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市場調查中的「定性」及「定量」分別指什麼
定性營銷研究Qualitative marketing research:最常被使用。簡單來說就是從受訪者的數字回答中去分析,不針對整個人口、也不會做大型的統計。常見的例子有:焦點族群focus groups、深度訪談、專案進行等。
定量營銷研究Quantitative marketing research:採用假說的形式,使用任意采樣、並從樣品數來推斷結果,這種手法經常用在人口普查、經濟力調查等大型的研究。常見的例子有:大型問卷、咨詢表系統questionnaires等。
(1)市場營銷定性測量擴展閱讀
研究方法
1、文案調研
主要是二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主要的渠道來自網上資料搜索和圖書館等書籍信息搜索。
2、實地調研
實地調研可分為詢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三種。
(1)詢問法:就是調查人員通過各種方式向被調查者發問或徵求意見來搜集市場信息的一種方法。它可分為深度訪談、GI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法,其中問卷調查又可分為電話訪問、郵寄調查、留置問卷調查、入戶訪問、街頭攔訪等調查形式。
採用此方法時的注意點:所提問題確屬必要,被訪問者有能力回答所提問題,訪問的時間不能過長,詢問的語氣、措詞、態度、氣氛必須合適。
(2)觀察法:它是調查人員在調研現場,直接或通過儀器觀察、記錄被調查者行為和表情,以獲取信息的一種調研方法。
(3)實驗法:它是通過實際的、小規模的營銷活動來調查關於某一產品或某項營銷措施執行效果等市場信息的方法。實驗的主要內容有產品的質量、品種、商標、外觀、價格,促銷方式及銷售渠道等。它常用於新產品的試銷和展銷。
3、特殊調研
特殊調查有固定樣本、零售店銷量、消費者調查組等持續性實地調查;投影法、推測試驗法、語義區別法等購買動機調查;CATI計算機調查等形式。
4、競爭對手調研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句中國最古老的成語勾畫出了競爭研究的重要性。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不了解競爭市場情況,不認識競爭對手,就意味著沒有勝算的機會。
競爭研究的根本目標是通過一切可獲得的信息來查清競爭對手的狀況,包括:產品及價格策略、渠道策略、營銷(銷售)策略、競爭策略、研發策略、財務狀況及人力資源等,發現其競爭弱勢點,幫助企業制定恰如其分的進攻戰略,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另外,對競爭對手最優勢的部分,需要制定迴避策略,以免發生對企業的損害事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市場調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市場調研
❷ 市場營銷中定性調研與定量調研的區別和個子的定義
定性就是走訪類似考試中的主觀題開放式的,定量就是做問卷抽樣類似選擇題這樣客觀的題目。
❸ 自考 市場營銷學 定量與定性研究問題
第一,對本體論兩者有著不同的前提假設。實證主義認為,現實事物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客觀存在的,不受主觀價值因素的影響。主體和客體是兩個截然分開的實體,主體可以通過對一套工具的操作而獲得對客體的認識。在對客體的認識上,必須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社會現象可以被經驗地感知,一切概念必須還原為直接的經驗內容,理論的真理性必須由經驗來驗證。而以現象學為代表的哲學流派則認為,社會現實的本質並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空賦予各不相同的意義。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實際上是主體在和客體的互動關系中對客體的重新建構,主體和客體兩者是一個互為主體的關系。
第二,在認識論上,實證主義極力推崇經驗的作用,認為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必須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一切概念必須還原為直接的經驗內容,理論的真理性必須由經驗來驗證,認為「知識」有其客觀的規律,具有可重復性。研究者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規范,就可以將研究的結果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而以現象學為代表的哲學流派則否認事實與價值是相互獨立的客體,他們認為對知識的認識不是唯一不變的,它是對具體社會文化情境的建構,是參與各方面通過互動而達到的一種暫時的共識。知識是一個重構的創造的問題,不存在帶有普遍意義的、脫離具體情境的、抽象的知識。
第三,在方法論上,實證主義傾向於誇大科學方法的作用,視自然科學的方法論邏輯為科學理論合理性的依據,試圖將自然科學的方法運用於包括哲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在內的一切研究領域。正是科學主義在教育研究領域的大力提倡,使人們誤以為教育研究就是要提倡那種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強調對教育的研究應精確化、量化。而以現象學為代表的哲學流派則對此提出了猛烈的批評,他們認為人為萬物的尺度,因此應關注人生的價值、意義、態度與理解,關注價值世界,注重情感、創造性的智慧和對生命的感受。而這一切是無法用數學的語言用數據的形式來表現的,只能通過描述性、解釋性的語言來實現。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教育現象,只會導致對人的肢解和教育活動的僵化。
(二) 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關系不同。
在定量研究中,為了對教育現象進行客觀公正的研究,強調研究者必須與研究完全分開,以避免偏見。而事實上,在教育研究者對教育現象進行定量研究之前,他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建立假設的理論基礎及其對教育事實的抽取和分析,都隱含著他的價值傾向。所以,試圖把研究者與研究分開是不可能的。研究者無法把教育現象與自然孤立起來,他是參與在教育情境之中的,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
定性研究注重從研究者本人內在的觀點去了解他們所看到的世界。它強調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探究,在自然的情境中收集現場發生的事件的資料,最主要的研究工具是研究者本人。他們在自然的情況下通過和參加者交談,和被研究者作長期的接觸,觀看他們的日常生活,自然地、直接地接觸被研究對象的內心世界,以期獲得被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的第一手研究資料。
(三) 研究方法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用觀察、實驗、調查、統計等方法研究教育現象,對研究的嚴密性、客觀性、價值中立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以求得到客觀事實。定量研究通常採用數據的形式,對教育現象進行說明,通過演繹的方法來預見理論,然後通過收集資料和證據來評估或驗證在研究之前預想的模型、假設或理論。定量研究是基於一種稱為「先在理論」的基礎研究,這種理論以研究者的先驗想法為開端,這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
定性研究大多是採用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而獲得第一手資料,具體的方法主要有參與觀察、行動研究、歷史研究法、人種志方法。其中參與觀察,是定性研究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參與觀察的優勢在於,不僅能觀察到被觀察者採取行動的原因、態度、努力程序、行動決策依據。通過參與,研究者能獲得一個特定社會情景中一員的感受,因而能更全面地理解行動。然後通過對觀察和訪談法等所獲得的資料,採用歸納法,使其逐步由具體向抽象轉化,以至形成理論。與定量研究相反,定性研究是基於「有根據的理論」為基礎的。這種方式形成的理論,是從收集到的許多不同的證據之間相互聯系中產生的,這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
(四) 研究目的不同
定量研究是通過對社會事實的測量,從中發現教育規律,旨在確定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解釋變化的原因,以指導教育實踐。定性研究比較注重參與者的觀點,旨在理解社會的現象,關注不同的人如何理解各自生活的意義,以揭示各種教育情境的內部動力和定量研究所忽視或舍棄了的人類經驗中那些特性層面
我想這個用的最多的領域是教育學
參考資料:http://www.ep-china.net/content/academia/a/20040203140910_2.htm
❹ 單招考試裡面的專業素質測試是什麼呀我報的市場營銷,跪求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現代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市場營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營銷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市場營銷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及了解國際市場營銷的慣例和規則;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❺ 銷售預測方法中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區別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區別:
1、模式不同
定性分析是根據人們的知識技能專、實踐經驗和綜合分屬析能力來進行分析,而定量分析是以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來進行分析。
2、分析方法不同
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市場調查法和判斷分析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趨勢分析法和相互對比法。
3、性質不同
定性分析方法是定量分析方法的前提,而定量分析方法促使定性分析得出深入的結論。
(5)市場營銷定性測量擴展閱讀:
定量分析的其他方法:
1、比率分析法:它是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結構分析法:它通過對企業財務指標中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比重或組成的分析,考量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地位。
3、數學模型法:在經濟預測和管理工作中,由於不能進行實驗驗證,通常都是通過數學模型來分析和預測經濟決策所可能產生的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