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葡萄酒企業市場定位

葡萄酒企業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04-27 08:01:19

⑴ 誰有 紅酒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加上政府促進內需政策的實施,促使國民未來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得到提振,有效刺激我國居民對葡萄酒的消費需求。

同時,國家產業政策支持、葡萄酒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推動我國葡萄酒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對中國葡萄酒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底,我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指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的葡萄酒產量達到138.16萬千升,平均每五年翻一番,近十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6.98%,近五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5.75%;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從47.68億元升至438.46億元,增長了8.19
倍。2013年,由於消費市場的改變以及進口葡萄酒持續沖擊的影響,我國葡萄酒行業景氣度下滑,產量降至117.8萬千升,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降至408.17億元。2014年,行業發展狀況稍有回暖,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420.57億元,較上年上升3.04%,產量下降了1.44%至116.1萬千升。到2014年底,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達到217家。

我國葡萄酒需求快速增長的利好發展勢頭吸引外國葡萄酒不斷進入中國,給國內品牌葡萄酒生產企業帶來較大沖擊。2008年以來,我國葡萄酒進口量一直保持較快增長,進口量和進口金額分別以年均24%和31%的增長率逐年增長至2012年4.26億升和25.73億美元的水平。2013年的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為4.06億升,同比下降4.65%,進口葡萄酒總額為
23.98億美元,較2012年下降6.83%。2014年中國進口葡萄酒數量基本持平,全年進口葡萄酒4.09億升,同比增長0.87%,進口葡萄酒總額為22.13億美元,同比下降7.69%,進口葡萄酒對櫃內市場仍有一定沖擊。

2006年以來,國內葡萄酒行業的利潤率總體保持上升態勢,主要原因為在葡萄酒市場需求旺盛的態勢下,葡萄酒產品銷售價穩步上升,基本抵消了包裝成本及其他費用上升帶來的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行業的利潤率出現了短期波動,但2011年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2012年,我國葡萄酒行業利潤率出現下滑,主要是由於進口葡萄酒的不斷增加給國內葡萄酒企業帶來較大沖擊:至2013年,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出現變化,高檔葡萄酒銷售下滑較大,加之進口葡萄酒對國產葡萄酒市場的持續性沖擊,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利潤率水平。2014年的行業數據顯示,葡萄酒行業在消費結構和進口酒的沖擊下利潤率進一步下滑。

一、未來三到五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將會出現高速增長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沒有哪個時代離開過酒,「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歡」,這雖然更多說的是白酒,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飲酒習慣也在發生著悄然變化,這種變化我們身邊隨處可見,那些還在酒桌上拼殺白酒的幾乎都是60、70一代人,40、50一代身體已經不能再允許太多折騰了,而80、90後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他們的飲酒習慣明顯不同於他們的父輩了: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添一添,那種被動的飲酒方式在他們身上已經不易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生活化、更自由地飲酒了。

未來3到5年,80後一代將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這一代人對葡萄酒的喜愛將遠超過白酒,因為80、90年一代的消費習慣變化,未來白酒市場將有一大部分會被葡萄酒所取代。

近年來無論是國內外葡萄酒企業,還是葡萄酒知識傳播培訓機構都在積極地推廣葡萄酒知識。幾年前這些還都是少數精英階層才可涉及的,葡萄酒也被認為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奢侈品,可也就是幾年時間我們再看,很多葡萄酒培訓已經深入到二線城市,而且葡萄酒市場推廣更是已經深入到三線城市,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甚至已經到鄉鎮一級市場。葡萄酒知識的普及度也越來越高,葡萄酒在中國老百姓心中已不再那麼神秘和高不可攀,在未來3到5年內相信葡萄酒知識在中國會越來越普及。

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這幾年在中國迅猛發展,她們所帶來的影響力中國老百姓已經切身體會到,新媒體不但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更推動了傳統商業模式的變革。新媒體是新時尚,葡萄酒是時尚品,所以當葡萄酒遇上新媒體,必將掀起行業波瀾。也買酒、酒美網等新媒體與葡萄酒的結合,已經徹底終結了葡萄酒行業的暴利時代;微信等的快捷分享讓無數菜鳥都變成小半個專家。這些新媒體毫無疑問未來幾年仍將會高速發展,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葡萄酒市場發展推波助瀾。

行業內統計,中國葡萄酒目前僅300億左右的市場總量,相對於白酒數千億市場來說目前還只是「小兄弟」,但是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加之葡萄酒知識的普及以及新媒體的推波助瀾,我們相信未來3到5年中國葡萄酒必將會高速增長,甚至會出現暴發性增長。

二、國產葡萄酒行業的三大難關

中國葡萄酒市場簡單來看可分為國產酒與進口酒,未來到底誰更有機會搭上中國葡萄酒市場高速增長的「動車」呢?

國產葡萄酒目前主要是張裕、長城、王朝這三大品牌,也就是傳統定位認為的行業第一陣營,第二陣營目前也就威龍、華東等,第三陣營主要是一此地方性品牌,如雲南紅、漢森、通天、皇軒、怡園莫高等。實際上中國葡萄酒行業發展是比較畸形的,國產葡萄酒行業明顯的三大現象是:一、第一陣營體制受限;二、第二陣營後勁不足;三、第三陣營難以突破。

深入分析三大現象背後是國產葡萄酒行業存在的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在未來3到5年仍將是制約國產葡萄酒發展的三大難關。

難關一:體制關。國內一線酒企,無論是白酒還是葡萄酒,大多還是國有體制或受國有體制的影響。國產葡萄酒企業最明顯的就是王朝,應該來說,王朝真正是中國葡萄酒品牌的代表,但是因為體制受限,這些年來幾乎沒有發展,南部的改革剛見成效又被體制的框架活活拖死;再說說長城吧,中糧兼並後幾經折騰仍然沒有走出誤區;發展相對好一些應屬張裕了,改制給其帶來了發展的澎湃動力,但第一陣營如果僅此一家發展仍然不變改變行業的大格局。

難關二:底蘊關。中國白酒文化歷經幾千年傳承,源源不斷,底蘊深厚,所以才能支撐其品牌的高附加值。而相對於白酒,現代意義上的葡萄酒在中國真正發展也才30餘年,盡管這些年來業界有人在談中國西部也有幾千載的葡萄酒史,但那終歸也只是在業界談談而已,歷史的斷檔是無法去修復的。相比歐洲幾千年葡萄酒發展史,我們的葡萄酒明顯存在文化底蘊上的不足,正是因為這一重要原因影響了國產葡萄酒品牌附加值的提升,這一點是中國葡萄酒最難以突破的一關。從當前國產葡萄酒行業現狀來看,行業本身還難以形成合力(這部分內容另撰文研討)來引導國民對於國產葡萄酒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實際上業內都知道2011年在北京舉辦的一場盲品比賽中,來自寧夏產區的葡萄酒擊敗了法國波爾多名庄酒,再現1976年那場經典的美法葡萄酒大賽之盛況,這足夠說明了中國葡萄酒這些年來所取得的發展,可這些信息也僅在行業內流傳。筆者從事一線國產葡萄酒營銷推廣多年,常遇到消費者對於國產葡萄酒的不認同,初遇時十分懊惱,理性分析後也淡定多了。這一難關的突破需要國產酒品牌形成合力,特別是第一、二陣營的合力引導,可現實是只有張裕一家在極力吶喊,王朝、長城都還深陷在自身的泥潭中苦苦掙扎,而威龍卻主打「有機」概念自立門戶了。所以這一關將是未來3到5年內國產葡萄酒難以跨越的最大障礙。

難關三:價值意識關。國產食品這幾年不斷被曝光的陰暗面在葡萄酒行業也存在,2011年央視曝光了河北昌黎一帶的假酒事件,2012年張裕的葯殘門事件沸沸揚揚,山東煙台一代至今仍然能大量提供所謂的「超低價原酒」。國內食品行業從業者的行業自律仍然令人擔憂,這是從加工業方面來說的。另一方面國內市場競爭的無序性也導致渠道商一再壓縮采購成本,迫使製造企業一再壓低製造成本,乃至以次充好,造成惡性循環。這兩方面的問題歸結起來都是行業從業者的價值意識和道德意識缺失,這一問題的解決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所以未來3到5年也將會成為影響國產葡萄酒發展的一大難關。

三、進口酒市場潛力巨大

我們分析了國產葡萄酒因為三大難關不易跨越,未來3到5年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中國葡萄酒市場高速增長已是必然,所以進口酒巿場機會巨大,這種機會也源自於進口酒自身的幾大優勢:一是中國老百姓還是認為進口品牌文化底蘊相對深厚,特別是舊世界地區的品牌,葡萄酒行內有句話:老外是看酒喝酒,咱中國人更多是看人喝酒,意思說的是中國人特有的「面子」文化,喝進口酒比喝國產酒更有面子;二是相比國產酒,進口酒的品類更豐富,消費者可選擇性更強,先不去說葡萄酒新、舊世界共有多少產區,每個產區又有多少種自己的特色產品,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在國產酒中幾乎就沒有優秀的起泡酒,而起泡酒卻深受年輕一代喜愛,那咋辦?於是乎世界各地琳琅滿目的起泡酒紛紛搶灘登陸;三是相對於國產酒,進口酒市場價格不透明,更有利於保持渠道利潤,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這三方面歸結到一點來看還是因為國產酒行業自身的發展受限,服裝行業就是明顯的例子,十到十五年前,中國市場的中高價位服裝幾乎都是洋品牌,可隨著中國服裝業的快速發展,現在我們身上幾乎都是福建、廣東等地產的民族品牌。國產葡萄酒行業如果能擺脫限制,高速發展,那未來巿場格局完全不一樣。

⑵ 中國有幾大葡萄酒酒公司

中國葡萄酒公司有,張裕葡萄酒,長城葡萄酒,茅台葡萄酒,通化葡萄酒,威龍葡萄酒。

1,張裕葡萄酒

張裕葡萄酒是張裕集團出品的葡萄酒,張裕集團的前身是 「張裕釀酒公司」,1892年,由著名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創辦,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

2,長城葡萄酒

長城葡萄酒是「全球500強企業」中糧集團旗下馳名品牌,是中國葡萄酒第一品牌, 是「中國名牌產品」和「行業標志性品牌」。長城葡萄酒連續多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

3,茅台葡萄酒

茅台葡萄酒是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在貴州省外唯一創辦的一家企業,公司全稱: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昌黎葡萄酒業有限公司,公司正式成立於2002年7月30日,位於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釀酒葡萄之鄉」和「中國干紅城」的河北省昌黎縣。

4,通化葡萄酒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誕生於1937年,至今70餘年的歷史。通化葡萄酒是1949年9月30日,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唯一宴會用葡萄酒。

5,威龍葡萄酒

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山東省龍口市,擁有員工1500餘名(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80多名),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資產6.5億元,配備有國外全自動灌裝生產線、酒石處理系統。

⑶ 長城葡萄酒的市場定位在什麼地方屬於哪種市場定位採用哪種市場定位戰 略

90年代的紅酒消費熱潮過後,市場上集中了越來越多的中低端產品,高端市場則被更多的進口葡萄酒所佔領。國內品牌要想在高端市場分得一杯羹,必須給消費者一個支撐高價的理由。華夏長城年份酒的引入,除了借鑒國外葡萄酒產品概念之外,還基於消費者對酒類產品「越陳越香」的認知,這個認知使得年份酒有著龐大的消費基礎。

真正意義上的好乾紅有三個標准,即「三好紳士」概念:好產地、好品種、好年份。

好產地:釀酒葡萄對生長的環境非常挑剔,我國適宜種植干紅葡萄的,只有河北昌黎等少數幾個地區;

好品種:優質釀酒葡萄釀出的酒,滋味醇美深厚,且宜久藏,越久藏品質越卓越,比如在全世界倍受推崇的赤霞珠、霞多麗、梅鹿輒等品種;

好年份:遇上氣候適宜的年份,葡萄長勢好,釀出的酒液最珍貴。

華夏長城1995干紅零售價定位95元,這與國產中低檔酒拉開了差距,但又比進口酒更具競爭力。為了強化品牌區隔,華夏長城在包裝上進行了突破,主標採用白色,背標體現釀酒師形象,同時給每瓶酒都繫上紅色的小領結,突出品質感,在終端形成明顯的差異。

華夏葡園首席釀酒師親自開啟了第一瓶華夏葡園赤霞珠1995干紅,意味著對洋酒發起了全面挑戰,再一次確立華夏長城的領導者地位。1995年份酒「三好紳士」概念的成功推出,使華夏長城真正成為中國首家干型葡萄酒全國年銷量超過300萬箱的超級品牌。目前,華夏長城占據了廣東75%的市場份額,其中一半以上是年份酒。

⑷ 王朝葡萄酒在印度地區市場定位

王朝葡萄酒在印度這種西方文化感染比較密集的國度內,根據王朝公司市場操作水平和產品檔次來看,其產品最好還是進行低端定位較好,以薄利多銷為主,走平民化路線較現實。

⑸ 長城葡萄酒的消費者市場定位

定位在中低端的消費人群,價格也比較大眾化

⑹ 現在市場上葡萄酒的價格那麼多,到底是如何定位的,有例子嗎

別主要在於:品牌、品質、供需關系、生產成本和風險因素5個方面。
成本:好的葡萄酒需要好的葡萄,得到好的好葡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種植師、田間管理員、釀酒師)、物力(滴灌、葡萄園建設、發酵設備、橡木桶等)、資金(工資等)、時間(葡萄生長),有了這些才可能種出好的葡萄和釀造出好的葡萄酒。
品質:高品質的酒自然有銷售高價格的理由,品質一般的也會相對便宜點
供需:供不應求自然水漲船高
風險:做任何東西都有風險,葡萄是農作物,自然靠天吃飯,如果年份不好自然無法釀酒,好年份可以釀出高品質的酒從而可以賣高價,同時高品質的葡萄酒也有一定的投資作用
品牌:這個東西就像一個包包標上lv價格翻番的原因

⑺ 葡萄酒的定位營銷要怎麼進行

好的產品,必須要有好的市場定位,任何一方的偏頗,都有可能導致全盤皆輸。市場定位所要參考的變數有目標消費人群、當地消費能力、消費特點、銷售渠道、傳播方式等。 目前葡萄酒產品已經進入買方市場時代,產品已接近飽和狀態,然而,我們認為無論市場競爭多麼激烈,在目標市場上總能找出市場空隙,滿足市場的需要。只要企業能從眾多因素當中提煉出並強化或放大某些產品因素,從而形成與眾不同的獨特形象,就能在市場上確立與眾不同的形象和訴求點。 在市場操作過程中,也應該進行差異化操作。目前,我國葡萄酒消費主要集中在南方和北京等城市,許多大品牌的主要盈利區域就是這些葡萄酒消費發達區域。但是,這些區域並不適合葡萄酒產區的中小型企業去操作 。中小型企業的葡萄酒品牌應該去開拓還沒有形成主流品牌的區域市場,這樣的區域競爭較少,市場的開拓難度相對較小。而成熟市場中,大品牌牢牢控制著渠道,加上其品牌影響力,導致了中小品牌進入難度很大、市場成功率低。這就是中小葡萄酒企業合理的市場定位。產品要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市場定位。 另外,服務定位也很重要。現實經濟生活中的服務可以區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服務產品,產品為顧客創造和提供的核心利益主要來自無形的服務;另一種是功能服務,產品的核心利益主要來自形成的成份,而無形的服務只是滿足顧客的非主要需求。服務定位指的是企業在經濟活動中,針對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滿足消費者需求而採取的服務策略。促銷定位促銷定位就是企業面對市場機會選擇什麼樣的促銷方式提升產品的銷售能力。在產品的營銷過程中,促銷對企業營銷產生的效果是明顯的,使用促銷手段能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因此,促銷被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非營利機構等組織廣泛使用。但是,隨著促銷使用率的增長,消費者的敏感度會不斷降低,甚至開始抵觸促銷活動。研究表明,在經濟發達國家或地區,促銷已經成為企業營銷活動的輔助手段,而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促銷仍然是企業營銷活動的有效手段之一。 要提高促銷定位的准確性,必須分析產品的屬性和消費者的特性,同時要考慮到企業本身的實力,從而找准既適合於產品,又適合於消費者的促銷方式。促銷定位的對象是消費者的需求,由於需求是一種心理活動,因此,在西方有人稱促銷定位是針對消費者的抓心策略。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流的通暢,消費者的購買意識日趨理性,產品要想在市場上具有良好的表現,不僅要有過硬的質量,而且還需要有好的廣告創意。 其實,雖然目前葡萄酒業同質化的表象掩蓋了差別,但同質化的背後孕育著差異化,這是定位營銷橫空出世的原因,也是中國葡萄酒業的希望所在。定位營銷是營銷在中國本土發展至今的理性回歸,更是廣大的廠商經過市場的歷練而凝結的實踐升華。葡萄酒的差異化就是葡萄酒的個性,失去差異化,葡萄酒事業就失去生命力。然而,我國葡萄酒產業發展至今,差異化訴求並沒有真正建立,一味模仿、亦步亦趨,使中國葡萄酒產業一直停留在邯鄲學步的階段。要想突破,必須張揚個性、求同存異,必須在定位營銷上大做文章。 中國的葡萄酒營銷界只有拋棄了浮躁、近利、殺雞取卵的心態和做法,認真審視自己,才能跳出諸如價格、通路等等惡性擠壓的實際操作誤區,從而對產品、渠道、價格、傳播等等重新定位,找出個性化及差異性,廠商才能實現共贏的大結局,營銷才能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之路。

⑻ 我想在國內做葡萄酒代理,怎麼樣給產品做市場定位

找一個切入點吧。從葡萄酒與其他酒類,各個國家之前葡萄酒的區別,你所代理的葡萄酒的特殊賣點,都可以發覺出不同的切入點。
從這個切入點著手,就可以發覺你的產品的定位了。

⑼ 中小企業葡萄酒市場定位應該怎樣

一般人群

閱讀全文

與葡萄酒企業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少兒培訓機構匯報演出活動方案 瀏覽:929
設備培訓計劃及方案 瀏覽:178
三隻松鼠公司的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632
網路營銷師資格證要求 瀏覽:968
關於防盜門營銷方案設計研究 瀏覽:98
四川省建築施工安全培訓工作實施方案 瀏覽:634
水運會策劃方案 瀏覽:961
營銷業績獎勵方案 瀏覽:612
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20
上海大學市場營銷學考試 瀏覽:501
小學學校教師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440
慈溪市鵬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66
世紀開元電子商務 瀏覽:428
網路營銷知識如何傳播 瀏覽:289
市場營銷管理的第一步 瀏覽:860
市場監管局綜合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886
銀行夏季營銷宣傳方案 瀏覽:51
2014感恩節策劃方案 瀏覽:891
網路營銷實物試卷 瀏覽:598
法院黨建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