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品牌整合營銷傳播的特點
IMC旨在運用各種手段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良好溝通關系。這種溝通關系不是企業向消費者的單向傳遞信息,而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雙向交流。
溝通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每一個環節都是建立在對消費者的認同上,它改變了傳統營銷傳播的單向傳遞方式,通過傳播過程中的反饋和交流,實現雙向的溝通。溝通進一步確立了企業、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在傳統營銷傳播理論的指導下,企業在廣告、公關、促銷、人員推銷等企業行為都是由各部門獨立實施的,沒有一個部門對其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傳播。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資源是重復使用,甚至不同部門的觀點和傳遞的信息都無法統一,造成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混亂,影響了最終的傳播效果。
IMC就在於對企業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並按照統一的目標和策略將營銷的各種傳播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表現同一個主題和統一的品牌形象,使企業的品牌形成強大的合力,推動企業品牌的發展。 IMC改變了以往從靜態的角度分析市場、研究市場,然後再想方設法去迎合市場的做法。強調以動態的觀念,主動地迎接市場的挑戰,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企業與市場之間互動的關系和影響,不再簡單地認為企業一定要以來並受限於市場自身的發展,而是告訴企業應該更努力地發現潛在市場,創造新的市場。
Ⅱ 品牌營銷傳播理論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品牌網路營銷服務中的"事件營銷"與"公關營銷"就好比是兩把利刃,每一個都足以助力品牌在茫茫的互聯網中顯露一席之地,然而將二者有機結合的整合網路營銷則能起到"雙劍合璧"威力倍增的效果
Ⅲ 品牌理論有哪些
David A.Aaker(1998)明確提出了基於單個企業品牌系統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將生態學的種群概念引入到品牌理論的研究中,並指出這是一個認識品牌的全新角度,又在2000年進一步提出了"品牌領導"的新管理模式;Agnieszka Winkler(1999)提出了品牌生態環境的新概念,並指出品牌生態環境是一個復雜、充滿活力並不斷變化的有機組織的論斷。從上述品牌理論研究和發展歷程看,品牌與生態的結合將成為品牌理論發展的新趨向,生態學將成為解決品牌復雜性問題的橋梁,成為品牌理論創新與發展的新視角。
中文名
品牌理論
外文名
David A.Aaker
時間
1998
意義
解決品牌復雜性問題的橋梁
品牌品牌定位國內品牌mba智庫mba智庫網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品牌管理品牌文化定位品牌文化行為定向廣告的原理
品牌理論
品牌理論研究與發展經歷了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其歷程概要如下:
1870年以前,為品牌觀念時代。
1870~1900年,主要是個體生產者擁有消費品品牌。
1915~1928年,主要在廣告方面突出了品牌的宣傳,有了新的管理方式,即品牌由職能部門管理。
1930-1945年,出現了品牌經理,誕生了品牌管理系統(Neil McElroy,1931)。
1950-1960年,許多企業開始嘗試實施品牌管理系統,特別是消費品企業,重塑品牌忠誠,品牌管理和品牌營銷在市場營銷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體現了出來,有學者開始對品牌管理理論進行研究(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levy,1955)。
1960~1980年,品牌經理制在全球盛行。
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出現品牌整合,品牌資產盛行(David A.Aaker,1991)。
20世紀90年代以來,品牌戰略和品牌管理成為公司戰略和管理的重要新領域,圍繞如何做好品牌管理,出現了不少的專著和可操作方法。例如,
奧美提出了"品牌管家"(brand stewardship),並在90年代末進一步提出了"360品牌"理論模式;
薩奇提出了"全球品牌策略"(the global branding);
電通提出了"品牌傳播"(brand communication);
達波思提出了"品牌輪"(brand wheel);
智威湯遜提出了"整合品牌建設"(total branding);
戴維森(1997)提出了"品牌冰山"理論和思想;
Tom Duncan(1998)提出用"價值范疇"代替"價值鏈"的品牌關系研究新模式。
這階段,生態學和品牌學的交叉學科--品牌生態學被提出,從理論上講,品牌生態學是網路經濟時代各種具體品牌思想、方法及先進品牌管理技術的集成、綜合和創新。品牌生態學將成為解決企業品牌復雜性問題的一門指導性科學。品牌理論最近被注入獵頭行業,很多獵頭都在創造自己的品牌,例如知名獵頭烽火獵聘公司
萌芽階段
自20世紀以來,品牌與科技尤其是與傳播技術的緊密結合,促使品牌開始逐步走向成熟。在品牌理論產生之前的這一萌芽階段,世界各著名廣告公司的定位紛紛從廣告版經紀人逐漸向提供全面品牌服務的信息咨詢公司轉變;同時品牌傳播的形式也層出不窮,例如,除報刊、雜志、廣播、電視外,霓虹燈廣告、路牌廣告、購物點廣告、郵遞廣告以及空中廣告在歐美甚為流行;品牌策劃與創意更是廣泛被使用,例如,1927年福特A型轎車的廣告策劃,1929年可口可樂公司的品牌形象重塑等。總體來說,在1915年至1928年問,主要在廣告方面突出對品牌的宣傳,有了新的管理方式,即品牌由職能部門管理;在1930年至1945年問,尤其是以寶潔公司的尼爾·麥克羅伊(Neil McE1roy)提出和建立品牌經理制和品牌管理系統為標志,品牌實踐這才真正開始繁榮起來,品牌也日益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源泉 。其中,品牌經理制的要點
Ⅳ 品牌整合營銷傳播的原則
IMC的目的是發展與消費者之間相互信賴,相互滿足的關系,並且促使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產生信任,使其品牌形象長久存在消費者心中。這種關系的建立,不能單單依靠產品本身,而是需要企業與消費者建立和諧、共鳴、對話、溝通的關系。
盡管營銷並沒有改變其根本目的―――銷售,但達到目的的途徑卻因消費者中心的營銷理論發生了改變。由於產品、價格乃至銷售通路的相似,消費者對於大眾傳媒的排斥,企業只有與消費者建立長期良好的關系,才能形成品牌的差異化,IMC正是實現關系營銷的有力武器。 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觀念決定了企業不能以滿足消費者一次性需求為最終目的,只有隨著消費者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生產經營與銷售,才是未來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消費者資料庫是整個關系營銷以及IMC的基礎和七點,因而不斷更新、完善的資料庫成為一種必需。現代計算機技術以及多種接觸控制實現了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雙向溝通,由此可以掌握消費者態度與行為的變化情況。
可以說,沒有雙向交流,就沒有不斷更新的資料庫;沒有不斷更新的資料庫,就失去了IMC的基礎。因而建立在雙向交流基礎上的循環是IMC的必要保證。
Ⅳ 如何實現品牌營銷傳播
這些年,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快,對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有了一些改變,甚至影響了很多品牌的傳播方式,而且要想在互聯網方面有更多的收獲,那麼需要進行企業品牌策劃,這樣可以快速的提升互聯網品牌的知名度,快速的打開市場,被更多的消費者接受。那麼怎樣更好的實現互聯網品牌傳播呢?
1、互聯網品牌傳播之精確定位。要傳播,首先應該明確目標人群。互聯網時代,機會極大豐富,此時更需要明確目標人群,實現精確制導。廣撒網地投放方式盡管有效然而不夠明智,在進一步細分市場的前提下進行品牌傳播,盡可能減少營銷費用的浪費,才是更佳選擇。
2、互聯網品牌傳播精確到達。在確定好目標人群之後,就需要採用合適恰當的策略對目標人群進行營銷,包括渠道選擇、內容製作、傳播頻率、營銷策略等。在制定策略過程中,有必要對目標客戶進行進一步調研了解,不斷匡正策略中的不當之處。
3、互聯網品牌傳播高效互動。在制定策略之後,就需要以極強的執行力來保證策略順利實施,這其中的重點則是保證高效的互動。高高在上的姿態不是這個時代的營銷者和品牌所應該有的,現下互動才是王道。聰明的營銷者懂得用消費者的形象與粉絲保持高頻互動,從而積累粉絲和口碑。在互動過程中切勿忘記營銷目標,有策略、有計劃地互動,才能使策略發揮更大的作用。
4、互聯網品牌傳播知識點明確。在品牌塑造和傳播的過程中,切記知識點明確。不怕消費者想不起品牌,而怕消費者能夠想起品牌,而對於它的認知卻是混亂的。構築清晰明確的知識點結果,能夠使消費者接觸一點,就能夠調動思維,自動聯想到整個結構。明確知識點結構,對於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強化石有利的。
5、互聯網品牌傳播精彩內容。營銷內容,不在多,而在精。網路上充斥著太多低質量、沒營養的內容,這些內容非但不能為品牌傳播發揮正面作用,反倒是成了絆腳石。網民不是傻子,無謂的垃圾內容,只會讓他們感到被愚弄的憤怒。因此高質量內容應該作為營銷策略當中的重要部分,細心打磨,力求每一篇文字都能夠作為整個策劃中的尖兵發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針對不同目標受眾,內容需要做相應調整,砒霜與蜜糖的道理大家都懂的。
現在互聯網正處於繁榮發展的階段,所以藉助互聯網進行品牌傳播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把握住關鍵點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在進行互聯網品牌傳播的時候要把握一個度,這樣才能有利於自己更好的發展。
Ⅵ 品牌營銷的聲浪傳播理論
聲浪傳播理論極力去構建品牌發展的全知視角,並由原點區、發聲區、回聲區、無聲區及無聲崇拜五部分組成,它們各自成環,同時又如奧運五環一樣環環相扣,形成品牌傳播的全新體系。
第一步 原點區:做品牌就像用圓規畫圓,有了明確而又堅定有力的原點,才能畫得好!如果原點沒選對或不堅定,那畫出來的圓就永遠都無法圓滿。
第二步 發聲區:沒有聲音,就沒有市場!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如同你在山谷里叫,如果太小聲,可能山也不會睬你!
第三步 回聲區:品牌就是個有個性的人,除了生理特徵,更要有精神特徵;聲音是可以聽見的,聲浪卻是無形的,用無形包裝有形成為占據人心的重要手段。
第四步 無聲區:「寧靜而致遠」,不是完全沒有聲音,而是主動調低音量;於無聲處反思內在,傾聽內心,在醒覺中夯實原點,謀定新圖景。
第五步 無聲崇拜:佛家說:不可說,不可說。大音希聲,不可說的才最具魅力。
提及聲浪傳播,於多數人來講,是陌生的。但仔細拆解後會發現,其所暗含的邏輯並不陌生。畢竟一切品牌「名望」的產生,都源於消費者的內心。消費者內心的活動,是外力影響的結果。消費者的內心受到各種外力的影響而產生情緒,產生交流分享的意願,就會通過各種聲音表達出來。這些不同的聲音相互疊加交錯,形成聲浪,成就了品牌的「名」;在聲浪中賦予積極的品牌內涵,使其和諧一致,塑造了品牌的「望」。聲浪是品牌名望的載體,也是品牌名望的基石。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朱磊進而將聲浪傳播的精髓歸結為如下三點:其一,要傾聽消費者的聲音,然後消費者才能聽到你的聲音,這是一種基本態度。其二,學會發聲,首先要回到原點,說出人話;然後學會思考,發出文化之聲、生命之聲。其三,要在互聯網發聲,聯系群眾一起發聲,製造聲量;借力高端人群發聲,製造回聲;讓朋友一起發聲,營造口碑。最後,就可以「潤物細無聲」,用一種精神,讓消費者發出共鳴之聲;用一種力量,讓品牌、消費者和社會共奏天籟之聲。
Ⅶ 中國關於廣告傳播與品牌戰略方面理論有哪些
1.廣告與品牌任知
品牌認知是指消費者對品牌的了解、記憶和識別。它是消費者購買品牌的基礎,因為消費者一般不會在對某一品牌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購買該品牌。品牌廣告通過傳播品牌知識,雖不是消費者對品牌的直接感知,但可以大大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效率,尤其是在短期內建立品牌認知度有明顯的作用。
從品牌資產角度講,通過提升消費者品牌認知,可以大大增加品牌資產價值。在某種意義上講,品牌資產就是市場上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總和( D. Knapp),即品牌資產價值可以視為消費者認知度與消費者平均認知深度的乘積。顯然影響品牌資產價值的兩個因素大小與廣告有著密切聯系。
近年來品牌認知的研究發現,廣告在品牌傳播中要留給消費者一定的想像空間,也就是說,品牌認知不等於事實,成功的廣告品牌傳播要使廣告越來越脫離商品而發展出自成一體的策略系統,這是現代品牌傳播的重要心理基礎。在廣告品牌傳播中,讓消費者在看到商品時出現瞬間的眩暈效果,這樣才能心甘情願地埋單。著名品牌寶潔旗下的SK-Ⅱ的廣告就是一個明證,其廣告語——「肌膚年輕12年」這只是企業在廣告的世界裡所能找到的絕妙說辭,此時消費者考慮的已不是生產線上的化合物,而是產品會給她們帶來更美好的自我形象。現代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現象,即消費者在廣告影響下能產生美好和遐想的品牌其大腦反應(區域)是不一樣的。難怪著名管理學家湯姆•彼得斯說,今天品牌管理已進入「腦件時代」(Age of Brainwave),未來品牌管理就是管好消費者的大腦。
2.廣告與品牌情感
品牌情感是指消費者對品牌的一種比較穩定的評價與情感傾向,它反映了消費者對品牌的喜歡、偏愛、追崇和信賴。國外一些著名品牌之所以品牌資產價值較高又比較保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消費者對其品牌(文化)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偏愛和追崇。難怪品牌原產國(地)效應對消費者的影響正在成為各國品牌管理的熱門課題。
影響品牌情感的因素中廣告作用是一個重要方面。廣告對品牌所作的評價雖多少有點誇張,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消費者的心聲即消費者內心評價,因而廣告品牌傳播才能被消費者認同和接受。若廣告品牌傳播中有他們所喜愛或追崇的名人代言品牌,其效果更加顯著。
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品牌形象對消費者品牌情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品牌形象遠不止是一幅圖或一個標志,而是由這個圖或標志在消費者大腦中激發出來的全部聯想,而這些聯想是品牌情感的真正價值所在。一個優秀品牌之所以能夠做到非常優秀,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它能直接深入到消費者的頭腦里並在那裡施展它的魔力。消費者品牌情感價值正是受到這個魔力的影響,因為它是品牌所傳遞的信息以及這種信息對消費者觀念和需求的影響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在頭腦里的產物。也正是它使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互動而提升了品牌的價值。
廣告對品牌情感的影響主要在自我表現與自我認同、品牌使用中的愉悅感和品牌性能表現真實性等層次。消費者有了品牌情感就更容易找到屬於自己的層次。從品牌管理角度來看,品牌情感層次越明確,品牌定位就越精確,其品牌情感價值就越高。
3.廣告與品牌意向
品牌意向是指消費者消費某一品牌商品的直接原因。它受到消費者需要的影響,而將需要轉化為品牌意向的關鍵是消費者需要與品牌的聯想。廣告品牌傳播對消費者這種聯想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一旦聯想與需要有關就可能產生品牌購買的意向。有關研究發現品牌名稱與品牌標志對產生這類聯想有重要作用。
品牌名稱引起的聯想例子如長虹品牌可能引起的聯想是:長虹彩電的色彩特別好,就像彩虹的顏色那樣好。如海爾品牌可能引起的聯想是:海、孩兒(諧音)。海是藍色的,而藍色是冷色,這與海爾的製冷產品聯系起來。再如搜狐品牌可能引起的聯想是:狐狸。狐狸是狡猾的,但能搜狐的人更智慧,而智慧就與網站聯系起來了。
品牌標志引起的例子如蘋果電腦的品牌標志是一個「被啃掉一塊的蘋果」。這就可能讓人聯想到蘋果電腦是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創新精神。,事實上,這種創新精神正是蘋果電腦的特點。
Ⅷ 品牌營銷傳播具體包括哪些事情
品牌性(brand personality)、品牌傳播(brand communication)、品牌銷售(brand sales)、品牌管理(brand management)品牌性:簡稱bp包括品牌命名、包裝內設計、品牌概容念、品牌代言、形象風格等品牌傳播:簡稱bc包括廣告風格、傳播象、媒體策略、廣告、公關、口碑形象等品牌銷售:簡稱bs包括通路策略、員推銷、廣告促銷、事件行銷、特惠酬賓等品牌管理:簡稱bm(團隊建設、營銷制度、品牌維護、士氣激勵、經銷商管理等種新興營銷理論實用性必存完善需要業內士睿智腦新思維、新構想、新模式其整合
Ⅸ 品牌營銷四大策略(品牌個性、品牌傳播、品牌銷售、品牌管理)這是誰提出來的
品牌營銷的四大策略可以分別從這四個方面的案例展開。本科畢業論文可以重點從調查的案例展開。理論可以通過別的參考文獻修改,主要是案例的挖掘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