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營銷的現狀和實例
相對抄於互聯網發達國家,我國的網路營銷起步較晚。1994年間,我國的網路營銷大致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傳奇階段、萌芽階段、應用和發展階段。進入2004年後的中國網路營銷獲得了多方位快速發展,並且表現出新的特徵。2004—2006年中國網路營銷不僅體現在網路營銷服務市場規模的擴大,同時也體現在企業網路營銷的專業水平提高、企業對網路營銷的認識度和需求層次提升,以及更多的網路營銷資源和網路營銷方法不斷出現等方面,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發展中的問題。
㈡ 民宿發展現狀與特點
歐洲鄉村民宿: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包含了觀光體驗、休閑農場、戶外騎行、家庭活動等多專種體驗形式,並屬在管理法規、產品開發以及專案策劃上,形成了成熟的鄉村民宿經營模式。澳洲鄉村民宿: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結合自身發達的畜牧業與優質的自然環境,形成了以體驗農場生活和觀光農業為主體的旅遊形式。美國鄉村民宿:產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了以長時間停留的度假休閑方式,採用以農舍為據點向外從事各式各樣的活動形式。亞洲鄉村民宿:發展於20世紀90年代,主要以綠色旅遊、社區發展的形式,增強鄉村居民的參與性。 目前我國的民宿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佔有少量份額,民宿主要集中在旅遊景區周邊,依託於旅遊景點,以景區為核心向周邊輻射,形成了過分集中於景區的特點。主要的形式有家庭旅館、客棧、農家樂、青年旅舍、鄉村別墅、酒店式公寓。據國家旅遊部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民宿53852家,而在2014年和2015年,我國客棧民宿的數量則為30231家和42658家。預計到2020年,民宿市場能達到300億規模。
㈢ 網路營銷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網路營銷的迅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網路營銷的水平總體低於發達國家。
(一)消費者方面
網路營銷提供了一個虛擬市場,其前提是雙方的信譽度。目前,中國部分消費者對網路營銷認識不足,主體缺位,市場定位困難。部分企業認為網路營銷只是建立一個企業網站來發布信息,忽略了它在企業營銷、研究、客戶分析、產品開發、營銷策略、信息反饋和售後服務中的作用。當企業信譽不足時,高附加消費成本的網路營銷是消費者的一種高消費行為。大多數消費者缺乏的是消費者信心和消費能力,而不是缺乏時間。由於網路產品性能的直接觀較差,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的風險、售後服務的保障等因素比較重視,其結果是市場無法形成規模。
(二)企業方面
信譽是企業的形象。在正常的實物商品交易市場中,信譽低的客戶和不誠實的客戶只多不少,偽劣產品層出不窮。此外,在用戶看不見、摸不到的網路虛擬市場中,大多數消費者比較理性或強烈的不信任感,因此他們很容易被嚇倒。網路營銷的前提條件之一是企業擁有良好的信譽。此外,計算機應用水平落後、管理模式落後也是制約網路營銷發展的因素。瀏覽客戶數量少,網路給企業帶來的效益減少,形成惡性循環;企業的組織結構沒有調整到開展網路營銷所必需的結構,也不利於網路營銷活動的開展。
(三)政府方面
網路營銷的全球化要求建立全球化的標准和規則,以保證網路營銷活動的實施。因此,政府不應過分干預網路營銷活動,而應遵循國際電子商務規范,盡可能地將權力下放給企業。政府的作用是支持和服務。如何建立國家權威機構,確認網路營銷雙方的身份、信息來源,維護交易活動的安全,保證交易活動的權威性和公正性,是我國網路營銷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四)物流方面
網路營銷雖然減少了企業之間信息虛擬市場的競爭力度,但對企業的物流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具有國家物流能力的企業較少,特別是中小企業,物流能力不強,效率不高,而對網路用戶進行實物配送還不夠及時,這已成為網路營銷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首先發展網路營銷和物流是可行的。
(五)人才方面
人才是網路經濟中最重要的資源。目前,在企業網路營銷活動的廣泛發展中,缺乏懂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營銷人才,絕大多數企業還不知道如何應對網路營銷。不知如何利用電子手段來提高企業的營銷管理水平。因此,企業必須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文化、引進高素質、合理水平的專業人才、專業支持網路以及運營管理,為企業網路營銷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營銷推廣是當下互聯網的一種推廣方式。它是通過網路和媒體在互聯網上推廣其產品或服務。很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要進行市場推廣。如果公司由自己的公司負責營銷和推廣,那麼它將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上文章講述我國網路營銷現狀分析的一些相關內容。
㈣ 網路營銷發展現狀
網路營銷發展目前已經非常成熟,基本上已經打通了線上與線下,俗稱內O2O。隨著線上與線下的容結合。
網路營銷體系,由傳統的單一性線下推廣模式,遞進到線上推廣模式,再到兩者結合共同打造網路營銷。過程中,有部分公司有專做線上產品,前期由於成本比較低,所以效果還是不錯。
由於線上網路營銷發展過快,企業主享受了網路紅利後,出現完全疏忽線下營銷,到後期,由於線上成本不斷提高,網路營銷效果開始出現下降問題。由於轉型沒有及時調整,導致線下營銷無法開展。公司只能保持線上網路營銷單一性,引發公司經營出現問題。
總體來說,公司發展網路營銷,必須要線上線下共同打造,啟動資金出現問題,可以前後稍作調整,線上線下網路營銷並軌是未來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㈤ 民宿經營現狀分析包括哪幾方面
1、規模:民宿一般就是在5-10間房之間,畢竟民宿是從家庭接待演變而來,而且民宿的主人一般只有幾個人,過多的房間管理較為困難。對比酒店的規模一般都是民宿的數十倍,但工作人員數量也較多。
2、氛圍:民宿其實就是一個家庭生活場景,與民宿主人同吃同住,可以享受到更多家的感覺。同時,住宿者還可以與其他住宿者和民宿主人聊天,了解更多的異地趣聞,可以獲得一個難忘的旅途感受。對比酒店的管理更加標准化,與客戶就是商家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一旦出現問題會依據相應的規定來解決,缺少一定的人情味。
3、私密感和安全感:民宿我們上面說了,既然作為家庭生活場景,注重交流和融合,在放鬆的同時也多少會減少私密性,也有小院形式的民宿,那樣會更加保護我們的私密性。對比酒店注重客戶的隱私,無論是在設計上還是服務上都突出了這一點。同時酒店配有24小時的安保人員,入住客戶也較多,會讓客戶感覺比較安心。但是隨著近幾年民宿的興起,這兩點也逐漸在完善中。
在良好經營的條件下,民宿連鎖會帶來更大的品牌價值和收益。但民宿最大的魅力是個性化與人文特徵,在民宿的復制過程中,如何防止其成為流水線產品,保障個性特徵是很大的課題。放眼民宿市場,在政策和資本的積極推動下,部分民宿必然走向品牌連鎖的道路。真正走向連鎖的民宿最終會逐漸脫離原本民宿的概念,轉型精品酒店或度假村,著重品牌價值的輸出。
㈥ 民宿如何經營,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1.政策來規范民宿進一步發展
近年自的各項旅遊政策中,均有提到鼓勵特色民宿的發展,在未來3-5年內民宿政策持續利好導向;目前共享經濟是大趨勢,未來政府也將繼續鼓勵個人閑置財產的有效利用,變相支持民宿發展。而地方政策主要針對部分飽和市場的惡性競爭問題,出台行業相關准則,提高民宿入行標准;另一方面地方政策要去除目前民宿的安全隱患,提出民宿水電、樓層結構和消防等建設標准。
2.民宿行業趨向多樣化發展
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之下,民宿短租迎來巨大發展機遇。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民宿這個行業,推動了民宿商業化的發展模式。但是,隨著市場發展和用戶不斷更新的需求,民宿也將迎來創新的挑戰。以文化為載體的民宿需要開辟更多新型旅遊模式,非標住宿方式迎來多樣化、圈層化趨勢,在未來會對民宿提出更高要求。
㈦ 網路營銷現狀分析
一、網路營銷的概念
我國當前尚未對網路營銷給出統一的概念,不同的專家學者有各自的概念界定。綜合來看,網路營銷可以被定義為利用互聯網、通信技術等網路形式,開展針對用戶的營銷活動。網路營銷是藉助網路平台進行營銷活動的銷售模式,是傳統營銷的新發展,其主要目的是達到銷售目標。網路營銷的主要特徵表現為:經濟性、實時性、交互性、廣泛性。
二、我國網路營銷的現狀
(一)發展勢頭迅猛。
伴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網路營銷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在今年來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自1997年網路營銷起步以來,很多企業開始關注網路營銷。2000年開始,網路營銷市場開始形成,營銷工具與手段日益多樣。截止到2008年,我國的網購人數已達6329萬。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參與網路銷售的買賣雙方人數約為4.5億。2010年至今,網路營銷的發展更為迅猛,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網路競爭意識不強。
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網路營銷的巨大價值,相繼建立起企業網站,但在網站的後期投入及網站維護方面並沒有過多關注。企業依然沿用傳統的營銷手段,意識不到開展網路競爭的必要性。企業難以利用網路在同行業間第一時間搶占市場,使得很多網路營銷機會流失,企業不能從網路營銷中獲取利潤,便無心增加投入,使網路營銷的發展停滯不前。有的企業則將網路營銷神秘化,認為其技術含量過高而不敢涉足,喪失發展機會。
(三)網銷利用率低。
多數網路頁面會包含一些企業或產品的推送廣告,但這些廣告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很多僅僅是展示企業名稱及聯系方式,網路的作用僅是展示通訊方式,使網路營銷的潛力被埋沒。
(四)誠信難以保障。
網路營銷不同於傳統銷售模式,買賣雙方的交易過程都是通過網路進行。由於當今的市場體系不夠健全,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的行為屢禁不止,在網路營銷中此類問題同樣不可避免,且網路交易這種形式使得退換貨、資金追討存在較大的困難。通過網路進行營銷詐騙的案件越來越多,降低消費者對網路營銷的信任度。部分網銷產品在運送過程中會被故意掉包,通訊地址、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可能被商家、快遞非法利用,這些都是網路營銷在誠信領域應該規避的問題。
㈧ 中國民宿現狀和營銷方式和國外的區別
扎堆於抄旅遊休閑區域襲,統一打「情懷」牌,周末與假期常常一房難求,工作日門可羅雀,維護成本高,人工成本高,盈利的只是少數,這是中國民宿的現狀。民宿的概念是在之也公司成功服務花間堂酒店後出現的,花間堂酒店成功後,其模式被大量復制,尤其是擁有古鎮、古城旅遊資源的區域,大量「類花間堂酒店」出現,國人的模仿能力無可比擬。
說道營銷方式,中國的品牌、定位、廣告、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都是學習國外的管理及營銷經驗,和國外相比是創新不足,大家都盯著成功酒店去復制,很少人會冒險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