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還要做微博微信營銷呢
是的,做以前先想好競爭策略。只有在正確策略下,隨後執行層面的營銷手段和方法才變得有意義。 這樣的做法不能說完全對或最好,但可以想像,跟隨大的領導者,成功的概率要高許多。有道是,千錯萬錯,選IBM不會錯。 這種可能性非常小。更大的可能是,先行的實踐者把各樣的路都走了一遍,包括歪路斜路,留下的你看到的足跡都是被證明行之有效。如果你非不信邪,試試看不到的路也無妨,小心為之。 說到手段,不能不提眼下熱行的微博微信。兩者差異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微博是對不認識的受眾廣播,微信是和認識的人通信。 這絕不是趕時髦。最好的理由是為了品牌的宣傳。 如同產品品質、價格、用戶體驗等一樣,品牌是影響用戶購買的一個很重要因素。做品牌就是影響用戶的購買行為。 還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原因驅使我們投入社會化營銷,那就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客戶關系管理,會由現在集中式的CRM轉向分散的社會化CRM。你與客戶的關系不再是你說客戶聽,而將是你和客戶互動交流。你客戶散落在不同的社會化媒體里,在新浪微博中,在騰訊微信里,在人人網,你不能也無法讓他們集中統一,你能做的是順應潮流,與客戶為伴。你客戶在哪裡,你就應該在哪裡。 社會化CRM為你與客戶建立起無形的鏈接,讓你時不時地宣誓你的存在,讓你生動地感受客戶的想法。
B. 微博營銷和微信營銷的本質是是什麼
微博與微信其實有很多聯系,因為這兩者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營銷,因此很多人稱微博和微信是一對孿生姐妹。但是,在此筆者想說的是,微博其實更加註重傳播性,而微信則更加專注於互動和綜合性。
既然說起微博,我們就要先來說一下微博營銷的發展。在2010年,微博營銷開始被廣泛傳播。一些品牌商家及時迅速搭起微博這個平台進行營銷。
如今,微博營銷已經成為商家網路營銷的一大重要工具。微博的火熱程度更是商家取得營銷效果的一個前提。比如,一個微博如果其粉絲超過百萬甚至更多,那麼它的營銷就會相對容易。當然,不只是積累粉絲,商家還需要用一些有趣的話題來吸引人們。
而關注商家微博的粉絲則是最重要的。因為筆者見到很多商家,他們經常私底下詢問對方:「你公司微博上的粉絲多少萬了?」這似乎是一種流行問候,又或者是成功者的一種炫耀。
總體上來說,微博對我們這個社會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各種新鮮的新聞、事件、趣事都會在第一時間被拿到微博上開涮、曝光。而我們也能從微博上了解第一手資料。比如,「凱特王妃生子」的新聞就在微博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瞬時間引來千萬粉絲關注。而面對如此大的能量,商業家們也不會忽視它的營銷功能。
於是,商家為自己的品牌開設了一個微博,並且在微博上時刻更新自己的產品信息、最新動向,企圖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從而在宣傳自己公司的同時,也會達到交易量的上漲。
但是大多數企業的微博營銷之路,似乎走得並不順暢。根據社會調查得知,真正從微博營銷中獲利的商家並不多,但是被各種網友、信息忽悠、欺騙的商家倒不少。有很多企業開設了微博,但卻因為不會做或者選擇話題不恰當,而被網友、粉絲痛罵、嘲諷。當然,也不乏很多企業通過微博提升了自己的形象,讓自己的產品揚名萬里。
微博營銷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既是優點也是劣勢,就是:更注重傳播。很多人將粉絲點評或者轉發量看成是微博營銷的一個標准。這其實是很主觀的看法。一個商家想要把微博營銷單純地看成是粉絲的轉發、點評,那麼這頂多就是一種傳播形式,而並不是營銷目的。
如果一個企業將微博營銷看成是粉絲的這種轉發和點評,那麼這個商家的微博營銷將註定不會有好結果。企業想要利用微博來營銷,首先就要意識到這是傳達給企業和個人的一種營銷策略,而不是單純地尋求粉絲量、轉發量等。
我們來看一下微博營銷的一些不足和缺點:
第一,微博營銷容易引起負面的傳播。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非常不利於商家的一點。如果你的粉絲有上百萬,那麼如果商家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這一百萬的粉絲會轉發、散播,那麼對於商家而言,這將是毀滅性的打擊。然而,如果商家處理得當,那麼也是可以將負面影響轉化為正面傳播的,但大部分商家的微博專員很難應對眾多粉絲的一致罵聲,如此一來,等待商家的不僅僅是營銷失利,形象也會受損。
第二,新內容產生迅速,商家內容很快被埋沒在濤濤信息海中。
微博是一個時刻產生新內容的媒體工具,所以,如果商家發布的信息粉絲們一時未關注到,那麼很可能就會迅速被淹沒在信息海之中。這樣一來,商家的營銷廣告等於白費。
第三,博文文字有限,傳播力就有限。
眾所周知,在微博中,想要發博文,是有字數規定的。在短短100多個字以內,企業恐怕很難將自己的產品、動態說詳細。當然,微博也增設了一些插入圖片等功能,但卻依然不能滿足商家的意願。除非是名人的博文,否則很難因為一個商家的某句話而產生被轉發的現象。
針對以上難點,微信營銷就顯得更為得體和綜合一些。首先微信營銷主要通過互動來進行傳播。而這也是微信的一大優勢和特徵。微信從一開始就是講究一對一溝通。因此,微信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溝通和互動。
在微信營銷中,企業與客戶之間是雙向關注的,而不是像微博那樣單向關注。微信用戶希望彼此之間能夠直接溝通,得到同樣的被關注待遇。當然,微信營銷與微博營銷不同,微博傳播屬於大范圍的,而微信營銷中的溝通傳播則屬於更為真實的聊天式,這種互動不但讓客戶感到被重視,還讓商家能夠探索並得到客戶的更多信息。
微信公眾賬號被目標客戶關注之後,微信用戶就會在潛意識上認為你是他的好朋友,那麼從經濟心理學上來講,客戶就會很容易與商家達成一致,甚至直接交易訂購。因此,微信營銷的這種互動十分有價值,而且這也是微信營銷的一大重點。而如此一來,也就很難對企業造成大范圍的負面影響。
C. 大家對微信微博營銷有什麼看法
2010年逐漸發力的新浪微博,目前已達到五億多用戶,至今仍然在尋找合適的商業化形式,整體營銷效果開始呈現疲軟態勢。 2011年1月至今,微信用2年的時間突破了3億用戶,隨著智能手機用戶的增長,未來的移動互聯趨勢已經顯而易見。微信與微博,各有千秋 當大家聚焦於微信這一全新營銷領域的同時,很多人不禁要問,微信與微博有什麼不同? 1.平台屬性。微信是一個社會化的關系網路,用戶關系是這個網路的紐帶。通常是真實的人際關系,屬於移動的SNS。微博則是社會化的信息網路,信息關系是這個網路的紐帶,媒體屬性強,影響范圍則更廣。 2.產品形態。微信主要是對話、交流與溝通。微博則是快速表達、信息的瀏覽與傳播。 3.傳播屬性。微信是精準的一對一推送,所形成的閉環交流。微博是面向所有粉絲的廣泛覆蓋,傳播是開放性的。 4.人群屬性。微信是精準的人群覆蓋,關注者為高粘性用戶。微博是基於興趣的關注,粘性普遍偏低。 5.時間同步性。微信的實時提醒功能,使它的傳播為同時。微博默認為時間排序,可通過智能排序、熱門微博、搜索等功能實現差時傳播。
微信這一平台非常寬廣,但成型的運營模式還未誕生。
微信運營套用微博模式不可取微信營銷雖然有趣,但是想像一下,你的微信關注了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公眾平台的時候,原本的便捷與娛樂,也可能轉化成一種壓力。 很多企業仍然在用做微博的方式去經營微信公眾賬號,每日信息推送、互動游戲等等,但由於微信平台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微博運營的方式。這樣會帶來的後果就是過度營銷。
微博的形式可近似於關注訂閱,通過分組功能,我們可以選擇閱讀或者不閱讀。但微信大多不是這樣,我們關注一個賬號,就會接受到它推送過來的信息,除非進行屏蔽設置。 由過度營銷將引發一個新的問題,就是流失率的提升。當某個賬號推送了太多我並不需要的廣告信息時,我可以立即取消對它的關注。或者當我關注這個賬號後,並沒有給我帶來相關價值時,也會立即取消關注。 由此,我們可提出這樣的三個問題 1.如何推翻以往微博的營銷方式進行創新? 2.如何強化與受眾溝通的同時減少信息轟炸? 3.如何在適當的范圍內提升用戶的活躍度與使用粘性? 首先,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們需要先來探討一下企業使用微信公眾平台的目的。整體來看,不外乎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並實現營銷目標。 另外,微信公眾平台是比較適合做SCRM的,即社會化客戶關系管理。溝通的及時性與私密性能夠幫助客戶信息資料庫的建立。在當前情況下,這也只是一個建議,由於人員成本以及微信平台只保存最近7天的信息,真正投入使用還有待功能的豐富完善。 其次,對於公眾平台的明確定位,是客服還是品牌,是傾聽還是講述。不少企業都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二合一的微信平台,所有的問題在這里都能得到一並的解決,當然這是一個理想中的狀態,在現實的執行工作中,將帶來種種問題。微博賬號與其粉絲之間是點對點的狀態,有些提問通過粉絲間的交互即可得到高效解答。但微信官方公眾賬號的粉絲之間是沒有聯系的,這對公眾賬號的回應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於一些品牌的官方微博與微信平台是由代理公司代為運營,運營人員對於產品銷售等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夠全面,解答粉絲提問時可能由於延遲而造成不滿情緒加重。 雖然微信公眾平台的定向發布功能提供了初步的big date的傾向,但這也在某一方面成為巨大壓力。 第三,即微信的互動創意形式。在內容當道的今天,產出的優質內容依然是一個平台存活的重點。在微博里常用的分享抽獎在微信當中沒有了生存空間,一對一的交流又將品牌的曝光度進行了限制,目前常用的方式有回復參與抽獎或者與微博打通,但是交互形式的單一導致審美疲勞以及平台轉移的過程中也會降低一些用戶的參與。 一些具備實體店的品牌還利用了微信會員卡、LBS等相關功能,進行O2O營銷,初見成效。不過大多都是淺嘗輒止,能夠持續帶來新鮮感的活動太少,用戶在使用一次優惠後可能失效,隨即停止關注。一次性的營銷活動無謂於殺雞取卵,逐步的積累忠實的活躍粉絲才是營銷的價值所在。 第四,意見領袖的參與。在微博運營當中,KOL的加入已經成為了明碼標價的一個部分。但在微信領域中,草根大號與紅人是否還能分一杯羹?微信近期的一系列整頓工作當中,顯然沒有對草根紅人持鼓勵態度。一方面,微信朋友圈的分享會助長過度營銷的態勢,導致用戶體驗降低。通過微信進行高效的引流是好事,但未必你發的內容更剛好戳中我的視覺G點。 另一方面,KOL的關注者只能進行單一互動,相互之間缺乏交流,積極性較差。自說自話卻沒有旁觀者,何來樂趣? 第五,KPI的考量。雖然自微博誕生以來,大家對於微博的KPI制定方式都有各自的看法與觀點,單純的粉絲與轉發量雖然過於片面,但至少有據可循。那麼微信的私密特點使得連片面的標准都難以建立,如何對營銷效果進行評判? 結語微信是一片新的戰場,眾多品牌已經開始跑馬圈地。在新媒體領域,延續舊法固然保守安全,但贏家也許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那一位。
D. 分析微博營銷與微信營銷的優缺點
一、使用習慣
微信主推則是在手機端使用,在營銷方面也是更好對隱私進行保護;
微博則更傾向於PC端一點,方便快捷,適用於青年群體!
二、頻率的不同
微博是屬於開放性平台,在傳播方面對所有要求無限制,而微博的弊端則是全封閉,僅好友可觀看,在傳播力度上大大小於微博,微博更多的則是使用轟炸式傳播!
三、內容推送的不同
微博可以隨意推送文章內容,而在傳播的內容上常常是以新鮮事物作為基礎;微信信息推送的出發點則在於質量與價值上,內容不在多,而在於精,可以更好地提高用戶的黏性。
四、呈現方式不同
微信的傳播方式以圖文或是視頻呈現,微博呈現方式是圖文、視頻、直播和抽獎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播,在呈現形式的方式上可謂是比微信要多得多!
E. 為什麼現在做微信營銷的都說微博紅人營銷越來越差勁了沒人信微博廣告會被扒
想把東西賣給你的人,說的話你不要全信。
這是一種營銷策略,做微信的回無非就這些理由答:什麼微博沒有人玩了、4G了,網站沒人看了,在線支付了,微信可以直接賣東西了,等等。
這其中有些理由是不成立的,就說微博,雖然說不如以前了,但是還是有許多人在上面的。還有就是4G,如果不解決網路覆蓋和和資費問題,就不可能大規模商業化。直接例子,3G做好了么,就做4G!
F. 微博營銷與微信營銷的區別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區別在於精準兩個字。微博是有微博主發一條微博,然後粉絲就可以回通過看自己的微博答主頁就能看到微博主發的內容了,但是現在一般人關注的人太多,所以能看到微博主發的微博就是隨機的。而微信就不同了,微信公眾平台帳號發一條群發消息,所有關注的人都會收到這條消息。想像一下吧,如果你走在路上,正在尋找吃飯的地方,微信突然彈出消息說,附近某某館子有優惠券、可以打折,你是會高興還是會反感?再想像一下,如果你關注某個服裝品牌,微信突然彈出消息說,哥們,你附近的某專賣店3折大甩賣,你會不會覺得很實用? 微信上,用戶之間是對話關系,微信普通用戶之間,需要互加好友,這構成了對等關系。而微博普通用戶之間則不需要互加好友,雙方的關系並非對等,而是多向度錯落、一對多。 微信是私密空間內的閉環交流,而微博是開放的擴散傳播。一個向內,一個向外;一個私密,一個公開;一個注重交流,一個注重傳播。 微信用戶主要是雙方同時在線聊天,而微博則是差時瀏覽信息,用戶各自發布自己的微博,粉絲查看信息並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關注對象此前發布的信息。這種同時與差時也決定了微信與微博的功能與內容之差。
G. 現在做微博營銷晚了嗎都說微博不如微信了
微博唱衰這樣的話題有兩年了,但是到目前為止微博還是保持著微信不能替代的優專越性,微信上的話題還是跟著屬微博上的熱門話題來走。所以,做微博營銷個人感覺比微信更容易,微信現在的封閉性影響著他的發展。所以不用擔心什麼晚不晚,好好做,永遠不晚。趕快找個微博營銷比較厲害的廣告公司給包裝一下吧。像我們濟南這邊微博營銷都比較成熟了,也有了不少牛逼的廣告公司,比如之式傳媒這種對新媒體營銷比較成體系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