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的品牌營銷怎樣做好體驗式營銷
一、解決品牌、產品、服務可信度問題
顧客在購買產品之前,如果能夠先體驗到產品的好處,那麼必定能增加顧客的信任度。通過體驗式的設計,讓顧客感受並相信產品的效能。
二、品牌塑造
當顧客與產品有過親密的接觸和了解之後,就會產生很多新的連接,這種連接不是通過廣告或簡單的消費帶來的。體驗式營銷的好處就在於使品牌能跟顧客產生情感聯系、參與體驗,容易獲得客戶的情感信任,了解產品功效,即使他們暫時不買,也會帶來很好的口碑分享傳播。
三、產品溢價
體驗式營銷能夠給產品帶來溢價,顧客本身的體驗就是基於某種場景,帶有情感體驗感受,改善用戶的產品體驗,產品的價格也不再這么理性,會帶有感情色彩。
四、技術革新帶來媒介格局和營銷環境的變化
大規模的大眾化定製時代早已結束,現在的顧客都更傾向於小規模小眾化的定製,產品與服務的雷同造成了品牌之間的差別並不明顯,消費者對廣告說服信息的厭惡使品牌更難贏得他們的信任。而體驗式營銷,以關注消費者體驗、注重消費場景的考察和感性訴求的利用,將品牌與消費者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相聯系,使產品的品牌價值取代功能價值。
五、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格局
互聯網的發展下形成了多渠道、多信息和多形式刺激的信息通道,在受眾的去中心化和大眾傳播影響逐漸減弱的大背景下,品牌構建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貳』 體驗式營銷的特點有哪些
給了消費者充分的想像空間,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用戶參與和分享的興趣。
『叄』 體驗式營銷說了那麼多,哪些品牌真的做到了
體驗式營銷是一種營銷模式,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好像所有品牌都在走體驗式營銷的路,只能說做的比較好的品牌,沒有做到的品牌,你這個做到是一個做到極致的說法,但是用戶體驗是無止境的是在變化的!體驗營銷也是要隨之變化的!
『肆』 什麼樣的產品適合體驗式營銷
體驗式營銷產品很多,一般現在比較多的是,空間產品,短消費周期產品,以及軟體等知識產權產品,這幾類產品非常適合體驗營銷。
一、什麼是體驗式營銷?
體驗式營銷(Experiential Marketing)站在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的思考方式.此種思考方式突破傳統上「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消費者消費時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消費者在消費前、消費時、消費後的體驗,才是研究消費者行為與企業品牌經營的關鍵.
二、體驗式營銷的特點
關注顧客的體驗
體驗的產生是一個人在遭遇、經歷、或是生活過一些處境的結果.企業應注重與顧客之間的溝通,發掘他們內心的渴望,站在顧客體驗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以體驗為導向設計、製作和銷售你的產品
當咖啡被當成「貨物」(Commodities)販賣時,一磅可賣三百元;當咖啡被包裝為「商品」(goods)時,一杯就可以賣一、二十塊錢;當其加入了「服務」(services),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要幾十塊至一百塊;但如能讓咖啡成為一種香醇與美好的「體驗」(experiences),一杯就可以賣到上百塊甚至是好幾百塊錢.增加產品的「體驗」含量,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三、檢驗消費情景
營銷人員不再孤立的去思考一個產品(質量、包裝、功能等),要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娛樂、店面、人員等)來創造一種綜合的效應以增加消費體驗;不僅如此,而且還要跟隨社會文化消費向量(sociocultural consumption vector,SCCV),思考消費所表達的內在的價值觀念、消費文化和生活的意義.檢驗消費情境使得在對營銷的思考方式上,通過綜合的考慮各個方面來擴展其外延,並在較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提升其內涵.顧客購物前、中、後的體驗已成為增加顧客滿意度和品牌忠誠度的關鍵決定因素.
四、顧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情感的
一般的說來,顧客在消費時經常會進行理性的選擇,但也會有對狂想、感情、歡樂的追求.企業不僅要從顧客理性的角度去開展營銷活動,也要考慮消費者情感的需要.
五、體驗要有一個「主題」(theme)
體驗要先設定一個「主題」,也可以說:體驗式營銷乃從一個主題出發並且所有服務都圍繞這主題,或者其至少應設有一「主題道具」(例如一些主題博物館、主題公園、游樂區、或以主題為設計為導向的一場活動等).並且這些「體驗」和「主題」並非隨意出現,而體驗式營銷人員所精心設計出來的.如果是「誤打誤撞」形成的則不應說是一種體驗式行銷行為,在這里我所講的體驗式行銷是要有嚴格的計劃、實施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過程在裡面,而非僅是形式上的符合而已.
『伍』 國內「體驗式營銷」做得比較好的企業有哪些
喜來健做的就非常不錯,喜來健成立之初就一直堅持做「體驗式營銷」,至今已有20年,喜來健的體驗式營銷建設已經在行業中和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
『陸』 什麼樣的產品適合拿體驗式營銷這種模式
消費周期短的新小品牌產品、化妝品等
『柒』 體驗式營銷和營銷體驗一樣嗎有什麼區別
體驗式營銷與營銷體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體的區別如下:
一版. 體驗式營銷是指在銷售當權中,讓客戶參與其中,親身體驗產品的功能性,在不同產品的對比下,體現銷售產品的優點,從而進行一系列產品的銷售的行為。
二. 營銷體驗是指在營銷過程中對於顧客感官的刺激。營銷體驗包括對於顧客視覺聽覺觸覺以及情感上的感受。
『捌』 體驗式營銷做得比較好的汽車 是哪一牌
海馬
『玖』 下一個風口:體驗式營銷效果如何衡量
隨著消費者體驗在整個購物旅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告主也開始把更多的預算和精力轉到體驗式營銷上來。
借用體驗式營銷代理公司George P.Johnson的總裁Denise Wong的話來說,兩三年前,廣告主還把體驗營銷看做額外的支出,而現在他們開始把原本花在媒體上的預算都花在體驗上了。芝加哥代理公司AgencyEA的聯合創始人FergusRooney認為,「89%的內容都被消費者忽略了」,因此他的客戶在體驗營銷上的投入費用,以每年10%-14%的速度在增長。
廣告主預算在轉移,代理公司也在跟上。很多代理公司都為廣告主打造各種體驗活動,但對於代理公司來說,難的地方不在於如何打造一場體驗活動,而在於如何向廣告主證明,花的錢是值得的。一些代理公司把這個視作下一個風口,未來幾年裡,誰能制定出有說服力的體驗式營銷效果衡量標准,誰才能證明自己。
繞過消費者的屏障
體驗營銷並不是新的營銷方式,但引起廣告主重視並把預算大幅轉到體驗營銷,卻是最近兩年才有的事情。根據品牌體驗代理公司Freeman和數據公司SSI在2017年5月發布的《Freeman全球品牌體驗研究》數據顯示,三分之一的CMO表示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把預算的21%~50%花在品牌體驗營銷上。
這種轉變背後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傳統廣告被消費者所屏蔽,而體驗式營銷可以實現品牌與消費者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很多廣告主會發現,自己辛苦製作的數字廣告根本無法觸達消費者,甚至是一些精心製作的內容,也被消費者所忽略。「現在通過傳統廣告很難達到效果」,萬事達卡首席營銷官Raja Rajamannar表示,「消費者注意力越來越短暫,廣告主該如何繞過屏障,把品牌和產品的信息傳遞給消費者?」答案是體驗。萬事達卡已經在最近兩年把重心放在體驗營銷上。
「我們不僅傳遞信息,還給消費者一個嘗試的機會。」Denise Wong這樣評價體驗式營銷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如捷豹路虎北美體驗總監Michael Curmi所說,體驗是消費者為數不多可以直接與產品接觸的機會,也是品牌與消費者可以進行開放式對話的為數不多的機會。
「在營銷圈有個共識,品牌體驗能夠提高品牌忠誠度。」Freeman的CMO Chris Cavanaugh說,「60%的CMO認為,品牌體驗可以與核心受眾之間保持緊密的關系。90%的CMO認為品牌體驗能夠帶來與消費者面對面的互動。」
二是體驗營銷有很強的可分享性。當消費者在體驗活動中有收獲時,他們願意自發地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傳播,同時體驗活動也可以產生內容用於品牌的後續傳播。2017年5月,M&M's在推出新口味的焦糖時,在時代廣場做了一場體驗活動,它利用AR技術把時代廣場上的數字廣告牌變成一個M&M's拱廊,消費者用自己的手機就可以穿過拱廊。這個活動當天在時代廣場吸引了26000名消費者,在Twitter上,M&M's標簽#UnsquareCaremel被使用了超過2200次,並獲得了超過600萬的免費社交印象,到目前為止共獲得了4.66億的印象。
「體驗已經變得越來越可分享。」M&M's母公司瑪氏的公司事務與戰略計劃副總裁Andy Pharoah說,「社交媒體改變了一切。要成功,你必須要打造可參與互動的內容,如果沒有社交媒體的放大作用,體驗的價值也不會這么大。」
三是品牌可以在消費者的體驗中找到銷售轉化點。萬事達卡最近和施華洛世奇利用VR技術打造了一個電商新體驗,通過一個VR頭套,消費者可以看到施華洛世奇吊燈掛在不同的房間里的樣子,如果消費者在體驗的過程中對某款吊燈心動了,就可以直接在頭套上用萬事達卡下單購買。
「我們發現,消費者的體驗在整個過程中是無縫的,當他們在某個點心動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轉化成銷售。」RajaRajamannar說。
體驗營銷的硬指標VS軟指標
隨著廣告主預算的轉移,代理公司也開始從會議策劃轉向品牌體驗設計。例如代理公司GPJ就曾設計過一個體驗活動,讓一輛全新的道奇車在哈德遜河中央,穿過一個火籠駛上短程賽車道,同時還有5500名觀眾遠程觀看。
在聖迭戈動漫展,《銀翼殺手2049》設了一個虛擬現實體驗棚。
目前體驗營銷的效果衡量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其實衡量體驗營銷沒那麼復雜,只需要掃一眼受眾,就能知道你打造的體驗是讓受眾覺得「哇哦」還是「哦」,這是體驗營銷的軟指標。另一派則是數據派,凡事用數據來說話,這代表了體驗營銷的硬指標。
美國運通的全球夥伴關系和體驗營銷副總裁Deb Curtis就是持這種觀點的人:「數據變得越來越重要,對營銷人來說,有很多數據固然很好。但是體驗是一種情感連接,看消費者臉上的表情以及他們的反應,就是判斷體驗成功與否的最好標准。」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