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聯想集團發展的主要歷程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Legend Holdings Ltd.,簡稱聯想控股)的前身是成立於1984年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由中科院計算所11名科研人員憑借20萬元資金創立。2008年,聯想控股綜合營業額1152億元,總資產644億元,歷年累計上繳國家各種稅收126億元,公司員工總數近3萬人。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24位,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22位。2010年,聯想控股綜合營業額1466億元,總資產1121億元,員工總數近4萬餘人,全國民企500強排名第3位。
2. 電子商務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電子商務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發展於90年代。其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2、互聯網路的普及和成熟
3、信用卡的普及應用
4、政府的支持與推動
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電子郵件。這個階段可以被認為是20世紀70年代的開始,平均流量每年增加數倍。
第二階段:信息發布階段。自1995年以來,以Web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發布系統發展迅猛,成為互聯網的主要應用。中小企業如何把電子商務從「廣泛」推向「准確」的營銷時代。
第三階段:EC(電子商務),即電子商務階段。 EC剛剛在美國開始。 EC被列為劃時代的事情的原因是互聯網的最終主要商業用途是電子商務。
第四階段:整個電子商務階段。隨著SaaS(軟體即服務)軟體服務模式的出現,軟體已登陸互聯網,擴展了電子商務鏈,形成了「全方位電子商務」的最新概念模型。
第五階段;智慧階段。 2011年,互聯網信息碎片化和雲計算技術日趨成熟。出現了積極的互聯網營銷模式,並出現了i-Commerce(個體商務)。
(2)聯想如何發展和應用電子商務的擴展閱讀:
我國電子商務未來發展趨勢
(1)行業電子商務將成為發展主流
(2)團購成為增長最快的網路形式
(3)電子商務網站將會出現兼並熱潮
(4)電子商務呈現出常態化
(5)電子商務將融合物流供應鏈
(6)電子商務融合商業智能
(7)傳統企業電子商務將呈集團軍式爆發
(8)航空、保險將成電子商務爆發行業
(9)更多第三方服務商完善電子商務產業鏈
(10)數據成為影響電商發展重要因素
參考資料:網路-電子商務
3. 聯想是如何發展和應用電子商務的
提出新的互聯網經濟理念,提供主動的互聯網服務,整合的互聯網服務,貼切的版互聯網服務,高雄啊權的互聯網服務和無縫的互聯網服務。以PIPES理念構建新型互聯網應用模式,
以客戶為導向,採用最簡單、最實用的技術,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設備上提供用戶所需的服務,徹底改變用戶的網路生活體驗
4. 關於聯想集團電子商務的問題
1、聯想是香港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其季度財報了解其收入來源;
2/3/4、電子商務回的本質是 通過答互聯網降低了交易成本,從而降低了售價而獲得更大的銷售量。但相比先下銷售,多點在於沒有實物體驗,用戶體驗和商家誠信問題都是阻礙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
5. 聯想是怎樣進行供應商管理的
聯想作為國內IT業界的龍頭企業之一,其供應鏈管理中包含了許多新的理念。聯想的供應鏈主要是解決這樣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方面,怎麼樣保證准確的預測;第二方面,怎麼樣保證在預測出現偏差的時候,能夠快速調整;第三方面,怎麼樣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怎麼樣滿足客戶定製的需求;第四方面,怎麼樣很好的完成供應商在采購方面的協同。這四個問題可能也是很多企業在當今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一、完善供應鏈首先要認識行業特點
首先,在IT行業,主要產品的價格波動風險十分大,影響因素也非常復雜,比較難以准確的預測,另外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就需要快速的調整,這樣才能夠滿足客戶的需要,避免庫存帶來的風險。
其次,IT行業的部件更新換代非常快非常頻繁,據統計,基本上每兩天就有一個機型發生大的或者是小的改動,另外產品的降價速度也非常快,這就必須要准確的預測市場的需求,才能滿足客戶的訂單,而不造成過多的庫存。
第三,IT行業中,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日益化強烈,在保證標准化,必須很好的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
此外,物料的價格很多是來自於上一個供應商,上一個供應商利益驅動的情況是非常明顯的,並且很多供應商是寡頭壟斷或者是少數寡頭的特點,所以供應商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比較大。
二、供應鏈的變革符合企業發展
首先,在供應鏈和采購方面,聯想是採取一體化的運作體系,聯想集團是把采購、生產、分銷以及物流整合成一個統一的系統,在整個聯想集團負責生產的管控包括生產製造一些系統的管理,從戰略層、執行層在整個集團有一個統一的策略、統一的協調。
其次,從聯想的供應鏈來看,聯想有300多家的供應商。要管理的客戶渠道有5000多家。在聯想內部,分布有北京、上海和惠陽三個工廠,目前生產的主要產品除了台式電腦、筆記本、伺服器之外,還有MP3等等其他的數碼產品,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供應鏈體系。
聯想的物料主要分為國際性采購的物料和國內采購的物料,國際性的物料,基本上都是通過香港,然後分別轉到國內的惠陽、上海和北京,在國內的物料會直接發到我們的各個工廠,然後由各個工廠製作成成品,然後發到代理商和最終的用戶。
聯想近幾年都在做供應模式的轉變,由以前的基本庫存驅動模式轉變為根據客戶需求來確定整個供應鏈的管理,從而來調整從采購、生產到銷售。
聯想在運作模式上,目前還並不是一個完全按訂單生產的企業,這也是與聯想面對的客戶群有關。聯想目前主要的客戶60%-70%來自於個人和中小型企業。所以,聯想的運作模式也是採取一種安全庫存結合按訂單生產的方式。因此聯想會有1-2天成品的安全庫存,更多的是會根據用戶的訂單來快速的相應客戶和市場的需求。
三、採用多維度預測確定采購計劃
預測最基本條件要基於歷史數據,因為聯想從市場和代理商當中積累了大量的歷史數據。通過對銷售的歷史數據的分析會發現產品的銷量跟很多的實踐因子相關,比如說跟市場自然的增長、季節的因素、聯想做一些優惠活動、新產品的推出等等,都會影響市場的銷量。所以,可以針對每一個實踐的因子都會牽動一個數字的演算法、一個數學的模式,通過准線的分析和線性的回歸對這些因子進行線性的評估。從而確定運算方面的模型。
通過這種預測模式,再加上對代理商和區域市場對客戶的預測,同時得出聯想在短期和長期以及非產品對整個市場多維度的預測。
所以說,這個預測是一個多維度的,包括了對產品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期、不同渠道的預測;另外,他受很多因素、很多事件影響的模型,首先他會受到一些像節假日、新品促銷等等的影響;另外,在預測方面也是應用了很多演算法,像指數的平滑法、加權平均、線性回歸,聯想通過一些銷售的體系使預測準度方面提高了30%。
四、預測偏差時快速調整采購計劃
預測偏差的調整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采購計劃方面怎麼樣快速調整;另外一方面是在生產計劃方面怎麼樣進行快速調整。首先介紹一下在采購計劃方面的調整。
采購計劃的調整,除了剛才講到的需要根據預測的調整之外,還要根據這種采購的提前量、安全庫存的策略以及采購批量等等的影響,另外還要根據聯想在國內多個工廠、多個庫存地的時時的計劃,從而確定采購計劃應該怎麼樣進行調整和改變。
當銷售發生調整或者供應商的狀況發生變化的時候,聯想可以做到在幾個小時之內,把幾十種產品、幾千種物料、面對幾百家供應商的計劃能夠調整完畢,這樣就加快了對市場反映的變化和應對的能力。
五、採用供應商協同保持供應鏈競爭力
在協同方面,首先是讓供應商做到全程協同,這樣就包括在產品研發過程當中就要和供應商進行同步開發,其次在品質和供應彈性以及成本方面,需要進行一個持續的改善;另外,在采購價格方面需要供應商能夠保持最佳的競爭力。
此外,採取全程緊密的策略,首先在供應商端會實現優勝劣汰,尋找有競爭力的合作夥伴,另外在供應商端會設立相應的采購平台,加強日常的管理,對於這種突發問題的解決以及持續改善項目的推進。聯想進行供應商協同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確保在業界自由的供應商爭奪以及采購資源的爭奪中,能夠保持一種有利的戰略位置。
六、採取電子商務方式提高整體效率
聯想通過電子商務和主要的代理夥伴和代理商和分銷商進行合作,基本上每年會有2000多張訂單進入聯想,聯想也是通過這種生產計劃系統來快速的完成生產計劃的制訂,並且可以很快的根據這種生產計劃提供給供應商比較准確的送料計劃,來達到和供應商的協同。
此外,對於客戶定製方面。客戶可以根據他自己的選擇,自動的進行配置,系統可以自動的提供報價,這樣客戶就可以在網上選擇產品,並且可以得到時時的價格以及供貨的時間。
總的看來,通過銷售預測,聯想可以比較准確的來把握市場的變化和用戶的需求。通過采購計劃、生產計劃,可以更好的協調在供應市場和這種銷售市場發生變化時的應對,通過需求協同和供應商的協同,達到市場的需求以及供應商的供應狀況和聯想整個的統籌中心,另外通過客戶自動的配置系統,來更好的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
6. 聯想怎樣發展的
我覺得聯系前景不錯,
只要保證不出亂的話,就一定能在兩年內超越ACER
我的本本就是聯想的.
被摔過三次都沒問題,
所以我很支持聯想.
還有聯想的售後是全國最好的.
7. 聯想下一代電子商務系統會遇到什麼問題怎樣解決
中國電子商務有潛力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在全球信息化大勢所驅的影響下,信息服務業已成為21世紀的主導產業,正引領著我國的電子商務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將成為各個國家和各大公司爭奪的焦點。
2006年,是我國電子商務繼續快速發展年,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助推器,他的廣泛應用降低了企業經營、管理和商務活動的成本,促進了資金、技術、產品、服務和人員在全球范圍的流動,推動了我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2006年世界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2.8萬億美元,佔全球商品交易的18%。目前,電子商務的應用已經成為決定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總量規模也不斷變化,並影響著未來商業發展模式。面對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和變化,電子商務人才的緊缺使電子商務將面臨著嚴峻挑戰。
雖然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起步較晚,但勢頭較強,政府也在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政府級電子商務總體框架基本確立,調查顯示,目前中國1000萬中小企業中,已有1/4的企業開始嘗試並熟練運用電子商務工具;有關人士預測,隨著國內新一代人的成長,到2006年中國將會超過美國成為擁有最多互聯網用戶的市場,這也表明進行電子商務的企業大概會在明年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高峰。到2007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總體規模將會達到1.7萬億元,而B2B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69萬億元。 到2009年,中小企業信息化投資將突破2300億元。據專家預測,中國電子商務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在40%,未來幾年可能會超過50%。
從以上數據顯示,我國的電子商務正如火如荼的發展,一些成功的事例表明,中國的電子商務大有希望,海爾電子商務的成功就是其中的一例。然而,行業電子商務將成為下一代電子商務發展主流,特別是在加入了WTO後,中國市場將更加開放,企業導入電子商務的比例將持續增加,中國將成為電子商務在全球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