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零度戰姬吃漢堡大賽
是一個的,至於吃什麼你去自己看
世界吞食錦標賽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大胃王」比賽。在美國,每年7月4日的獨立日,都會舉行規模盛大的吃熱狗大賽,著名的日本大胃王小林尊曾經創下六連霸的光輝紀錄。而最近兩年的冠軍都被美國人外號「大白鯊」的喬伊•切斯納特包攬。
每次世吞賽的冠軍都會獲得一定金額的獎金,這通常取決於贊助商,今年中國站的贊助商是盛大吞食天地2OL
『貳』 美名校20歲女生在吃熱狗比賽中窒息身亡,誰該為此事負責
如果是女生在現場監督人員的提醒下告知暫時中止比賽,但是不聽勸告的話應該自行負責;其次是如果該名女生本身就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而導致了吃熱狗的過程中過快引發了先天性疾病就應該自行負責;再者是女生出現了不適後,現場的工作人員沒有及時進行勸阻,就應該讓現場的舉辦方負責。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分析此事件的具體責任劃分。
一、女生在現場監督人員的提醒下告知暫時中止比賽,不聽勸告的話應該自行負責
對於熱狗比賽因為現場的一名女生在吞食熱狗的過程中發生了窒息死亡的現象,如果死因是來源於女生在現場比賽的過程中發生了身體不適的情況,並且現場的監督人員立即告知中止比賽,進行休息,但是女生依然沒有聽從勸告,從而導致自身在吞食熱狗的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窒息事故,那麼這種死亡事故還是應該由女生自行負責,畢竟在場的裁判監督已經對其進行相應的警告提示處理了。
注意事項:對於吃客而言,還是應該在滿足了自己的食慾之後,注重好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要盲目地一次性食用過多的食品,以免引發安全事故的發生。
『叄』 曾經六聯冠的大胃王小林尊為什麼不參加這次的美國吃熱狗大賽
對新規則不滿,所以不參賽,但又心有不甘,所以鬧事。這人很不厚道。
『肆』 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由於歷史原因,美國和英國的飲食習慣很接近。而且美國人也是很講究質量,不要求數量。他們喜歡吃牛肉、豬肉、雞、魚、蝦、蛋及各種蔬菜和水果。菜餚多用煎、烤、炸等方法進行烹調。像炸羊排,炸豬排,炸牛排,炸仔雞,炸海蝦等這些東西聽起來就讓人垂涎三尺了。美國人一般不在廚房用調料,而像英國人一樣是把各種調料一股腦放在餐桌上,請君自便,真是既省了做飯人的事,又合了吃飯人的口味,兩全其美。
美國人也是很講究味道的,要清淡不膩,咸中帶甜,蒜及酸辣食品一概不食,更不吃肥肉、清蒸和紅燒食品,同時,美國人忌食動物內臟。
美國人愛喝礦泉水、可口可樂、啤酒等飲料。
美國人十分講究時間和效率,他們對一日三餐的要求是既營養,又美味,還要快速方便。因此,快餐業便應運而生。如今典型的美國式飲食就是快餐。美國快餐中最受歡迎的食品是「熱狗」、漢堡包和炸麵包卷等。
熱狗就是長麵包夾香腸。據說是一位叫湯姆·道更的漫畫家,畫了一幅會講話的香腸的漫畫,取名「熱狗」,這個名字便不脛而走,傳遍世界,成為這種食品的代名詞。美國總統羅斯福出訪英國時,曾在海德公園野餐會上把「熱狗」介紹給英王喬治六世,從而轟動了英倫三島。從此,「熱狗」在英國也流行開來,使英、美的飲食習慣更為相近。
『伍』 求「鳥人大賽、吃熱狗大賽、背老婆大賽」或其他奇怪比賽的英文簡介
2009 – Taisto Miettinen (Finland) and Kristiina Haapanen (Finland). 2008 – Alar Voogla (Estonia) and Kirsti Viltrop (Estonia). 2007 – Madis Uusorg (Estonia) and Inga Klauso (Estonia). 2006 – Margo Uusorg (Estonia) and Sandra Kullas (Estonia) time 56.9 seconds. 2005 – Margo Uusorg (Estonia) and Egle Soll (Estonia). 2004 – Madis Uusorg (Estonia) and Inga Klauso (Estonia) time one minute and 05.3 seconds. 2003 – Margo Uusorg (Estonia) and Egle Soll (Estonia) time one minute 0.7 seconds. 2002 – Meelis Tammre (Estonia) and Anne Zillberberg (Estonia) time one minute and 3.8 seconds. 2001 – Margo Uusorg (Estonia) and Birgit Ullrich (Estonia) time 55.6 seconds. 2000 – Margo Uusorg (Estonia) and Birgit Ullrich (Estonia) time 55.5 seconds. (World record) 1999 – Imre Ambos (Estonia) and Annela Ojaste (Estonia) time one minute and 4.5 seconds. 1998 – Imre Ambos (Estonia) and Annela Ojaste (Estonia) time one minute and 9.2 seconds. 1997 – Jouni Jussila (Finland) and Tiina Jussila (Finland) time one minute and five seconds請採納
『陸』 世界吃熱狗大賽驚現大胃王,男子10分鍾吞下76個,暴飲暴食有何危害
暴飲暴食容易引發急性胰腺炎,這是一種死亡率高達40%的凶險疾病。因為不規律的飲食容易讓胰腺突然分泌胰酶,胰酶得不到及時消耗,長期存在體內會增加腸胃負擔,從而引發胃食管反流等慢性胃病。另外暴飲暴食容易造成人體肥胖,肥胖者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給心臟帶來巨大負擔。
大胃王吃飽確實沒錯,但請不要為了流量浪費糧食,之前報道過許多大胃王吃完東西催吐的新聞,要知道現在中國有好幾萬貧困居民吃不飽飯,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他們吃上好幾年。為了減少鋪張浪費,現在平台要求所有美食主播不可以在畫面中擺太多食物,一旦發現有浪費糧食的行為,將會被封殺。
『柒』 美國傳統熱狗怎麼做
熱狗源自於德國,在德國,熱狗叫做法蘭克福香腸,這個名稱起源於德國的一個城市--法蘭克福,這種香腸最初是在此城市製造的。後來傳到美國,美國人稱之為"(臘腸狗香腸)"因為臘腸狗長的長長的而且又是源自德國.在美國賣臘腸狗香腸的小販,前胸背著一個熱水箱,裡面裝了保溫的香腸,叫賣"getyourdachshundsausage!"人們常用麵包夾著香腸吃.到了西元1906年,一個報社漫畫家將他看到的這種香腸畫成漫畫刊登在報紙上,不過他畫的是一個麵包,裡面夾了一隻臘腸狗,而不是香腸,因為他不會拼dachshund這個字,就在漫畫下面寫"getyour(『hotdogs』)!"之後,這個名稱就被沿用了.hotdogs--熱狗
熱狗(香腸)是由SMART摩登原始人所創造出來,他們利用動物的胃、腸,裝入其它的內臟或將肉至入其中,再用火烹調,這樣不但可以熟食而且還有兼具食物保存時間延長的功能。熱狗(香腸)是用絞碎的肉來做成的,至於是什麼樣的肉,那就不一定羅,以豬肉最為普遍。熱狗(香腸)的外皮是用豬、羊的腸子做成的腸衣,但是現在也有人工製作可食用的腸衣。製作熱狗(香腸)的方法有腌制、煙熏、風乾、鹽漬,或兩種以上的方法混合使用。在製作熱狗(香腸)方面以歐洲最重要,最有名的莫過於德國、法國、義大利,而德國更號稱是製作熱狗(香腸)的始祖,有一千五百多種製作熱狗(香腸)的方法呢!之後,再由歐洲人將製作熱狗(香腸)的技術傳播至美洲,各式各樣的熱狗(香腸)也開始了多國文化的變化。現在在德國流行粗絞製成的熱狗(香腸),因為平常西式的熱狗(香腸)是把肉完全打成肉泥,稱作完全乳化,洏粗絞肉所製成的熱狗(香腸),讓消費者能直接吃到肉塊,讓其感到貨真價實,質感也更高級呢!
熱狗的做法:
【材料】熱狗香腸(或火腿腸)4根,圓白菜4片,胡蘿卜半根,色拉油、鹽和胡椒各少許,長麵包4個,黃油兩大勺,番茄醬(根據口味也可以用蛋黃醬或調制的芥末醬)4大勺
1 用刀在香腸上劃出斜紋;
2 將圓白菜和胡蘿卜切成絲;
3 在平底鍋中倒入兩小勺油,加熱後放入香腸略煎;
4 倒入圓白菜和胡蘿卜絲,略炒一下, 撒上鹽和胡椒;
5 將長麵包在微波爐中稍微加熱,從中間切開,塗上黃油,夾入香腸和菜絲;
6 最後將番茄醬擠在上面。
希望對你有幫助
『捌』 在街邊店裡菜單上看到美國式熱狗、義大利式熱狗、德國式熱狗等等,它們在用料上有什麼不同
熱狗(Hot dog)是香腸的一種吃法。夾有熱狗的整個麵包三明治也可以直接稱作熱狗。吃熱狗的時候可以配上很多種類的配料,比如番茄醬、美乃滋、芥末、漬包心菜、漬白蘿卜、洋蔥屑,生菜屑、番茄(切片,切屑或切塊)和辣椒等等。熱狗還有其他種的變化。加起司的叫做「起司熱狗」,或是直接叫「起司狗」。加了辣肉醬(chili)的叫做「辣狗」。前面兩種全加的就叫「辣起司狗」。裹了玉米漿的油炸熱狗,而且插了 熱狗
根小竹棒的叫做玉米狗。(在台灣有時也只稱熱狗)玉米狗可以直接吃,或是沾了芥末或是番茄醬之後吃。受各地方不同飲食習慣的影響,熱狗會使用不同的材料,傳統上會使用法蘭克福腸,而一般則以豬肉或牛肉為主,但也有使用牛肉及豬肉的混合餡料,或是甚至使用火雞肉、雞肉或蔬菜類等不同材料製作,再經過調味,入味,有時會用煙薰,然後烹煮。在出貨前一般會先把包覆熱狗的覆膜先去掉。一般尺寸的熱狗長度是6寸(15厘米)。在某些地方則是長度12寸(30厘米)的熱狗比較受到歡迎。【材料】熱狗香腸(或火腿腸)4根,圓白菜4片,胡蘿卜半根,色拉油、鹽和胡椒各少許,長麵包4個,黃油兩大勺,番茄醬(根據口味也可以用蛋黃醬或調制的芥末醬)4大勺 1 用刀在香腸上劃出斜紋; 2 將圓白菜和胡蘿卜切成絲; 3 在平底鍋中倒入兩小勺油,加熱後放入香腸略煎; 4 倒入圓白菜和胡蘿卜絲,略炒一下, 撒上鹽和胡椒; 5 將長麵包在微波爐中稍微加熱,從中間切開,塗上黃油,夾入香腸和菜絲; 6 最後將番茄醬擠在上面。 在美國,熱狗是最受人們歡迎的食物之一,它物美價廉,方便快捷。 最正統的吃法是將香腸夾入長條麵包中,然後放入新鮮的蔬菜和一些特製的醬料,美國人一般選用 熱狗
洋蔥,酸菜,新鮮番茄粒,還有番茄醬和master(一種黃色微辣醬料) 熱狗價格低廉,在美國最大的連鎖超市costco裡面,每個只售1.50美元,還送飲料一杯。要知道,即使是一片披薩也要1.99美元。 把熱狗腸或你平時喜歡的香腸用熱油炸透,在麵包中加上你喜歡的蔬菜,一般必須有的是生菜,然後澆上色拉醬、番茄沙司、黃芥末等等就成了美味的熱狗! 取一麵包條中間切一刀,放上一條熱狗腸,擠上番茄醬和淡芥么醬就是熱狗(有酸奶油擠上一點就更好了)。 自製的新鮮蛋黃醬,口感非常好,也並不復雜,用食物料理機做。 雞蛋黃3個,放到食物料理機中,開中速打。 邊打,邊加橄欖油(沙拉油亦可,但少了那種特殊的香味),量的多少完全靠觀察,看著稠了,就不要再加了。最後加上少許白醋,黑胡椒。打蛋黃醬,我從不量化調料添加的多少,不確定口味的話,把機器停下來嘗嘗,再添再打。 【青醬做法】大蒜50公克、九層塔100公克、松子100公克、橄欖油100西西、巴馬乾酪60公克、鹽、胡椒。松子與一半橄欖油先打成糊狀,再將九層塔與另一半橄欖油打成糊狀,對在一起拌入起士粉、鹽和胡椒,充分拌勻先置於室溫一小時後,再放入冰箱冷藏。 波蘭人是這樣的, 用沙拉醬1/3,番茄沙司1/3,芥茉醬1/3,胡椒粉,鹽,糖,適量. 如果正在減肥,可以將沙拉醬用酸奶替代,我更加喜歡酸奶的,如果沒有約會,可以加入蒜末,很正宗的. 這個姜還可以用來拌沙拉,沾烤肉, 漢堡包
美國或英國的漢堡(HUMBURG)里主要是加MUSTARD,即芥末醬, 和SWEET RELISH(一種酸甜的腌制蔬果醬料)。熱狗(HOTDOG)里加KETCHUP, 即番茄醬,或MASTARD(芥末醬)。三明治(SANDWICH)就隨個人所愛了,但麵包片一定會抹上BUTTER(黃油)。另外很多英國人愛抹沙拉醬,在美國只是最近才發現了沙拉醬(SALA CREAM)(---可能使我才發現吧)。 當然,你可以根據自己口味添加不同的醬料。 hot dog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由德國法蘭克福一個麵包師用豬肉,牛肉混合做成的一種香腸。但hot dog 是幾年後一個名教湯姆斯。到更的漫畫家最先使用的,他畫了一幅會說話的,形狀象狗熱的伸出了舌頭的香腸的漫畫,取名為「hot dot」.於是熱狗的名字流傳開了。隨著時間推移,熱狗也由單純的香腸,變為麵包夾香腸。
『玖』 1部電影中一群外星人組建拉一個機器人其中主人公參加了吃熱狗比賽
戴夫號飛船
90分鍾
2008年7月11日
作為一個剛剛來到紐約這個大城市的新鮮人來說,戴夫不能不算是一個異類,他看上去總有些不太對頭。先不要說他對這個城市有多麼不適應,而是他的身體和他的大腦似乎都配合不上。這樣的格格不入看似匪夷所思,其實有著一個合理的解釋:原來戴夫根本就不是人類,他是被一個微型的外星人按照自己的形象而建造出來的宇宙飛船。
『拾』 誰知道美國吃喝大賽中參賽者的情況
都聽說有世界盃湯尤杯這杯那杯的賽事,可你有沒有聽說過有的賽事卻是用碗(BOWL)做名的。2002年2月21日,美國福克斯電視就播出了「第一屆饕餮碗」大賽,號稱是「世界最大的比吃競賽」。來自世界各地的40個參賽者向成堆的蛋黃醬、黃油、牛舌、洛基山牡蠣發起挑戰,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全部吃完這些食物。而比賽惟一的規則就是「吃下肚的必須放在肚子里」,如果吃了又吐出來,就等於沒吃。比賽最後一輪是比吃牛腦,來自日本的選手小林建擊敗對手成為冠軍,拿到了25000美元的獎金。
日少年吃贏美國漢
碰巧的是「饕餮碗」的冠軍小林建也是去年7月4日舉行的每年一度的「內森」杯全球熱狗比吃大賽的冠軍。23歲的小林建在12分鍾里吃掉了50個熱狗,打破了去年由另一日本少年創造的25又1/8個熱狗的紀錄,從而贏得了他垂涎已久的國際黃腰帶。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成績分別為31個和23個熱狗。而在去年舉行的另外一場比吃大賽上,一名叫比爾·西蒙斯的「雞翅大王」在半個小時內生吞活剝了137個雞翼。
2002年3月3日,美國探索頻道晚上9時播出了一個名為「大肚腩者」的紀錄片。片中的三個主人公都是賽吃能手,因為能吃都獲得了一個綽號。唐·萊爾曼綽號叫「摩西」,愛德華·賈維斯叫「曲奇」,凱文·利普希茨叫「狂人」。他們組織三人行是為了一個共同目的,那就是互相鼓勵,同仇敵愾,爭取在今年舉行的「內森杯」比吃賽上打敗小日本,以雪國恥。萊爾曼曾是matzo-ball(一種面做的湯團)冠軍,現在是吃漢堡包紀錄的保持者,他的最新紀錄是10分鍾內吃完了11又1/4個漢堡包。吃比薩、炸薯條、冰淇淋則是賈維斯的專長,他曾一次性消滅過3.785升的香草冰淇淋。而利普希茨最擅長吃腌菜。但從2000年的內森杯開始,連續兩年熱狗比賽的冠軍頭銜都被日本人拿走了。熱狗是美國人的日常食品,吃熱狗賽卻讓一個外國人佔了頭魁,他們感到很不服氣。
但是利普希茨今年好像運勢不佳,連通過地方上舉行的決賽資格選拔賽都有困難。萊爾曼和賈維斯陪他前往各個比賽地點,為他搖旗助威。
競吃賽欲加入奧運
這些參賽者都是一個組織———國際競吃聯盟(,簡稱IFOCE)的會員。福克斯舉行「饕餮碗」大賽事先需徵得IFOCE的同意。而且你不要看到電視台那麼大張旗鼓地宣傳,就以為像類似的「競技」是稀罕事。其實,除人們都熟知的每年一度的「內森」杯全球熱狗比吃大賽外,這樣的活動一直在世界各地進行著,而且都打上了各國吃文化的烙印。在德國,有一年一度的吃烤腸大賽,英國比賽的項目則是吃炸薯條。所有比吃的活動都要獲得I�FOCE的批准。只要時間安排得開,該組織樂得天天都有人向美味發起挑戰。
謝伊家兩兄弟理查德和喬治成立「國際競吃聯盟」已經接近10年了。他們負責制定比賽規則,組織參賽者在美國各地定期舉行比賽。兩兄弟還曾與美國奧委會和國際奧委會聯系,希望把比吃大賽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不過,讓他們很沒面子的是,至今也沒有人給他們任何反饋。
餐館設計各式比賽
然而除掉這些由IFOCE授權的比吃大賽之外,還有一些比賽簡直令人匪夷所思。Eagle』sDeli餐館坐落在波士頓的燈塔街,是當地大學生常去的地方。餐館提供一份包括雞蛋、熏肉、香腸在內的早餐套餐和一份包括由幾種漢堡包組成的午餐套餐。顧客只要吃完其中任何一份套餐,他就可以免交餐費並作為優勝者上餐館的光榮榜。
而美國另一家很有名的牛排餐廳Chica�goChopHouse為顧客提供的挑戰則是重約1.8公斤的大脊骨牛排。這里不設任何獎項,也不會把優勝者的相片掛在牆上讓他美名遠播,頂多是在他背上拍一下以資鼓勵。但是人們還是趨之若鶩。這其中不乏女性。
這家餐廳的合夥人約翰·蓬塔雷利描述,8年前有一夥人來到店裡下賭注,賭一位小夥子能不能吃完一份固定的菜單上所有的東西。那伙人下了900美元,餐廳追加了100美元。首先上桌的是一盆愷撒色拉。接著是1.8公斤多的大脊骨牛排,然後是一整份1.36公斤的龍蝦尾,然後又是一份1.36公斤的大脊骨牛排,最後是三大鏟巧克力冰淇淋。時間是兩個半小時。而這位年輕人竟然全部在規定時間內吃完了。這把蓬塔雷利嚇了一大跳。因為餐廳在上菜時做了手腳。每一份肉食和海鮮都比原定量超出至少340克。這就意味這個人總共吃約5.5公斤的東西。吃完以後,這位優勝者的襯衫紐扣都快要被撐斷了。據說,他回到家之後就躺到搖椅上不停地搖了好幾個小時。
日少年原來有絕招
紀錄片「大肚腩者」中談到了吃的技巧問題。比如萊爾曼就通過一天跑6.5公里路,吃14個熱狗來訓練自己。在電視鏡頭前,他一口氣喝下約7.5升水,也是為了在比賽前將胃撐開。一位醫學博士認為比吃賽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先使食物快速通過食道頂端的咽喉。而食物最終要從食道落到肚裡,所以站著吃這個動作本身就可以節約比賽者的時間。還有一個理論是大胖子不一定吃得過瘦子。理論根據是皮膚比脂肪更有彈性,所以胃部有脂肪的人胃的容納量就比瘦子要小。
出手不凡的日本選手小林建身藏絕招。他的絕招就是根本不嚼食物,每次都幾乎是將食物吞下去。他將熱狗中的麵包和熱狗腸分開,又把熱狗腸一掰兩根,並排著塞進喉嚨里。然後用一點水蘸著兩片麵包,順著喉嚨咕嚕咽下去,絕對不會被食物噎住。而且這樣做的好處是比賽期間根本不需另花時間喝水。
可怕的比賽後遺症
對這些參賽者而言,吃已經成了一種機械運動。任有多美味,他們也決不會有大飽口福之感。而比賽之後的後遺症更加可怕:必須通過種種途徑設法消化塞滿整個胃的食物,否則根本無法做別的事情。長久的暴飲暴食也嚴重危害著健康。那麼既然這么不舒服,他們為什麼還樂此不疲?難道僅僅為了拿獎金?
謝伊說:「我們從比賽中獲得了許多樂趣。比賽的場面也稱得上是壯觀。但是我們可不是在玩雜耍,這是很認真的一項活動。」他還把小林建比作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
曾在1993年在21分鍾內吃完了麥當勞菜單上所有食物(一個芝士堡、一個普通漢堡包、兩個巨無霸、約2.5兩芝士、一個麥樂雞三文治、6塊炸雞腿、一份超大包薯條、一小份色拉、兩個蘋果派,另外還加小曲奇)的多諾霍說他是「為了榮譽而戰」。而按謝伊的說法,「這是一項人人都可參與的運動,因為不需要專業知識,規則誰都明白。一個好的吃家就是一個好運動員」。多諾霍還說參加比吃大賽是對生理和心理極限的挑戰。考驗自己的自信,考驗人的意志是否能促使身體達到希望達到的高度。萊爾曼在「大肚腩者」節目里就很嚴肅地說:「有人擅長學數學,有人擅長打高爾夫,我的專長就是吃。」(如嘉)
有著「大胃王」之稱的日本人小林建19日在美國田納西州查塔努加舉行的世界吃漢堡包大賽中,以8分鍾吞下67個小漢堡包的紀錄奪得了冠軍。
據法新社報道,小林建在此次比賽中擊敗了14名美國對手,獲得了1萬美元的獎金。此次比賽總獎金額為2.25萬美元,這是包括紐約國際吃熱狗大賽等所有比賽中獎金額最高的一次。
國際賽吃聯合會的戴維·貝爾說:「小林建無疑是生活在地球這個星球上的最能吃的人。」這一聯合會曾批准過80多次竟吃比賽。
在當天的比賽中,21歲的喬伊·切斯特納特吃下了62個小漢堡包,獲得第二名,他因此贏得了5000美元獎金。索尼亞·托馬斯和鮑勃·夏沃德特則分別吃下了56個和51個小漢堡包而名列第三和第四位。
現年27歲的小林建來自日本長野縣。這位日本「大胃王」非常清瘦,他的身高只有1.67米,體重僅為65公斤。今年7月4日在紐約舉行的一年一度的國際吃熱狗大賽中,小林建在12分鍾內吞下了49個熱狗,連續第五次奪得了這一賽事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