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配電系統的改造
中國地區和企業的供配電系統,電能浪費很大,其問題是多方面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如下述。
① 目前電網容量與負荷不匹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電量迅速增加,原建配電網的設備和導線均與用電量不相匹配,不少地方超負荷運行,不僅影響供電安全,還大大增加了配電系統的損耗。節能改造的辦法就是更新線路與設備。
② 供電電壓不合理
有些地區和許多較大型用電單位的供電電壓偏低,如過去規定企業進線電壓應為6千伏,中間需經過多次降壓,既需較多的建設資金,又增加了系統的電力損耗。適當提高供電電壓,將原二次乃至三次降壓減少為一次,可大大減少供電系統的設備與線路損耗。
③ 布局不合理
許多地區的用電戶和企業的用電設備遠離配電中心,使得低壓(0.4千伏)送電距離過長,造成很大的線路損耗和電壓降落。這種情況在舊的大、中型企業中普遍存在,原因是當時設計規定配電中心要建在企業的引進電源的一端。改善的措施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移近配電中心與用電設備的距離,將原來低壓長距離送電改為高壓長距離、低壓短距離送電,可以大大減少送電線路的損耗。
④ 無功功率短缺
隨著經濟的發展,供配電系統中感性負荷迅速增加,眾多的配電變壓器和電動機處於低負荷率的非經濟運行狀態,造成供配電系統無功功率的大量需求,如不及時補充,將引起供電電壓質量下降,系統損耗增加,既要浪費電能,又將影響供配電設備的使用率,甚至造成事故。解決以上問題的技術措施是在供電方和用電方加裝補償電容,前者稱集中補償,直接受益者是供電部門,用戶的效益來自少受功率因數不達標的罰款;後者稱為就地補償,直接受益者是用戶,主要是減少線路損耗。無功補償的效益除上述之外,還可以增大發電機、變壓器等設備的利用率,降低供電成本,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
⑤ 配電設備陳舊落後
我國在用的配電設備如配電變壓器及各類開關,許多是陳舊落後的,由於資金不足和相關部門節能意識不夠等原因,不能及時更新,結果浪費了大量電能。如配電變壓器的空載損耗60年代初的ST型變壓器是70年代初期產品S1型變壓器的1.32倍,S1系列又比S6系列的大約14%,而90年代後期以前應用的S7系列變壓器又比S6系列的小45%,90年代末國家推廣使用的S9系列變壓器的空載損耗和負載損耗更小。其它如電磁開關、電纜接頭及連接金具等情形類似。如能及時更新這些陳舊落後的配電設備,可使配電系統減少大量無謂的電能浪費。
⑵ 小區配電室因有凹陷所以要改造施工方案怎麼做
改造施工方案就必須是這個機密下沉的情況加以改造,可以把它進行分段進行改造,是停掉一部分,把基礎弄牢固,使它不下陷,你就恢復弄好的這段供電再停掉那個下陷的,再這樣處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改造的方案。
⑶ 35KV配電站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編制,要針對項目的具體情況來做。一般根據合同內容和甲方的要求,按照工期工期和安全、質量目標,進行人員配置(組織機構、專業配置、勞動力安排等);材料計劃准備;機具配置;分階段工期計劃安排;施工安全和質量保證措施等方面。最後,施工方案還應報監理審批,業主同意。
⑷ 電氣工程的施工方案
不知道你要哪方面的?給你說個建築方面的吧。
1.電氣工程概況
1.1 電氣工程主要有高低壓變配電系統、動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防雷接地系統、消防報警與控制系統、樓宇自動控制系統、結構化布線系統、電纜電視系統。
1.2 本工程供電電源由本場區l0kV開閉所引來兩路l0kV高壓電源,經電纜沿托盤直接敷設至地下1層變配電室。高壓系統為單母線分段,兩路l0kV電源分別供給兩台630kVA乾式變壓器,低壓系統為單母線分段運行,由地下1層低壓配電室配出的電纜干線均沿電纜橋架明敷至電纜豎井和各供電點。
1.3 建築物豎向供配電設在電氣豎井內。照明配電干線、空調與試驗配電干線採用密集型插接母線在豎井內垂直引上,再由各層插接開關箱引至各層配電箱。由各層照明配電箱配出的照明及插座銅芯塑料線沿迴路均採用BV-2.5m㎡托盤敷設,出托盤後穿鋼管在吊頂及牆內敷設。
2.施工前准備工作
2.1 技術准備工作
施工前技術人員必須詳細審圖,對照招標文件,提出問題並在圖紙會審時落實。然後要根據工程特點編制施土方案,並編排進度計劃。根據施工方案提出材料計劃,並向施工人員下達詳細的技術交底。
2.2 現場准備工作
施工道路、施工用水、臨電和場地由總承包方統一規劃,生產、辦公、庫房等臨時用房由總承包方提供,現場設辦公室、庫房各一間。因本工程場地比較狹小,所以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材料人員需與建設(監理)和土建單位密切配合,做到材料隨用隨進。
2.3 人員准備工作
施工人員上崗必須經過培訓,掌握施工工藝、技術操作方法,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2.4 電氣工程主要工程量計算,詳見表13-1。
3.電氣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
3.1 管路敷設分項、檢驗批工程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
3.1.1 首先要求在配合結構預埋中,施工人員必須認真熟悉圖紙,嚴格按設計要求的管路規格、型號及敷設方式進行施工。
3.1.2 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及×年×月×日圖紙會審記錄,有吊頂的房間管線為自線槽引出鋼管明設,地下1,2層照明支路為沿150 × 100mm 鋼線槽明設。配合土建作好如人防、設備層、樓梯間等處的暗管敷設,筒體混凝土牆內開關、插座管路,無吊頂房間處管路的敷設以及電源進戶保護管和電信人口保護管。
3.1.3 關於管路的連接、防腐、彎扁度、彎曲半徑、跨接地線、保護層、管盒固定、標高、管口處理等要求詳見技術交底記錄。在施工中應認真加強看護,保證管路暢通,及時做好自檢(互檢、隱檢、預檢工作,並及時報驗監理,保證施工符合實際和規范要求。
3.1.4 吊頂內管路的敷設:吊項內敷設的管路的固定方式均採用膨脹螺栓及吊架固定在樓板上,具體做法按照《建築電氣通用圖集》(92DQ)操作。
4.電氣安裝各分項、檢驗批工程質量要求及電氣通病的預防措施
4.1 電氣安裝各分項檢驗批工程質量標准
4.1.1 管路敷設分項檢驗批質量標准:
材質及規格、品種型號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各種材料必須有合格證件,在10層內敷設必須內外防腐後,外壁另進行兩道瀝青漆處理,在混凝土內敷設宜做內防腐,Φ30以下管子連接採用套管焊接,所有連接處及進出盒箱處均應焊跨接地線,管路彎曲半徑≥10D,凹扁度≤0.10,保護層≥15mm。
4.1.2 管內穿線分項、檢驗批質量標准:
材質及品種、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導線絕緣電阻必須≥0. 5MΩ以上,穿線前應在盒、箱位置標高准確、無誤的情況下進行,同時在穿線前必須將箱、盒清理干凈,做到 導線分色正確,餘量適量。
4.1.3 接地裝置分項、檢驗批質量標准:
材質的品種、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及鋼材抄件,接地電阻搖測必須符合要求,焊接長度:圓鋼≥6D,圓鋼與扁鋼≥6D,扁鋼與扁鋼≥2D,且須三面焊,要求焊縫飽滿,平整光滑,焊後將焊葯清干凈,在焊接處進行防腐處理。
4.1.4 電氣器具及配電箱安裝質量標准:
材質及品種、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並必須有合格證。開關、插座及配電箱安裝應做到橫平豎直,標高准確,緊貼牆面,固定牢靠,接地保護良好。燈具安裝必須牢固,並符合規范要求,接線正確。所有接壓線不傷線芯及絕緣層,箱內接壓線做到整齊、美觀、牢靠並編號正確。
4.1.5 建築電氣分部(子分部)觀感質量標准:
工程所有材料必須選用優良產品,並做到品種、型號、規格符合設計要求,質量合格、出廠質量證明文件齊全,有合格證檢驗報告;施工安裝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工程質量符合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標准要求;在線路敷設,配電箱、開關插座、照明器具及防雷接地等分項上,外觀質量必須達到優良標准。
4.2 建築電氣安裝工程通病預防措施
4.2.1 管路敷設通病:
5.施工管理措施
5.1 技術管理措施
5.1.1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頒發的技術方針、政策、規范、技術規程標准和各項管理制度,且貫徹執行上級有關部門下達的各項規定的管理制度。
5.1.2 在分公司(項目部)主任工程師的領導下,建立本工程由項目經理主管,專業技術負責人具體負責,包括質檢員、外埠施工隊隊長、工長、班組長的質量管理體系,並以此開展技術工作。
5.1.3 施工資料管理:
(1) 按《建築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01-51-2003)規定,由現場技術人員負責收集、整理本專業工程的各種質量控制資料及竣工資料,工程竣工後,按規定移交歸檔。
(2) 工地設專人負責文件和資料的收發、登記,施工圖紙的發放要按規定做好登記。
(3) 設計單位、建設(監理)單位提出的變更及工程洽商記錄,必須有設計、建設、監理、施工單位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的簽字後方可生效。重大變更應由主任工程師簽字。
⑸ 如何搞好配電網改造工程現場作業安全,文明施工
摘要 施工班組現場安全自控
⑹ 配電室改造成二樓,一樓是配電室,二樓作為其他用途,如休息室,值班室,有單獨出口
你的圖片是在二樓,想到進行改造,把它搬到一樓,二樓作為其他用途,如修細細及班組出口,這樣可以以找一個施工隊來幫你施工,你自己做的話,可能會比較累,比較辛苦,施工隊就比較簡單的多了。
⑺ 配電房改造能不能業主自行找施工單位做
配電房屬於公共設施,不屬於哪個業主所有。配電房改造應該由物業管理公司牽頭找施工單位,業主自行找施工單位不合適,做得好了,沒有人表揚您;做得不好,埋怨的人倒是不少。這種頂著石臼做戲,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還是少管閑事為妥。
⑻ 制定配電網路改造方案應注意什麼
一、制定配電網路改造方案應注意什麼:
1、對地區配電網進行改造時,所制定的方案應具經濟性和地區合理性,並符合負荷發展的需要;
2、供電電壓質量不能滿足要求的地區,是制定配網改造的依據之一;
3、不能保證安全供電的配電線路是制定配網改造的依據之一;
4、為了保證供電可靠性,在制定配網改造方案時,對各電源的聯絡要具有靈活性和可行性。
二、配電網路改造的措施
為應對「電荒」,供電部門通過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等五項措施,並加大配電網路改造力度,保障居民生活用電。這五項措施是:
1、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按照有保有限的原則,切實做到有序供電、合理錯峰、確保重點。按照「先錯峰、後避峰、再限電、最後拉路」的原則進行錯峰,合理安排企業輪休,加強監督巡查,減少強制錯峰,千方百計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確保政府機關、醫院、學校、金融機構、交通樞紐、重點工程等重點單位正常用電不受影響,確保高科技等優勢企業用電的合理需要;
2、精心調度,科學合理地安排運行方式,充分挖掘現有電源、電網潛力,提高設備利用率,努力增強電力供應;
3、確保電網設備安全運行。認真做好設備檢修維護工作,及時排查整治各類隱患,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加大打擊各類破壞電力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確保電網設備運行安全;
4、積極改善供電服務質量,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加強搶修工作力度,加快事故搶修進度,全力解決市民燃眉之急;
5、全面推行節約用電活動,大力宣傳和推廣節約用電的典型經驗,協助政府推進節約用電工作。並加大配電網路建設和改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