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的新年聯歡會怎麼創新啊除了高年級包餃子、煮餃子之外還能有什麼好玩的
擊鼓傳花、踩氣球,猜謎語等,還可以由同學自己出表演節目。
2. 餃子宴策劃書
一、活動時間周五晚上7:00
二、活動地點
三、活動主旨
借聖誕氣氛,以包餃子的傳統活動方式,感受中西文化的融合,並加強德語專業和國際班學生的溝通,增強中德學院德凝聚力,在動手中共創和諧。
四、活動的前期准備工作
1、 地點的選擇和食品的供應情況
(1) 由外聯部具體負責了解地點的租用和包餃子所需的東西的准備。細見附錄1
(2) 由權益部具體負責了解啤酒和一些用品(如桌布,杯子等)的購買。詳細見附錄2
2、 活動宣傳
主要由宣傳部負責在賓館和橋頭各放置一張海報。
3、 活動的組織報名
主要通過各班班長進行報名,並將具體的人數等報名情況通知給副主席
4、 老師的邀請
主要由副主席具體負責老師的邀請和通知工作,包括老師到場後的入席問題(一般按老師意願分散到各個班級)
5、 活動中的游戲和文藝活動
主要由文藝部和組織部負責具體的節目策劃和組織(包括活動中的獎勵政策和記分政策),保證節目的順利進行和熱情度。節目單見附錄3
6、 具體座位安排
由開會討論通過的座位分布圖,並由宣傳部出海報公布。
7、 活動開始前的布置工作
提前1小時學生會成員進行布置工作,主要是物品的分配(外聯部只要負責)和桌椅的擺放(主要由宣傳部負責)
五、活動流程
(1) 進場:活動開始前半小時開始進場,並按照各桌子上的分班情況有序入坐
(2) 開場:由主持人(女:張君儀,男:舒泱皓)講解具體的活動安排和評分細節
(3) 過程:以100各餃子為下鍋數量,即每個方塊在完成100個餃子後可上繳至廚房門口),由評判人員(辦公室負責)對餃子進行清點(不合格的不記數)100個餃子可獲20個獎勵,以積分券的形式發放。隔一段時間進行一些游戲和文藝表演,參加者可獲得不同層次的獎勵積分卷。各方塊可憑借積分卷至服務台(權益部和生活部負責)根據兌換要求換取啤酒、飲料、作料等物品。最後根據黑板上的各方塊的最後積分由主持人宣布活動的最佳方塊。
(4) 收尾:先讓各位參與者清理一些活動垃圾,最後由學生會對場地進行最後的清理打掃工作,保證場地的整潔。
3. 小學生包餃子收獲怎麼填
我為自己撈起來了一大碗餃子,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覺得十分好吃,因為這是通過我自己的努力和勞動包出的餃子,吃起來自然有一種喜悅的滋味。
我邊吃邊想:人應該通過自己努力來獲得財富,人應該通過自己努力來獲得成功,人應該通過自己努力來創造生命的價值。社會上有許許多多人在不斷努力工作,但也有不少人不想勞動甚至甘當乞丐,他們依靠別人的同情心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正如課文《有的人》里說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那些乞丐雖然肉體還存在,但他們的心已經死去了,只留下了一個軀殼,這又有什麼意義呢?那些不斷努力工作,為自己、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他們就算是死了,但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在這個美麗的世界永放光芒、永垂不朽!!!
4. 小學開展春節寫對聯包餃子活動總結
新年到!街上張燈結綵、彩旗飄揚、熱鬧非凡。你們說這是什麼節日呢?當然是新年。
新年到!新年到!大樹戴上紅燈籠。紅燈籠像一個個大橘子,沉甸甸地垂在枝頭。晚上,「大橘子」給馬路穿上一件美麗又鮮艷的紅衣裳。
新年到!新年到!大街上真熱鬧。超市裡人山人海,大人、小孩都急急忙忙地買年貨,挑選著自己需要的東西,過一個無憂無慮的大冬天。工廠里的工人也不甘示弱,用自己辛辛苦苦攢來的血汗錢,為家人買年貨。
新年到!新年到!煙花爆竹響當當。人們都迫不及待地買煙花爆竹,讓天空綻開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咦?這是那裡的蝴蝶啊?給天空姐姐戴上美麗的蝴蝶結,「噼啪」什麼東西這么響,嚇得我們家的小狗之之瑟瑟發抖,還以為是誰把東西摔了呢!
新年到!新年到!孩子們笑嘻嘻。孩子們可以拿到一大堆的壓歲錢,穿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服,給我們的家園增添了色彩。
新年真是個喜氣洋洋的日子。
5. 包餃子的過程小學三年級50字左右
寫作思路:根據親身經歷寫出包餃子的樂趣以及過程,然後在根據整個過程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今天晚上,我看見媽媽在包餃子,覺得很容易,我也去包餃子。
哎呦,我捏左邊,餡子從右邊擠出來了;我捏右邊,餡子又從左邊擠出來了,怎麼包都包不好,還弄得我滿手都是餡。媽媽笑著對我說:「還是我來教你吧!先拿一張皮放在左手心,再把餃餡放在餃皮的中間,餃餡不能放得太多,太多會把皮子撐破,太少呢,不好吃也不好看。
捏的時候要先從中間捏一下,再從兩邊向中間捏,要捏緊點。」我照著媽媽的方法去做,終於包好了一個餃子。我好開心啊!
大年初一,我們全家人一起包餃子。爸爸准備了兩種餡兒,一種是三鮮味,另一種是韭菜味。爸爸先揉了大面團,我也一起幫忙揉面團,面團非常柔軟,很有彈性。接著爸爸開始擀皮,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媽媽包了50個餃子,我包了15個餃子。媽媽說:「你包的餃子像恐龍」。
我覺得我包的餃子像刺蝟。然後,爸爸把我們包的餃子全都煮了,我吃了11個餃子,自己包的餃子美味極了。
6. 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記錄表包餃子活動體驗與感悟怎麼寫
活動經過以及自己的感受
7.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餃子文化知多少》精品教案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1) 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合作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
2) 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學生對餃子比較熟悉,餃子是中華民族喜聞樂見的食品,學生對研究餃子會有濃厚的興趣;
3) 依據山東省地方課程《天天飲食》中「飲食天地」課題。 (二)、課題提出的過程
時間:2003年12月10日
指導原則: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提出課題
課堂上,同學們一致認為「飲食天地」這個課題涉及面太廣、探究難度相對較大,但又對飲食方面的問題又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鑒於同學們對研究這個課題持保留意見,我便提出讓學生自己圍繞「飲食天地」設計具體課題。同學們紛紛抓住表現自己的機會,他們的發言七嘴八舌、此起彼伏,短時間內提出了十餘個課題,有:冷盤拼盤之研究、中國傳統面點、我眼中的中國魯菜、食品的營養、餃子文化知多少……經過同學們多次討論、篩選、研究,大家一致認為「餃子文化知多少」這個課題比較合適,因為「餃子」既是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食品,又是同學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愛的食品,有比較多的實際操作經驗。我尊重同學們的意見,選擇了《餃子文化知多少》這個課題。
同學們圍繞餃子熱烈討論想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有的想了解餃子的歷史;有的想知道古代人吃的餃子是什麼樣的;有的想了解餃子的品種;有的想知道為什麼大年三十和初一都要吃餃子;還有的想知道外國有沒有餃子、和中國的餃子是否一樣等等。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不僅多而且很雜亂。我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與歸納。同學們熱烈討論,充分交流,發言踴躍,最後歸納為四個子課題:
(1)餃子的來歷與傳說;
(2)餃子的品種;
(3)餃子的有關講究;
(4)包餃子的過程與技巧。 二、分組落實四個子課題 時間:2003年12月10日
指導原則:師生互動合作
課堂活動內容:
(1)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喜好、興趣選擇子課題;
(2)每個小組分別制定出詳細的研究內容、實施方案;
(3)每個小組都選出了課題組長,小組成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三、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通過確定課題、小組合作實施、廣泛收集信息、小組成果展示、教師階段總結和評價等活動環節的開展,期望達到以下目標:
1、提高學生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創新意識
3、增進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
4、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意識
5、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動手實踐能力
6、讓學生初步了解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喚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弘揚和挖掘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濃厚興趣 四、活動的總的指導原則 1、校內和校外結合
2、課內和課外結合
3、理論和實踐結合
4、學問性知識和體驗性知識結合
5、師生互動合作與學生自主探究結合
切實體現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整合性、開放性、自主性和過程性特點 五、活動過程 起止時間:2003年12月3日——2004年1月7日
1、信息資料收集階段
指導原則: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學會體驗,獲得體驗性知識,學會多渠道收集信息資料。
具體實施: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注意觀察各類與飲食文化特別是有關餃子的場所,提醒學生留意觀察馬路兩邊的飯店、酒樓,收集廣告宣傳用語;帶領部分學生到餃子館,通過看、聞、嘗、問等方法,了解濟南餃子經營狀況及花樣品種;借閱與餃子有關的各類書籍進行摘抄;也可以上網查找有關餃子的資料;大家在平時的閑談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拿出來,資源共享,使個人的資料儲備更完善;親自實踐,在家裡學做餃子,在下廚的過程中體驗參與的樂趣。
2、分類整理信息資料階段
指導原則:讓學生學會系統化地處理信息資料,為利用信息資料提供方便。
具體實施:各組將組員收集到的信息資料進行匯總、歸納、整理,可以是文字、圖片、實物,也可以是音像,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豐富多彩。要求組員對收集到的信息資料進行充分消化。 3、成果展示階段
指導原則:讓學生充分參與,鍛煉語言表達、動手實踐能力,體驗快樂,享受成功。
具體實施:仔細准備這堂課所需物品,比如:包、煮餃子的原料及工具,掛圖,媒體資料等。
(1)教師開場白。
(2)各活動小組依次上台展示實踐成果:場景表演、現場操作、經驗介紹結合圖表展示等等。
(3)教師進行鼓勵性小結。 4、活動引伸階段
指導原則: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我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熱愛民族、熱愛生活的情感,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我國飲食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具體實施:
(1)讓學生繼續進行各類飲食文化的收集,不定期開展飲食文化交流會。
(2)希望學生加強實際操作,用自己的勞動服務於自己,服務於家人,服務於社會。
(3)讓全校師生共同關注飲食文化。 六、活動評價與反思 (一)、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得到了什麼
孩子們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求知慾是與生俱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讓學生走出了課堂,走進了生活,融入了大自然,使學生的眼睛變的更明亮,小手變的更靈巧了。同學們根據自己設計的調查內容積極查找資料、收集信息,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使他們學會了體驗,學會了多渠道收集信息資料,並有了對社會初步的情感體驗。
在分類整理信息資料階段中,同學們興趣十足地討論、篩選、收集、調查、記錄與采訪的探究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寬松的心理環境,突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學生興趣盎然,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十分高漲,真正實現了「要我做」為「我要做」。
進行成果匯報時,同學們展示的資料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展示形式不拘一格,如:有的以故事的形式敘說、有的以連環畫的形式進行講解、有的從網上下載了各種美麗的圖片、還有的播放了本小組外出采訪過程的實錄。這樣的匯報、交流,不僅喚起了學生對探索過程的回憶,更是對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梳理,學生通過交流,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在交流匯報中不但獲得了知識,更學會了贊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
在「動手試一試」的活動中,使同學們把活動期間所看到、聽到、學到的東西,動手錶現出來。從他們的 「五彩餃子」、「彩繪餃子」、「什錦餃子」……各種形狀奇特、與眾不同作品中,使我深深體會到了學生那驚人的創造力和無窮的潛能。
除此,同學們還學會了接人待物、學會了計劃和安排、學會了請教、學會了展示自己、增強了受挫能力。就拿采訪來說,我們的學生由最初的不敢問、不會問、盲目行動,到現在的選擇有價值的問、提前預約、禮貌提問、及時紀錄、相互補充、理解被采訪這不能合作的原因等良好表現,不能不說是一種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給教師的思索
一位著名教育改革家曾這樣說過:學生的潛能就像空氣,可以壓縮於斗室,可以充斥於廣廈——你給他多大得空間,他就有多大的發展!《餃子文化知多少》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使我深深地領悟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和真諦!我們學生不是不行、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當老師的缺少一雙發現的眼睛,不敢大膽放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其實學生充滿了高昂的熱情和力量。這個活動不僅給學生帶了許多收獲,老師也受益匪淺。如:「分類整理信息資料」與「成果匯報」兩階段,使我深深地了解到中國傳統美食——餃子的歷史淵源、明白了餃子其中的各種講究與規矩,並通過學生的調查材料還讓我掌握了一些包餃子的技巧。整個活動,讓我更充分相信了學生的潛能,更大膽的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自由發揮、大膽創新。
對於如何搞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還在繼續,相信這一新課程改革中的新事物將會為廣大青少年朋友的學習生活帶來更為精彩一筆。 附:成果匯報資料(其中的一部分) 民間傳說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個貧困的山村,有一戶人家很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家裡沒有白面,也沒有菜,聽著四鄰的剁菜聲,心急如焚。無奈,只好向親友借來米面。和好面後,又胡亂弄了點雜菜湊和成餡,就包起了餃子。因為面是借來的,所以包的餃子就格外珍貴,擺放時,就一圈一圈由里到外,非常整齊,也很美觀。剛剛從天庭回來的灶王爺看了很高興。同村有個財主,家有萬貫家產,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慣了,根本不把餃子放在眼裡。大年三十這天用肉、蛋等料調餡,包成了餃子,亂放在蓋簾上。小料餃子下鍋煮熟後,一吃味道全變了樣。豬肉餡變成了蘿卜菜。而那戶窮人的餃子卻變成了肉蛋餡的。原來,是灶王爺對財主家包餃子的態度很不滿意,為了懲罰他,就把兩家的餃子給暗中調了包。第二天,這事便在村裡傳揚開來。從此,人們再忙,年三十的餃子也要擺放得整整齊齊,以討個「圈福」的口彩。 餃子的傳說:
三百年前在東北長白山上,出現一隻兇猛無比的大怪獸,常跑到村裡來叼走小孩,吃掉牲畜。村裡的人都很害怕,這年除夕,村裡來了一個名叫努爾哈赤的人,知道怎麼回事後,就對村裡人說:「別擔心,我來替你們除去禍害。」除夕晚上,努爾哈赤便帶著武器,獨子前往大怪獸出沒的地方。半夜,怪獸終於出現了,努爾哈赤一箭便射了過去,大怪獸驚叫撲了過來,他拔出短刀,連刺怪獸,終於怪獸倒地死了。村裡的人把怪獸的肉剁碎,包在麵皮里煮來吃掉,以發泄心裡的憤恨。從此以後,每年除夕,人們都要用麵包上肉餡,做成食物來吃,他們把這種食物稱「餑餑」。慢慢的,逢年過節吃餑餑的習慣便傳到了全國,後來人們又把餑餑叫做「餃子」。 (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畫的連環畫) 外國餃子大觀:
朝鮮餃子:以牛肉為餡,特喜歡在餡里加上辣椒,包的餃子半月形站著。
越南餃子:以魚肉為餡,還加橙皮、豬肉、雞蛋,包的餃子卻與朝鮮的餃子相反,一個個仰面朝天躺著。
匈牙利餃子:餡是果醬,連李子、杏、烏梅也做餡。包餃子的面要加土豆泥,吃時還要裹上炸好的麵包茸。俄羅斯餃子:吃時湯是第一道菜,餃子是第二道菜。
墨西哥餃子:餃子皮是用手壓出來的。包好的餃子放入用番茄、辣椒、洋蔥煮好的調味湯里煮。
義大利餃子:他們包餃子是把面壓成一長條,一勺勺放好餡,再用同樣的一條面片合在一起壓好後用刀切 餃子擺放的講究 :
年三十包的餃子,不僅形制上有講究,就連擺放也有定規。首先是不能亂放。俗話說:「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山東等地蓋簾子要用圓形的,先在中間擺放幾只元寶形餃子,然後繞著元寶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層擺放整齊,民間俗雲「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規定,蓋簾無論大小,每隻蓋簾上只能擺放99個,且要布滿蓋簾。因此,只能靠調節餃子的間距和行距來實現,謂之「久久福不盡」。。但是在黑龍江部分地區的農家,餃子卻不能擺成圓圈。據說把餃子擺成圓圈,會使日子越過越死。必須橫著排成行,這樣方能使財源四通八達地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