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武漢巴氏奶市場調查

武漢巴氏奶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2-01-19 01:01:10

㈠ 巴氏奶的歷史

目前世界乳品市場雖然呈現常溫奶和巴氏奶並存的局面,但是很多國家是以常溫奶為主,占據著乳品市場的絕大多數市場份額。比如,比利時的常溫奶市場佔有率為96.7%,西班牙為95.7%,葡萄牙為92.9%,德國和義大利均接近60%;即使在巴氏奶及其加工工藝——巴氏滅菌法的發源地法國,常溫奶的市場份額更高達95.5%;在現階段以巴氏奶為主的英國,政府也已經計劃2020年使常溫奶市場份額提升至90% 。
在中國,具體國情也決定了常溫奶占據市場主流的局面。中國跨越的緯度大,地形復雜,牛奶主產區位於北方,而大量消費市場在南方,只能通過發展運輸半徑大的常溫奶進行「北奶南運」,才能有效解決全民飲奶的問題。巴氏奶保質期較短,無法抵禦消費波動導致的產品過期等問題,反而易引發倒奶情況出現 。
巴氏殺菌乳最早提出來是1903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的國際乳業聯合會(IDF)成立大會上。到了1940年以後,巴氏殺菌乳(pasteurized milk)才逐漸成為強制性的乳產品標准。巴氏奶在我國真正形成規模並使普通百姓能食用到,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60年代。到了80年代末期,中國的絕大多數省會城市都有了鮮牛奶供應點,而且是以訂奶到戶為主,送奶員每天早晨把巴氏奶產品送到家門口。
可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少數的北方省會開始出現了袋裝滅菌牛奶和花色滅菌牛奶。後來隨著法國和瑞典無菌包裝機在中國城市型乳品企業的大量引進,滅菌牛奶開始在中國遍地開花,並逐漸在很多城市取代了傳統的普通鮮牛奶的生產。

㈡ 什麼是巴氏奶

使用巴氏消毒法消毒保鮮的牛奶
巴氏消毒的原理:
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越低,細菌繁殖越慢;溫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溫度太高,細菌就會死亡。不同的細菌有不同的最適生長溫度和耐熱、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其實就是利用病原體不是很耐熱的特點,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處理,將其全部殺滅。但經巴氏消毒後,仍保存小部分無害或有益、較耐熱的細菌或細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溫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巴氏消毒的方法: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巴氏消毒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牛奶加熱到62-65℃,保持30分鍾。這種方法目前在廣東較少使用。採用這一方法,可殺死牛奶中各種生長型致病菌,滅菌效率可達97.3%-99.9%,經消毒後殘留的只是部分嗜熱菌及耐熱性菌以及芽孢等,但這些細菌佔多數的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對人無害反而有益健康。第二種方法將牛奶加熱到75-90℃,保溫15-16秒,其殺菌時間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殺菌的基本原則是,能將病原菌殺死即可,溫度太高反而會有較多的營養損失。
巴氏消毒法的優點:
巴氏消毒純鮮奶較好地保存了牛奶的營養與天然風味,在所有牛奶品種中是最好的一種。記得北方的滅菌純牛奶剛進廣州時,曾做過這樣的宣傳:巴氏奶只是將細菌擊昏,溫度一高,細菌就醒來,成倍繁殖。這些荒唐的話曾欺騙了一些消費者。「擊昏」細菌真是這些人的創造。我還從來沒聽說過細菌還會昏的。聽了這話才把人氣昏。其實,只要巴氏消毒奶在4℃左右的溫度下保存,細菌的繁殖就非常慢,牛奶的營養和風味就可在幾天內保持不變。
巴氏消毒牛奶是世界上消耗最多的牛奶品種,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巴氏消毒奶的消耗量都占液態奶80%以上,品種有全脫脂、半脫脂或全脂的。在美國市場上,實際幾乎全是巴氏消毒奶,而且是大包裝(1升、2升、1加侖)的,市民上超市一次就買夠一個星期喝的鮮奶。市場很少有滅菌純牛奶賣,有的小城鎮根本買不到。

㈢ 我喝完巴氏奶總有點不舒服,有時候還會輕微拉肚子,但是我還喜歡喝牛奶,怎麼辦鮮奶吧的牛奶靠譜嗎

亞洲人95%都有乳糖不耐症。這跟什麼種類的奶產品無關,是基因問題導致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開始乳糖不耐受。本人喝盒裝的常溫奶會腸胃不適,而喝巴氏鮮奶就不會。還有,高溫殺菌的盒裝奶與巴氏殺菌法的鮮奶,二者營養成分不可同日而語。我問過醫師,只要不到脫水的狀態,喝牛奶拉肚子都是正常表現,長期堅持會有改善的。順帶一提,國內的奶協由兩家巨頭操控,為了占據市場份額,常年打壓鮮奶產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確實挺惡心人。至於鮮奶吧,澳牛的吧?我喝澳牛盒裝必拉,就還挺傷心的😢而鮮奶只喝長富,一切正常👌🏻

㈣ 與新鮮牛奶相比,巴氏消毒乳中略有損失的營養素主要是

巴氏奶與常溫奶的區別:
巴氏奶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採用巴氏殺菌工藝加工而成的鮮牛奶,特點是採用72-85℃左右的低溫殺菌,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超高溫滅菌(我們通常所說的常溫奶)是指在135—150℃的溫度下,進行4到15秒的瞬間滅菌處理,完全破壞其中可生長的微生物和芽孢,將牛奶中的有益和有害微生物全部殺死達到商業無茵的要求,保質期一般在6-8個月。從牛奶品質劣化程度看,巴氏奶乳清蛋白質變性率約為15.4%至20%,超高溫滅菌奶為91%;巴氏奶B乳球蛋白變性率為 0.43%,超高溫滅菌奶為 94.2%。從營養損失程度看,巴氏殺菌奶維生素C損失率為10%至25%,超高溫滅菌奶為60%;巴氏殺菌奶維生素B1損失率為5%至10%,超高溫滅菌奶為20%;巴氏殺菌奶葉酸損失率為10%,超高溫滅菌奶為30%;巴氏殺菌奶蛋氨酸損失率為10%,超高溫滅菌奶為34%;巴氏殺菌奶胱氨酸損失率為4.6%超高溫滅菌奶為34%;巴氏殺菌奶的可溶性鈣損失較少,而超高溫滅菌奶的可溶性鈣損失較多。
巴氏殺菌奶 超高溫滅菌奶
乳清蛋白質變性率 15.4% 91%
B乳球蛋白變性率 0.43% 94.2%
維生素B1損失率 5% 20%
葉酸損失率 10% 30%
蛋氨酸損失率 10% 34%
胱氨酸損失率 4.6% 34%
可溶性鈣損失 很少 很多
據歐洲市場調查機構EURO MONITOR 2003年提供的數據表明,巴氏鮮奶的市場份額在加拿大佔了99.9%、美國為 99.7%、日本99.3%;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的比例亦在95%以上;我國的寶島台灣,2005年的巴氏奶消費略有下降,約為85%,而常溫奶則為15%左右,但2006年又有明顯的反彈,上升指數有望達90%,上升的速度、指數明顯大於常溫奶。另從國外的巴氏奶的售價來看,它的售價比 UHT奶要貴出一半左右,巴氏奶的這種加工方法及其產品消費,已得到人們的認可和廣為接受,並已成為全球乳品消費的主流,成為一種時尚的消費。它在大部分的奶業發達國家中所佔的市場份額,也是佔有絕對優勢的。

㈤ 巴氏奶是如何銷售的

巴氏奶是按照牛奶生產工藝進行的一種劃分,是牛奶在大約80度左右(具體的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了)進行殺菌、包裝。相對於UHT殺菌技術(130~140度)來說。對牛奶的營養城分別破壞相對較小,所以營養成分要好一些,但是保質期就要短很多。
巴氏奶包裝現在有瓶裝、桶裝(塑料桶)。在冷藏條件下,保質期好像有7天左右的,你可以去超市冷櫃看一下,冷鮮牛奶一般都是採用 的巴氏殺菌技術,現在國內銷售的也很多,最多最好的是光明,伊利、蒙牛酸奶事業部也都有巴氏奶銷售。但是巴氏奶生產銷售必須依託 有充足的奶源,運輸成本較高,所以價格相對也貴很多,所以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還不是很大。
送奶工送貨上門是冷鮮牛奶的一種銷售渠道,超市冷櫃,專賣店等都可以進行銷售。在重慶就有很多專賣店。

㈥ 市場上哪些是巴氏奶哪些是常溫奶

沒人說啊,沒有任何依據啊!國家都沒這么說過啊!這兩種奶沒有絕對的誰好。相比之下,常溫奶比巴氏奶更好些。你看看現在市場上都是常溫奶啊。其實巴氏奶跟常溫奶營養都一樣。但巴氏奶不容易保存,常溫奶容易保存。畢竟現在國家運輸完全保證冷鏈運輸,有些地方不能保證。所以巴氏奶可能會變質。大家都在喝常溫奶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㈦ 市場上哪些品牌是巴氏消毒奶

1、巴氏殺菌奶是指將生奶加熱到72℃—85℃之間燒15秒·,瞬間殺死致病微生物,保留有益菌群。保質期一般在48小時以內,它們的營養價值與鮮牛奶差異不大,B族維生素的損失僅為10%左右,但是一些生理活性物質可能會失活。早上送的袋裝和瓶裝的都是巴氏殺菌的
2、三元(巴氏殺菌乳)、上海的光明有,
3、包裝看:巴氏奶現多為屋頂盒,也有塑料袋裝的。當然,最原始的玻璃奶瓶也基本是巴氏奶。

㈧ 巴氏奶的消費

在我國,北方奶源多而南方消費人群密集。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楊利國表示,巴氏奶更適合當地養殖、當地加工、當地生產、當地消費,但無法脫離冷鏈運輸和存儲,所以對於銷售渠道的要求較高。而常溫奶對於物流、存儲等的條件相對較低,符合我國國情。另外,由於我國黃金奶源大多分布在高緯度地區,奶源分布不均,巴氏奶不利於儲存運輸,很難滿足南方密集人群的用奶需要,這些客觀因素決定了常溫奶將成為未來牛奶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引領市場。

㈨ 巴氏奶的運輸問題

巴氏奶(pasteurised milk)又稱市乳(market milk),它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採用巴氏殺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特點是採用72-85℃左右的低溫殺菌,在殺滅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時完好地保存了營養物質和純正口感。經過離心凈乳、標准化、均質、殺菌和冷卻,以液體狀態灌狀,直接供給消費者飲用的商品乳。一般在巴氏菌乳的生產過程中,冷卻、離心凈乳和巴氏殺菌是必須的階段。巴氏殺菌的目的首先是殺死引起人類疾病的所有微生物,經巴氏殺菌的產品必須完全沒有致病微生物。從殺死微生物的觀點來看,牛乳的熱處理強度越強越好。但是,強烈的熱處理對牛乳外觀、味道和營養價值會產生不良後果。如牛乳中的蛋白質在高溫下將變性;強烈的加熱使牛乳味道改變,首先是出現「蒸煮味」,然後是焦味。因此,時間和溫度組合的選擇必須考慮到微生物和產品質量兩方面,以達到最佳效果。
巴氏奶是一種「低溫殺菌牛奶」,原奶中的有害微生物一般都已經殺死,但還會保留其他一些微生物,因此這種牛奶從離開生產線,到運輸、銷售、存儲等各個環節,都要求在4℃左右的環境中冷藏,防止裡面的微生物「活躍」起來。因此巴氏奶也叫「冷藏奶」。
巴氏奶的保質期比較短,一般為7天左右。南方天氣較熱,尤其進入夏季,這對巴氏奶都是挑戰,消費者在購買、保存和飲用巴氏奶時,一定要注意牛奶的保質。如果發現紙盒有「脹包」現象,牛奶已經變質,一定不能飲用。所以在選購時要特別注意保存條件,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會導致細菌的重生和牛奶的變質。
三種包裝:屋頂包,也叫新鮮屋,是一種紙塑復合包裝,外型有點象小房子,裡面裝的巴氏消毒奶,簡稱巴氏奶或殺菌奶。另外兩種是巴氏塑料袋和玻璃瓶裝。這是兩種比較經濟的巴氏奶包裝,因為塑料袋的成本相對較低,而玻璃瓶可以循環使用。跟屋頂包一樣,這種包裝的牛奶,也一定要注意冷藏,而且保質期更短,一般為2-3天。這兩種包裝在上門送奶業務中比較常見,建議消費者應加倍注意冷藏。訂奶時最好選擇配送實力比較強的公司,因為他們的冷鏈可能會更有保障一些。另外,牛奶送到家門口以後,一定要迅速把它們「冷處理」起來。
巴氏奶是利用鮮牛奶作原料,利用巴氏消毒法,即72-75°C下加熱10-15秒s,殺滅有害的微生物。經過這種滅菌方法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鮮牛奶的營養含量和良好口感。也稱之為「鮮牛奶」。
註:目前市場上純牛奶一般是利用200度超高溫瞬時滅菌消毒的液態奶品。
[編輯本段]巴氏奶的優點
中國乳品工業協會首席專家、「乳業泰斗」駱承庠解釋說,現在市面上的牛奶按類型可分兩種,一種是新鮮牛奶,採用巴氏法殺菌,保質期短;一種是常溫奶,採用超高溫殺菌,保質期較長。巴氏殺菌奶簡稱巴氏奶,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從而得名。加工方法通常指將生奶加熱到72—85 ℃,在規定的時間內對牛奶進行消毒處理。由於其熱處理條件溫和,對牛奶營養物質破壞少,充分保持牛奶的鮮度,產品中的營養損失最少,是一種既能達到消毒目的又不損壞食品品質的方法。
它與常溫奶相比有哪些優點?超高溫滅菌(我們通常所說的常溫奶)是指在135—150℃的溫度下,進行4到15秒的瞬間滅菌處理,完全破壞其中可生長的微生物和芽孢,將牛奶中的有益和有害微生物全部殺死達到商業無茵的要求。從牛奶品質劣化程度看,巴氏奶乳清蛋白質變性率約為15.4%至20%,超高溫滅菌奶為91%;巴氏奶B乳球蛋白變性率為 0.43%,超高溫滅菌奶為 94.2%。從營養損失程度看,巴氏殺菌奶維生素C損失率為10%至25%,超高溫滅菌奶為60%;巴氏殺菌奶維生素B1損失率為5%至10%,超高溫滅菌奶為20%;巴氏殺菌奶葉酸損失率為10%,超高溫滅菌奶為30%;巴氏殺菌奶蛋氨酸損失率為10%,超高溫滅菌奶為34%;巴氏殺菌奶胱氨酸損失率為4.6%超高溫滅菌奶為34%;巴氏殺菌奶的可溶性鈣損失較少,而超高溫滅菌奶的可溶性鈣損失較多。
[編輯本段]巴氏奶的歷史
目前,巴氏奶在歐美至今仍占乳品市場的絕大部分,「世界上每消費4杯牛奶,其中3杯是巴氏奶」。在我國的北京、上海、深圳和一些經濟發達城市還是以巴氏殺菌為主要液體奶。
巴氏殺菌乳最早提出來是1903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的國際乳業聯合會(IDF)成立大會上。到了1940年以後,巴氏殺菌乳(pasteurized milk)才逐漸成為強制性的乳產品標准。巴氏奶在我國真正形成規模並使普通百姓能食用到,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60年代。到了80年代末期,中國的絕大多數省會城市都有了鮮牛奶供應點,而且是以訂奶到戶為主,送奶員每天早晨把巴氏奶產品送到家門口。
可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少數的北方省會開始出現了袋裝滅菌牛奶和花色滅菌牛奶。後來隨著法國和瑞典無菌包裝機在中國城市型乳品企業的大量引進,滅菌牛奶開始在中國遍地開花,並逐漸在很多城市取代了傳統的普通鮮牛奶的生產。
[編輯本段]選購提示
盛夏氣溫颮升,乳品專家提醒:中國巴氏奶產業冷鏈缺乏,消費者選擇巴氏奶要謹慎。
為追求牛奶的新鮮度,很多市民選擇送貨上門的鮮奶(巴氏殺菌奶),但近日的高溫引發了部分市民對訂奶在運輸過程中缺少冷藏,而可能導致變質的擔心。目前市場上液態奶包裝主要採用兩種方法:超高溫瞬間滅菌(UHT)和巴氏消毒法,前者是將牛奶超高溫滅菌後,用六層復合無菌材料灌裝,無需冷藏,保質期長達幾個月。後者則是在80°C左右經數秒殺菌,需低溫冷藏,保質期為1至7天。巴氏奶生產廠家一般是前一天晚上11時到12時發貨,到早晨市民7點左右喝奶,中間7至8小時很難保證冷鏈不斷。因此,保質期比標識時間大大縮短。專家建議,夏日購買巴氏奶一定要確保冷鏈完整,否則反而不如到超市購買只需常溫保存的超高溫滅菌奶穩妥。
上海市奶業協會秘書長顧佳升指出,有些「巴氏奶」企業根本沒用真正的巴氏殺菌工藝,而是採用超高溫滅菌。這是因為巴氏消毒不能殺滅芽孢,為降低食物中毒的風險和避免食物快速腐敗,許多國家強制執行巴氏消毒產品冷藏銷售。但在發展中國家冷鏈常常不完備。為防止牛奶在冷鏈中脫冷,出現腐敗甚至中毒導致消費者索賠,一些巴氏奶企業就用更安全的超高溫滅菌技術生產牛奶,更以低價擾亂了整個乳業市場。

㈩ 巴氏奶與普通牛奶到底有什麼區別

1、有沒有經過巴氏消毒

巴氏奶經過是由巴氏消毒法處理的鮮奶,而普通牛奶則沒有經過巴氏消毒。巴氏消毒即是在72-85°C下將鮮奶加熱10-15秒s,而市場上普通牛奶一般是利用200度超高溫瞬時滅菌消毒的液態奶品。

2、保質期不同

巴氏奶的保質期比較短,一般為7天左右。巴氏奶的保質期比較短,一般為7天左右。南方天氣較熱,尤其進入夏季,這對巴氏奶都是挑戰,消費者在購買、保存和飲用巴氏奶時,一定要注意牛奶的保質。

而普通牛奶的保質期一般比較長,由於其保質期長,所以具有儲存方便的特點。

3、營養價值不一樣

巴氏奶熱處理條件溫和,對牛奶營養物質破壞少,充分保持牛奶的鮮度,產品中的營養損失最少

而普通牛奶採用超高溫滅菌,將牛奶中的有益和有害微生物全部殺死以達到商業無菌的要求,所以營養價值相對於巴氏奶沒有那麼高。

(10)武漢巴氏奶市場調查擴展閱讀

巴氏奶的起源

19世紀以前,由於沒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種伴隨著高風險的食品:直接擠出的奶常常被細菌污染,而在炎熱的季節,幾個小時就足以令牛奶變質。此外,還有相當多的人對牛奶過敏。

在製造煉乳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了延長牛奶保質期的種種辦法。比如,高溫煮沸可以殺死牛奶中的細菌,加糖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脫脂也有相同的作用。但這些方法容易將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幾乎破壞殆盡。

直到後來,也是在1856年,法國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應葡萄酒商邀請解決葡萄酒變質問題時,發明了至今仍被廣為使用的巴氏消毒法:採用較低溫,在規定的時間內,對食品進行加熱處理,既可以殺死其中的有害細菌,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有其中的有益成分和味道。

從此,巴氏消毒法也被應用到了牛奶產業上,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巴氏奶也就由此誕生了。

閱讀全文

與武漢巴氏奶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部在企業中作用 瀏覽:309
實體店網路營銷的技巧 瀏覽:359
內衣店開業促銷方案 瀏覽:597
網路營銷試題西南科技大學 瀏覽:700
摩托車上市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661
市場營銷實訓方案範文 瀏覽:60
電子商務研究生畢業論文 瀏覽:315
促銷活動預算價格 瀏覽:728
臨沂汽車優惠促銷活動 瀏覽:526
李寧公司2012到2013年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759
網路營銷模式和特點是什麼意思 瀏覽:585
微信萌寶活動營銷70 瀏覽:47
施工企業管理培訓方案 瀏覽:465
校園微信營銷策劃案 瀏覽:990
近幾年網路營銷的發展 瀏覽:41
服裝品牌市場營銷論文 瀏覽:799
旅遊市場營銷策略論文 瀏覽:953
環衛宣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02
二本院校市場營銷畢業投簡歷 瀏覽:938
幼兒園大培訓大執法方案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