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一個員工自助式或者心理輔導的方案和策劃 活動
比較好用的辦法有幾種:1、辦心理板報。2、辦心理健康報紙。3、做心理健康講座。4、心理健康交流或者沙龍。把這幾種方法綜合起來建立一個員工心理三級援助,肯定會有效果,也比較容易做,參與度會很高。
⑵ 員工心裡健康調節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工作壓力
工作環境
職位變遷
福利、薪水的差異等等
學會自我心理調節
在日常生活中,當你面臨心理壓力,是以瘋狂的工作或玩樂麻痹自己,或者沉浸在悲傷中不能自拔,還是平靜地處理好問題然後置之腦後?前兩種情形是大多數人較容易出現的反應,而對第三種則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冷靜地處理心理壓力也不是難事,那些在危機面前不驚不詫,保持冷靜的人並非天生就有這份能耐,他們也都是在生活中逐漸學會的,以下介紹幾種能有些減輕生活壓力的自我心理調節法。
學會識別心理緊張的徵兆,心理緊張通常表現為身體和行為兩方面的變化,具體反應因人而異。以下幾條是一些常見的心理壓力徵兆,可以自我識別:
1.沒有食慾或食慾過盛
2.心跳過快頭痛或頸背部肌肉緊張
3.難以入睡或半夜醒來
4.惡夢頻頻不能深呼吸
5.皮膚過敏或濕疹
6.吸煙或飲酒過量
7.注意力難以集中
8.為瑣碎小事而與家人同事爭吵
如果你有其中兩條以上的徵兆,就意味著你可能處於心理緊張狀態了。
應付緊張狀態的策略有以下幾點:
1、找到控制壓力反應的方法 我們生活中的壓力可能並非來源於所陷入的生活困境, 而是來源於我們對這些生活經歷所採取的反應。你無法控制生活降臨於你頭上的打擊,但你卻能控制自己對待這一打擊的態度。所以,在面臨心理壓力時,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讓壓力占據你的頭腦。保持樂觀是 控制心理壓力的關鍵,我們應將挫折視為鞭策我們前進的動力,不要養成消極的思考習慣,遇事要多往好處想。洞察你自己的心聲。許多人對一些情形已形成條件反射,不加思索就做出反應。我們應多聆聽自己 的心聲,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平心靜氣地想一想,努力在消極情緒中加入一些積極的思考。
2、嘗試創造一種內心的平衡感 心理學家認為,保持冷靜是防止心理失控的最佳方法。而每天早或晚進行20分鍾的盤腿靜坐或自我放鬆術,則能創造一種內心平衡感。這種屏除雜念的靜坐冥想能降低血壓,減少焦慮感。有一項研究表明, 過度焦慮煩躁的人每天花10分鍾靜坐,集中注意數心跳,使自己心跳逐漸變緩慢。10個星期後,他們的心理緊張均有一定程度的減輕。此外,按摩對減輕壓力感也非常有效。
3、懂得平衡你的生活 許多婦女抱怨說她們時間老是不夠用,事情也老乾不完。 這種焦慮和受壓感對許多人來說已成為他們生活的 一部分。那些為工作或生活疲於奔命的人。並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含義。要平衡自己的生活應嘗試換個角度 想問題,抽空去想一想或回味一下那些令自己快樂的 事情。當你為瑣事? 張不安,憂心忡忡是無濟於事 的,你應想個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一切都寫下來。每天早起10分鍾,把自己感受寫滿3頁16開的紙,事後不要修改,也無需再重讀。 過一段時間當你把自己的煩惱都表達出來之後,你會 發現自己的頭腦清楚了,也能更好地處理這些問題了。這種自我交談方法能幫助你解決好多問題。
⑶ 職工心理健康講座主題
家庭和睦,健康幸福
⑷ 如何編寫心理健康教育個別輔導方案
lishuyin5| 心裡的春天
自進入21世紀,很多不同階層的人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心理問題,這是很多人感到苦惱 ,有的還因此而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重或者精神分裂,其實大都是因為自己職業壓力的問題,很少是因為基因怎麼不好。要使自己不至於成為一名精神病患者,就應該從小事做起,從 兒童抓起,建立一個很好的精神衛生機制,走進每個社區,讓沒有精神疾病的人接觸到這一方面的信息,意使自己在這方面是否有缺陷,很早的把精神疾病的萌芽給扼殺在搖籃里,也讓那些已經感染了精神疾病的患者充分了解到這一方面的文明,給他們信心,精神上給於安慰和鼓勵,從自己的身邊做起,最好有愛心大使廣而告之,徹底消除人們對精神疾病的種種誤會,給與他們一個明媚的春天,讓精神緊張的患者放輕松,從而改良他們周圍環境的氣氛,使原本受壓抑的他們嘗到新鮮的空氣,告訴不用避諱疾病,充分感受到自由的呼吸,從而使他們正視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也許是性格的缺點,也許是環境的不善,打破自己思想的格局,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好好生活。心裡徜徉在明媚的春天裡,柔弱的小草都能在這樣的環境里發芽成長,何況我們堅強的善良的人類呢。期待人人心裡有春天,總是陽光那麼明媚.....
我身邊有很多的了精神分裂的朋友,他們都是那麼善良,可天有不測風雲,他們大都在二十幾歲就有了這種頑固疾病,有的直到白發蒼蒼也沒能擺脫掉頑症的折磨,很是凄慘,生活上拖累了很多人,以至於家庭總在一種陰暗的角落裡,受人歧視,而無法很好的生存,這其實是一種社會的悲哀,一種文化的拖累,我們作為普通人,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深深地為他們感到傷心,我想一個民族的改變,是文化的改變,是精神面貌的改變,因為俗話說得好,有啥也別有病,沒啥也別沒精神,但是我們很多人都在是自己的精神處於亞健康狀態,變態的人很多,所以我們不能歧視精神病患者,而更應該歧視那些造就這樣一個亞健康民族的政策,一些官員,一些當權者和有錢人。而那些的精神疾病的人我們何曾為他們做些什麼,精神,顧名思義,就是有景有神,還他們一個自由的呼吸,讓我們這個民族能生活在陽光下,讓太陽冉冉升起,多運動,多走進自然,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安慰和釋放,不能傷害別人,更不能傷害自己,希望民族的開放,是一個國家的生存之窗,精神的解放,是一個國家的利民之本,愛自己,愛他人,愛國家,愛民族,愛世界。
我也曾經接觸過一例很神奇的關於精神方面的案子。那是95年的事,那個女孩據說得了一種很奇怪的精神疾病,她晚上總是睡不好覺,夜裡聽到好像有人說話,剛開始她還以為是幻聽,到了醫院醫生給她診斷為精神分裂症,讓她在家吃葯吃了好些年,不過後來她嫁了一個很不錯的老公她老公對她很好,婆子也很偏愛他,雖然家庭狀況不如娘家好,但是她卻在這種愛的環境下而奇跡的恢復了,後來生了一個很白的男孩,世人見了都誇,她還對別人說,她是因為信佛,好像是佛祖在冥冥之中幫助了他,後來生活的很有福,並且幫助了很多鄰居發家致富,成了遠近聞名的名人......,且不管她是因為信仰還是因為環境的作用吧,但是她也提醒了我們,愛是人世間治癒精神疾病的良葯,只要心中有愛,光澤是會散發出奇異的光彩的,我們有了信仰,心靈上也實現了愛的另一種歸屬,因為我們可以奉獻愛,相信愛,有了愛與被愛的力量,我們才能在菩提樹下靜靜的焚香......
讓我們散播愛吧,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使我們的家園披上愛的霞衣,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堅信,愛的力量,當我們受不起風吹雨打時,請給自己一份愛的雨暖衣,讓每個善良的人堅強,讓每個堅強的人善良,愛你,愛我,愛自己。
⑸ 如何開展企業員工心理輔導工作提升員工的幸福感、歸屬感
兩種方法,一種是內部成立心理服務機構,不過內部機構由於受制於機構本身,容易出現一些咨詢設置的問題。另一種是外包。很多咨詢公司提供EAP服務,企業內部只需要設立一個專人負責整理需要和做出初步評估與轉介,其他具體工作由咨詢公司負責。當然,具體服務內容需要雙方協商。
至於你希望提升員工幸福感和歸屬感,建議先看看管理心理學方面的書,裡面有專門的章節介紹什麼因素可以減少員工不滿,什麼因素可以增加員工滿意度。注意喲,這是兩類不同的因素。比如薪水,嚴格說來只能減少不滿,卻很難增加滿意度
⑹ 如何有效進行員工心理及情緒輔導
首先對企業員工心理健康進行調查,可以通過訪談和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利用專業的心理健康量表測查出企業員工常見的心理問題類型,和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對心理健康水平較低者作為重點干預對象。並通過調查訪談了解員工產生心理問題的主客觀原因,為後期心理調試做出明確的診斷與分析。
其次針對企業員工存在的常見心理問題,制定專業的課程進行講座和宣傳,企業可以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引發員工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和重視。並利用會議、板報等形式加強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並鼓勵心理困擾員工積極尋求心理幫助。
最後就前期了解情況進行專題訓練,如職業壓力管理、個人情緒調節、人際交往技能與方法、家庭關系處理等對員工進行針對性培訓。同時針對個別員工的心理問題,開展個體心理咨詢,解決員工個性化問題以及那些隱私性較強的個人問題。
⑺ 工會如何抓好職工的心理疏導工作
摘要:新形勢下。隨著企業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化,企業員工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勞資關系日趨復雜、各種矛盾日益凸顯,一些職工出現心理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因此。科學緩解職工心理壓力,促進企業職工心理健康,是工會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新課題。筆者認為,工會要在凸顯人文關懷、強化心理疏導、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一、當前職工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分析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是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內在要求。是凝聚思想共識、促進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是堅持科學發展、實現富民興企的重要保證。根據心理壓力的反應理論、刺激理論、和認知交互理論等因素分析,筆者認為職工心理壓力產生的內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⑻ 根據心理學原理,如何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
第一,企業做到人性化的管理,積極開展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企業應加強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比如讓工作人員每年公費培訓學習心理咨詢師。這需要投入一定的經費、人力、物力,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很多部門的聯合協調才能實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機制的建設,讓員工的思想狀態和心態放到一個積極正能量的方向上。
⑼ 心理健康教師培訓方案
如果是7年級的學生剛剛步入中學,課程多,做放鬆的輔導比較好,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經驗,可以學下京師應用心理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心理健康輔導課程,董艷菊老師主講的,對你有很多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