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島科路威工業裝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青島科路威工業裝備有限公司是2018-07-10在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長城路89號3號樓507。
青島科路威工業裝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214MA3M4J1J86,企業法人滕丹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青島科路威工業裝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批發、零售:工業機械設備、自動化生產線、五金工具、機電產品(不含小轎車)、摩托車及配件,汽車配件(不含發動機)、模具、磨料、建築材料,金屬材料、木材、石材、印刷器材、紡織品、綉品、服裝服飾、鞋帽、植絨產品、太陽能產品、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品)、工藝禮品、日用百貨、化妝品、陶瓷製品、一般勞防用品、數碼電子產品、攝影器材;鈑金(不在此地經營);經濟信息咨詢;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青島科路威工業裝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② 山東新路威重工有限公司怎麼樣
山東新路威重工有限公司是2018-08-06在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燕翔路4號2號樓1單元101室。
山東新路威重工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102MA3M8X1R3T,企業法人高范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山東新路威重工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山東新路威重工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③ 轎車機油品牌有沒有寶路威
汽車機油品牌越來越多,消費者們不知道如何選購,那汽車機油什麼牌子好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汽車機油十大品牌名單介紹。
汽車機油品牌有哪些?
現如今,汽車機油品牌也逐漸的多了起來,在汽車市場上更是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市場在售的汽車機油十大品牌。
1.殼牌: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簡稱殼牌集團)是由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與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於1907年合並而成的。時至今日,殼牌集團的業務已遍布全球130個國家,雇員總數近10萬人,業務更是涉及勘探和生產、油品、化工、天然氣和發電以及可再生資源,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企業之一。
殼牌集團在中國的經營已逾越百年,一直致力於為中國提供清潔和可持續發展的能源解決方案。殼牌(中國)有限公司不僅在中國的天津,浙江和湛江投資建立了三家汽車機油品牌潤滑油調配工廠,而且積極參與合作的中國大型原油勘探項目,如南海項目。殼牌是在中國投資最多的國際能源公司之一。
汽車機油十大品牌名單介紹
2.美孚: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石油公司之一,它成立於1866年,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並創造佳績,是潤滑技術的世界領先者,生產了世界最先進的發動機油,在汽車發動機油研究中投資超過15,000,000美元。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中,埃克森美孚公司憑借著卓越的標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建立了良好的信譽。
3.嘉實多:
嘉實多是世界公認的潤滑油專家。成功歸功於Charles Cheers Wakefield 。是他在1899年建立了專業的潤滑油公司-嘉實多,並確立以技術先鋒、獲勝、熱誠與激情、卓越表現為公司的核心價值。直到今天,這些價值仍能代表嘉實多,而且是使嘉實多成功的核心力量。
嘉實多是世界公認的潤滑油專家。雖然大多數人是通過我們所開發的高質量的汽車和摩托車潤滑油而認識我們的,但其實我們還生產其他對日常生活有著直接影響的潤滑油,例如天然氣開采、發電、運輸業、工程機械車輛、冷凍、金屬加工、塑膠、以及海運和一般工業所用的潤滑油。
4.道達爾:
道達爾公司(TOTAL)是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在全球超過110個國家開展潤滑油業務。2003年5月7日全球統一命名為道達爾(TOTAL),總部設在法國巴黎,旗下由道達爾(TOTAL)、菲納(FINA)、埃爾夫(ELF)三個品牌組成。該公司是1998年11月法國道達爾公司與比利時菲納石油公司(FINA)合並,及2000年3月道達爾菲納石油公司對法國埃爾夫公司(ELF)購並這兩次交易後的產物。 該公司在2008年《財富》500強排名榜單。
5.福斯:
創立於 1931 年的德國福斯油品集團,總部位於德國萊茵河畔的曼海姆市,歷經七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潤滑油製造商,專業研製、生產、銷售各種汽車機油品牌、摩托車油、工業潤滑油及特種油脂。作為著名的全球性跨國公司,德國福斯油品集團已在世界上 80 多個國家建立了近 100 家子公司,通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數千名員工的不斷努力,福斯在國際潤滑領域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被譽為全球潤滑專家。
6.康普頓:
青島康普頓石油化學有限公司(中外合資)1992年注冊成立,主營COPTON®(康普頓®)潤滑油,營銷網路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公司產品線涵蓋汽車潤滑油、工業潤滑油、摩托車潤滑油、潤滑脂、齒輪油、防凍液、制動液等七大系列上百個品種,可以為車輛和設備提供全面高效的潤滑方案,並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定向開發特種油品。在納米陶瓷機油、納米抗磨劑和合成工業油等技術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7.BP潤滑油:
1909年,BP由威廉•諾克斯•達西創立,最初的名字為Anglo Persian石油公司,1935年改為英(國)伊(朗)石油公司,1954年改為現名。BP由前英國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實多等公司整合重組形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團公司之一。BP的太陽花標志是根據古希臘的太陽神命名的。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天然氣銷售和發電;油品零售和運輸;以及石油化工產品生產和銷售。此外,公司在太陽能發電方面的業務也在不斷壯大。經營范圍涉及油氣勘探、開采、煉制、運輸、銷售、石油化工及煤炭、有色金屬、計算機、海運、保險等多方面。為適應其廣泛及多樣化業務活動的需要,從1981年以來,公司先後建立了12個下屬分公司,即BP國際石油公司、BP國際化工公司、BP石油勘探公司、BP國際天然氣公司、BP煤炭公司、BP國際礦產公司、BP食品公司、西康國際公司、BP船舶公司、BP企業公司、BP國際金融公司、BP國際洗滌劑公司。該公司的下屬分公司在世界70多個國家有業務活動。
8.昆侖潤滑油:
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屬企業,集生產、研發、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潤滑油公司。公司於2000年12月19日正式掛牌成立,在中國石油領導下,經過不斷持續整合和發展,秉承"資源統一配置、產品統一標准、網路統一布局、價格統一管理、科研統一組織,集中力 量推出名牌"的"五統一、一集中"經營戰略,實現了五個持續和一個轉變。即:銷售總量持續增長,產品結構持續改善,生產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市場掌控能力持續增強,經濟效益持續提高;實現了從資源供應向品牌經營的轉變。潤滑油業務實現了跨越式快速發展,市場競爭地位顯著增強。公司現有2個研究開發中心、11個潤滑油生產廠、6個銷售分公司,總資產60億元人民幣,固定資產19億元人民幣,員工5000多人,能夠生產28個大類700多個牌號的潤滑油(脂、劑)產品,潤滑油科研開發能力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營銷、服務、信息網路覆蓋全國市場。
9.長城潤滑油: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分公司(簡稱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屬企業,於2002年5月29日正式在北京掛牌成立。公司地處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具備120萬噸/年的包裝油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的高檔潤滑油專業產銷集團。2008年,公司包裝油產銷量100萬噸。
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是中國石化集團為適應潤滑油市場國際化競爭的需要,按照"統一計劃安排、統一資源配置、統一市場開拓、統一品牌形象、統一產品開發"的"五統一"原則組建的潤滑油專業企業,集潤滑油生產、研發、儲運、銷售、服務於一體。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茂名、湖北武漢、荊門、山東濟南、河南鄭州設有11家分公司,作為專業潤滑油脂生產企業。同時,在北京、上海設有兩個獨立的研發中心。
10.統一潤滑油:
殼牌統一(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由殼牌控股的專業潤滑油生產企業。公司以生產和銷售"統一" 牌潤滑油系列產品享譽國內市場,產品覆蓋汽車用油、摩托車用油、工業用油、工程機械用油及潤滑脂、剎車油、不凍液、汽車護理品等眾多石油化工領域。殼牌統一北京工廠總佔地 400 余畝,加之 殼牌統一咸陽 工廠 和無錫工廠 ,年綜合生產能力達 60 萬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車用潤滑油專業製造商。
④ 電子商務如何做出品牌
電子商務如今已經擺脫了粗放發展的模式,漸漸進入了精細化發展的階段。在這種形勢下,電商們也紛紛講起了品牌。電商怎麼做品牌呢? 品牌不是虛名,品牌背後是等級森嚴的現實世界。 價格把品牌分成三六九等,品牌不過是社會等級在商業的投影。 有人帶有調侃地將價格分為六個層次。由下至上分別是折讓品牌、大眾品牌、高檔品牌、奢侈品牌。最最下面還有一個屌絲品牌,即非品牌(commodity—大宗商品、散裝)。最最上層是超級品牌,賣給超級買家(SuperBrandforSuperBuyer),簡稱SB。 大多數人對SB這類品牌接觸較少,票子不夠,享受不到。想知道SB到底是哪些品牌,哪些人在消費,可以去看《羅博報告》----西方的強勢品牌的「勢能生態鏈」構造都很完備。 有高富帥,有白富瘦,就會有屌絲與SB,這是商業的現實,品牌的現實,也是社會的現實。 無論你怎麼講歷史、講品味、講品類,價格是一道死線,決定了品牌的第一個「范圍」,或品牌屬於哪個階層的「生活圈」。 大品牌謙和低調,小品牌張牙舞爪。大品牌講文化,小品牌講功能。 大品牌已經飽到聽見燕翅鮑都在胃裡泛酸水,小品牌要在大品牌的牙縫里剔出活命口糧。 品牌的等級是赤裸裸的價格。 喝可口可樂的,與喝依雲的,不是一類人,盡管喝依雲的也會喝可口可樂,喝可樂的大部分不喝依雲----指當做日常飲水的喝,不是偶爾喝,更不是在某些場合裝B式的喝。 價格是品牌勢能要建立並維護的核心。 強勢品牌有產品定價權。 或按金煥民老師的說法,強勢品牌就是「能」按自己的定價把產品賣出去----不是懂不懂這個道理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強勢品牌能,一般品牌不能。 強勢品牌的本質,不僅是顧客心智抽屜里的選擇優先權,更是產品定價權----潛在顧客在心智(即潛意識里)選了它,它還要用價格再「篩選」顧客。 品牌等級是品牌勢能的基礎,品牌勢能來自品牌等級。 品牌文化,本質上是一種等級文化:高價格對低價格,每個價格等級里再分三六九等。 每個價格等級里都有領導者,每個品類里也有領導者,這就是強勢品牌,即劉春雄老師說的價值領袖。 不管是哪個價格等級、哪個品類的價值領袖,都要用文化、品味、歷史等為品牌造勢,即形成品牌勢能,製造領導地位的「天生」合法性----強勢品牌都夢想萬世罔替。 強勢品牌宣傳的核心,是對公眾的心理催眠。 強勢品牌最好是「核心價值統帥」,有固定的品牌形象,360度的整合傳播。跨國公司品牌經理及其創意、媒介代理公司,主要做的就是這項重大的品牌戰略工作。 領導品牌的成功總結,不是告訴你品牌之道,而是在闡述領導地位的感受與理想。你非要聽領導的話、向領導學習、希望他的今天是自己的明天,那也無可厚非。 還是應該明白品牌江湖的基本現實:成功經驗通常是對現狀的解釋,不是告訴過程的真相,至少領導品牌的發言人必須「刪除」成長道路上的某些關鍵章節。這就是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的兩項絕學,是園藝修剪術、品牌化妝術。 達芬奇傢具、霸王洗發水、味千拉麵事件,三位女企業家形象被惡搞,導致品牌危機變成網民起鬨的的事情,絕不會允許在跨國品牌的公關經理(及其代理公司)那裡發生。 聽到燕翅鮑就泛酸水的人講養生之道,一定是少吃、素食或辟穀,它沒有告訴你已經吃了多少大魚大肉、燕翅鮑才泛酸水。 小品牌不要被大品牌的成功總結催眠,尤其是大品牌的成功之道。 品牌話語權意味著,價值領袖無論說什麼,勢能生態鏈都會去傳播、解讀、延伸、感想等等。 滿世界都是把大品牌的成功經驗、CEO語錄當做品牌聖經的仰視者。 強勢品牌將主體勢能轉化為媒體勢能是輕而易舉的,媒體、學者會自然地推波助瀾。 反思、質疑反而是少數派,還會被反質疑有羨慕嫉妒恨情結。 明白了商業江湖的話語生態鏈,想說什麼,其實又不必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說,反倒可以靜下心從「道理」上做深入討論與碰撞。 皇帝的新衣,總是被某個「意外聲音」戳穿。 品牌勢能的生態鏈公式:(主體勢能+媒體勢能)×公眾再傳播。 主體與媒體通常是一體,公眾大部分時候被這兩個主體操縱、收買或封口。 這就是為什麼叫「公眾再傳播」:大部分公眾就是從眾,小部分當了強勢品牌的槍手。 公眾再傳播包含兩大類群體:槍手與追捧者,或幫凶與幫閑,五毛與無知。 槍手指與兩大主體有利益關聯或價值觀相同的「鼓吹」者,如販賣主體品牌話語口水為業的本地帶路黨、五毛黨。 帶路黨沒有創造什麼新的思想,只是將兩個利益聯盟主體合謀的口水,吃進去再吐出來,包括洋理論大師的中國門徒。 追捧者是與兩大主體無直接利益關聯的公共知識分子及大眾。 不拿工資卻幫別人數鈔票的,是所謂的公眾知識分子,這是品牌勢能生態鏈里的重要一環。這部分人,絕大多數是邏輯上沒有把問題想明白,屁股先做到別人板凳上的人。 大眾是強勢品牌的戰利品,即血酬。 中國大環境對本土思想不利:出版界、媒體界的對「外來和尚」的長期仰視,商業類的圖書翻譯之風很盛,實際大多數洋理論書籍內容都卑之無甚高論,反映的是中國社會百年形成的對西方文化話語權的仰視效應。 如果說文化侵略是強奸,這些都是將強奸當享受的活標本。 顧客擁有品牌,這是品牌理論的基本定義。 有人把這個原則理解為顧客「定義」品牌,品牌要滿足顧客需求,或顧客是品牌的上帝。 品牌無不討好其顧客,但顧客並不能定義品牌。 顧客是被品牌反定義的,或被強勢品牌反定義。 如果品牌不具備定義顧客的勢能,品牌將沒有任何顧客。 滿足所有買主的,一定不是品牌。濫交者必為濫人,不分男女貧富。 沒有什麼顧客都想滿足還能叫「品牌」的產品或服務。這其實是品牌不僅需要創意,還需要「定位」的主要理由。 強勢品牌選擇顧客。 強勢品牌要讓顧客心理仰視,或者說當你不是它的顧客時,強勢品牌對你是淡定、冷淡、甚至俯視;只有當你成為它的顧客的時候,強勢品牌才會讓你體驗被仰視的感覺----你已經成為強勢品牌的代言人、自己人。 奢侈品專賣店,就是為了傳遞這種感受的經營系統。其他的等級品牌的銷售,與此原理大致相同。 品牌勢能的構成要素復雜,國家、區位、產業確實是背後的支撐力。 時尚一定在巴黎,設計要在米蘭,時髦秀在好萊塢,消費市場在日本中國。 這是奢侈品、時尚的品牌的生態鏈,形成了全球一體化的垂直整合的生態體系。 奢侈時尚品牌雖然被巨頭(厲峰、路威酩軒、保樂利加)掌握半壁江山,真正讓時尚奢侈產業鏈全球一體化的,是三大時尚傳媒。《穿Prada的女魔頭》,就是時尚界媒體強權的寫照。 巴黎、米蘭、好萊塢,是時尚奢侈品牌的朝聖地,獲得價值認可、以至「加冕」貴族身份的必經之門。 這里不僅有品牌主體的勢能,還有區位文化的勢能。 時尚奢侈產業弱化國家,而用區位(城市)替換國家,如巴黎替換法國,米蘭替換義大利,這是勢能驅動力中「極度聚焦」法則的體現。 國家勢能與區位勢能不完全兼容。德國就拿不出一個城市,可以擠入時尚奢侈品產業鏈的「勢能圈」里。 法蘭克福時裝周與上海時裝周等一樣,代表不了品牌,或者說,只是時尚界的跑龍套的。 德國塑造了「德國製造」的頂級勢能:西門子、克虜伯、寶馬,還有眾多中間配套產品品牌。 你可以不喜歡、不購買,但說不出它的不好;它即使沒落,也是沒落的貴族。 羅永浩砸了西門子的冰箱、為星巴克對大杯咖啡的離奇解釋發怒,但老羅只能抽自己嘴巴,也砸不爛西門子品牌。 領導品牌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挑戰者往往是荊軻。 荊軻刺不死秦始皇,也擋不住秦國並六國的步伐。 品牌勢能有自己的產業鏈與生態鏈,單個企業要通過品牌反定位突破包圍,確實困難重重。 品牌格局不是萬世罔替,品牌貴族既非天生,更不會世襲。 品牌勢能風水輪流轉。 江湖大佬多死在江湖新手刀下。 2008年華爾街金融風暴、2011年歐豬五國破產,這是全球品牌風水輪的轉折點。 中國品牌將在未來30年裡大規模、成建制崛起。 所謂大規模、成建制,不僅指數量,而是指中國品牌將可以在絕大部分產業、品類里爭奪領導權與話語權。 中國市場在新技術的引進上與歐美差距日益縮小。 中國企業已經有能力打一場高科技局部戰爭。 中國品牌到了向全球反輸出品牌文化,如「中」字型大小的歷史產品,中國茶、中餐等,或在某些品類里一決高下,如數碼電子產品。 時運勢皆在到來,中國企業要有堅持的決心,以時間換空間。 這個決心,就是品牌意識,或企業家意志、眼界加志氣。 品牌有命、有運、有時。 品牌要在挑戰中崛起,結局固然九敗一勝,現狀樣樣不如人,挑戰者絕不能缺志。 無志者,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