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醫養生的養生觀
養生和生活的關系決定了養生觀點的多面性。那麼,什麼是養生?為什麼要養生?如何養生?讓我們從養生文化高峰論壇上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中,領略養生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
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
1. 未病先防、未老先養。
2.天人相應、形神兼具。
3.調整陰陽、補偏救弊。
4. 動靜有常、和諧適度。 其一,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中醫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無時無刻不受天地的影響,就像魚在水中,水就是魚的全部,水的變化,一定會影響到魚,同樣的,天地的所有變化都會影響到人。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天人一體,養生的方法隨著四時的氣候變化,寒熱溫涼,做適當的調整。
其二,陰陽平衡的健康觀。陰陽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養生的目標就是求得身心陰陽的平衡。什麼是陰呢?陰就是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什麼是陽呢?陽就是能量,陰陽是相對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動的、發熱的、都屬於陽;凡是向下的、往裡的、發冷的、都屬於陰。身體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造成陽過盛或陰過盛,陰虛或陽虛,只要設法使太過的一方減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陰陽再次恢復原來的平衡,疾病自然就會消失於無形了。所以,中醫養生高度強調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體觀。中醫養生注重的是身心兩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體的鍛煉保養,更注意心靈的修煉調養,身體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影響身體,兩者是一體的兩面,缺一不可。 《黃帝內經》在開篇《上古天真論》首起問題就是關系功能衰退和壽命的問題:「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神農本草經》則不斷提出「不老」的概念。聶文濤在《求索神農智慧》一書中指出:中醫學和中葯學的發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經驗積累,而是大量先哲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進行的探索。
《道德經》上曾經講到,那些善於養生的人們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傷害。他們知道如何通過正確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從而獲得健康,也會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長久。當人們能夠遠離病痛,自然就能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貳』 中醫如何「治未病」 「治未病」高峰論壇專題講壇
1.中醫「治未病」的內涵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治未病」是中醫學重要的防治思想。這里的「治」,並不單純指醫療,還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內容。「治未病」,就是預先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大致講,可以理解為三個層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防微杜漸」,三是「既病防變」。它要求人們在平時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釀成大患,在病變來臨之際要防止其進一步惡化,這樣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動權。 具體說來,中醫「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平素養生,防病於先。毫無疑問,「治未病」首先應該著眼於平素養護和調攝,未雨綢繆,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發生。也就是《黃帝內經》中所強調的「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在平時注意保養身體,從培養正氣,提高機體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襲兩個方面預防疾病的發生。 防微杜漸,欲病救萌。《黃帝內經》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說疾病雖然還沒有發生,但已經出現了某些徵兆,或者是疾病還處於萌芽狀態時,就應該採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漸,從而防止疾病的發生。 我們知道,健康與疾病之間並沒有一個截然的界限,中間可能存在一個「第三狀態」(即亞健康狀態)。在「第三狀態」,盡管事實上體內已開始發生某些異常變化,但病象尚未顯露,或雖有少數臨床表現,卻不足以據此確診病症。「第三狀態」的前途有兩種可能:或者向健康態轉化,或者向疾病態轉化。中醫「治未病」的任務就在於促進其向健康態轉化。《黃帝內經》中提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顯然,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雖未發生、但將要發生之時,採取措施治其先兆。臨床上像中風之類的病證,多數有先兆症狀,如頭眩、肢麻、手顫等,如能及時發現,採取果斷措施,就可以避免發病。還有一些發作性疾患,如哮喘病,當出現先兆症狀時,或在緩解期,預先採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發作。 已病早治,防其傳變。〖HT〗疾病發生的初期,就應該及時採取措施,積極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這也屬於「治未病」的內容。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講到:「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又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都是在強調疾病的早期治療。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較淺,病情較輕,正氣受損不重,因此早期治療很容易解決問題。正像《醫學源流論》所說:「病之始生淺,則易治;久而深入,則難治」,「故凡人少有不適,必當即時調治,斷不可忽為小病,以致漸深;更不可勉強支持,使病更增,以貽無窮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癒,就不會進一步發展、惡化。否則,等到病邪強盛、病情深重時再去治療,就比較困難了。 從根本意義上講,人類醫學應該是關於「健康」的學問,而不是關於「疾病」的學問。治療「已病」只是在疾病發生後不得已的應對措施,是「消極醫學」;而「治未病」,防患於未然才是積極主動的。預防為主,防重於治,應該說是中、西醫的共識。但是現代預防醫學主要是針對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生、發展規律,探索和分析環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並通過公共衛生措施達到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的目的。而中醫的「治未病」思想則主張通過飲食、運動、精神調攝等個人養生保健方法和手段來維系人體的陰陽平衡,提高機體內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從而維護「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健康狀態。
『叄』 全國人大代表與優秀企業家高峰論壇會的策劃流程是怎麼做的
去全國人大
『肆』 高分懸賞。 這個標題:2014中國產業新區高峰論壇策劃方案。 文庫下載PPT版本。
您要的附件已上傳 請下載 滿意請採納回答
『伍』 高峰論壇策劃書中支持經費說明是怎麼寫具體講詳細點,急死了 啊,謝謝,在線等啊
建議你去網路隨便搜索相關話題的策劃書,然後下載下來,把裡面的內容修改一下就行了。
『陸』 2015中國便秘高峰論壇會議議題有哪些
您好:
2015中國便秘高峰論壇將於2015年4月17日至19日在四川成都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便秘聯誼會、《中華胃腸外科雜志》、《結直腸肛門外科雜志》聯合打造的高端學術品牌
會議議題
1、有關便秘的基礎研究、動物實驗、流行病學調查;
2、慢性便秘的診療方案;
3、中醫葯治療便秘的歷史、現狀和展望;
4、便秘治療的新觀點、新方法、新進展;
5、有關便秘治療的葯品、器械的臨床應用。
更多會議具體詳情關注活動家即可
希望可以幫到您
『柒』 林新棟是誰
林新棟,福建莆田人,自小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行孝為先,在成長路上通過對中醫葯的接觸,深受家鄉中醫文化的熏陶與影響,立志於中醫葯文化傳承、與百姓身體健康的預防與調理,更想早日把中醫葯推廣到全世界。
林新棟先生起初並沒有進去到中醫葯文化領域,而是在各種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從廣州經營酒店業發展至保健品集團公司歷任銷售經理、營銷總監,後又進入新華社廣東分社新聞發展中心從事采編工作,在市場運作和發展中先後個人成立了福州凌雲貿易有限公司、江西天意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林新棟先生以敏銳的視角運作市場,具有十多年的市場實戰和企業管理能力,並積累了豐富的戰略規劃、企業管理、品牌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健康醫學、自然醫學等方面的專業服務經驗,是一名具備深厚理論素養與實戰經驗的專業咨詢顧問。
自 2008 年加入中醫葯事業單位至今,林新棟先生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醫葯文化產業標桿,成功策劃舉辦過 7 屆特效中醫葯發展大會, 五屆中醫葯養生論壇、策劃發起了以中醫葯為主的「全民健康排毒養生工程」、「全國醫葯健康工程」、「中華孝道工程」、「中醫葯預防埃博拉策略」等大型活動,2016 年 8 月份在北京策劃舉辦了「世界醫葯健康產業高峰論壇」自次把中醫葯產業發展作為階段工作重點。
『捌』 中醫養生是研究什麼的
預防疾病和保健養生吧。
我用過挺多中葯成分的護膚品、精油之類的東西,最明顯的感受有點像調理身體,有些中葯保健品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