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急急!!!!看完一本關於成功企業的書,用品牌管理的知識寫一篇1000字的讀後感!!!
雖然我平時把研究營銷當作一種愛好,但好久沒有光顧書店,今日閑暇到書店中無意中看到了國內著名營銷專家李海龍先生的《贏——解決企業與品牌的營銷難題》,禁不住翻閱了幾十頁,然後就爽快的買回家,一口氣把它讀完。
國內營銷書籍有四類:第一類是西方營銷的經典譯本,主要是一些先進的營銷理念和著名跨國企業的成功案例,這類書說實在的很能開闊視野,提高理論基礎,但對實踐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再說讀多了也大同小異;第二類是國產的大雜燴,許多作者為了出書而出書,把許多國內外的先進東西拼湊在一起,象個大雜燴,沒有自己真正的觀點,這類沒有靈魂的書只能浪費讀者的時間。第三類是學院派的書籍,一般出自一些著名的院校教授,顯得空洞無物,理念和案例都嚴重落後於中國的營銷實踐,這類書適合入門的營銷人閱讀。第四類是實戰派的書籍,作者一般都在企業高層或者著名咨詢公司從業多年,他們學貫中西,更主要的是能在實踐中發現許多新問題並提出建設性意見,這類書適合營銷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閱讀,李先生的書就屬於該類。
營銷實踐是一件注重實效的工作,沒有人喜歡花里胡哨的東西,總希望能從書中得到啟發,對實踐有所指導。研究理論是大學教授的工作,理論實踐和創新是企業營銷人的職責。教授必須站在營銷的前沿,高屋建瓴的引領中國營銷發展;而我們的營銷管理者關鍵是找到一種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李先生在該書中提出「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理念,立即得到了眾多企業營銷實踐人的呼應。我們沒有資格對世界一流服裝設計大師的作品說NO,但他們的作品未必適合我們。我們需要一個了解我們體型、喜好、實力和文化的設計師為我們量身打造自己的服裝。營銷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學習先進理念,但不要照搬,不能「吃了牛肉就變成牛」,應當尋找適合自身企業資源的獨特策略與方法,這是筆者與李先生的共鳴。
《贏》書寫作風格保持了快餐文化的特色,語言風趣幽默,許多到位的比喻把復雜的原理變得非常簡單,只有大師才具有這種舉重若輕的魅力。在輕松的寫作風格中,在大量案例的旁證下,許多晦澀難懂的策略和理念,顯得那麼簡單而有力。該書運用了許多最近幾年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鮮案例來闡述作者的獨特觀點,有許多出自李先生之手的案例還是第一次暴光。該書中處處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在愉快的閱讀中經常會發出「原來如此」的感嘆。許多指導性的建議使筆者受益匪淺。
好東西一定要與大家分享的,以營銷為樂趣的職業營銷人,相信在閱讀《贏》書時會有更多的收獲。歡迎營銷界的朋友與筆者就李先生的書進行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