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EMBA市場營銷學課程。裡面有2個案例,一個是微波爐冰箱案例 一個是坎伯蘭金屬工業公司案例 課後作業如何做
這是12年的問題不知道你還能不能看到我的回答了。如果看到了麻煩把微波爐冰箱案例發給我一份謝謝。
Ⅱ 美國留學商科好么
一、商學院種類多,接受GMAT成績
美國擁有世界上多樣化的研究生商學院,超過400個項目接受GMAT 成績。美國眾多的商學院熱門的專業有:數據分析、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會計、金融等。更有半日制、在線項目和短期研究生項目可以提供給學生進行選擇。近幾年來,美國的很多學校的商學院都非常渴望國外招一些高等的學生,某個專業機構針對商學院的一個調查就發現:將近百分之四十八美國商學院為國際生提供特別招生計劃,並有百分之四十九商學院表示國外學生申請數量下滑有百分之二十五學校表示國際生申請數量降低
三、畢業生的薪資水平較高
在企業招聘調查中發現,MBA畢業生的薪資達到了近12萬美元,更是創造了歷史新高,更有不少公司表示將繼續去提高MBA畢業生的起薪。商科碩士畢業生的起薪中位數明顯高於本科應屆生,美國公司計劃為數據分析碩士和金融碩士應屆生提供起薪的中位數在8.5萬美元,管理碩士應屆生的起薪在8萬美元。
Ⅲ 應屆本科生可報讀哈佛大學市場營銷碩士嗎
可以,你的學校時211和985是先決條件,托福110以上,GMAT 750分以上,GPA (總分=4)的情況下3.5 以上才有可能申請。祝親好運!
Ⅳ 市場營銷管理哲學的案例分析
哈佛市場營銷決策分析及經典案例 特色及評論 「哈佛EMBA決策分析及經典案例』9系列叢書蔓革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精彩之作,以及被人們反復引用的經典決策。叢書以哈佛商學院經典決策案例為基礎,並在這些案例的基礎上,對其具體的決策理念和技巧進行了指導與分析,旨在告訴讀者管理就是決策,決策貫穿於管理全過程的道理。「哈佛EMBA決策分析及經典案例」系列叢書共分5本,每本書重點分析和闡述一個決策。分別從企業戰略管理決策、市場營銷決策、品牌管理決策、危機管理決策、績效管理決策等五個方面來系統闡述企業管理與發展過程中的決策理念與技巧。叢書的目的在於強化經理人在面對決策時的個人獨立決策技巧和舉一反三的決策衍生理念及方式。每本書提供了50個生動的典型案例,每個案例從決策背景、決策分析、決策行動、決策評價四個方面深入剖析案例精華,使讀者感受到全球商業智能和哈佛決策理念,從而能夠明白決策的真諦。本套叢書是工商管理人士、高級營銷經理、政府管員、營銷講師和MBA等的決策參考指南;又是案前必備的決策聖經。哈佛市場營銷決策分析及經典案例 內容簡介本書匯集了哈佛商學院科特勒、約翰·昆西等著名教授撰寫的營銷案例·其中還結合了各大企業現狀及中國企業及有興趣於哈佛案例研究的人士對營銷決策的認識、實踐和需求,對其具體的決策理念和技巧進行了指導與分析,旨在告訴讀者管理就是決策,決策貫穿於管理全過程的道理。書中按哈佛營銷決策案例的類別,以現代市場營銷學理論框架劃分各章主題。各章案例的結構由決策背景、決策分析、決策行動及對決策案例的評價組成,讓讀者感受到全球商業智慧和哈佛決策理念,從而能夠明白決策的真諦。基於全球日益重視的決策理念和程序,再結合哈佛商學院決策案例的權威性、前瞻性、創新性、應變性和現實指導性等特點,其信息量之大,能滿足企業家、MBA學習者、教學及實際工作者對知(調查、情報)、謀(戰略、決策策略)、行(選擇目標和行動方式)的各種需求,堪為商務工作者之必備讀物。
本書是工商管理人士、高級營銷經理、政府官員、營銷講師和 MBA等的決策參考指南、案前必備的決策聖經。
Ⅳ 求市場營銷和經濟學方面的教材。一定要是斯坦福、劍橋、哈佛等國外一流名校用的教材
市場營銷方面的教材只推薦菲利普·科特勒的《營銷管理》。科特勒博士著版作眾多,許多都被權翻譯為20多種語言,被58個國家的營銷人士視為營銷寶典。其中,《營銷管理》一書更是被奉為營銷學的聖經。目前中文翻譯版已經出到第13版。
經濟學方面教材經典的比較多。薩繆爾森、曼昆、斯蒂格利茨、平狄克的都可以。包含《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部分。
以上教材英文影印版和中文翻譯版國內都有,人民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的較多。購買也很容易,當當、卓越上都有,大的新華書店也有,或者到大學周邊書店也肯定能找到。
另:上述教材一般是研究生用的。國內大學本科生用的營銷學和經濟學教材一般都是在這些大師的書籍參考下改編的,理論體系差別不大,但教材質量參差不齊。
Ⅵ 傳銷違法的嗎
是違法的。法律依據如下:
一、依據《禁止傳銷條例規定》關於傳銷違法行為處罰如下:
1、第七條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2、第二十四條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行為,組織策劃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行為,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行為,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3、第二十五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進行處罰時,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4、第二十六條為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為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行為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通知有關部門依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予以處罰。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關於組織傳銷活動的處罰規定如下:
第二百二十四條:「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6)哈佛市場營銷擴展閱讀
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識別傳銷,需要看三個特徵:
1、入門費
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頭
是否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並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3、計酬方式
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徵,就有可能涉嫌傳銷。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禁止傳銷條例》、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Ⅶ 誰知道市場營銷學中的邁克爾
邁克爾·波特簡介
邁克爾·波特是哈佛大學商學研究院著名教授,當今世界上少數最有影響的管理學家之一。
他曾在1983年被任命為美國總統里根的產業競爭委員會主席,開創了企業競爭戰略理論並引發了美國乃至世界的競爭力討論。他先後獲得過大衛·威爾茲經濟學獎、亞當·斯密獎、五次獲得麥肯錫獎,擁有很多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到現在為止,邁克爾·波特已有十四本著作,其中最有影響的有《品牌間選擇、戰略及雙邊市場力量》(1976)、《競爭戰略》[1](1980)、《競爭優勢》(1985)、《國家競爭力》(1990)等。
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32歲即獲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之職,是當今世界上競爭戰略和競爭力方面公認的第一權威。他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後獲哈佛大學商學院企業經濟學博士學位。目前,他擁有瑞典、荷蘭、法國等國大學的8個名譽博士學位。
邁克爾·波特博士獲得的崇高地位緣於他所提出的「五種競爭力量」和「三種競爭戰略」的理論觀點。作為國際商學領域最備受推崇的大師之一,邁克爾·波特博士至今已出版了17本書及70多篇文章。其中,《競爭戰略》一書已經再版了53次,並被譯為17種文字;另一本著作《競爭優勢》,至今也已再版32次。
邁克爾·波特對於競爭戰略理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五種競爭力量」——分析產業環境的結構化方法就是他的傑出思想;他更具影響的貢獻是在《競爭戰略》一書中明確地提出了三種通用戰略。
邁克爾·波特認為,在與五種競爭力量的抗爭中,蘊涵著三類成功型戰略思想,這三種思路是:1、總成本領先戰略;2、差異化戰略;3、專一化戰略。邁克爾·波特認為,這些戰略類型的目標是使企業的經營在產業競爭中高人一籌:在一些產業中,這意味著企業可取得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些產業中,一種戰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業在絕對意義上能獲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條件。有時企業追逐的基本目標可能不止一個,但邁克爾
Ⅷ 廣告活動的概念是什麼
廣告一詞的來源有兩個說法:
其一是廣告一詞源於拉丁語Adverture,原意是「我大喊大叫」。後演變為英語中的廣告Advertise,其含義是「一個人注意到某件事」,再以後演變為「引起別人的注意,通知別人某件事」。
其二是廣告一詞來源於日本。
(一)狹義廣告
狹義廣告是指營利性的經濟廣告,即商業廣告。
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廣告實為經濟廣告。哈佛《企業管理網路全書》認為:「廣告是一項銷售信息,指向一群視聽大眾,為了付費廣告主的利益去尋求經由說服來銷售商品服務或觀念。」
(二)廣義廣告
廣義廣告就是泛指一切營利性的和非營利性的廣告。
美國廣告學家克勞德·霍普金斯(claude hopkins)將廣告定義為:「廣告是將各種高度精練的信息,採用藝術手法,通過各種媒介傳播給大眾,以加強或改變人們的觀念,最終引導人們的行動的事物和活動。」
可見,廣義廣告的定義和解釋表述雖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內涵是一致的,即指一切面向大眾的廣告告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