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市場營銷中,產業市場購買的過程是什麼
產業市場的購買和消費資料的購買一樣,也有決策過程,產業購買者購買過程的階段多少,也取決於產業購買者購買情況的復雜程度。在直接重購這種最簡單的購買情況下,產業購買者的購買過程的階段最少;在修正重購情況下,購買過程的階段多一些;而在新購這種最復雜的情況下,購買過程的階段最多,要經過七個階段,具體如下:
1)提出需要。提出需求是生產者購買決策過程的起點。需求的提出,既可以是內部的刺激,也可以是外部的刺激引起。如內部的刺激,或因企業決定生產新產品,需要新的設備和原材料;或因存貨水平開始下降,需要購進生產資料;或因發現過去采購的原料質量不好,需更換供應者。外部刺激諸如商品廣告,營銷人員的上門推銷等,使采購人員發現了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產品,促使他們提出采購需求。
2)確定需要。指確定所需產品的數量和規格。簡單的采購,由采購人員直接決定,而復雜的采購,則須由企業內部的使用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共同決定。包括①對設備的確認需求。為生產某新產品,提高某種老產品的質量、產量或降低消耗,經工藝研究需購置某種設備,並已被廠務會批准購置若乾颱。②對原材料、標准件的確認需求。根據企業計劃產量和定額資料可以確定某種原材料、標准件的需要量,再查閱該物資的庫存量,進而確定需購買的數量,最後,還要把各種原材料的技術特性要求、規格和數量的詳盡的明細表格,交經主管部門審核研究批准。
3)物色供應商。為了選購滿意的產品,采購人員要通過工商企業名錄等途徑,物色服務周到、產品質量高、聲譽好的供應商。生產者對所需原材料、標准件及外協件的供應者,必須作深入的調查、了解、分析和比較後才能確定。對原材料、標准件供應商,主要從產品的質量、價格、信譽及售後服務方面進行分析、比較。對大批量外協件供應商的了解內容除上述的幾個方面外,還必須深入到提供外協件的各企業內部,調查了解該企業的生產技術檢驗水平及企業管理的能力,經分析、比較後再確定。
4)徵求建議。對已物色的多個候選供應商,購買者應請他們提交供應建議書,尤其是對價值高、價格貴的產品,還要求他們寫出詳細的說明,對經過篩選後留下的供應商,要他們提出正式的說明。因此,供應商的營銷人員應根據市場情況,寫出實事求是而又能別出心裁、具有打動人心的產品說明,力求全面而形象地表達所推銷產品的優點和特性,力爭在眾多的競爭者中獲得成交。
5)選擇供應商。在收到多個供應商的有關資料後,采購者將根據資料選擇比較滿意的供應商。在選擇供應商時,不僅考慮其技術能力,還要考慮其能否及時供貨,能否提供必要的服務。其遴選的主要條件是:交貨快慢;產品質量;產品價格;企業信譽;產品品種;技術能力和生產設備;服務質量;付款結算方式;財務狀況;地理位置。根據上述條件遴選出數個供應商,企業在最後確定供應商之前,有時還要和供應商面談,爭取更優惠的條件。不少企業最後確定的供應商,不限於一個,其目的在於,一方面有多個供應商,以免受制於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幾個供應商的競爭,促使他們改進服務質量。
6)發出正式定單。企業的采購中心最後選定供應商以後,采購經理開訂貨單給選定的供應商,在訂貨單上列舉技術說明、需要數量、期望交貨期等。現在許多企業日趨採用「一攬子合同」,即和某一供應商建立長期的供貨關系,這個供應商允許只要購買者需要購買時,供應商就會按原定的價格條件及時供貨。這種「一攬子合同」對供求雙方都帶來了方便。對采購者而言,不但減少了多次購買簽約的麻煩和由此增加的費用,也減輕了庫存的壓力——因為由於這一「合同」 ,實際上購買者將存貨放在了供應商的庫里。如果需要進貨時,只需用計算機自動列印或電傳一份定單給供應商。因此「一攬子合同」又稱為「無庫存采購計劃」。就供應商而論,他的產品有了固定的銷路,減輕了競爭的壓力。
7)績效評價。產品購進後,采購者還會及時向使用者了解其對產品的評價,考查各個供應商的履約情況,並根據了解和考查的結果,決定今後是否繼續采購某供應商的產品。為此,供應商在產品銷售出去以後,要加強追蹤調查和售後服務,以贏得采購者的信任,保持長久的供求關系。
② 市場營銷學是如何定義市場的 市場營銷中:需求與慾望有何不同如果把兩者混同會產生什麼後果
你是怎樣理解市場營銷的定義的?
市場營銷定義: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它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簡要的概括市場營銷學四個發展階段的特點?
第一階段:初創階段。市場營銷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創立,源於工業的發展。這時市場營銷學的研究特點是:a. 著重推銷術和廣告術,沒有出現現代市場營銷的理論、概念和原則;b.營銷理論還沒有得到社會和企業界的重視。
第二階段:應用階段。20世紀20年代至二戰結束為應用階段,此階段市場營銷的發展表現在應用上。市場營銷理論研究開始走向社會,被廣大企業界所重視。
第三階段:形成發展時期。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為市場營銷學的發展階段,市場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態。
第四階段:成熟階段。80年代至今,為市場營銷學的成熟階段,表現在:a.與其他學科關聯,b.開始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80年代是市場營銷學的革命時期,開始進入現代營銷領域,使市場營銷學的面貌煥然一新。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經濟科學嗎?為什麼?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經濟科學還是一門應用科學,學術界對此存在兩種觀點:一種是少數學者認為市場營銷學是一門經濟科學,是研究商品流通、供求關系及價值規律的科學。另一種觀點認為市場營銷學是一門應用科學。無疑,市場營銷學是於20世紀初從經濟學的「母體」 中脫胎出來的,但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它已不是經濟科學,而是建立在多種學科基礎上的應用科學。美國著名市場營銷學家菲力浦·科特勒指出:「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現代管理理論之上的應用科學。」(《市場營銷學原理》序言)因為「經濟科學提醒我們,市場營銷是用有限的資源通過仔細分配來滿足競爭的需要;行為科學提醒我們,市場營銷學是涉及到誰購買、誰組織,因此,必須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動機、態度和行為;管理理論提醒我們,如何組織才能更好地管理其營銷活動,以便為顧客、社會及自己創造效用」(《市場營銷學原理》序言)。
市場營銷觀念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的?它與推銷觀念有何不同?
銷售觀念是在社會生產供求關系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下產生的,在社會生產中某產品供大於求,於是生產者要組織銷售行為,對於如何組織銷售行為的想法和如何正確地銷售的觀點這就是銷售觀念的范疇,市場營銷的觀念,是對於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的調控,面對特定的消費群體進行特定的生產活動,一般著眼於需求,這兩種觀念,是兩種生產者或者說生產者的兩個生產規模下要面對的問題,第一種一般為生活生產必需品,傳統消費,穩定的市場,只是因為供大於求而擴張消費人群,第二種一般為非生活生產必需品,生產商競爭激烈,產品換代或者說 消費者要求多變的市場,為了滿足人群的特定消費需求而製造的生產活動。
銷售觀念銷售活動中產生的,市場營銷觀念是生產活動中產生的。
在貫徹與實施市場營銷觀念中,企業應著重做好那幾個方面的工作?
市場營銷的理論核心是計劃,簡單的說是營銷系統的建設。這是漫長的過程。。。
可以試著分三個版塊來做:
1、銷售系統 2、管理系統 3、策劃
對應到企業的部門一般是:
1、銷售部 2、市場部
對應到企業崗位一般是:
1、銷售 2、營銷管理 3、企宣 4、企劃
③ 在市場營銷中,我們暫時把沒有購買能力的慾望或購買慾望不強的情況稱之為什麼
在市場營銷中,把暫時沒有購買能力的慾望或購買慾望不強的情況稱之為潛在需求。潛在需求是市場營銷需求管理中的八大需求之一。
④ 在市場營銷中如何理解沒有購買力就沒有市場
可以從購買過程環節理解
因為在購買行動這一環節沒有產生,消費者購買能力,也就沒有購買行動,所以交易是沒有完成的
⑤ 請問在市場營銷中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因素有哪些
1、消費者自身的慾望為驅策消費者去購買的主因。它既產生於消費者的內在需要,又來自外部環境的刺激。強烈的需要會成為決定某一時期的消費行為的支配力量。但是,某一需要還要取決於消費者個人的習慣、個性和家庭的收入總水平與財產額的高低,以及家庭規模與結構的特點,等等。
2、外界環境為制約消費者行為的影響性因素,它包括社會因素和企業因素兩個方面。社會因素主要有:社會交往。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社交圈」,他會購買與「生活圈」里的人大致相仿的消費品,如服裝、住宅、耐用消費品、飲宴費等等。某種社會輿論和社會運動的影響(例如購買國貨運動)。
3、企業因素主要有:企業產品更新換代情況和質量、性能、包裝所具備的吸引力;名牌品的商標給與消費者的信譽;企業的廣告和推銷員的「勸說」所形成的「拉力」;企業位置與服務態度;商品價格及與它相聯系的服務費用的高低;等等。
4、此外,形成消費者購買的重要條件還有:消費者對某種消費對象的「認識」與「理解」;對購買該商品或勞務的「經驗」與「知識」;通過對各種商品的比較和「判斷」所形成的「態度」;等等。
(5)在市場營銷中把暫時沒有購買擴展閱讀
消費者的購買意圖,會因他人的態度而增強或減弱。他人態度對消費意圖影響力的強度,取決於他人態度的強弱及他與消費者的關系。一般說來,他人的態度越強、 他與消費者的關系越密切,其影響就越大。例如丈夫想買一大屏幕的彩色電視機,而妻子堅 決反對,丈夫就極有可能改變或放棄購買意圖。
消費者購買意向的形成,總是與預期收入、預期價格和期望從產品中得到的好處等因素密切相關的。但是當他欲採取購買行動時,發生了一些意外的情況,諸如因失業而減少收入,因產品漲價而無力購買,或者有其他更需要購買的東西等等,這一切都將會使 他改變或放棄原有的購買意圖。
⑥ 市場營銷中沒有動機就沒有行為,這句話對嗎
在市場營銷學中,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可以追究到消費者的行為動機,一切購買行為都是存在消費動機,但並不說明沒有動機就沒有行為,比如沖動型消費者在無消費動機的情況下,依然會產生消費行為。
⑦ 市場營銷中有什麼策略可以消除顧客的購買障礙
市場營銷中有什麼策略可以消除顧客的購買障礙?
向潛在顧客承諾從你這里購買的所有東西都有保障,以此來逆轉風險是消除客戶顧慮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法。然而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承擔全部或者是部分交易風險。
這正是阻礙顧客購買的關鍵。如果商家對他所銷售的產品或服務沒有什麼保證,那顧客又怎麼會跟他購買產品呢?
如何利用風險逆轉來消除顧客的購買呢?
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給顧客提供退款保證這一點做的。其實大部分人並不會因為你有退款保證就真正要你退款,同時與消除風險而帶來的銷售額增長相比,就算有一點點退款也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能夠消除顧客與你購買的擔心,那麼,你還可以把很多新顧客變成老顧客。
更多內容可以看參考資料。
⑧ 關於市場營銷的問題
現在市場上的酒品種類很多,而且競爭很大,如果初期的市場沒有展開內得手,那想要再次容去把市場做起來,是件非常難的事情。
總的看來,一方面是廣告上的宣傳,要有強度和力度,有針對性地確定你所代理的酒是屬於哪個層面的。如金六福,他就有他特定的宣傳方式和受眾,這點就表明要有市場突破點,不能妄想所有人都喝你的酒,市場需要漫漫培養。
另一方面就是渠道,你如果是做過酒類的人,就該知道渠道很重要的,可以出高價多找幾個厲害的分銷商,只要有足夠的渠道,把渠道維護好,你的酒也不愁沒人幫你賣了。
再者我要說的是,市場前期要不顧一切手段,銷售是放在第一的,所以在利益方面要做到亮點足夠,不然會沒有人幫你分銷哦~!呵呵~
⑨ 市場營銷中八種需求狀態的例子
1、負需求
負需求是指市場上眾多顧客不喜歡某種產品或服務,如近年來許多老年人為預防各種老年疾病不敢吃甜點心和肥肉,又如有些顧客害怕冒險而不敢乘飛機,或害怕化纖紡織品有毒物質損害身體而不敢購買化纖服裝。
2、無需求
無需求是指目標市場顧客對某種產品從來不感興趣或漠不關心,如許多非洲國家居民從不穿鞋子,對鞋子無需求。
3、潛在需求
這是指現有的產品或服務不能滿足許多消費者的強烈需求。例如,老年人需要高植物蛋白、 低膽固醇的保健食品,美觀大方的服飾,安全、舒適、服務周到的交通工具等,但許多企業尚未重視老年市場的需求。
4、下降需求
這是指目標市場顧客對某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出現了下降趨勢,如近年來城市居民對電風扇的需求已飽和,需求相對減少。
5、不規則需求
許多企業常面臨因季節、月份、周、日、時對產品或服務需求的變化,而造成生產能力和商品的閑置或過度使用。如在公用交通工具方面,在運輸高峰時不夠用,在非高峰時則閑置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