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
提供一些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的題目,供參考。
1、綠色壁壘對我國××產品出口的影響分析
2、跨國公司在華擴張模式探析
3、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產業的影響及對策
4、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研究
5、論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競爭壓力及對策
6、外國對華反傾銷的現狀及其應對策略研究
7、進出口業務中進出口商存在的風險及其防範
8、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模式探索
9、高科技企業跨國經營模式研究
10、跨國經營中的市場營銷與跨文化沖突
11、國際貿易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與應對策略研究
12、國際貿易中的反傾銷及我國的應對措施研究
13、國際貿易領域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與我國的應對策略
14、綠色壁壘的成因及其防範
15、SA8000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分析
16、反傾銷的國際比較及其啟示
17、論我國農產品的國際比較優勢和經營策略
18、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展、問題和政策取向
19、世界製造業發展趨勢與我國製造業發展對策
20、技術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
21、我國的貿易依存度及其國際比較
22、電子商務中的EDI及其應用分析
23、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24、利用產業內貿易理論促進我國的產業升級的作用探索
25、中美貿易結構之比較分析
26、戰略性貿易政策和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
27、「更緊密經貿安排(CEPA)」的經濟效應分析
28、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問題的分析及調整對策
29、論我國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
30、當前我國××產品外貿出口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31、非關稅壁壘的發展動態研究
32、中國出口貿易過度競爭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33、利用世貿規則加強農業保護的政策體系研究
34、中國農產品的對外貿易發展的障礙及對策分析
35、自由貿易下我國農產品出口前景及其策略
36、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現狀分析及其戰略選擇
37、進出口業務中進出口商各自存在的風險及其防範
38、中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與結構優化研究
39、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40、中國大型生產企業國際化經營模式的探索
41、我國高科技企業跨國經營模式研究
42、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戰略研究
43、國際反補貼發展趨勢及對策
44、應對反傾銷中的企業行為研究
45、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區域分布及區域政策
46、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及其對策研究
47、我國外商投資的區位特徵及變遷
48、新形勢下我國利用外資戰略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研究
49、跨國並購的發展及其對東道國的影響
50、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和我國的對策研究
51、跨國公司製造業和服務業外包發展趨勢與我國政策研究
52、紡織品全球配額取消後,我國紡織品對外貿易的形勢變化及今後的發展戰略
53、中美貿易摩擦的根源分析
54、充分發揮動態比較優勢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55、建立我國產業部門的有效預警保護機制
56、外貿行業協會現狀與作用的經濟學分析
57、跨國經營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跨文化沖突
58、論跨國經營中的政策風險與規避
59、國際服務貿易的新特點和趨勢分析
60、全球貿易失衡及各國在貿易政策中的反應
61、世界石油價格的變化趨勢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62、戰略性貿易政策在發展中國家的適用性分析
63、WTO框架下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比較研究
64、WTO框架下發展中國家幼稚產業保護研究
65、非關稅壁壘的發展趨勢與對策探究
66、反傾銷全球化及其貿易效應分析
67、SA8000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68、新的貿易壁壘——勞工標準的影響分析
69、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及其對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啟示
70、Trips知識產權國際爭端解決機制問題研究
71、石油危機對中國國際貿易發展戰略的警示
72、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變——中國產業發展戰略的調整
73、從外貿依存度看中國外貿面臨的結構風險
74、中國與東盟(其他地區)出口商品比較優勢變化的分析
75、中國與東盟貿易(或其他地區)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
76、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進出口貿易(或紡織品行業)影響的分析
77、後配額時代中美紡織貿易磨擦及對策
78、入世後我國出口產品遭遇新型非關稅壁壘及其對策研究
79、從中美貿易逆差數額爭議看原產地規則
80、中國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1、我國外貿代理制的缺陷及完善
82、高新技術產業分工格局的演變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發展的對策研究
83、我國「走出去」戰略下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的關系研究
84、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戰略思考
85、技術引進與中國後發優勢的發揮
86、中國產業(或某類)國際競爭力提升的路徑選擇
87、貿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國汽車(或其他行業)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分析
88、中國家電業OEM/ODM/OBM跨國經營戰略的轉變
89、中國貿易自由化帶來的競爭效應及福利影響
90、CEPA及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9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貿易趨勢與效應分析
92、中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戰略利益與特點
93、中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分析及國際比較
94、服務貿易自由化與我國服務貿易發展
95、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分析
96、中小企業如何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
97、電子商務的物流模式研究
98、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電子商務框架研究
99、我國企業實施電子商務戰略研究
100、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現狀與對策研究
101、信用證欺詐例外原則探析
102、信用證軟條款問題研究
103、信用證項下進口押匯制度之法律性質研究
104、關於國際保理業務在中國未來發展基本格局的探討
105、跟單信用證銀行審單問題研究
106、企業並購中支付方式及交易價格問題研究
107、信用證支付風險的法律研究
108、我國出口信貸現狀及對策研究
109、中國出口信用機構的現狀及發展
110、出口信用保險制度研究
111、托收支付方式的使用及其風險規避
112、現代國際物流及其在中國發展策略的探討
113、供應鏈一體化與我國口岸物流發展研究
114、從國際貿易的發展看CEPA在香港的實施
115、電子商務環境下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
116、出口保險中融資銀行權益保障法律問題研究
117、國內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研究
118、信用證類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與控制
119、進出口貿易融資及其風險管理研究
120、中小外貿企業國際貿易融資問題研究
② 電子商務專業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
電子商務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在計算機互聯網的支持下進行的商務活動。主要包括網上廣告、訂貨、付款、客戶服務和貨物遞交等售前、售中、售後以及市場調查分析、財務核算及生產安排等多項利用Internet開發的商業活動。從企業來看,電子商務是將企業的核心商務過程通過計算機網路實現,以便改善客戶服務,減少流通時間,降低流通費用,從有限的資源中得到更多的利潤。本文通過對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電子商務給企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的分析,使會計人員理解和掌握電子商務,希望能為會計人員參與電子商務活動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
在傳統經營模式下,信息的傳遞、交易的完成通過單據、合同等紙質介質完成,信息處理的工作量大,速度慢,差錯率高,資源浪費嚴重,效率低下。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模式,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電子商務主要有以下幾種應用模式。
1、企業內部商務模式
現代許多大中型企業,機構龐大,在非網路化環境下,即使是公司內部的信息傳送也難以做到及時。企業內部網(Intranet)目前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商務工具,它能夠提供企業內各部門、各員工之間快速、安全的交流通道。企業的信息系統間可以加強信息傳遞,也可自動進行業務處理。總之,企業內部網能增加商務活動處理的敏捷性,對市場狀況能更快地作出反應,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隨著企業規模和業務的擴展,企業內部電子商務將大有作為。
2、企業與消費者間商務模式(Business to Consumer)
這是消費者利用網際網路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形式,類同於商業電子化的零售商務。隨著互聯網的出現,網上銷售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在網際網路上有許許多多各種類型的虛擬商店和虛擬企業提供各種與商品銷售有關的服務。通過網上商店買賣的商品可以是實體化的,如書籍、鮮花、服裝、食品、汽車、電視等等;也可以是數字化的,如新聞、音樂、電影、資料庫、軟體及各類知識商品;還可以是提供的各類服務,如安排旅遊、在線醫療診斷和遠程教育等。
3、企業間電子商務模式(Business to Business)
這種方式是電子商務應用最重要和最受企業重視的形式;企業可以使用Internet或其他網路對每筆交易尋找最佳合作夥伴,完成從訂購到結算的全部交易行為,包括向供應商訂貨、簽約、接受發票和使用電子資金轉移、信用證、銀行托收等方式進行付款,以及在商貿過程中發生的其他問題如索賠、商品發送管理等。在電子商務中,企業間的聯系非常密切時,公司可以用電子形式將關鍵的商務處理過程連接起來,形成虛擬企業。在這種環境中,一家企業的商務活動在抬手之間就會影響另一家企業的業務活動。這種企業間商務模式,使交易雙方能以一種更簡便、更快捷的方式進行聯系和達成交易。
4、稅收電子化商務模式(Government to Business)
稅收電子化商務模式就是如今很流行的電子稅收,也是GTB在現實中的主要應用,政府和企業間通過這樣一種平台,在網上完成稅務申報、支付、傳輸證明等功能。在美國,有許多企業繳納稅費都是通過號稱「無所不能」的互聯網來結算的:將納稅企業編號,按編號在計算機中開立戶頭,稅務局除根據納稅人自己的申報材料建檔外,還要與有關機構的資料庫聯網,隨時獲得所需的各種資料,由計算機監督企業是否登記,並對納稅申報單進行分析比較,防止偷稅漏稅。有了這樣一個電子稅收平台,納稅人申報將不必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稅務人員也可以輕松地解決數據處理審核問題。這種方式既減輕了稅務人員的工作量,又方便了納稅人,迅速快捷,減少了稅務人員與納稅人之間一些不必要的交涉。
5、政府采購電子化商務模式(Business to Government)
在BTG模式下,政府可以通過互聯網發布采購清單,企業可以以電子化方式來完成對政府采購的響應。政府和企業站在完全平等的立場上,通過互聯網來完成雙方的交易。作為電子時代的甲方乙方,政府與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完成交易,一方面可以提高采購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於建立監督機制。盡量避免腐敗行為的發生。
二、電子商務的發展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眾所周知,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全球性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面對殘酷的競爭事實,企業若想保持優勢,經營者必須利用一切機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擴大市場及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確保自己的競爭優勢。電子商務為企業提供了全球性貿易環境,建立了新型的商務通道,大大提高了商務活動的水平和服務質量。在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各環節上,它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
1、電子商務能提高商務活動的效率
電子商務使以銷定產更為簡便易行,企業通過電腦網路展示自己產品的質量、性能、價格、售前售後服務及付款條件等,客戶各取所需,發出訂單,企業生產部門根據電腦網路傳遞的訂購信息及時安排或調整生產規模和品種,從而實現小批量、多品種、零庫存、即時製造和交貨的理想模式,適應現代社會消費潮流。電子商務的實施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交易速度,加快訂單處理和貨款結算支付,而且可以減少人為的疏忽,一些計算機程序基本能發現業務人員輸入的錯誤信息而提出警告或自動予以糾正,避免可能發生的損失和浪費。這對嚴格要求單證一致的信用證結算貿易業務顯得尤為重要。
2、電子商務能提高工作質量,擴大市場
電子商務增加了客戶和供貨方的聯系。無論雙方是否跨地區、跨國界,空間的障礙已經消失,電子商務系統網路站點使得客戶和供貨方均能了解對方的最新數據,而且電子數據交換(EDI)更加強了企業間的合作。電子商務可以提供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服務,使企業能更及時、准確、充分地掌握市場需求信息,按時、按質提供客戶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務從而加強市場競爭地位。同時電子商務可以提供互動式的銷售渠道,使商家能及時得到市場反饋,改進本身的工作。
3、電子商務可降低成本,有利於提高企業利潤
降低交易成本,節省了潛在開支,如電子郵件節省了通信郵費,電子數據交換則大大節省了管理和人員環節的開銷。此外,電子商務可以優化企業供應鏈。降低供應成本。傳統商務活動是由多個中間環節組成的供應鏈完成的,這些中間環節必然要耗費大量的物質資源,而電子商務可以縮短供應鏈的長度,減少中間環節與周轉時間,節省物質資源的損耗。以商業企業為例,優化企業供應鏈,實行直銷,可以減少庫存和營業面積,降低周轉與管理成本。據統計,在傳統商務模式下,商品從訂貨到售出過程中的物流費用約占企業成本的18%-20%,國外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優化供應鏈後,目標為將該費用比例降低到10%-12%。由此可知,電子商務的應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
三、電子商務給企業帶來的挑戰
電子商務的發展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挑戰:企業必須在構建電子商務環境、重構管理機制等方面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才能在電子商務的潮流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1、構建電子商務環境,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
企業電子商務建設和功能的充分實現離不開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建設。目前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信息化基礎落後與網路和電子商務技術的現代化形成了巨大反差,已經不適應甚至阻礙了中國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企業是開展電子商務的主角,對於要參與和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來講,必須具備開展電子商務的三個基本要素,即:(1)企業自身內部管理的現代化和計算機化,以及業務操作的電子化;(2)企業的計算機網路基礎設施和開展電子商務所依賴的連接網路;(3)企業要建立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應用系統。
用戶在自身電子商務環境構建時應考慮以下因素:系統必須具有實用性;系統必須實現數據的集中存儲和集中備份;系統必須具備在線擴展能力;系統必須考慮數據業務的安全問題等。只有構建了適應電子商務的環境,才能在電子商務時代繼續保持企業的競爭力。
2、企業必須規范業務流程,以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
電子商務的開展對於各類企業的好處和優勢自不待言,雖然電子商務的技術基礎已經具備,但最好的技術並不代表最好的結果,技術必須與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有機結合。供應鏈在企業內外是否有效展開?特別是企業的外部合作夥伴的管理和信息處理技術是否滿足核心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基本標准,如數據處理是否已經電子化,如果目前沒有滿足,那麼企業需要給出達標時間進度表;同時企業內部的采購制度是否已經公開化、制度化、標准化,采購流程是否電子化等。一個企業事實上不可能只選擇一家供應商的應用軟體產品,企業也不可能一夜之間放棄原有的信息系統,問題的關鍵不是處理企業比較標准和正常的業務數據流程,而是如何處理不同系統間的差異,這些系統是否能夠在線實時傳輸和處理。
3、構建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
傳統會計是建立在相關假設基礎上的。在電子商務時代,由於虛擬企業、網上企業和國際企業的出現,會計主體假設需要重新定義:依據合作項目而成立合作公司或項目公司的現象將會愈來愈普遍,項目結束公司即結束經營,進行清算,持續經營假設將無法適應;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提供實時財務信息將成為可能,會計分期假設已顯得無足輕重;電子商務中電子貨幣的廣泛應用,將使貨幣計量假設受到嚴重沖擊。由於會計假設是傳統會計賴以存在的前提條件,它的動搖,必然會對如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計價等會計確認和計量等方面的會計原則產生深刻的影響。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電子合同、電子單據實現在線輸入,電子貨幣自動劃轉,業務信息實時轉化,會計信息自動生成,傳統的會計工作組織、會計崗位設置和會計業務流程的重組將成為必然。
4、企業加強培養和吸引電子商務人才,才能在電子商務中獲得收益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瓶頸是各類相關人才極其缺乏。電子商務的中心環節是需要既掌握信息技術又掌握商務規則的人來從事商務活動。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和電子商務崗位技能培訓,提高商務人員電子商務業務素質和網路技能是保證企業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重要途徑。Internet和電子商務在我國近幾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許多企業缺乏足夠的技術人才來處理電子商務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開展全球性的電子商務要求24小時連續工作,需要有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管理。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成功與否,人才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企業要想在電子商務的大潮中獲得收益,就必須培養一大批相關人才 看看能不能幫得到
③ 怎麼找論文的參考文獻啊 我論文題目是外貿電子商務的問題
[1]夏露. 積極應對外貿電子商務的挑戰[J]. 湖北工學院學報,2002,(3).
[2]王樹彤. 外貿電子商務可為出口型企業殺出一條血路[J]. IT時代周刊,2011,(13).
[3]牟健衛. 康帕斯企業發展戰略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2011.
[4]中國三星研究院戰略組研究員 林瑞明. 外貿電子商務:多贏商業概念緣何遲遲未火?[N]. 第一財經日報,2011-07-05(C02).
[5]本報記者 李娟. 外貿電子商務:低調潛行中瘋狂成長[N]. 中國經營報,2010-12-06(C13).
[6]商報記者 張緒旺. 四海商舟引領精準化外貿電子商務[N]. 北京商報,2011-07-06(C03).
[7]王. 外貿電子商務一站解決[N]. 中國貿易報,2000-11-07(004).
[8]馬岩. 外貿電子商務突破語言障礙[N]. 科技日報,2008-10-29(010).
[9]曉芳. 外貿電子商務需要大手筆整合[N]. 發展導報,2002-05-10(005).
[10]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鄒正方. 外貿電子商務:中國政府的角色定位[N]. 國際商報,2000-12-29(005).
[11]李冠藝,林振洲. 外貿電子商務的人才策略[J]. 進出口經理人,2011,(7).
[12]北京易迅達科貿公司 崔權醴. 外貿電子商務的第三次浪潮[N]. 國際經貿消息,2000-12-21(004).
[13]葉彤. 外貿電子商務如何應對國際市場[J]. 電子商務世界,2001,(1).
[14]辛福明. 外貿網站 把脈市場[N]. 國際商報,2000-09-16(006).
[15]本報記者 王晶. 賣家下「西洋」[N]. 21世紀經濟報道,2010-09-10(021).
[16]首屆外貿電子商務領袖峰會將在鵬城召開[J]. 上海化工,2011,(4).
[17]邱斌. 外貿電子商務成效與阻滯因素研究——基於江蘇省領先外貿企業的實證分析[J].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
[18]信息化建設電子商務加快發展[A]. 汪會洲 主編.[C].: 廣東經濟出版社,2010:303.
[19]莫玉鑫. 中小企業怎樣轉型電子商務營銷[J]. 市場觀察,2011,(6).
[20]袁華明,王鴿. 外貿電子商務 「寒冬」里的潰敗[J]. 中國市場,2008,(43).
[21]任清. 外貿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策略[J]. 辦公自動化,2002,(1).
[22]所志國. 中國外貿電子商務營銷之道[J]. 信息與電腦,2011,(6).
[23]李春儒. 綜述:2010電子商務振翅奮飛,瑕不掩瑜(上)[J]. 信息與電腦,2011,(2).
[24]顧卓. 網路營銷郵件的「秘技」[J]. 電子商務世界,2006,(12).
[25]王銳,章學拯,李醫群. 基於角色任務的訪問控制模型TRBAC在外貿電子商務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08,(3).
[26]劉繼萍. 我國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戰略探討[J]. 中國經貿,2004,(2).
[27]張述冠. 外貿電子商務獲突破美商網采購8890萬美元[J]. 互聯網周刊,2001,(11).
[28]李銀蓮. 支招外貿企業轉「危」為「機」——對話環球資源首席運營官裴克為[J]. 電子商務世界,2008,(8).
[29]周四清. 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系統分析及其集成設計[J]. 特區經濟,2005,(12).
[30]李海強. 平台的裂變:垂直化繁衍[N]. 21世紀經濟報道,2011-01-01(030).
[31] B-B專業外貿進展明顯[N]. 網路世界,2000-10-30(066).
[32]任道紋. 廣東外貿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環境研究[J]. 南方經濟,2005,(4).
[33]張鈺梅. 電子商務前景廣闊 出口企業獨鍾務實[N]. 國際商報,2000-10-14(001).
[34]管春陽,李冠藝. 跟老外網上「談」生意[J]. 電子商務世界,2006,(Z1).
[35]王雙的「第三次創業」[J]. 電子商務世界,2007,(12).
[36]王傑義. 我國信息化建設現狀、重點及對策研究(續前)[J]. 中國金融電腦,2001,(2).
[37]楊昌榮. 試論現代網路外貿內涵及度量[J]. 港口經濟,2001,(2).
[38]記者 施艷燕. 「零環節」跨境零售[N]. 蘇州日報,2011-03-15(A03).
[39]夏濤. 整合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營銷[J]. 進出口經理人,2009,(11).
[40]鄒靜. 國外B2B網站系列介紹之四 EC Plaza:打造「無憂」外貿[J]. 電子商務世界,2007,(6).
[41]中國電子商務總交易額逾1萬億元[J]. 廣東審計,2003,(11).
[42] 給中小企業機會[N]. 國際商報,2000-11-23(008).
[43]第五部分 信息化建設企事業單位篇 江蘇愛濤信息產業有限公司[A]. 錢志新 主編.[C].: 中國計劃出版社,2000:559-560.
[44]本報記者張斌. 浙江電子商務「火」了[N]. 解放日報,2003-05-28
[45]強莎. 首個「進出口外包服務平台」落戶張家港[J]. 進出口經理人,2010,(9).
[46]書屋[J]. 軟體工程師,2010,(9).
[47]何琳純. 論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我國的對策分析[D].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5.
[48]馬繼鵬. 四海商舟:外貿「硬資源」[J]. IT經理世界,2011,(16).
[49]李建新 郭敬江 郭強. 電子商務使五環公司突出重圍[N]. 農民日報,2001-10-17(008).
[50]吳金法,束孝宇. 對B/S模式外貿電子商務系統的規劃與設計[J]. 企業經濟,2007,(6).
④ 求一國際貿易專業論文的題目
01, 多邊貿易體制與區域貿易安排關系研究
02,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研究
03, CEPA與廣東外經貿發展的新機遇研究
04, 大珠三角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05, 中國,日本,韓國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探討
06, 中美貿易平衡問題之我見
還有很多,http://www.soulw.com/ 上這兒查吧。
參考資料:http://www.soulw.com/
1、 電子商務為我國外貿企業帶來的商機與挑戰
2、 入世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3、 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分析
4、 跨國公司在華擴張模式透析
5、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及發展探析
6、 對外貿易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7、 試論中國對外貿易的宏觀經濟效益
8、 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隱憂
9、 中國在亞洲區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0、 自由貿易與「綠色壁壘」——中國的外貿與環境保護
11、 綠色壁壘對出口產品競爭力的影響分析
12、 中國農產品出口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3、 我國服裝出口的優勢與問題
14、 中美經貿關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5、 中日經貿關系回顧與展望
16、 無配額時代對紡織品出口的影響
17、 外資商業進入中國市場狀況及影響研究
18、 試論歐盟對國際貿易模式的影響
19、 美元貶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20、 東亞區域合作中的中國與東盟
21、 當前中國面臨的國際經濟摩擦與對策
22、 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及對策
23、 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現狀及影響
24、 外國對華反傾銷問題探析
25、 中美貿易摩擦初探(淺議)
26、 論綠色壁壘對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影響
27、 WTO農業協定與歐盟及美國的農業政策的比較研究
28、 關於非關稅壁壘的歷史、現狀及前景的分析
29、 WTO反補貼協議對我國政府補貼制度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30、 跨國公司從國際貿易轉向國際直接投資的原因分析
31、 美國貿易301條款:貿易霸權主義還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32、 反傾銷法:一種新的非關稅壁壘?
33、 WTO國民待遇原則與我國的企業制度改革分析
34、 東盟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
35、 環境與綠色貿易壁壘
36、 SA8000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
37、 東盟零關稅水果對中國水果業的影響
38、 新型國際貿易壁壘
39、 新美自由貿易帶來的商機
40、 信用證風險如何規避
41、 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分析
42、 對外資的優惠政策與中國企業技術進步
43、 跨國公司並購對中國企業出口環境的影響
44、 WTO框架下的新貿易主義評析
45、 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風險分析
46、 中國企業在國際工程招標中的競爭力分析
47、 中日經濟的相互影響分析
48、 跨國公司避稅的形式分析
49、 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健康發展的障礙因素分析
50、 取消紡織品配額對中國紡織出口企業的風險
51、 中國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52、 中國屢遭反傾銷的根源分析
53、 「綠色壁壘」: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形式
54、 「技術壁壘」:貿易保護主義的新策略
55、 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趨勢及我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56、 試析「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與理論基礎
57、 中國外貿運行和展望。
58、 我國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評價與調整。
59、 淺析我國頻遭國外歧視性反傾銷的原因及應對之策。
60、 國際貿易實務中貨款拖欠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61、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本質透析及對策研究。
62、 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63、 對「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兩種外貿發展戰略的再認識。
64、 如何完善我國出口退稅的政策機制。
65、 我國出口低價競銷的原因及治理。
66、 中國加工貿易管理模式探析。
67、 淺析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中國的對策。
68、 新世紀中國繼續擴大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的必要性及舉措。
69、 我國外貿企業應如何防範L/C風險。
70、 中美貿易摩擦日趨激烈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71、 我國應如何合理利用非關稅措施保護國內相關產業。
72、 淺析貿易自由與反傾銷的關系。
73、 淺析貿易自由與保障措施的關系。
74、 淺析入世對我國補貼制度的影響。
75、 淺析我國關稅的有效保護。
76、 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戰略探析。
77、 WTO發展中成員優惠待遇探析。
78、 我國外貿企業盈利能力探析。
79、 經濟全球化與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80、 淺論綠色貿易與多邊規則。
81、 關於國際貿易中單證功能的思考。
82、 對報關有關問題的思考。
⑤ 外貿電子商務判斷題。求解。
2. Email營銷與搜索引擎之間並沒有直接關系,各自承擔推廣任務。 ( X )
3.在線問卷法是屬於間接的市場調研。 ( X )
4.商業流通領域著名的「三原則」認為:開店成功的關鍵第一是選址,第二是選址,第三還是選址。 ( V )
5.商品添加到網店後,無需分類,買家可以隨便逛逛挑選自己所喜歡的商品。 ( X )
6.世界各國運輸基礎設施有很大的差異,歐洲的鐵路服務通常差於美國,日本和歐洲國家的水運使用程度大大高於美國和加拿大。 ( V )
7.焦距越長的鏡頭的視角越小。 ( V )
⑥ 國際貿易題目
單選部分:
d、商品
c、混合稅
d、關稅
d、原產地證書
b、增加進口商品稅負
a、發展中大國
a、彈性小的深加工
多選部分:
1-c、有定額
d、無定額
2-b、最惠國待遇
c、國民待遇
e、政策透明
3- a、創立了多邊最惠國待遇
b、確立了貿易政策評審機制
c、制定了國際貿易規則
d、建立了國際市場遵循的原則
e、開辟了貿易爭端解決途徑
4- b、充分利用世界資源
d、提高全球生活水平
5-b、綠箱措施
d、白箱措施
e、黃箱措施
6- a、農產品
c、高技術產品
d、勞動密集型產品
e、資本密集型產品
7- b、中性
d、勞動節約型
e、資本節約型
判斷題:
15. 錯
16. 錯
17. 對
18. 對
19. 錯
20. 錯
*****
Man , I am Good ~~~~
⑦ 求一個國貿論文題目 有關電子商務的
個人認為要原題比較好,只是電子商務的題目較大而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題目只能寫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光光電子商務的題目還可以寫國際貿易以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