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西少肉夾饃是如何做互聯網餐飲的
新西少利用互聯網的思維進行產品研發、互聯網方式營銷宣傳、用戶利用互聯網渠道進行下單、用微信、支付寶指紋支付等方式進行,每一個環節都有互聯網的身影。
先來看西少爺肉夾饃的傳播方式:首先由其中的一個創始人將創業故事《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發布在公眾號上,文章在朋友圈被大量轉發,其中一個自媒體作者承哲看到後對這個故事發生興趣,隨後進行個人采訪並撰寫文章《創業者手記:一個肉夾饃的研發不亞於一個搜索引擎》,作者將這篇文章發布在新媒體科技博客虎嗅網上。虎嗅網上的文章引發了大批傳統媒體的跟進,包括電視台。於是肉夾饃開始在大眾消費者中廣為傳播。
肉夾饃的傳播方式不同於傳統產品的傳播方式。傳統品牌的傳播路徑是產品——大眾(傳統)媒體——大眾消費者;而肉夾饃的傳播路徑是產品——企業自媒體——科技自媒體——新媒體科技博客——大眾(傳統)媒體——大眾消費者。
除此之外,二者不同之處還在於傳統傳播方式是產品直接告知大眾消費者,而肉夾饃的傳播方式是先在科技、商業圈內廣為流傳,然後再擴散至大眾消費者。
2. 一個好的公眾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內容做好吧,這個也需要時間積累,首先,內容創作者要有一定的閱讀量,認真的生活,多思考,然後才是真實的表達,要與讀者發生共鳴,我也是在做自己的公眾號,大家一起努力吧。
3. 軟文推廣營銷的目的是什麼
軟文營銷的目的非常的簡單,通過文字案例數據去影響自己的目標,用戶讓他們選擇自己的產品,軟文推廣往往配合其他的營銷活動,一起進行,這樣才能收獲更大的效果,最後軟文推廣的渠道也非常的重要,只有選擇正確的渠道,才能讓軟文推廣的價值突顯出來
4. 西少爺肉夾膜是因為什麼樣的廣告故事而紅遍朋友圈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尋空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3417223/answer/25777986
來源:知乎
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曾留給媒體時代一個樂觀的預言:「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鍾的名人。」這個預言在新媒體時代對於一個小品牌同樣適用,並且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讓安迪·沃霍爾的預言如此接近現實。
換做幾年前,你恐怕不會想到一個肉夾饃街邊攤會引起電視台的主動報道。不管肉夾饃能走多遠,但至少從它的開始是成功的。不少人將肉夾饃的成功歸功於又一個「互聯網思維」,在我看來,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只是一種有意無意的噱頭,真正讓它達到目前成績的,是這些創業者所做的獨特的傳播方式(或營銷手段),這種傳播方式有別於傳統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將其稱作互聯網傳播思維。
「我有特別的傳播技巧」
在新媒體和自媒體時代來臨之前,大多品牌或產品基本只有兩種傳播方式——廣告和公關。他們或於傳統媒體(平媒,電視,門戶網站等)上發布廣告告知消費者,或讓傳統媒體代替自己發聲,告知消費者自己的產品或品牌故事。傳統的傳播方式有兩個特點,一是傳播的媒介為傳統媒體,二是傳播的對象直接到達最終的受眾——消費者。
互聯網顛覆了傳統行業,在傳播領域,新媒體和自媒體同樣在顛覆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先來看西少爺肉夾饃的傳播方式:首先由其中的一個創始人將他們的創業故事《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發布在公眾號上,文章在朋友圈被大量轉發,其中一個自媒體作者承哲看到後對這個故事發生興趣,隨後進行個人采訪並撰寫文章《創業者手記:一個肉夾饃的研發不亞於一個搜索引擎》,作者將這篇文章發布在新媒體科技博客虎嗅網上。虎嗅網上的文章引發了大批傳統媒體的跟進,包括電視台。於是肉夾饃開始在大眾消費者中廣為傳播。
肉夾饃的傳播方式不同於傳統產品的傳播方式。傳統品牌的傳播路徑是產品——大眾(傳統)媒體——大眾消費者;而肉夾饃的傳播路徑是產品——企業自媒體——科技自媒體——新媒體科技博客——大眾(傳統)媒體——大眾消費者。
除此之外,二者不同之處還在於傳統傳播方式是產品直接告知大眾消費者,而肉夾饃的傳播方式是先在科技、商業圈內廣為流傳,然後再擴散至大眾消費者。
新媒體傳播方式的特點
肉夾饃式傳播方式是新媒體時代獨有的傳播方式(當然它並不是首創),因此我將其稱為新媒體傳播方式。這種傳播方式有幾個特點:
1.發端於新媒體。這一點已經不用多說,只是需要擴展一下新媒體的范圍,新媒體並不只指社交媒體,還包括在互聯網時代誕生的自媒體、科技博客等。
2.產品或品牌由高端圈層擴散至大眾圈層。新媒體的傳播方式並非直達消費者,相反,在品牌或產品的初期階段,其一般是先在科技、商業等小圈子內廣為流傳,之後再由這些圈子擴散至大眾。這種傳播方式比如比較早的案例褚橙,其最先於王石、潘石屹等商界精英圈內廣為流傳,之後再擴散至大眾。
3.公關、廣告同時進行。新媒體傳播不會做大手筆、大投入的廣告,而是公關、廣告同時進行。比如寫肉夾饃那篇文章《創業者手記:一個肉夾饃的研發不亞於一個搜索引擎》,這篇文章以公關角度來看是一種公關手段(當然,我知道文章是作者自發寫的,只是以此為例),但這次公關的傳播效應使其完全達到了廣告效應,而後續傳統媒體的跟進報道,同樣達到了為肉夾饃廣而告之的作用。因此,新媒體傳播方式是公關與廣告同時進行,二者無割裂痕跡。
4.口碑傳播和粉絲經濟。新媒體傳播方式不會做大投入的廣告,這便意味著它在告知大眾消費者的道路上不能一蹴而就,而只能小步慢跑。運用這種傳播方式的產品通常會在早期使用產品的人群中建立比較好的口碑,並形成最早一批產品和品牌的粉絲,然後這些粉絲會讓口碑擴散下去,影響更廣泛的人群,最終越來越多的粉絲將會構建一種粉絲經濟。小米最早的傳播方式正是如此。
優勢與弊端
新媒體傳播方式作為一種新生不久的傳播方式已經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但這樣的方式有優勢,也有弊端。
優勢:
1.對於初創品牌或小品牌來說,這種方式能夠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讓品牌聲量達到最大化。肉夾饃作為一個初創不久的品牌,在幾乎沒有廣告投入的情況下得到了新舊媒體的大量曝光,這對於品牌營銷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當然如果肉夾饃沒有生在這個時代,則它很可能跟街邊的千千萬萬的小攤一樣平庸。
2.它可以在高端圈層獲得品牌背書。只要是好的產品,它一旦在某個高端圈層(比如科技、商業等)得到傳播,這些圈層的消費者則會成為品牌最好的背書。對於肉夾饃來說,如果沒有新媒體傳播方式,它就只是一個普通的肉夾饃,而不會成為互聯網人士口口相傳的「互聯網肉夾饃」。
3.讓公關變得更簡單。新媒體傳播方式可以讓客觀的第三方講述自己的品牌故事和理念,走近消費者內心。
弊端:
1.過度過早曝光會提高消費者期待,成為負擔。經過媒體的曝光,消費者會提高對產品期待,而一旦對於產品不太滿意(事實上,再好吃的肉夾饃也不會比一般肉夾饃好吃太多),則會得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結論,這會給新生品牌帶來不利的影響。黃太吉在大眾點評網上得分不高很大程度上是這個原因所致。
2.精於營銷,疏於產品。新媒體傳播方式的成功會給人帶來一種錯覺,那就是營銷比產品重要,基於這個錯覺,創始者會逐漸減少對做產品的精力,而這對於品牌來說是致命的。
3.難以拉近與大眾消費者的距離。新媒體傳播方式相對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到達大眾消費者的路徑更長,最不好的結果就是,產品只在某個圈層內傳播而遲遲不能到達大眾消費者。
當然盡管新媒體傳播方式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擁有種種問題,但這並不影響它的野蠻生長,或許未來它會成為瓦解傳統傳播方式的重要武器。
5. 有沒有人做過軟文推廣,效果怎麼樣
網路營銷的發展已經趨於成熟,口碑時代全面來臨。無論是新品牌還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品牌,在網路上的口碑和輿情非常重要,而在網路推廣的多種方式當中,軟文營銷是最經濟也是最有效果的推廣方式之一。
利用軟文營銷獲得成功的案例數不勝數。從最早期開始利用報紙投放軟文的腦白金,到現在應用互聯網投放軟文的江小白、衛龍、OPPO、一加手機、雕爺牛腩、西少爺肉夾饃等等品牌,都利用軟文營銷成功開展了一次又一次的營銷活動。軟文營銷的好處不用多說,那麼軟文營銷怎麼樣做才能更有效果呢?
軟文營銷計劃實施方案
與各種營銷方式一樣,我們在開啟軟文營銷之前,起碼要做一個簡單的軟文營銷計劃。營銷計劃當中,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幾方面:
1、利用軟文營銷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是事件炒作還是新聞源推廣,還是長尾詞占屏?)
2、軟文營銷的步驟如何進行?
3、寫一篇什麼樣的軟文內容?
4、投放哪些媒體?
5、投放是否達到理想效果?
軟文營銷的效果詳解
利用互聯網發布軟文,最基礎的效果就是在媒體上的傳播和展現。選擇什麼樣的媒體投放,我們放在後面講,而除此之外,一般利用軟文營銷,主要是想達到三方面效果:
事件炒作:比如春運時期,獵豹瀏覽器運用春運期間,大學生在火車上賣WIFI為主題,營造瀏覽器的開啟WIFI功能熱點,讓不少好奇的用戶選擇安裝獵豹瀏覽器。
新聞源推廣:如撰寫含有某搜索詞的軟文內容,發布到新聞源網站上,在手機或者PC端搜索時,可以在時效性模塊當中展現最近的信息,而打開相關新聞後就是我們撰寫的新聞軟文。
利用長尾詞占屏:長尾詞占屏,是結合SEO技術,與軟文營銷相結合的技術。首先我們要選取競爭度低,並且搜索量相對較高的長尾詞,圍繞長尾詞撰寫軟文內容。並且將內容發布到與之相關的垂直或者門戶網站上,發布後進行適當優化,達到長尾詞占屏的效果。
除了以上幾種推廣方式之外,還有常規的新聞軟文推廣,使品牌得到更多曝光。
軟文營銷的步驟
根據不同的效果,有不同步驟。一般分為三步:
1、確定希望達到的效果
2、確定軟文內容、主題,形式,撰寫軟文
3、在軟文平台進行軟文投放
4、效果統計
撰寫高質量的軟文內容
標題:只要能總結清楚軟文內容的標題,都是好標題。但是不要認為,自己辛辛苦苦撰寫的標題,就能得到用戶和編輯的青睞。很多新手,常常恨不得把標題全部寫成自己的產品名字或者全寫成自己品牌如何好,這樣的文章嚴格意義上來講,不算是軟文而是硬廣文案。所以軟文標題不能過於嘩眾取寵,不可過於誇大其詞。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媒體上常規發布軟文時,與平時所看到的標題黨不是一回事,比如「揭秘xxx的騙局」,「99%的人都知道的事情」這類的標題,在軟文上可不是好標題。相比之下例如「網上賣的很好的xx手機,大家更看重xx功能」,或者是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的軟文「如何正確使用凈水器」等等這類的標題才是正確的標題。
內容:我們一般把軟文發布到媒體上,都是以近似新聞性質發布。所以在內容上,軟文內容也要更像,或者直接寫成新聞稿的形式。如「某企業獲得最佳xx獎」,「xx企業張總應邀參加xx會議」,「xx新品上市,成功解決xx難題」等等,這類的文章都是正確的軟文內容。
如何選擇投放平台
現在網上的軟文投放平台很多,但是比較有規模的屈指可數,大家可以在網路上搜索一下相關關鍵詞,我就不多做解釋。我選擇的是綠蘿網旗下的綠蘿軟文營銷平台,合作時間比價久了,所以習慣用他們的平台。而綠蘿軟文平台與其他幾家平台的主要區別有兩方面:
1、與正規的媒體簽約合作,所以價格更低
2、綠蘿軟文平台系統比較智能,一般排名靠前,星級較高的媒體,發布效果好,權重更高。
軟文營銷後期效果評估
在綠蘿軟文平台,發布完成軟文以後,我們可以把發布的軟文導出表格。在本地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效果評估表格。如下圖所示,我們根據預估的效果,以及最終跟蹤的效果,建立好分析表格,比如我最終想要搜索某關鍵詞,在網路首頁最新相關信息當中展現,這次一共發布了十家媒體,有八家媒體達成效果,那麼下一次發布軟文就只發布達成效果的媒體。同樣,我們為了排名,可以在發布成功以後,三個月以後再去搜索對應的長尾詞,看是否達到效果,來進行優化和篩選媒體,並且適當調整發布和撰寫軟文的策略,最終通過不斷積累,軟文推廣的效果就會越來越好。
軟文營銷是一個技術活兒,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想要的效果,如同所有的營銷方式一樣,只有通過不斷優化和實踐才能掌握適合自己的推廣渠道和方式,最終獲得成功。感謝大家耐心閱讀。
6. 有個互聯網思維的好想法,但是沒錢去做前期平台,能否融資
「哥們,最近我正在做個高大上項目,現在最熱的O2O啊。」
「真膩害啊,怎麼做的。」
「那說起來就復雜了,你個賣魚的又不懂。我們用互聯網思維做SEO、SEM、ERP,用人性的方式思考如何做出一款極致的產品。你懂什麼叫極致嗎?極致啊!就是從產品包裝設計到病毒式傳播,絕對讓你體驗到XX元吃的痛哭流淚的感覺啊。我們還會分析客戶資料,如果遇到女用戶生理期,我們還免費贈送衛生巾,溫馨吧!人性吧!卧槽,我這款產品絕對能比肩小米4,氣死喬布斯!」
「特碼的,說人話!」
「...我最近在做小龍蝦外賣。」
隨著互聯網進化到移動終端的趨勢越發加快,原本十分苦逼的餐飲行業正變得越來越像國產智能機產業,彷彿開始了一場狂歡舞會的派對:蘿莉與御姐共存,大叔和正太齊飛。每個人揮舞著VC的鈔票,戴著假面在舞會上笑著,作為觀眾也許你看完他們說的故事,然後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和奮斗:這也太容易賺錢了吧?!
但我想說的是,創業絕非易事,所謂的「我為什麼要做肉夾饃」、「十萬開店」、「三年開一百家店」、「吃個煎餅思考人生」、「微博營銷的經典案例」、在這些一個比一個更猛故事背後實則是擴張乏力、融資困難、博人眼球的真相。
作為賣魚ed和賣魚ing的苦逼中年大叔,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並付之於文。畢竟自己現在也從事著這個行業(名字就不說了,我不擅長軟文,還是安安靜靜地做個怪蜀黍吧),可能會比一般人看得更清楚一些。下面讓我們來解剖一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下的餐飲O2O和一些現在比較火熱的餐飲O2O工具,希望能對那些希翼通過「家庭廚房+微信微博」來一夜暴富朋友敲一下警鍾。
一、幾個「互聯網思維」下的餐飲品牌
1. 雕爺之風
「雕爺牛腩」這配方並不是雕爺發明的,而是傳言他從香港某個食神手裡買的配方,並冠以「雕爺牛腩」的稱號。
雕爺其實也不懂牛腩,但他懂互聯網:以阿芙精油為基點,投入足夠多的資金在產品上下功夫,利用互聯網圈、娛樂圈和大V的人脈來進行前期的品牌定位,彼時正值小米飢餓營銷引領風騷,遂變通進行了「內測」,吊足了胃口。這套組合營銷將「雕爺牛腩」推向了逼格甚高的制高點,一碗牛腩面因為有了500萬配方和明星的助陣變得格外高大上。
所以我稱雕爺牛腩為風,也許在它之前有過很多陣微風,但它是真正形成並颳起這股大風的始祖。
對於孟醒,其實還是要把雕爺和雕爺牛腩拆開來看,從阿芙精油、牛腩、烤串到美甲的布局,是貫通了女性-高消費群體-高消費群體-高消費女性群體,雕爺用精密的布局切入了「高消費群體+高消費群體中女性群體」兩個利潤點極高的人群。但孟醒自己也承認,其實無論精油、牛腩、烤串還是美甲,他都非專業人士。而他另一句一直沒說的話應該是:他一個真正的法寶是他的筆桿。
從很早之前開始,孟醒就不斷在微信、微博和博客上發表各種跨界的文章和互動,如羅永浩一般,積累了非常多的鐵桿粉絲。由於文風詼諧而又相對真誠,沒有裝逼的傾向,很多人將他視為一個互聯網時代自媒體偶像。而到了牛腩時代,人脈圈則在此期間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試想如果沒有娛樂圈和媒體圈的神秘試吃和封測,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人民群眾,那效果將大打折扣。從此,餐飲圈開啟了一個「將普通路邊食品通過講故事+極致體驗=極致產品」的風潮。
本文只談餐飲,不討論精油和美甲,在餐飲產品上,孟醒比接下來要說的的三位,段位高出不止數截。牛腩、烤串的菜單經常更換,利用大資金的積累不顧成本的對就餐環境和店址進行改良,細節方面也極為出色,一個例子是,我第一次在北京這個價位的餐廳內發現廁所居然還備有衛生巾。雖然只是很小的細節,但是考慮到現實里很多女生確實存在吃飯到一半突然「不方便」又不能及時出去買女性用品的情況(我想非常多女性都遇到過吧),但看得出來在產品方面,孟醒的團隊確實下了一番苦功夫。
但這些光鮮的背後,則是團隊整體實力的體現和大量原始資金的積累(雖然孟醒自己投入了很大,但還是獲得了某個比較大資本的支持),這種模式明顯不適合一般創業者特別是白手起家者去學習和參考——如果你沒有這么靈敏的商業嗅覺和嚴謹的商業邏輯的話。
總體來說,孟醒不是一個典型的餐飲業者。盡管他不懂這行,但他有著非常清晰的商業思維,知道什麼時候見好就收,什麼時候乘勢而上,是個很典型的成功生意人。
2. 太吉之拳
「黃太吉」也許想做煎餅界的皇太極(如果把傳統煎餅看成努爾哈赤的話)。拿了風投的錢自然是需要說故事的,但如果沒有五百萬的煎餅果子配方腫么辦?!
不要緊,我們有賓士寶馬特斯拉!不夠?那就加上帥氣美國人在店裡陪你思考人生。還不夠?那就讓我帶你走進宇宙外星人的世界吧。
但我完全不知道這些和煎餅果子有半毛錢關系。「黃太吉」初期以產品口感為主,重拳出擊,這是對的,開著寶馬送煎餅來博人眼球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比起廣告的費用,寶馬還是顯得那麼的廉價。前期的確也贏得了市場的一些贊譽(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功不可沒),在靠著這些火了之後,照理說赫暢接下來應該做的是豐富產品線亦或是橫向擴張品牌,趁勢打出漂亮的組合拳。用「快」字訣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挖深壁壘。可惜不知為何,他選擇了媒體曝光、出書、向大眾聊聊宇宙外星人輸出哲學想法。今年當黃太吉開始重新做品牌和增加產品品類的時候,已經錯過時機,為時已晚,媒體和公眾已把眼球轉向了西少爺、伏牛等等為首的互聯網餐飲品牌。(2012年8月-2013年9月一年時間內,黃太吉在北京開了五家門店。而從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的一年時間里只開了兩家,這在品牌餐飲連鎖初期是極為反常的現象)。
最近一篇關於「黃太吉」泡沫的文章在朋友圈裡流傳甚廣,作者的幾個觀點確實可以得以印證,大眾點評上黃太吉的產品目前大都集中在3-4星(甚至有的店2星也很多)。我偶爾路過幾次中關村的黃太吉,雖然地處臨街但也是門前冷清,不知道作為品牌創始人的赫暢,還能不能一口內力接上、將他的故事說完。
3. 少爺之劍
如果說「黃太吉」是一記打歪的重拳,那麼西少爺的肉夾饃更像一把陰柔之劍。赫暢的故事讓人沸騰和好奇,西少爺的故事則直接刺向人性中最柔弱的那塊痛點。
曾幾何時,你也夢想過能腳踹總經理,坐上CEO,迎娶白富美吧?
而你現在還在苦逼地坐在電腦前加班,無休止的OT,如果沒有,那互聯網人身上的亞健康你也總該多少有一點吧,還是沒有?那你對飲食衛生總抱有那麼一點的懷疑吧?
一封寫給挨踢苦逼男的信《我為什麼辭職賣肉夾饃》像極了本來生活炒作的「褚橙」。如果不告訴你這橙子是褚時健種的,也就是個比較甜的橙子,但如果告訴你這是當年那個玩煙草的大爺72歲坐牢,76歲又開始玩創業種的,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你會對著橙子若有所思,細細把玩,彷彿橙子直接升華成了一種精神。那你吃這個肉夾饃,其實你吃的也不是肉夾饃,而是對這個社會像你一樣高位低就,懷才不遇的憐憫。看,你自己都被自己感動的流淚了吧。但這世上做什麼事情都是不容易的,看看路邊擺攤幾十年的大媽或者炸著幾毛錢一根油條的大爺吧,他們的故事比大多數年輕人艱辛勵志多了。
然而,故事到此並沒有結束。
翻開之前的媒體資料,其CEO孟兵在接受i黑馬、騰訊等各路媒體的采訪時,一直在重復著一句話:」這篇文章是我們團隊一個合夥人寫的,這是我們經歷的整合。我們找了北漂生活這么一個很容易產生共鳴的點,文章一出立刻引發了大家的共鳴。「這句話很有意思,因為此話的標題是:《我的營銷不完全等於互聯網思維》。就像網上某位觀眾吃過西少爺肉夾饃後質疑的那樣:既然是整合?為什麼還要用第一人稱「我」?不禁讓人心生炒作的質疑。而我的疑問是:信息的傳播是需要時間,而這封信幾乎是一夜之間突然從朋友圈冒出來,很難說不是一次精心策劃下的炒作。
而開業免費送肉夾饃、曾經震驚外界的長隊,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顯出原本的面目,曾經我也被電視畫面前的長隊所困惑,直到我來了帝都,住進大宇宙中心之後我才恍然大悟。下面我來揭開謎底:我現在住的地方離西少爺大宇宙中心店不遠,經常會時不時跑過去看看吃點肉夾饃觀察一下,但觀察到的是只有少數幾次排起了長隊,大多數時候並沒有電視畫面里那麼火爆。而這種小吃、飲品產品本身在購物商圈內都是硬需求,店的周圍毗鄰搜狐網易的寫字樓,附近還有公交站台,店址開在這樣大流量的位置如果是在午飯或者下班高峰期,即使賣個奶茶也很容易排長隊,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各位有機會可以去西單大悅城的飲品店或者小吃店仔細觀察一下,中關村、大望路、五道口、國貿、金融街這些地方,你只要還不難吃的小吃,基本在下班點都是長隊)。
另一個矛盾之處在於它們的用具。做過餐飲的都知道,由於火力受熱的原因用柴火燒出來的米面是最好最香的,遠好過電飯鍋蒸出來的米飯。(所以日本壽司除了大米種類獨特外,堅持用木桶處理壽司米也是其秘訣之一)。而號稱」極致「、」史上最好吃的肉夾饃「、」......非常尊重傳統行業的規則......用掉了5000斤麵粉和2000斤肉料進行「產品研發」......將油、鹽、醬、醋當成是各種化學實驗品,配料的用量准確到毫克,並且總結出了一套公式來對肉夾饃的質量進行精確掌握。「的西少爺居然用電磁爐,蒸櫃來處理白吉饃,並且宣稱改良後比傳統肉夾饃更好吃,這就讓人很費解了。當然,口感是非常難標准化的東西,可能每個吃貨對於極致的概念不同,但我依然堅持我在西安路邊不知名小攤上吃到的用爐火烤就的肉夾饃,那才是最為尊重歷史原味最為好吃的肉夾饃。
故事到此依然沒有結束。
最近不到一年壽命西少爺又爆出了團隊散夥的內幕,以下節選的是創始人之一宋鑫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的話:
7. 怎麼樣運營一個餐飲行業的微信公眾號
看到這一題的時候,我默默的打開了自己的微信,看看關注了哪些餐飲類公眾號,看了一下,居然關注了好幾個(嘉和一品粥、雲海餚、西貝莜麵村……),其中一些餐廳我最近才去過,原來是公眾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再次去店裡消費啊,看來各個餐飲公司都有必要做做微信公眾號。
也許一些眼光超前的餐飲店老闆已經嘗試了微信營銷,但平台上粉絲不少就是互動不起來,轉化率低……最終錢花了(主要是人力成本),客戶卻沒有多少。
另外,餐飲老闆對微信營銷的認知有點偏差,微信的功能主要是做老用戶維護(服務),而不是做新客戶的拓展(營銷),雖然微信也可以做營銷,但我相信最NB的營銷就是做好服務。
微信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如果主營業務做不好,比如環境臟亂差、菜不好吃、服務態度差,微信做得再好也是枉然,這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不要聽(不是少聽)忽悠者的培訓,和一起做餐飲的同行交流就更能得到啟發。要實實在在去積累粉絲、做好服務,而不是建立一個公眾號就不用管他,那隻是開始,真正的去運營好公眾號才是王道。
第一招:餐飲行業的微信公眾號如何吸粉呢?
吸粉的方式主要分為線下推廣和線上推廣的方式。
(一) 線下推廣
店內
1.店鋪的顯眼位置放上二維碼:
包括牆壁、餐桌上、收銀台、吧台、易拉寶等,但不是就僅僅放一個二維碼那麼簡單,而是要告訴用戶,掃二維碼後他們可以獲得什麼,需要給用戶一個關注的理由,甚至是所有工作人員都要口頭提醒用戶,比如可以有:
1)別處所不能買到的團購套餐
2)特別的優惠
3)送飲料、菜或鍋底
4)或是某個最受歡迎的菜品只有關注公眾號的用戶才能點,甚至是只能通過微信平台點
5)通過微信點餐和支付可以享受打折、滿減、送券等優惠
店內的推廣,除了利用服務差異化,吸引用戶關注外,還為了培養用戶使用微信公眾號完成點餐和消費的習慣。
2.和智能硬體結合:
1)路由器,只有關注了公眾號才能享受WiFi服務
2)照片列印機,只有關注了公眾號才能列印照片,如果怕成本過高可以設置免費列印1-3張
店外
傳單,地推的方式是最傳統的,不過現在發傳單基本沒人看了,所以要用相關的微信活動,吸引用戶關注公眾號,並且參與裡面的活動,而不是簡單的介紹幾個菜譜和優惠活動,你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用戶,並且通過微信深入的了解店鋪。
可以搭建自己的活動場地,無論在店外還是人流集中的廣場,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活動、游戲、列印照片等,還有吸引眼球的海報,甚至是美女,來吸引用戶關注。
(二)線上推廣
活動,可結合第三方平台,比如點點客後台就有發紅包、各種抽獎游戲,不但可以激活老用戶,還可以讓他們分享到朋友圈帶來部分新用戶。
團購,在其他平台做團購的目的,是為了用低價從其中心化平台吸引目標客戶,並且留住他們,而不是為了賣東西,要做的是品牌,更多是為未來的回頭客做准備,特別適合新店。
朋友圈廣告,在過去的兩個月中,超過千家餐飲品牌投放了本地推廣廣告,近1500條餐飲廣告在夜間曝光,覆蓋超過4千萬人次。必勝客、SUBWAY、西少爺、COSTA、原麥山丘等餐飲品牌的本地推廣廣告在朋友圈和用戶見面,聚集了海量用戶的朋友圈逐漸成為廣大餐飲商戶社交營銷平台的選擇。
朋友圈廣告的投放需要一定的專業度,很多老闆自己操作效果並不好,因為需要對廣告系統、創意、圖片進行研究之後的投放才是科學的,我們鏢獅網在這方面積累的了很多經驗,如果你想獲得好的效果,歡迎找鏢獅網幫你實現。你只需要把自己的菜品、口味、環境做好就行,專人做專事。
朋友圈廣告具體投放每天大概花費多少錢,你自己可以決定,沒有活動的時候,每天投放十來塊都可以。有活動的時候,一天投放全區域就要幾萬塊!
第二招:如何通過微信提升餐飲店的用餐體驗和減少人力成本
就今天中午,我去吃快餐,用的是微信公眾號點餐系統,不用排隊,掃描二維碼點餐付款領餐一氣呵成。下面我們來看看餐飲老闆如何使用微信公眾號提升用餐體驗:
1.遠程排號、查號
餐飲在高峰期往往需要較長等待時間,可在公眾找內增加排號和查詢叫號狀態等微信運營模式來改善顧客的用餐體驗。
2在線點餐
顧客在落座前自助點餐時間,提高翻台率;點餐系統同餐飲終端系統打通,顧客下單後直接同步至後廚,降低用餐高峰期餐廳服務壓力。
3桌面二維碼收銀
a.在桌面固定關聯桌號的二維碼
b.顧客掃描二維碼,可自助完成點餐、買單等操作
c.點擊「結賬」按鈕即可自動顯示當前賬單
d.顧客自主完成支付流程
e.顧客手機和服務員收銀終端收到支付成功反饋
4終端二維碼收銀方案
在移動終端、收銀小票等顯示收款二維碼;
顧客掃描二維碼,進入電子賬單頁面;
點擊支付按鈕完成支付流程;
顧客手機和服務員收銀終端收到支付成功反饋;
5儲值卡方案
儲值卡有助於餐廳提前鎖定顧客,沉澱資金。通過微信推出虛擬儲值卡,可較實體卡有效降低使用門檻,提高顧客使用比例。
6尋找成就感
建立會員積分體系,通過微信公眾平台快速沉澱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