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感官營銷 感官營銷如何運用
感官營銷應該就是利用身體的感受器官進行營銷的一種策略了。感官營銷的產品版應該是多種多權樣的。根據產品的不同,感官營銷的策略也不同。如果是食品的話,主要利用人的眼睛,鼻子和嘴進行感官了解。看清顏色,聞它的味道,然後品嘗它的滋味。得出對產品的評價。達到售賣商品的目的,這就是感官營銷。感官營銷是最直接的營銷方式,應該值得推薦。
『貳』 食品感官評定如何分類不同類型的區別是什麼
第一章 食品感官檢驗
學習本章的意義和內容:
了解食品感官評價、感官檢驗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了解感官檢驗的類型、方法及基本要求;掌握感官評價的基本方法,能正確地進行食品的感官評價;熟練地掌握常用的感官檢驗法,如差別檢驗法、分類檢驗法驗法。
本章習題內容主要涉及:
感官檢驗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感官檢驗的類型、方法及基本要求;感官評價的基本方法,
1.感官檢驗技術概論
食品的感官檢驗,是根據人的感覺器官對食品的各種質量特徵的「感覺」,如:味覺、嗅覺、視覺、聽覺等,用語言、文字、符號或數據進行記錄,再運用概率統計原理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得出結論,對食品的色、香、味、形、質地、口感等各項指標做出評價的方法。
1.1感官檢驗的類型
1.1.1分析型感官檢驗
分析型感官檢驗是把人的感覺器官作為一種檢驗測量的工具,來評價樣品的質量特性或鑒別多個樣品之間的差異等。
必須注意評價基準的標准化、試驗條件的規范化和評價員的素質選定。
分析型感官檢驗是評價員對物品的客觀評價,其分析結果不受人的主觀意志干擾。
1.1.2偏愛型感官檢驗
偏愛型感官檢驗是以樣品為工具,來了解人的感官反應及傾向。這種檢驗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能客觀地評價不同檢驗人員的感覺狀態及嗜好的分布傾向。
1.2感官檢驗的發展過程
統計學、生理學、心理學是感官檢驗的三大科學支柱。
在食品工業中應用:酒的品味、食品新鮮度的鑒別、罐頭容器與內容物的檢驗、凍肉變質的目測、香料的香味檢驗、啤酒的氣泡檢驗、醬油的香氣檢驗、食品的包裝檢驗等。
1.3感覺的概念
1.3.1感覺的定義
感覺就是客觀事物的各種特徵和屬性通過刺激人的不同的感覺器官引起興奮,經神經傳導反映到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從而產生的反應。一種特徵或屬性即產生一種感覺。
1.3.2 感覺的分類及其敏感性
五種基本感覺,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除上述的五種基本感覺外,人類可辨認的感覺還有溫度覺、痛覺、疲勞覺、口感等多種感官反應。
感覺的敏感性是指人的感覺器官對刺激的感受、識別和分辨能力。
1.3.3感覺閾
它是指從剛好能引起感覺,到剛好不能引起感覺的刺激強度范圍。
感覺閾值:就是指感官或感受體對所能接受的刺激變化范圍的上、下限以及對這個范圍內最微小變化感覺的靈敏程度。
依照測量技術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將感覺閾的概念分為下列幾種。
(1)絕對感覺閾 指以使人的感官產生一種感覺的某種刺激的最低刺激量,為下限,到導致感覺消失的最高刺激量,為上限的刺激強度范圍值。
(2)察覺閾值 對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我們稱它為察覺閾值或感覺閾值下限。
(3)識別閾值 對能引起明確的感覺的最小刺激量,我們稱為識別閾值。
(4)極限閾值 對剛好導致感覺消失的最大刺激量,我們稱它為感覺閾值上限,又稱為極限閾值。
(5)差別閾 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變化量。差別閾不是一個恆定值,它隨某些因素如環境的、生理的或心理的變化而變化。
1.4 感覺的基本規律
1.4.1適應現象(除痛覺)
是指感受物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續作用下,敏感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1.4.2對比現象(量的影響)
當兩個不同的刺激物先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時,一般把一個刺激的存在比另一個刺激強的現象,稱為對比現象,所產生的反應叫對比效應。
1.4.3協同效應和拮抗效應
當兩種或多種刺激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官時,感覺水平超過每種刺激單獨作用效果疊加的現象,稱為協同效應或相乘效應。
與協同效應相反的是拮抗效應(相抵、相殺)。它是因一種刺激的存在使另一種刺激強度減弱的現象。
1.4.4掩蔽現象
當兩個強度相差較大的刺激,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官時,往往只能感覺出其中一種的刺激,這種現象稱為掩蔽現象。
2.食品的感官評價
2.1視覺與視覺的評價
2.1.1視覺的產生及其特徵
(1)視覺的產生 光照 → 物體發出的波 → 視網膜物像形成 → 刺激感覺細胞 → 視神經 → 視覺中樞 → 視覺
(2)特徵 視覺強度取決於光的波長和強度
2.1.2視覺的評價
外形、光澤、色澤
2.2 聽覺與聽覺的評價
2.2.1聽覺的產生與特徵
(1)聽覺的產生 聲波 → 鼓膜 → 刺激耳蝸內感受器 → 聽覺神經 → 聽覺中樞
(2)頻率 音調高低。頻率的絕對感覺閾16~20 000HZ。
2.2.2 聽覺的評價
人耳對一個聲音的強度或頻率的微小變化是很敏感的。利用聽覺進行感官檢驗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2.3 嗅覺與嗅覺的評價
2.3.1嗅覺的產生及其特徵
嗅區:嗅區內的嗅黏膜是嗅覺感受體,嗅細胞是嗅覺感受體中最重要的成分。
嗅覺的產生;氣味 → 嗅細胞 → 大腦 → 嗅覺神經
刺激物必定具有揮發性及可溶性。
由於感覺的適應性,進行評價時,由淡氣味→濃氣味。
2.3.2嗅覺評價
嗅覺在食品生產、檢驗和鑒定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4味覺與味覺的評價
2.4.1味覺的產生及其特徵
(1)產生 可溶性呈味物質 → 味蕾(味細胞)→ 大腦 → 味覺
(2)特徵 不同部位對味覺的靈敏度不同,對不同味覺的敏感度也不同
(3)影響因素 呈味物質的水溶性 、溫度 、性別 、年齡 、身體狀況、飢餓狀態、呈味物質的化學結構和光學性質等。
2.4.2味覺的評價
刺激性的產生: 弱→強
呈味現象和效果:對比、變調、相乘、相殺
2.5觸覺與觸覺的評價
2.5.1觸覺的產生及其特徵
觸覺:皮膚的感覺稱為觸覺。
皮膚上冷點與溫點 → 溫度刺激感覺 10~600C
2.5.2觸覺的敏感性
觸覺感受器在皮膚內的分布不均勻,手指尖的敏感性最強。皮膚冷點多於溫點,人對冷的敏感性高。
2.5.3觸覺的感官評價
觸覺的感官評價是通過人的手、皮膚表面接觸物體時所產生的感覺來分辨、判斷產品質量特性的一種感官評價。
2.6口感的評價
物理性的感覺:硬度、黏度、彈性、酥性、咀嚼性等等。
『叄』 1、什麼是食品感官評定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用最簡單的話說,因為人的感覺是沒有辦法量化的。所以用感官評定這個手段,將感性的東西變成和衡量量化的理性指標。比如吃東西鹹的程度,辣的程度;化妝品的效果。
這是一門邊緣科學,涵蓋多門學科。廣泛用於市場調查,產品設計等方面。隨著人們對產品感覺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行業會用到。
『肆』 食品感官分析包含的四種活動分別是哪些
食品感官分析四種活動是:組織、測量、分析和結論。
①組織:包括評價員的組成、評價程序的建立、評價方法的設計和評價時的外部環境保障。其目的在感官分析實驗應在一定的控制條件下制備和處理樣品,在規定的程序下進行實驗,從而使各種偏見和外部因素對結果影響降到最低。
②測量:評價員通過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的行為反應、採集數據,在產品性質和人的感知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從而表達產品定性、定量關系。
③分析:採用統計學的方法對自評價員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它是感官分析過程的重要部分,可藉助計算機和優良軟體完成。
④結論:在基於數據、分析和實驗結果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判斷,包括所採用的方法、實驗的局限性和可靠性。
『伍』 食品的感官分析從哪幾個方面分析的
感官分析是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檢查產品的某些感官特性,根據心理學、生理學原理,利用數理統計方法設計出的一套科學方法,同理化分析一樣是重要的檢測手段。本項目為感官分析提供了標准化的術語和方法。適用於一切以感官作為重要特性指標的產品檢驗,例如農產品、食品、飲料、香精香料、化妝品、紡織品及其它消費品等。主要用於原料及產品的質量控制、質量評審、競爭產品的對比,貯藏效果的檢驗、新產品的研製、開發、市場調查等。本項目的技術指標:1.提供了感官分析術語137條,其中包括一般性術語;與感覺有關的術語;與感官特性有關的術語;與分析方法有關的術語。2.提供了感官分析的系列方法,分三類:(1)差別檢驗,用以確定兩種產品之間是否存在感官差別。規定了成對比較檢驗;三點檢驗;二~三點檢驗;五中取二檢驗;「A-非A」檢驗五種具體的差別檢驗方法。(2)標度和差別檢驗,用以估價差別的順序與大小或者樣品歸屬的類別或等級,規定了排序、分類、評估、評分、分等五種具體的標度和類別檢驗方法。(3)分析或描述性檢驗,用以識別存在於樣品中特殊感官指標。規定了簡單描述檢驗和定量描述的感官剖面檢驗兩種具體的分析描述性檢驗方法。本項目逐一給出了以上各種方法的適用范圍、應用條件、具體作法和結果統計方法。這些方法可以解決全部實踐中遇到的感官指標的分析與評價問題。本項目第一次以標準的形式將感官分析這門新技術引入我國,開辟了我國標准化的新領域,為眾多相關行業的現代化及產品質量控制、評比、更新換代、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證。本項目已在一些科研、教學、生產單位廣泛應用並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質量、品種、效益意識的增強,可以預期更多的行業和人們將會對感官分析技術有更強烈的需求,必將加快本項目的進一步推廣應用,產生重大的社會和經濟效
益。本項目吸取了國際標准及相關國外標準的先進技術內容,並有所創新和發展,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陸』 在食品中感官要求和質量要求是一樣的意思嗎
食品感官檢驗就是憑借人體自身的感覺器官,具體地講就是憑借眼、耳、鼻、口(包括唇和舌頭)和手,對食品的質量狀況作出客觀的評價。也就是通過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聽、用口品嘗和用手觸摸等方式,對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觀形態進行綜合性的鑒別和評價。
食品質量的優劣最直接地表現在它的感官性狀上,通過感官指標來鑒別食品的優劣和真偽,不僅簡便易行,而且靈敏度高,直觀而實用,與使用各種理化、微生物的儀器進行分析相比,有很多優點,因而它也是食品的生產、銷售、管理人員所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廣大消費者從維護自身權益角度講,掌握這種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應用感官手段來鑒別食品的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食品感官檢驗能否真實、准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除了與人體感覺器官的健全程度和靈敏程度有關外,還與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有直接的關系。只有當人體的感覺器官正常,又熟悉有關食品質量的基本常識時,才能比較准確地鑒別出食品質量的優劣。因此,通曉各類食品感官檢驗方法,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選購食品或食品原料、依法保護自己的正常權益不受侵犯提供了必要的客觀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四條規定:「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第七條規定了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其中第一項有:「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這里所說的「感官性狀異常」指食品失去了正常的感官性狀,而出現的理化性質異常或者微生物污染等在感官方面的體現,或者說是食品這里發生不良改變或污染的外在警示。同樣,「感官性狀異常」不單單是判定食品感官性狀的專用術語,而且是作為法律規定的內容和要求而嚴肅。
感官鑒別不僅能直接發現食品感官性狀在宏觀上出現的異常現象,而且當食品感官性狀發生微觀變化時也能很敏銳地察覺到。例如,食品中混有雜質、異物、發生霉變、沉澱等不良變化時,人們能夠直觀地鑒別出來並作出相應的決策和處理,而不需要再進行其他的檢驗分析。尤其重要的是,當食品的感官性狀只發生微小變化,甚至這種變化輕微到有些儀器都難以准確發現時,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如嗅覺等都能給予應有的鑒別。可見,食品的感官質量鑒別有著理化和微生物檢驗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優越性。在食品的質量標准和衛生標准中,第一項內容一般都是感官指標,通過這些指標不僅能夠直接對食品的感官性狀做出判斷,而且還能夠據此提出必要的理化和微生物檢驗項目,以便進一步證實感官鑒別的准確性。
『柒』 1、什麼是食品感官評定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用最簡單的話說,因為人的感覺是沒有辦法量化的。所以用感官評定這個手段,回將感性的東西變成和衡量答量化的理性指標。比如吃東西鹹的程度,辣的程度;化妝品的效果。
這是一門邊緣科學,涵蓋多門學科。廣泛用於市場調查,產品設計等方面。隨著人們對產品感覺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行業會用到。追問我想了解感官評價在食品領域的應用。追答具體應用范圍很廣,這里難以說清。建議去書店的食品行業書架,取一本書,翻閱15分鍾,就基本清楚了。從原料到成品,從市場到投訴,都有用到的。當然只有比較大的企業用,有成本的。
『捌』 對食品感官評定有哪些認識
食品感官評定是依靠人的感覺(視覺、聽覺、觸覺、聽覺、嗅覺)對食品進行評價、測定或檢驗並進行食品質量評定的方法。
但是有些食品安全問題 ,是不會通過感官物理現象能夠評判出來的,這就需要運用化學實驗的方式進行相應的食品安全指標的檢測來判定食品安全系數。可能涉及到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農獸葯殘留、質量等問題。
所以日常要分清楚,到底是怎麼不合格,不必要過度敏感,也不能放鬆警惕。
冠宇儀器自主知識產權產品:
農葯殘留快速測試儀、真菌毒素定量分析儀、ATP熒光檢測儀、ATP菌落總數檢測儀、膠體金讀數儀、熒光定量分析儀、熒光定量PCR檢測儀、多功能食品安全檢測儀、酶聯免疫檢測儀、葯物殘留及動物疫病檢測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儀、注水肉快速檢測儀、食用油品質檢測儀、環境監測設備、水質檢測儀器等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設備。
冠宇儀器本著秉承「重合同、守信用、優質服務、互利雙贏」的經營理念為核心,以產品技術創新為依託、保障食品、葯品、環境、水質安全為己任 , 願為政府執法部門、食品生產企業、種植養殖單位、消費者提供科學、公正、可靠、及時的檢測技術指導與儀器供應。
『玖』 食品檢測報告中的感官指標具體指的是什麼
形態、色澤、氣味、滋味、口感、雜質、這些統稱為感官!但是產品不一樣,每個產品所指的感官也不一樣的!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