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詳細介紹一下徐福記…
徐福記:創始於1978年,創辦者徐氏兄弟,曾分別在台灣經營徐記食品,徐福記食品、安可食品、巧比食品等知名品牌,被譽為」二十年金字招牌。20世紀90年代初,正式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市投資創立「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
徐福記1999年年銷售量為3萬噸,產品銷售遍及全中國一、二級城市的各大商場、賣場等,年貨糖果銷售遍布5000多個銷售點。2000年,「徐福記」被中國國家統計局確認為全國糖果行業年銷量排名第一的品牌。
糖果代名詞
以經營糖果、餅干、蜜餞等食品,打通內地內銷網路的徐福記,是1992年開始赴內地投資,1994年正式在東莞設廠,目前徐福記在東莞有三家工廠,每天可生產200噸糖果、70噸糕點、180噸果凍布丁。徐福記副總徐沆掩飾不住自豪說,「我們一個月的出貨量,約為300到500個貨櫃,從廣州到西藏的大賣場,都可以看到我們的糕餅。」
他的話一點也不誇張。在今天的國內、國際市場,只要你進入糖果市場,你就隨處可以見到徐福記的品牌和它的產品。在中國,「徐福記」幾乎已成了糖果的代名詞,這個糖果王國生產出來的產品,已基本上佔領了整個糖果市場。即使在世界各國「徐福記」品牌產品也隨處可見。10年前「徐福記」還只是一個不很大的台灣中小企業,但短短十幾年的內地生產經營,就實現年營業額十幾億人民幣,並且每年營業額仍以20%—30%的比例增長。
內銷的魔力
最初徐福記和大多數台商輾轉投資內地一樣,也是「被高昂的原材料和勞動力逼過來的。」當然,除此外還包括覬覦內地廣闊的內銷市場。徐沆回憶說,「當時台灣的糖果原材料(如砂糖、麵粉、油、水果等)價格太高,勞動力資源成本也相當高,所有這些大大加大了徐福記發展的不利因素。」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徐福記就開始到世界各地進行考察,尋求最佳的投資地點。
與其它地方相比,內地糖果的原材料等成本要比台灣低得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且成本低;中國內地地域廣,消費市場廣闊。徐福記最後將「糖果王國」的大本營設在中國內地,東莞成為徐福記進駐內地的橋頭堡。
20世紀90年代初內地的糖果市場產品種類非常匱乏,且質量也不是很好。品種豐富的徐福記糖果一進入內地市場,馬上就受到內地消費者的垂青。1992年,徐福記正式在東莞市投資創立「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把「糖果王國」進一步壯大。而1997年由新加坡TRANSPAC匯亞集團、仲華海外投資基金以及徐氏兄弟個人,正式簽定合資案,成立「BVI徐福記國際集團」,標志東莞徐福記食品完成了跨國投資的第一步。
多方位打造金字招牌
與大多數台商秉持的信念一樣,徐沆反復強調要腳踏實地、辛勤耕耘,這是「徐福記」得以不斷茁壯成長的基石。其次,他才提徐福記的一整套獨特的營運管理機制:總部內地事業部,以董事會為首,充分的垂直分工授權、水平整合協調,而這保證了各個機構權力分明。
徐福記雖然屬於休閑食品行業,但非常重視高科技的融入和新產品的研發。從研發實驗室設立之初,徐福記便成功地將傳統的手工製造,提升為半自動化,更階段性的邁向自動化。除此之外,還每年投入盈餘的5%作為研發經費,聘請專家顧問參與產品研發。「我們每年要研發50多種新產品。」徐沆說,「徐福記」早就成立了組織產品技術委員會,領導「徐福記」的研發,並且不斷增設先進的器材,延攬資深的專業人才,目的只有一個:「通過企業包括研發、營銷、管理等多方位的努力,打造徐福記純純正正的金字招牌」。
B. 求大神解答:雀巢收購徐福記的可行性分析報告:1)項目背景,2)可行性研究結論
你提出的問題是很不錯,但是如果要詳細的解答起來,恐怕一兩句是說不清楚的,下面我簡略舉幾個方面給你說一下: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如果要分析的項目背景,主要是有環境和社會的分析,環境影響因素分析應以法規、三廢排放標准為基礎進行影響因素的識別和分析,在環境背景調查的基礎上,分析項目的實施對當地環境的影響,例如:對各種環境影響進行必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確定項目方案在環境方面的主要優缺點;
其次,是社會影響評價分析,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應進行項目的社會評價,分析項目為實現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發展目標所作的貢獻及影響,以及項目與社會的相互適應性。主要內容涉及人口、就業、移民安置、公平分配、文化歷史、婦女、民族宗教、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社會基礎設施等,評價的重點是項目周圍社區,同時還應考慮項目對技術進步、節約時間、促進地區和部門發展、改善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等的影響。評價指標包括就業效果、收入分配效益、資源節約指標、公平分配、扶貧效果、婦女參與、機構發展和持續性等。
同時,要主動與有關政府主管部門的人員接觸、溝通,使他們對你的企業基本情況,特別是管理團隊有一個比較深的了解、這很類似於在做產品的市場推廣,企業也必須做品牌推廣,特別是在爭取政府的資源這方面、必要的公共關系和信用關系必須建立起來,要使政府了解到企業在行業里技術水平是領先的、財務狀況是良好的、企業運作是正常的、市場前景是廣闊的、管理團隊是過硬的。具體的可以去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的專家答疑頁面了解 http://www.chinacir.com.cn/
C. 雀巢並購徐福記體現了管理的什麼職能
計劃、組織、領導、協調、控制五大管理職能,雀巢並購徐福記主要體現其中的計劃、領導、控制等三大職能。
計劃職能:對未來活動進行的一種預先的謀劃.內容: 研究活動條件決策編制計劃。
組織職能:為實現組織目標,對每個組織成員規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協作關系。內容:設計組織結構人員配備組織運行組織監督。
領導職能:管理者利用組織所賦予的權力去指揮影響和激勵組織成員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工作的過程。內容: 指揮職能、協調職能、激勵職能。
控制職能:保證組織各部門各環節能按預定要求運作而實現組織目標的一項管理工作活動. 內容: 擬訂標准尋找偏差下達糾偏指令。
(3)徐福記網路營銷計劃擴展閱讀:
計劃程序
1、估量機會
它是在實際的計劃工作之前就應著手進行的工作,是對將來可能出現的機會的估計,並根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搞清楚自己所處的地位,做到心中有數,知己知彼。同時,還應該弄清楚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有哪些,並對可能取得的成果進行機會成本分析。
2、確定目標
在制定重大計劃時,第二個步驟就是確定整個企業的目標,然後確定每個下屬工作單位的目標,以及確定長期的和短期的目標。計劃工作的目標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要達到的效果。它指明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重點放在哪裡,以及通過策略、政策、程序、預算和規劃等各個網路所要完成的是什麼任務。
3、確定計劃的前提
就是研究分析和確定計劃工作的環境,或者說就是預測執行計劃時的環境。因此,應選擇那些對計劃工作具有關鍵性的、有戰略意義的、對執行計劃最有影響的因素進行預測。
4、制定可供選擇的方案
一個計劃往往有幾個可供選擇的方案。選擇方案時,不是找可供選擇的方案,而是減少可供選擇方案的數量,以便可以對最有希望的方案進行分析。
5、評價各種方案
在找出了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並明確了它們的優缺點後,就要根據前提和目標,權衡它們的輕重,對方案進行評估。
6、選擇方案
這是做決策的關鍵。有時會發現同時有兩個可取的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確定出首先採用哪個方案,將另一個方案也進行細化和完善,並作為後備方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管理職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能
D. 徐福記徐福記什麼時放人
徐福記的季節工應該是這會應該是已經有了,小孩子們放假以後就可以去做,因為這個時候過年期間需要很多很多的人力。
E. 徐福記糖果年銷售量是多少
徐福記1999年年銷售量為3萬噸,產品銷售遍及全中國一、二級城市的各大商場、賣場內等,年貨糖果容銷售遍布5000多個銷售點。2000年,「徐福記」被中國國家統計局確認為全國糖果行業年銷量排名第一的品牌。
PS:徐福記以經營糖果、餅干、蜜餞等食品,打通內地內銷網路的,是1992年開始赴內地投資,1994年正式在東莞設廠,目前徐福記在東莞有三家工廠,每天可生產200噸糖果、70噸糕點、180噸果凍布丁。
F. 徐福記的來源
「徐福記」創始於1978年,創辦者徐氏兄弟,曾分別在台灣經營徐記食品、徐福版記食品權、安可食品、巧比食品及蜜餞等知名...香港徐福記貿易有限公司。集團中國事業總部設立於廣東省東莞市。
和秦始皇有關的那個是徐福吧,和徐福記沒有一點關系。
徐福的事跡,最早見於《史記》的「秦始皇本紀」和「淮南衡山列傳」,後來各史書對徐福出海一事都有所記載,只是對所到達的地方說法不一。《三國志》「吳書•吳主權傳」、《後漢書》「東夷列傳」、《括地誌》等書記載為直洲,但具體方位不詳。到了五代的後周時,僧人義楚在《義楚六貼》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確提到徐福最終到達的是日本,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來豪族。)為其後代,並說徐福到達後,將富士山稱為蓬萊。
G. 徐福記沙琪瑪的銷售狀況
公司在來全國擁有26家銷售分公司,自下轄120個業務片區。產品銷售網路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冶區。終端銷售網點每年以30%的速率成長,包括:跨國連鎖銷售系統(如沃爾瑪等);大中型連鎖超市;內、外資零售賣場;量販店;傳統商場;百貨公司等,達到8000餘家。另外更滲透進入便利店、士多店、批發市場。其中,主要的大賣場達到1500家以上,一、二級城市的二賣場約6500餘家。「徐福記」在暢銷中國的同時也在大力拓展國外市場,先後與世界著名糖果商簽約達成策略連盟,如美國Sunkist公司、英國EBL公司等,產品銷往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等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中東地區各國。
H. 徐福記的相關事件
2013年端午節期間,徐福記東莞工廠發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三廠的160名員工出現出現不適症狀,其食堂的承包商僱傭的一名員工11日晚間被發現死亡,尚不明確其死因是否與食物中毒事件有關。13日,涉事的東莞徐福記公司稱:目前該廠區已全面停產,對宿舍、車間、生活區進行全面消毒處理。東莞警方和當地疾控部門已介入調查。
徐福記員工食物中毒原因初步疑為細菌感染型食物中毒,由於對食堂食物安全監管不力,徐福記將面臨行政處罰。 2013年6月11日上午,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三廠多名員工出現發冷、高
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症狀。截至12日上午10時,該公司共有160人出現身體不適,103人就診,初步確診為食物中毒。其中一名57歲女性洗碗工在該廠宿舍死亡,死因未明。目前,部分病人治療好轉回廠,但仍有45人在醫院治療。由於床位不夠,許多食物中毒的徐福記員工只能在醫院走廊加床,接受治療。 東莞市東城食品葯品監督站官員陳鋒表示,事件發生後,他們已經對徐福記三廠的食堂進行查封,並迅速展開中毒原因調查。他們發現這個食堂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較大問題,食堂管理混亂,食品亂擺亂放,並且只有兩個冰箱,生熟食品混在一起保存,非常容易發生交叉感染。
陳峰表示,現在東莞天氣炎熱,而據他們了解,徐福記食堂每天要供應近700人用餐,單單處理食物時間就要5個小時,而這5個小時時間內,由於缺少冰箱,很多食物只能在室溫下放置,存在較大食品安全問題。
據陳峰介紹,經過初步現場勘查,他們初步判斷這是一起細菌感染型食物中毒。 6月13日,東莞徐福記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事發地位於東城區的生產區,該廠區的食堂每天保障近千名員工的飲食,事發當天約有160名員工自述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前往醫院檢查,其中有58名員工因身體不適住院治療。
這名負責人還表示,該廠區的食堂是外包給另一家公司經營的,「盡管沒有政府相關法規的要求,但徐福記基於最嚴格的質量安全控管,已主動暫停該工廠的生產,進行包括員工宿舍、生活區、車間等全廠區消毒清潔,同時凍結事件時間前後的生產成品出貨,進行相關檢驗。」
截至13日中午12時,該公司仍有49名員工留院治療。
處罰
雖然徐福記食堂是由鴻宇膳食公司承包,但是作為第一責任人,徐福記存在嚴重的監管不到位責任,待食物中毒事件規模和嚴重性進一步確定後,將依法對徐福記進行行政處罰。
媒體報道的整改後的情況
東莞徐福記對全廠食堂升級改造 成立安委會抓好衛生安全
東莞陽光網訊 (記者 溫龔鋒)去年 6 月 11 日,東莞徐福記員工疑食物中毒 百餘工人出現不適症狀。該事件被媒體報道後, 引起社會關注, 也引起公司管理層高度關注, 經公司上下通力合作, 該事件得到了很好解決。 隨後,徐福記採取果斷措施,特別成立了食堂安全委員會,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目前全面開展全廠食堂的升級改造完成,該舉措得到員工的認可,讓員工吃上放心可口的飯菜。日前,記者深入徐福記東莞公司食堂體驗改造後的變化。
據介紹,徐福記視員工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人員安全、食品安全是發展徐福記百年品牌的基礎。2013 年 6 月 11 日,徐福記東莞工廠因食堂承包商餐食製作不慎發生一起意外食物中毒事件,三廠多名員工出現不適症狀,103 人就診,被確診為食物中毒。雖經公司上下通力合作,該事件得到了很好解決,但圍繞加強員工膳食品質,特別成立了食堂安全委員會,全面開展全廠食堂的升級改造計劃。經雀巢中國協助邀請了國際食品安全和質量
實驗室實力可公司為徐福記所有的食堂進行全面的審核,並綜合了東莞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給出的意見,從三廠食堂開始進行食堂的全面升級改造。
目前,三廠食堂的改造完整而徹底,增加總面積,擴充廚房操作空間,規范明確功能區的間隔;就餐區煥然一新,裝上了中央空調、防滑地磚、開放形式天花板等;引進了一流的設備,如洗碗機采購市面上最尖端的長龍式洗碗機,並在進料、洗切、儲存、煮炊等方面作了很多專業細化的流程與設施設置;經嚴格謹慎的考評後,篩選更換新的食堂承包商;建立了加強訓練、持續教育的計劃,輔以不斷稽核、檢測(微生物)來確保整個餐食供應品質與安全的規范水準。另外,總廠四樓、一廠和五廠的餐廳改善計劃也順利實施,改造後引進全新的設備、器具,而且盡可能自動化,以降低操作人員的工作風險;對食堂動線作了重新整改,讓人流和物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總的來說,食堂改造無論在廚房設備、就餐區的裝修等硬體設施,還是在食品安全、菜色改良上,都有了進步,未來也仍將持續超越,確保為員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由於去年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食安部門重點盯上了徐福記東莞廠區食堂,開始每兩個月要檢查,現在每季度都要檢查。員工竇功成告訴記者,食堂改造後體現在管理細節改善,食材選用方面嚴格把關,也體現在環節衛生方面有了大幅提升。「食堂環境好了,飯菜吃得香,心情也就好了。下來,希望食堂對餐具衛生嚴格消毒,確保安全衛生,讓我們員工真正體驗到家的感覺。」竇功成說。
媒體報道整改後的情況:
東莞徐福記對全廠食堂升級改造 成立安委會抓好衛生安全
東莞陽光網訊 (記者 溫龔鋒)去年6月11日,東莞徐福記員工疑食物中毒 百餘工人出現不適症狀。該事件被媒體報道後,引起社會關注,也引起公司管理層高度關注,經公司上下通力合作,該事件得到了很好解決。隨後,徐福記採取果斷措施,特別成立了食堂安全委員會,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目前全面開展全廠食堂的升級改造完成,該舉措得到員工的認可,讓員工吃上放心可口的飯菜。日前,記者深入徐福記東莞公司食堂體驗改造後的變化。
據介紹,徐福記視員工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人員安全、食品安全是發展徐福記百年品牌的基礎。2013年6月11日,徐福記東莞工廠因食堂承包商餐食製作不慎發生一起意外食物中毒事件,三廠多名員工出現不適症狀,103人就診,被確診為食物中毒。雖經公司上下通力合作,該事件得到了很好解決,但圍繞加強員工膳食品質,特別成立了食堂安全委員會,全面開展全廠食堂的升級改造計劃。經雀巢中國協助邀請了國際食品安全和質量實驗室實力可公司為徐福記所有的食堂進行全面的審核,並綜合了東莞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給出的意見,從三廠食堂開始進行食堂的全面升級改造。
目前,三廠食堂的改造完整而徹底,增加總面積,擴充廚房操作空間,規范明確功能區的間隔;就餐區煥然一新,裝上了中央空調、防滑地磚、開放形式天花板等;引進了一流的設備,如洗碗機采購市面上最尖端的長龍式洗碗機,並在進料、洗切、儲存、煮炊等方面作了很多專業細化的流程與設施設置;經嚴格謹慎的考評後,篩選更換新的食堂承包商;建立了加強訓練、持續教育的計劃,輔以不斷稽核、檢測(微生物)來確保整個餐食供應品質與安全的規范水準。
另外,總廠四樓、一廠和五廠的餐廳改善計劃也順利實施,改造後引進全新的設備、器具,而且盡可能自動化,以降低操作人員的工作風險;對食堂動線作了重新整改,讓人流和物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總的來說,食堂改造無論在廚房設備、就餐區的裝修等硬體設施,還是在食品安全、菜色改良上,都有了進步,未來也仍將持續超越,確保為員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由於去年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食安部門重點盯上了徐福記東莞廠區食堂,開始每兩個月要檢查,現在每季度都要檢查。員工竇功成告訴記者,食堂改造後體現在管理細節改善,食材選用方面嚴格把關,也體現在環節衛生方面有了大幅提升。「食堂環境好了,飯菜吃得香,心情也就好了。下來,希望食堂對餐具衛生嚴格消毒,確保安全衛生,讓我們員工真正體驗到家的感覺。」竇功成說。
I. 沒文化的人可以進徐福記嗎
如果是做銷售,而且只招聘當地人,那麼老闆可能會考慮口才好的當地人,不一定對文化有特別要求,而且老闆只需下銷售計劃即可。
J. 「徐福記」是什麼產自哪裡介紹一下!
徐福記:創始於1978年,創辦者徐氏兄弟,曾分別在台灣經營徐記食品,徐福記食品、安可食品、巧比食品等知名品牌,被譽為」二十年金字招牌。20世紀90年代初,正式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市投資創立「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
徐福記1999年年銷售量為3萬噸,產品銷售遍及全中國一、二級城市的各大商場、賣場等,年貨糖果銷售遍布5000多個銷售點。2000年,「徐福記」被中國國家統計局確認為全國糖果行業年銷量排名第一的品牌。
糖果代名詞
以經營糖果、餅干、蜜餞等食品,打通內地內銷網路的徐福記,是1992年開始赴內地投資,1994年正式在東莞設廠,目前徐福記在東莞有三家工廠,每天可生產200噸糖果、70噸糕點、180噸果凍布丁。徐福記副總徐沆掩飾不住自豪說,「我們一個月的出貨量,約為300到500個貨櫃,從廣州到西藏的大賣場,都可以看到我們的糕餅。」
他的話一點也不誇張。在今天的國內、國際市場,只要你進入糖果市場,你就隨處可以見到徐福記的品牌和它的產品。在中國,「徐福記」幾乎已成了糖果的代名詞,這個糖果王國生產出來的產品,已基本上佔領了整個糖果市場。即使在世界各國「徐福記」品牌產品也隨處可見。10年前「徐福記」還只是一個不很大的台灣中小企業,但短短十幾年的內地生產經營,就實現年營業額十幾億人民幣,並且每年營業額仍以20%—30%的比例增長。
內銷的魔力
最初徐福記和大多數台商輾轉投資內地一樣,也是「被高昂的原材料和勞動力逼過來的。」當然,除此外還包括覬覦內地廣闊的內銷市場。徐沆回憶說,「當時台灣的糖果原材料(如砂糖、麵粉、油、水果等)價格太高,勞動力資源成本也相當高,所有這些大大加大了徐福記發展的不利因素。」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徐福記就開始到世界各地進行考察,尋求最佳的投資地點。
與其它地方相比,內地糖果的原材料等成本要比台灣低得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且成本低;中國內地地域廣,消費市場廣闊。徐福記最後將「糖果王國」的大本營設在中國內地,東莞成為徐福記進駐內地的橋頭堡。
20世紀90年代初內地的糖果市場產品種類非常匱乏,且質量也不是很好。品種豐富的徐福記糖果一進入內地市場,馬上就受到內地消費者的垂青。1992年,徐福記正式在東莞市投資創立「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把「糖果王國」進一步壯大。而1997年由新加坡TRANSPAC匯亞集團、仲華海外投資基金以及徐氏兄弟個人,正式簽定合資案,成立「BVI徐福記國際集團」,標志東莞徐福記食品完成了跨國投資的第一步。
多方位打造金字招牌
與大多數台商秉持的信念一樣,徐沆反復強調要腳踏實地、辛勤耕耘,這是「徐福記」得以不斷茁壯成長的基石。其次,他才提徐福記的一整套獨特的營運管理機制:總部內地事業部,以董事會為首,充分的垂直分工授權、水平整合協調,而這保證了各個機構權力分明。
徐福記雖然屬於休閑食品行業,但非常重視高科技的融入和新產品的研發。從研發實驗室設立之初,徐福記便成功地將傳統的手工製造,提升為半自動化,更階段性的邁向自動化。除此之外,還每年投入盈餘的5%作為研發經費,聘請專家顧問參與產品研發。「我們每年要研發50多種新產品。」徐沆說,「徐福記」早就成立了組織產品技術委員會,領導「徐福記」的研發,並且不斷增設先進的器材,延攬資深的專業人才,目的只有一個:「通過企業包括研發、營銷、管理等多方位的努力,打造徐福記純純正正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