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獻血漿首次要身份證還要照相嗎
無償獻血者必須憑有效身份證獻血。國家頒布 的《血站管理辦法》規定 ,血站采血前必須對獻血者身份進行核對並登記 ,防止採集冒名頂替者的血液
,或因獻血者而不知情而未到期獻血。我國的獻血法規定 ,公民必須年滿18周歲才能獻血 ,
第二次獻血與第一次獻血的時間必須相隔滿6個月。
采血前血站工作人員要就對每個獻血者進行身份核對
,確認後再將獻血者的的基本信息及體檢情況 、血液檢測結果等信息輸入電腦 ,為每個獻血者建一 個「身份檔案」。期間如果該獻血者再次獻血
,血站則可根據姓名或身份證號碼 ,隨時調查其過往獻血時的信息 ,做出相應的處理。
② 捐獻血漿的利與弊
獻血有益健康!
一、適量獻花血會使用權人更加健康、長壽。堅持長期適量獻血的人,由於骨髓造血系統不斷受到激發,新鮮的血細胞的比例明顯高於未獻過血的人。獻血後會降低血液粘稠度。調查結果表明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人存活年齡也較長。堅持長期適量捐血的人頭腦會更清醒更健康、長壽。
二、獻血可減少冠心病。研究結果證明:獻血對心腦血管系統有良好的遠期影響,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具有積極的預防作用。
三、獻血可減少癌症的發病率。鐵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鐵質過高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機率就會提高。唯一的方法是通過流血排除過多的鐵質,因而鼓勵體內鐵質含量過高的男士們可以定期獻血。
四、獻血能凈化人的心靈。梵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無償獻血者用自己的鮮血延續、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使心靈得到慰藉,使人生更加充實。
③ 獻血前的問卷調查有哪些內容
獻血者健康情況征詢表
您是否有下列情況:(有在□內打√;否在□內打×)
1. 是否患有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
2. 是否有吸毒史、同性戀史及有多個性伴侶? □
3. 是否曾患梅毒、淋病或其他性傳播疾病?□
4. 近一年內是否與上述# ( &項條文中的人員發生性行為? □
5. 近三個月來是否有原因不明的消瘦、持續性發熱、腹瀉不止、淋巴結腫大?□
6. 是否患過麻風病? □
7. 是否曾患肝炎或肝炎檢驗陽性? □
8. 五年內是否曾經輸血或血液成分? □
9. 近一年內是否紋身? □
10. 是否患任何癌症? □
11. 是否患有結核病? □
12. 是否患有心臟病、肺病、腎病、肝病或血液病? □
13. 是否患有高血壓病、高脂血症? □
14. 是否患有甲亢、糖尿病? □
15. 是否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病? □
16. 是否患有過敏性疾病? □
17. 近半年內是否患過痢疾? □
18. 近一年內是否患過傷寒? □
19. 近三年內是否患過瘧疾? □
20. 近五天內是否口服阿司匹林類葯物? □
21. 半月內是否拔牙或做過其他手術? □
22. 是否曾做過較大手術?如果做過,是在何時 :何種手術 。□
23. 一周內是否患感冒,急性胃腸炎? □
24. 近一個月內是否患急性泌尿道感染? □
25. 近三個月內是否患過肺炎? □
26. 是否患慢性皮膚病或皮膚感染? □
27. 是否有過暈厥、癲癇、意識喪失? □
28. 婦女月經期或妊娠期? □
29. 婦女流產未滿六個月,哺乳期未滿一年? □
30. 近一年內是否接受動物血清免疫注射或其他預防接種? □
31. 是否曾用過人類生長激素治療疾病? □
32. 是否有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疾病或情況? □
基本是以上這些,各地略有不同,另外還有個人資料登記表.
④ 我今年53歲,聽說獻血漿對人體無害,還給錢,所以我就去了,一個月兩次,請問可以嗎
我覺得你的年紀也不小了,最好還是不要獻血漿。適當的獻點血對身體還是好的。不過也不要半年一獻,一年一獻酒好
凡18-55歲的健康公民,男性體重50公斤以上,女性體重45公斤以上,經醫生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合格者均可參加獻血.獻血可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選擇獻200CC或400CC;2次獻血時間間隔不得少於6個月.
從進入成年之後,血細胞主要由骨髓來製造,平均每天可造出15億個血細胞(約40毫升血量的細胞),同時也有相應數量的血細胞衰老死亡。骨髓造血功能也同全身其它器官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退。堅持長期適量獻血的人,由於骨髓造血系統不斷受到激發,保持較旺盛的新陳代謝,不斷產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輕血細胞,新鮮的血細胞的比例明顯高於未獻過血的人。
科學家們應用流體變形學和血液動態學,對血液與獻血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認為血液流動與血液的粘稠度、紅細胞的可變性、血漿蛋白的濃度等因素有關。當血液的粘稠增高時,血流的速度就變得緩慢,局部血液發生停滯、缺氧、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和營養障礙,引起血管壁的改變,從而容易出現血栓、腦血管意外和心肌梗塞等病症,這就是「高粘度症侯群」。常見的症狀有頭重、頭暈、頭痛、聽力障礙、未梢神經感覺異常等。
當人們獻血後,特別是單獻紅細胞、血小扳等有形成分,會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使血液流速加快,腦血流量也隨之增加,供氧量加大,人會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
據世界著名醫學家卡爾等人調查1916年1月以前出生的獻血者332人,與在同一地區出生而且年齡和性別類似的未獻血者339人作了比較。獻血者平均壽命為70.1歲,未獻血者為67.5歲。結果表明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人存活年齡也較長。
所以說:堅持長期適量捐血的人頭腦會更清醒、更健康、長壽。1997年3月菲律賓總統拉莫斯第41次參加無償獻血(每次250毫升),以此來做為他69歲生日的紀念。他
常說:獻血使他年輕20歲。看來這句話不全是玩笑話。
二、獻血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病率
近年來,我國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的專家,以「關於多次獻血者血液稀釋狀態與動脈壓及心腦血管病的關系」為課題,對多次獻血者127例、高血壓病患者87例、缺血性中風患者60例進行了血液流變學對照性研究,結果證明:獻血對心腦血管系統有良好的遠期影響,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具有積極的預防作用。
1984一1989年芬蘭科學院院士薩洛寧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組對本國2782名42歲至60歲之間的男子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表明,獻過血的人五年半後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沒有獻過血的人少86%,在另一頂研究中,對獻血1一12次的1532名獻血員跟蹤觀察,結果僅1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同時對未獻過血的2306人進行對照觀察,有226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竟高達9.8% 與獻血組有明顯區別。
又據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心血管疾病研究小組對655名獻過血的人和約3000名未獻過血的人進行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在過去三年中獻過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只有未獻過血的人的1/2,患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只有後者的1/3。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一現象與體內鐵元素的貯存量減少有關。鐵元素在人體合成氧化酶過程中起催化劑作用。獻血後體內鐵元素貯存量可以明顯減少,獻血員每獻出500毫升血液相當於排出200--500毫克鐵,因而人體合成的氧化酶也相應減少,這樣血液中的脂質被氧化的數量就小,從而減少了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沉積物,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中國、芬蘭及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獻過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將大為降低。為此,芬蘭的醫主們建議男子每年最少獻血一次,這樣既有利於預防自己患心血管疾病;又有助於他人,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三、獻血可減少癌症的發病率
鐵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鐵質過高又絕非好事,據最近《國際癌症》期刊報導,如果男子體內的鐵質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機率就會提高。
至於女子,由於有月經期間的流血現象,常會失去大量的鐵質。所以在研究中就未發現鐵質含量與婦女罹患癌症的機率有特殊的關系。
那麼,男子如何排除體內過多的鐵質以減少罹患癌症的機率呢?醫學家認為,唯一的方法是通過流血排除過多的鐵質。因而鼓勵體內鐵質含量過高的男士們可以定期獻血,這樣做對人對已都有好處。
⑤ 經常獻血漿有什麼不好嗎
正常成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相當於體重的8%。體重50~60公斤的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約有4000-5000毫升(即8-10斤)。人體內的血液並不都參與血液循環,平時只有80%的血液在心臟和血管里循環流動,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有20-25%的血液貯存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貯血庫",可以貯存人體總血量的20%,一旦失血或劇烈運動時,這些血液就會連續不斷地釋放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人體血液成份的吐故納新活動十分活躍,人體內每天約有1/120的紅細胞(即20億個紅細胞)衰老、死亡,白細胞的平均壽命約7-12天,血小板的壽命就更短,約8-12天。人體的血液,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也就是說,即使是在不失血的情況下,血細胞也在不斷死亡和破壞。我們全身的血液每120天就要換一遍,每天有30-50ml血液被新陳代謝掉。從血液生理學角度看: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僅占總血量的1/10-1/20,在臨床醫學實踐中,血量在一定范圍內的變動是經常發生的,人體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一般對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張輸血,只要補充一些水分就能恢復健康,獻血後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個小時就會補上;血漿蛋白質,由肝臟合成,一兩天內就能得到補充;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也很快就恢復到原來水平;因為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一定的條件激發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所以說一個健康的人,按規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更不會"傷元氣",反而會有利於健康。
1、獻血對心腦管系統有良好的遠期影響:可預防、緩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人們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體力活動的減少,體內積存了越來越多的脂肪,並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俗稱"血稠"。"血稠"的結果就是脂肪一層層的附著在血管壁上,最後形成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而經常獻血,減少了體內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過正常的飲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釋,血脂就會隨著下降。堅持適量獻血可減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減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鐵和蛋白,還降低血液的粘滯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能有效降低動脈硬化、血栓和腦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經常獻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為自胎兒出生後,骨髓就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功能和血細胞生成率逐漸下降。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經常按規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青島一位專家曾對127名多次獻血者、87例高血壓者、60例缺血性中風者進行血液流變學的對照研究,結果表明,獻血者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具有積極的作用;芬蘭一研究小組對278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調查,其中獻過血的人5年後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少86%;另一組研究,對獻血l-2次的1532人進行追蹤觀察,結果僅一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為 0.043%,同期未獻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為9.8%,明顯高於獻血組;美國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獻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為未獻血者的 1/2。有關專家對反復獻血組26例、急性腦梗塞患者22 例的血流變學各項均值做了比較。結果表明:反復獻血組的全血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紅細胞電泳,均較正常值明顯降低,而尤以紅細胞壓積最為明顯,提示反復獻血組的血液粘滯性下降;而急性腦梗塞患者組的上述指標均較正常值高,提示腦梗塞患者存在著高粘血症。因此,反復一定量的獻血會使血液粘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意義。
3、男子獻血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體內鐵元素含量過低易患缺鐵性貧血及行動遲緩,過高則適得其反。《國際癌症》曾報道,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機率就提高(因為血液中的紅細胞內含有大量的鐵),適量獻血可以預防癌症。該文還提到,女性因月經周期失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女性的鐵含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系。
4、可促進、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凈化,心靈得到慰藉,工作與生活更加充實。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實際上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是健康長壽的重要要素。
5、可延年益壽: 堅持適量獻血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還會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不斷增加血液中年輕紅細胞的比例,另外體內產生的年輕細胞,具有很強的吞噬病毒素的能力,從而能起到防癌的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和抗病能力,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國外也曾有學者對66歲以上的332人(獻血者)與同年齡、性別的399人(未獻血者)作前瞻性對照研究,結果顯示:
獻血組平均壽命為70.1歲,高於未獻血組的平均 67.5歲;
獻血組的存活率為67%,高於未獻血組的40%;
獻血組的死亡率為33%,低於未獻血組的60%。
獻血前後應注意什麼?
⑥ 經常獻血漿會影響生育嗎
不會,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獻血者在為社會奉獻愛心的同時,也改善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為自身的健康進行了「投資」。
科學家運用血液流變學與血液動力學對血質與獻血的關系作了研究,發現定期適量獻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後,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獻血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也具有積極的作用。芬蘭一研究小組對2682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調查,其中兩年裡至少獻過1次血的人在5年內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低86%。美國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獻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為未獻血者的一半。
男子獻血還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國際癌症》報道,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幾率就提高,適量獻血可以調整體內鐵含量,預防癌症。該文還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經周期性失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這類女性的含鐵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獻血的人比不獻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較強的耐受力和自我調節功能。曾有學者對66歲以上的332人(獻血者)與同年齡、性別的399人(未獻血者)作前瞻性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獻血組平均壽命為70.1歲,高於未獻血組的平均67.5歲;遇到意外事故,獻血組的存活率為67%,高於未獻血組的40%。從上述分析來看,獻血者由於血液新陳代謝較未獻血者旺盛,其壽命會延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獻血者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情緒也處於最佳狀態,對健康有益。
人們由於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內積存了越來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俗稱「血稠」。「血稠」的結果就是脂肪一層層地附著在人們的血管壁上,最後導致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形成心腦血管病。通過體檢可以看出,很多人年輕時就得了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而獻血可以預防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因為獻血後通過正常飲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自己的血液稀釋,使血脂降低,這樣,既有利於自己,又間接造福於社會。
此外,經常獻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為自胎兒出生後,骨髓就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功能和血細胞生成率逐漸下降。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反饋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生成。經常按規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⑦ 獻血漿的不好
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獻血者在為社會奉獻愛心的同時,也改善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為自身的健康進行了「投資」。
科學家運用血液流變學與血液動力學對血質與獻血的關系作了研究,發現定期適量獻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後,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獻血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也具有積極的作用。芬蘭一研究小組對2682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調查,其中兩年裡至少獻過1次血的人在5年內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低86%。美國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獻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為未獻血者的一半。
男子獻血還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國際癌症》報道,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幾率就提高,適量獻血可以調整體內鐵含量,預防癌症。該文還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經周期性失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這類女性的含鐵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獻血的人比不獻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較強的耐受力和自我調節功能。曾有學者對66歲以上的332人(獻血者)與同年齡、性別的399人(未獻血者)作前瞻性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獻血組平均壽命為70.1歲,高於未獻血組的平均67.5歲;遇到意外事故,獻血組的存活率為67%,高於未獻血組的40%。從上述分析來看,獻血者由於血液新陳代謝較未獻血者旺盛,其壽命會延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獻血者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情緒也處於最佳狀態,對健康有益。
人們由於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內積存了越來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俗稱「血稠」。「血稠」的結果就是脂肪一層層地附著在人們的血管壁上,最後導致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形成心腦血管病。通過體檢可以看出,很多人年輕時就得了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而獻血可以預防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因為獻血後通過正常飲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自己的血液稀釋,使血脂降低,這樣,既有利於自己,又間接造福於社會。
此外,經常獻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為自胎兒出生後,骨髓就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功能和血細胞生成率逐漸下降。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反饋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生成。經常按規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⑧ 如果長期獻血漿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長期獻血漿並沒有壞處。
定期獻血好處多多
近年來,無償獻血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而受傳統健康觀念的影響,一些群眾對獻血頗感恐懼,擔心獻血易造成身體虛弱,傷元氣。我們從醫學的、科學的角度分析,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
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約有血液4800毫升,每人每次按規定獻血200-400毫升,僅占總血量的百分之五左右。失去的血液會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因而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人體的血液每時每刻都在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即使不獻血,體內血細胞也會衰老、死亡,變為血液垃圾。「而定期適量獻血可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刺激骨髓造血器官,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同時定期適量獻血可緩解高黏血症,使血液黏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腦血管有一定積極意義。」
據芬蘭科學的一項研究證實,適量獻血對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別是男性成年人)竟有意想不到的預防心臟病之效。專家對居住在芬蘭東部20000餘名成年人做了實驗調查,結果發現,與經常獻血者比較,從不獻血者的心臟發病率竟高出2倍之多。
另據報道,有人曾對66歲以上的332名曾獻血者與同條件的399名未曾獻血者存活率作比較,結果提示曾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存活年齡還較長。所以,一個健康的人,定期按規定獻血,不但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還有利於人體新陳代謝、儲備健康。
(8)獻血漿市場調查表擴展閱讀:
獻血注意事項:
1、一定要休息好,獻血前一晚不要熬夜。
2、不要吃油膩的食物,同時在獻血前1天~2天內不要飲酒。
3、要注意補充水分,獻血前最好喝兩杯糖水,但不要喝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
此外在獻血後要注意休息,但不能立即進入溫度很低的空調房內或洗冷水澡,因為這些做法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阻礙體內熱量散發,加劇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的大腦供血不足,進而使人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
同時,獻血者要注意保持針眼處的衛生,不要讓臟東西進入或刺激針眼,以免感染。
⑨ 瘦人適合獻血漿嗎
只要年齡在18到55歲之間,體重:女大於45公斤、男大於50公斤,沒有獻血時要檢查的疾病,就可以無償獻血。一個人的總血量占體重的百分之七到八,偏瘦的人脂肪少,血液並不少。
⑩ 關於無償獻血調查問卷
年齡24,性別男,職業學生
1A 2A 3醫學專業 4A 5C 6BC 7C 8A 9B 10D 11D 12D 13D 14E 15D
16:下一個時代,義務獻血不會有所緩解。但將來獻血的情況就是病人需要輸血了,家屬才去獻血來換取病人的優先獲血的權利。人們更關心自己獻的血是不是真的用在「幫助」病人,還是成為另外的作用。能夠在這個問題上給民眾滿意的答復,自然情況就可以有所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