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有關中學生手機的市場調查問卷

有關中學生手機的市場調查問卷

發布時間:2022-01-18 03:40:45

㈠ 幫忙寫一篇關於中學生手機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

這些東西找別人代帶是不行的,很多情況不能了解到,只能給你個例子參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的普及率也開始升高,使用者范圍也開始擴大,前幾年,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還是大人們的事而已,但在21世紀的今天卻不同了,在學校里,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訊工具,就是小學生,父母為了跟兒女得到第一時間的聯絡,也紛紛給兒女們買起手機來。特別是近兩年,隨著手機價格的下降、簡訊服務的開通和各種功能的完善,手機已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通訊工具。
一、調查目的:了解手機在中學生中使用的狀況 。近年來,隨著手機在校園里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擁有手機,為了了解手機在學生中的普遍情況、使用情況以及所帶來的利弊,我們決定以中學生為調查對象,對校園里的「手機一族」作一次調研。
二、 調查對象:在校中學生
三、 調查項目和調查表:(見附件)
四、 調查時間:2008年11月
五、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六、調查分析:這次調查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就中學生購買手機的心態、中學生擁有手機的總體情況,所帶來的利弊以及校園手機普及這一社會現象的正常與否等展開調查。調查採用問卷形式,對撫寧四中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00份,成功回收100份。在性別構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生佔50%,女生佔50%。經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其結果分析如下。
調查中發現,75%的同學已經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就算暫時還沒購買手機的同學,其中大部分人認為在學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機。其理由是:便於聯系,這既包括和自己的親人聯系,也包括和自己的同學朋友聯系。
1、購買手機的心態
學生消費者大多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費心理,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他們會對一切感興趣的新奇事物產生強烈的消費慾望。調查發現中學生所購買的手機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洋品牌倍受中學生青睞,而國產手機問津者很少。中學生所購手機價格基本在1000——3000元之間,約占總數的80%,高於3000元和低於1000元共佔20%,低檔手機基本無人問津。調查還發現決定中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因素是手機的功能,其次是價格和外觀。
2、購買手機的用途
與同學聯系,增進友誼,把煩惱和同學講,減輕壓力;學習上交流,共同進步。與家長聯系,有時家長在外,學生遇到困難,可及時向家人反映,尋求幫助。向老師匯報學習情況,疑難問題也可及時找老師請教,在學校遇到困難也可跟老師反映。但是中學生購買手機主要用於同學朋友之間交流的約佔64%,而用於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36%。
3、購買手機的資金來源
主要來源於父母的約為85%,5%的中學生是自己用壓歲錢或勒緊褲腰帶從生活費中擠出來的,10%是別人送的。
4、校園里的手機消費情況
調查顯示,在學生手機族中,每月手機費用普遍較低。學生手機消費每月在30元至100元之間。簡訊費所佔月通話費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學每月簡訊費都超過了話費總額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學每月的簡訊費占話費總額的60%以上。簡訊息已經成為目前中學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5、學生使用手機的益處
手機作為高科技產物,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生活上的方便,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系,也可以向老師匯報學習等。當學生外出遊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一些手機的拍攝功能,可以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㈡ 關於中學生手機的消費市場情況報告

人手一部,缺乏高端

㈢ 關於中學生使用手機社會調查表

從家庭收入、男女比例、性格偏好、買手機的用途、手機款式、使用手機帶來的改變、每個月消費的情況、用手機打游戲的情況、用手機學習的情況等各個方面進行設計等等。

㈣ 中學生手機消費調查資料

中學生消費心理 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在上小學時已開始有獨立消費行為,到了中學時代,他們一般每月都有一筆固定的消費資金(零用錢),有了經常性的獨立購買活動,並且對家庭消費也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一、直接購買行為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鄭州市中學生每月零用錢在50元以下的佔66%,50—100元的佔22%,100元以上的佔12%。高中生的零用錢顯然高於初中生:初中生每月零用錢低於50元的有79%,50-100元的佔16%,100元以上不足5%;而高中生每月零用錢50元以下的佔45%,50—100元的有32%,100元以上佔23%。考慮到中學生的絕對人數,這個群體的消費能力不容低估。 中學生個人零用錢的多少除受家庭收入制約外,與其本人的消費觀念也有顯著關聯性。在被問及「你對一個學生經常購買商品做何評價」時,有31%的學生認為是「正常消費」,有24%的學生認為「無可非議」,有36%的認為「不夠節儉」,還有9%的認為是「奢侈浪費」。 中學生的消費活動相對集中,其經常性獨立消費主要有:購買飲食品(58%,占被調查人數的比例,下同),文具(55%),書籍(51%),報刊雜志(38%),音樂磁帶、影視光碟(25%),娛樂(21%),體育用品(15%)等。 二、間接購買行為分析 所謂間接購買行為是指中學生需一定程度上藉助家長完成的購買活動。單價較高的商品,如衣物、自行車、隨身聽等,一般需家長出面完成購買過程,但在這種消費行為中,中學生所起的作用往往也是主導性的。 自行車是城市中學生主要交通工具,被調查的學生中有98%的人擁有自己的自行車。有64%的學生的自行車由家長購買(或指定),這又分三種情況:10%的人完全沒有提出意見的機會;42%的人可與家長共同協商;另有12%的人「指定品牌」讓家長購買。還有34%的學生在家長的參與下,自己完成最終購買。 57%的被調查者的衣物由家長完成購買:沒有任何挑選權利的學生佔6%;與家長共同協商的有39%;「指定品牌」讓家長購買的佔12%。還有41%的學生在家長的協助下實施購買過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6O%左右的中學生在購買單價較高的、與已有關的商品時起主導作用,他們在家庭中有較高的消費地位和較強的獨立性。關於另一個問題的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當被問及「購買某種商品的原因」是「自己喜愛」、「受同學影響」還是「受父母影響」時,有85%的人回答是由於「自己喜愛」,只有不到5%的人認為是「受父母影響」。可見,父母做為中學生消費「守門人」的作用被削弱了,有關廣告應以中學生本人為主要訴求對象,並以此選擇媒體、確立訴求點。 中學生的這種獨立性的形成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其一,獨生子女的地位決定其消費願望能得到更充分的滿足;其二,目前一般家庭的經濟狀況比以前有極大改善,父母大多不願自己的子女「受屈」;其三,現代家庭觀念轉變,家長更尊重子女的意願,鼓勵子女發展自立能力。 調查表明,男生比女生有更強的獨立性,而在這方面初中生與高中生差別不大;父母職業和家庭經濟收入與中學生消費活動中的獨立性關系密切,一般而言,工人家庭的子女在家中的消費地位相對較低。 三、購買動機分析 調查表明,中學生中求實購買動機最為普遍,37%的被調查者有較強的求實動機,這些中學生購物時注重商品的質量和效用,理性傾向明顯。比較而言,初中生求實動機略強於高中生,而女生則弱於男生。 求名購買動機強烈的學生約佔24%,這些學生更渴望通過消費行為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個性,更注重所購商品的社會聲譽和象徵意義。比較而言,高中生求名動機增強,這應該是自我意識發展和獨立願望增強所致;男生比女生有更強的求名動機,在初中、高中都如此。 求美購買動機佔主導地位的被調查者有22%。相比而言,看重商品「美觀別致」屬性的女生遠多於男生。高中、初中的男生都只佔16%,沒有因年齡產生的差異;而在女生中,有25%的初中生有較強的求美動機,略高於同年齡段的男生,高中女生這個比例則達到38%。這表明女性的購買活動中情感性因素隨年齡而增長,把商品對人體的美化、對環境的裝飾、對精神生活的陶冶等作用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上,追求商品美感帶來的心理享受。 另有20%左右的學生求廉購買動機強烈。這種購買動機與學生的家庭收入是呈正相關。男生和女生具有求廉動機的比例總體來說相差無幾,但有趣的是,初中階段具有求廉動機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到高中階段卻正好相反,女生中求廉動機強烈的人數遠多於男生。可能的解釋是,隨著年齡增長,女生更能體會家長的艱辛,而男生則比較不願抑制自己的消費慾望。 有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中學生消費群的求新動機不強烈。被調查的學生中只有不到9%的人有較強的求新動機。初中生追求「新潮時興」的人數明顯比高中生多。這可能與學業壓力和生活環境有關。 四、名牌意識 調查表明,在實際購買行為中,熱衷於追求名牌的中學生並不很多。在被問及「購物時是否挑選名牌」時,有23%的學生做了肯定的回答。這個比例不算低,但這個數據並不表明另外77%的學生拒絕名牌。 調查結果顯示,關注名牌的中學生遠高於23%的比例。對名牌「十分關注」的學生有15%,「一般關注」的有47%,「不太關注」的佔24%,「不關注」的佔13%。 中學生對日常消費品的識別度很高。被問及「能否識別服裝名牌」時,8%的被調查者選擇「完全可以」,45%的人選擇「基本可以」,33%的人選擇「能識別最著名品牌」,而選擇「不能識別」的人只有15%。被問及「能否識別飲食品名牌」時,13%的被調查者選擇「完全可以」,53%選擇「基本可以」,而「不能識別」的人有13%。這表明50%以上的學生對名牌很敏感,並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餘,通過有限的信息接收渠道,形成了較強的品牌識別能力。 眾多中學生的名牌意識沒有轉化為購買行為,原因大概有這樣一些方面。 首先是受購買力制約。調查顯示,有63%的學生認為自己「買不起名牌」。調查中發現一些特例,如某學生父母雙雙下崗,竟還逼使父母為自己購買名牌皮裝。但一般而言,中學生的名牌消費慾望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一旦這一消費群體成長起來,有了獨立的消費能力,在「補償心理」的作用下,求名動機會普遍而強烈。 其次是消費觀念影響。中學與社會有一定程度的隔離,中學生的生活環境相對單純、封閉,而正統教育又不鼓勵名牌消費傾向,使部分學生對名牌消費產生消極態度。就服裝而言,中學生的名牌識別力很強(如前所述),但被問及「穿著名牌服裝的心理感受」時,有41%的被調查者的心理反應是積極的:24%的人認為「(名牌)能保持和改善自我形象」,17%的人認為「能帶來心理滿足」;另有59%的學生反應消極:41%的人認為「(穿著名牌)沒什麼意思」,18%的人認為「是追求浮華的表現」。有趣的是,女生持消極態度的人明顯高於男生,而高中生明顯比初中生持更積極的態度。 青少年炫耀性消費現象的出現及流行將對未來的社會生活帶來巨大的沖擊,而且消費的示範作用和心理作用使得這種消費方式決不會只是暫時的現象。恰恰相反,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這種消費方式,會沿著由高收入家庭向其它家庭、由城市向農村、由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從而形成對整個社會生活的影響。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將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如青少年炫耀性消費會對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由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消費文化不利於民族產業的發展,而且會進一步造成民族文化的衰落,同時炫耀性消費也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等。

㈤ 有關中學生使用手機利弊的調查報告

利——中學生用手機,一是方便家長和學生聯系。家長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向,隨時可聯系掌握,同時,對子女噓寒問暖也方便;二是有利學生與老師溝通,有時課業上的問題,生活中的難題及一些不方便與老師直面交流的問題,通過手機交流免去了膽怯和尷尬;三是有利於同學間交流,有不愉快的事或煩惱,可以與同學發發簡訊,聊聊知心話,既可聊一些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裡話,又能加深同學間的友情。

弊——中學生使用手機,其「弊」顯而易見。過頻地使用手機,其一,學生使用手機我們先不說不利學生的學業,單說課堂上手機突然響起,既擾亂了課堂秩序,分散同學們的精力,又影響了老師講課情緒。在寢室使用手機,既影響同學休息,又耽擱自己的業余時間,鈴聲還成了擾寢的噪音;其二,對心智還不成熟的中學生來說,對手機上的黃色簡訊,難以避其影響,再則手機使用不當就成了處於青春萌動期的談戀愛工具;其三手機屬於貴重物品,對於學生來說,保管不妥,後患不少。

㈥ 中學生 手機調查問卷

你好:推薦你選擇復諾基亞制的5233,塞班系統的智能機,應用軟體多,性價比高,安卓系統的推薦索愛的X8和摩托的ME501,都是千元以下性價比最好的安卓智能機,運行速度不錯,玩機和上網是不錯的選擇,酷派E239採用了流行的Android智能操作系統,並且經過深度定製,頗具酷派特色,全新的系統更加人性化,更便於操作。聯想A60,雙卡雙待,安卓系統,性價比不錯,華為C8500採用時尚的直板觸控設計,整機採用圓潤的外觀,顯示效果中規中矩。華為C8650,電信版本安卓智能機,性價比很高,新機,可以考慮下,以上機器希望你對比下,希望能幫到你!

㈦ 初中生使用智能手機嗎調查問卷2017

會有使用的,但佔比應該會少一些。

㈧ 幫設計中學生手機使用情況研究性學習調查問卷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出現了許多新鮮事物,你看中學生中騎電動車的多了,中學生中擁有手機的也多了起來.中學生帶手機進入學校,帶來了許多很多新問題;這邊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同學們也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課,忽然手機鈴聲大作,全班同學...學生上課不聽課,而是埋頭專注地在發簡訊,考試手機成了作弊工具,中學生也學會了從考場外發送ABCD,學生下課在校園內用手機呼朋喚友,大出風頭那麼中學生到底能不能中學校使用手機呢?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明文規定,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中學生能不能在校園內使用手機,這成了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作為一種便捷的通訊工具——手機,已悄然走進我們生活中,成為我們聯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大部分的中學生,也開始擁有了手機,在學校里,這種情況已越來越普遍。學生從佩帶小靈通,到帶攝像頭的手機,各種款式紛紛亮相校園,成為校園另一道風景線。
早在四年前,上海的學校里便興起了佩帶手機的時尚,所以那年的中考政治題中,便有「中學生應不應當佩帶手機」的討論。而四年後,今年的安徽省政治中考試題中又同樣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中學生應不應當佩帶手機?」。
l 條件允許的話,可以!
l 個人意見,初中生還是不要帶好,中生另當別論
l 有利有弊~ 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
l 我反對初中生帶手機。這可是貴重物品,極易被竊。管理起來也有難度。
l 覺得還是不要佩帶比較好,好多同學佩帶後,上課就老是玩,他不煩我還煩呢!
l 我認為中學生可以帶手機。手機之所以出現,不就是為了人們通訊和聯系的方便、快捷的嗎?學生帶手機和在校園里設公用電話亭、IC電話並沒有多大的區別。當然,我們不否認,有的學生上課玩手機,也有的同學因為玩手機而影響學習,這就是同學們的個人自製能力和約束力的問題了,其實,這些自製能力和約束力差的同學,就是不玩手機,他也會玩別的東西的,而且大部分的同學,上課期間都是自覺的關了手機的。也許同學剛拿到手機時,會覺的新鮮而整天擺弄手機,事實證明,很大的一部分同學,在手機的新鮮感消失後,就讓手機真正的恢復了通訊功能。其實這在一些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學生帶不帶手機根本就不能算上是一個問題,手機只是通訊工具而已。就象前幾年,學生擁有IC電話卡一樣。
l 中學生還是不帶手機好,這與我們實際上的應試教育國情有關。中學生在學校學習是很辛苦的,容不得分散注意力。且不說現代手機的多功能,只說通訊功能:上課關手機是否都做到?如果打在振動位置,收到一個簡訊總會看一下吧?也許還影響到旁邊人。再說了學生要手機通訊有什麼大作用?如果真有事情,可以用公用電話跟家長聯系的。如果上了大學,配手機配電腦我就贊成了。畢竟大學學習沒有中學緊張,再說小孩自製力也應該提高了。
l 這個應該是不能限制的,只要經濟條件允許,需要信息交流就是可以的,少年兒童,大人小孩子應該一律平等呀,但是要看他用手機干什麼.和什麼人交流,或者根本是就是裝面子,或者沒錢就送當鋪了,或者是抱著電話談戀愛,那就不好了,主要是和家長監管和教育有關,和手機無關,難道便泌就要怪馬桶或者賣馬桶的或者生產者么?(本人和手機行業電信行業無任何聯系)
l 任何事情和現象,首先要審示其積極有益的一面,不能只盯其弊害,再說,事物都有其利\害的兩面性.
l 關於中學生用手機問題,我以為10分可以.認為弊大於利的,往往是成人定向思維造成的認識,如果站在中學生的角度,特別是站在中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角度,是完全有益的.
l 不要總是臆想如果怎麼怎麼樣,就會怎麼怎麼樣,譬如:家長最擔心的是,如果荒了學業怎麼辦?如果用手機談戀愛怎麼辦?等等,那要都這么想,人們的心裡永無安寧.有人用刀殺了人,於是把所有的刀全部沒收,如果有人用繩子上了吊,國家規定不允許生產和編織繩束.....我們不要上街了,如果廣告牌掉下來怎麼辦? 現在的未成年人真可憐,真悲苦,社會惡性競爭罪難逃,害了孩子也苦了父母.
l 視家庭經濟條件而定,條件允許配個也無妨(有時老師拖堂,天黑了孩子還沒回家。家長心急如焚:孩子有個手機該多好啊!)。把它用在學習上的自然不會用它來聊天,用它來聊天的你不給他(她)手機他(她)也照樣聊。沒見過有的男同學,上課扔紙條給女同學約會的嗎?手機只是通訊工具而已,本身沒有節制什麼人能用、什麼人不可用,只要需要誰都可以用。
l 對於自製能力和約束力差的同學,就是不玩手機,他也會玩別的東西的。任何新事物的產生都有爭議,不能因為它不利的一面而來禁止它。學校本來就是教育的園地,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僅僅是教學生書本知識,更要教學生怎樣做人,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當然家長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如果整個社會都承擔起培養孩子的責任,那麼這個話題就不用在此討論了,學生佩帶手機如同穿件漂亮的衣服一樣正常!
l 16。呵呵~做為學生來講~最好是不要佩帶好~。但有條件的家庭給子女配置~!
l 也未嘗不可。根據家庭的的需要和經濟情況吧!
l 不應該,肯定總是想發簡訊。你想想我們成年人無聊的時候都會發發簡訊,玩玩俄羅斯方塊。學生一天到晚那麼累,那麼壓抑,肯定會玩。除非--------沒有應試教育
l 我不贊成中學生帶手機.
l 孩子上學的主要的事是學習,手機不是上課的鉛筆盒非要不可的.
l 大人的自覺性都不是那麼好,何況孩子!有了手機能安心只用於同父母聯系嗎?
l 孩子到了學校能有多在事好聯系呢?真的有什麼事,學校電話也是很方便,老師不都有手機嗎?
一位老師的意見:手機本無害,關鍵如何使用。孩子之所以有手機,情況不外乎有二:有條件的家庭,父母給買的;另一情況是親戚送的。家長給孩子佩帶手機,原因主要是便與孩子與家裡聯系,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孩子用手機干什麼呢?有手機的孩子哪一個又沒發過簡訊呢?有手機的孩子又有多少自製力較強的呢?他們已不局限於和家裡聯系;更多的是利用手機做些無聊的事。

閱讀全文

與有關中學生手機的市場調查問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保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1
大學網路營銷學 瀏覽:813
新形勢下施工市場營銷 瀏覽:588
紀念幣反假貨幣培訓方案課題 瀏覽:344
人社局推廣普通話周方案 瀏覽:896
網路營銷環境評估 瀏覽:543
少兒培訓機構線下推廣方案 瀏覽:348
市場營銷部在企業中作用 瀏覽:309
實體店網路營銷的技巧 瀏覽:359
內衣店開業促銷方案 瀏覽:597
網路營銷試題西南科技大學 瀏覽:700
摩托車上市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661
市場營銷實訓方案範文 瀏覽:60
電子商務研究生畢業論文 瀏覽:315
促銷活動預算價格 瀏覽:728
臨沂汽車優惠促銷活動 瀏覽:526
李寧公司2012到2013年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759
網路營銷模式和特點是什麼意思 瀏覽:585
微信萌寶活動營銷70 瀏覽:47
施工企業管理培訓方案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