管機構對保護消費者權利較為嚴格,經常出現投訴、退貨甚至觸犯知識產權的糾紛問題,因此客戶還需要有不同國家法律和支持產品糾紛處理的能力。
(5) 物流
跨境電商中的物流環節既是成本中心,又是利潤中心,是用戶體驗的關鍵,還可以極大的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跨境電商物流人才主要指具備國際訂單處理能力,熟知國際物流發貨流程和規則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