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應急管理知識培訓 1.什麼是應急管理
1.應急准備。主要包括應急體系建設規劃、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應急預專案及演練、值守應屬急、監測預警、應急保障、宣教培訓等。
2.應急處置。主要包括響應速度、指揮協調、信息公開、處置效果等。
3.善後處理。主要包括調查評估、恢復重建、事後評估等。
4.社會評價。主要包括社會公眾對應急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改進度評價等。
(二)市應急委成員單位考核內容。
1.應急准備。主要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應急預案及演練、值守應急、監測預警、應急保障、宣教培訓等。
2.應急處置。主要包括響應速度、指揮協調、信息公開、處置效果等。
3.善後處理。主要包括調查評估、事後評估等。
三、考核方式
應急管理工作考核實行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工作在市應急委的統一領導下,由市應急辦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⑵ 怎樣開展應急管理教育培訓
應急預案領導職責事故的大小判斷啟動幾級響應怎麼合理安排人員果斷處理事故都是將一些文字性的東西預案演練指南啊沒有啥具體技能具體的就看應急預案裡面怎麼寫的
⑶ 如何加強應急管理工作
一、成立領導機構,加強組織領導。
為使應急管理工作真正的落到實處,我鎮成立了「一把手」負總責,相關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工作領導小組。按照聯系實際、細化職責、層層落實的方針,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強化工作職能,把加強應急管理擺上重要位置。同時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加強對突發事件的掌握和跟蹤,逐步建立起一個快捷、高效的應急管理運轉機制。
二、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進一步完善了鎮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完善了《吉祥鎮政府應急行動工作方案》,健全了信息報告和預警、事件處置機制。分類指導和引導單位特別是學校、村(居)委會加快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完善好相關應急管理預案,落實好人員和經費,進一步提高了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加強應急隊伍建設。
結合鎮情實際,將全鎮幹部職工編成第一分隊、第二分隊和後勤三個大組,不斷調整充實應急突擊隊力量,確保應急突擊隊成為一支應急管理工作的生力軍。加強村級民兵應急分隊的建設,完善好建制,確保在重、突、大應急行動中及時發揮保障作用。同時,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開展應急工作演練,確保在處置應急事件行動中能互相協調配合,迅速高效開展處置行動。
四、加大應急管理宣傳工作力度。
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提高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大公共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的宣傳力度,宣傳「尊重生命,熱愛生活」的理念,做到橫向到邊(部門、村委和學校)不漏單位,縱向到底(家庭和居民)不漏個人,營造人人關心公共安全、家家知曉應急防護知識的氛圍,倡導通過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減少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妥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減少因此而導致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五、加大隱患排查,切實加強整改。
1
、制定方案、明確職責。
認真制定了排查工作方案,明確責任,組織精幹人員專門負責突發事件風險隱患集中排查管理工作。按照分類指導、分級管理、重點突出、全面推進的原則,參照《蓬溪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規定的分級標准,結合本鎮實際,採取資料分析、實地調查、勘察、走訪、發動基層單位和群眾報告以及聽取專家意見等多種方式,動員各方力量,對可能引發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各類突發事件的風險隱患和嚴重的危險源、危險區域、安全隱患等進行排查。
2
、全面排查,徹底整改。
全面登記風險隱患類型、形成原因、確定依據、責任主體以及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資源和應急能力等基本情況,逐一建立檔案,確保應查盡查,不留死角。治理整改工作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各村、各有關單位對突發事件風險隱患集中排查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自查的基礎上,鎮應急辦適時組織相關人員對各村、各有關單位開展突發事件風險隱患集中排查工作進行督查指導,認真總結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和下一步突發事件風險隱患動態跟蹤管理及治理整改的具體計劃,進一步消除風險隱患。
六、存在問題
吉祥鎮應急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應急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全鎮應急工作在機構、隊伍、制度建設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我鎮群眾的應急意識淡薄,對存在的隱患不夠重視;鎮級財力有限,對應急管理在宣傳、培訓隊伍、應急必備經費開支和保障方面投入不足,影響了應急管理工作的成效,這些都有待加強。
⑷ 縣應急培訓工作總結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周密組織,採取分管領導親自抓,應急管理辦事機構主要負責人具體抓等措施,使應急管理宣教培訓工作有了較大進步,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充分認識到加強應急管理宣教培訓,是提高各級領導幹部處理突發事件能力的需要,是增強公眾公共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的需要,是最大程度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發生及其造成損害的需要。為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我鎮於2007年3月、4月相繼成立鎮應急管理委員會、鎮三防指揮部,鎮黨委書記親自掛帥任總指揮。2008年7月,鎮應急管理辦公室正式掛牌,標志著我鎮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據統計,2007至今,我鎮已編制各類應急預案82份;開展應急管理培訓活動5次,其中對領導幹部培訓4次,培訓人數450人次;舉行消防、環保等突發事故應急演練2場;舉辦了專題文藝晚會1次,發放各種應急知識手冊2000冊,發放宣傳教育材料20000份,懸掛橫幅12條,製作標語5個,在有線電視上播放應急科普知識210多次。
通過廣泛宣傳教育,動員群眾、社會組織、基層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志願者服務隊等社會主體,成立了一支具備健全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具有群眾性和志願性相結合的非專業應急隊伍,目前有隊員約600名。另外,還在各村(居)委會分別組建了一支以村組幹部為骨幹力量,村民小組長、村治安隊員為基本力量,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的非專業應急隊伍。各村(社區)現擁有隊員60-80人。在2007年8月衛民村第三村民小組部分村民到我鎮重點建設項目——依寧頓酒店建設工地集結,企圖阻止動工,以及2008年的台風、洪澇災害,2009年爆發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各種突發性事件中,我鎮專業應急隊伍(公安幹警)和非專業應急隊伍在維持現場秩序,防止事件惡化,化解群眾矛盾、防控疫情擴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了我鎮經濟社會穩定、持續、健康發展。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開展業務培訓,提高應急能力
為加強應急隊伍和有關人員的業務培訓,我鎮首先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作為公務員的培訓課程,組織公務員及相關人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學習中央、省、市有關應急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邀請專家開展案例分析,提高廣大幹部的應急管理水平。據統計,自2007年至今,我鎮共開展應急管理培訓活動5次,其中對領導幹部培訓4次,培訓人數450人次。通過培訓活動,加強了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應急管理知識,提高了各級領導幹部應急管理和應急決策水平。
其次,積極組織應急辦的同志參加市有關部門單位組織的培訓活動,與兄弟鎮區進行工作交流。同時,還要求各職能部門結合自身實際對應急隊伍開展相應的培訓,提高應對能力。
此外,在中小學校開設公共安全課程,在企事業單位、各村社區開展應急演練,舉行消防、環保等突發事故應急演練2場。結合鎮大型普法活動——「送法進農家,建設新農村」活動,以及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等,有針對性地宣傳應急救援的必備知識,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訓,強化學生、企事業單位員工、村民的公共安全意識,增強他們的抗險自救能力。
通過培訓教育,我鎮應急管理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基層組織自救互救能力明顯提高,有效防範和處置了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減輕和消除了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社會危害和影響。
(二)廣泛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
我鎮積極開展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由應急辦和黨政辦、宣傳辦搜集一些日常的應急知識,通過各種宣傳渠道進行大力宣傳。一是充分運用鎮電視站、《今日阜沙》月報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報道應急管理專題晚會、各種應急演練等新聞事件,特別是在去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鎮電視站、《今日阜沙》月報開辟專欄或專題,針對一些突發性的事件開展了一系列的應急知識宣傳教育。二是聯合安監、公安、交警、司法等部門在人員密集的場所,如阜沙商業廣場、鎮文體廣場等,不定期地開展相關法律法規、「一暢兩會」消防安全知識等咨詢宣傳活動,通過有獎問答、派發宣傳資料等形式,與廣大群眾進行面對面的應急知識宣傳教育。三是運用鎮內的公共宣傳櫥窗,張貼「一暢兩會」、預防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宣傳海報、製作教育專欄。四是在鎮政府網站公布應急管理機構和相關預案,發布省、市、鎮應急管理工作動態消息,宣傳各種應急知識。五是藉助文化下鄉、送法進農家、中山市民生直通車等大型宣講活動,邀請專家深入村(社區)、學校、托幼機構、廠礦企業等場所,宣講防控甲型H1NI流感、手足口病、避雷電等方面的知識,以及遭遇火災、溺水等突發事故時應該如何自救、救援、逃生等知識。2007年至今,我鎮共舉辦了1次專題文藝晚會,共發放各種應急知識手冊2000冊,發放宣傳教育材料20000份,在有線電視上播放應急科普知識210多次。通過廣泛宣傳,我鎮公眾危機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有所提高,公眾參與應急管理工作的自覺性不斷增強。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上看,雖然我鎮在應急管理宣教培訓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摸索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較大進展,但與上級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距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應急工作人員專業知識培訓活動相對較少,不利於工作的開展;二是應急救援的社會認知程度還有待提高,群眾對突發事件危害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重視度還不夠,應急管理知識和技能較貧乏。
四、下階段工作計劃和建議
應急管理工作是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2009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計劃,結合我鎮實際,下一階段我鎮將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預防與處置相結合的原則,以增強應急保障能力為突破口,以提高應急管理綜合能力為重點,著力健全應急管理機制,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推進「平安阜沙」建設作出不懈的努力。
在宣教培訓工作方面,下一階段我鎮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繼續將應急管理知識列入公務員培訓計劃,通過邀請知名應急管理專家作輔導報告和情景訓練、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提高公務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應急管理能力;加大應急管理知識宣教力度,通過電視、報紙、網路等多種形式、多個渠道加強防災避險知識的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公眾危機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公眾參與應急管理工作的自覺性。
阜沙鎮應急管理辦公室
2009年7月14日
⑸ 平泉市應急管理所屬應急宣傳教育培訓中心是什麼單位
摘要 您好,屬於政府單位,屬於政府部門噢
⑹ 應急管理調動辦法
應急管理培訓方案
為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全面普及公眾應急常識,不斷提高公眾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認識和能力,增強社區居民對應急管理的參與意識,東塔街道根據沈陽市政府應急辦《關於開展20XX年全市應急管理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精神,將在本轄區開展專項應急管理宣傳活動,方案如下:
一、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政府和社會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建立應急管理宣傳培訓的長效機制,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
二、 宣傳主題
預防為主、廣泛參與、共同應對
三、 具體安排
1、從9月26日起至10月末,我街將在街道網站發表應急管理宣傳文章;10月10日至16日,在辦事處門前懸掛應急管理宣傳標語。
2、 10月13日為東塔街道應急管理宣傳日,即在當天在黎明文化宮門前組織轄區6個社區黨員、幹部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活動,並在宣傳點內設立宣傳圖版、懸掛宣傳
條幅,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講解應急知識;在宣傳的基礎上,我街將進行一次案例宣講活動,選擇有代表性的事件進行宣講,緊緊圍繞預防為主、廣泛參
與、共同應對的主題。
3、在應急宣傳周期間,我街將組織機關幹部、社區幹部及地區居民參與應急網上答題活動。
4、積極參與市人防辦、地震局、氣象局免費開放的應急科普、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活動,組織機關幹部和群眾參觀。
5、在街道範圍內進行一次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預防為主,消除安全隱患。
四、 宣傳內容、
1、《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遼寧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防洪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防震減災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
2、洪澇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重大動物災害、火災、商貿企業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環境污染事故、公共衛生事件等各類突發事件的防災減災技能和自救互救常識。
五、 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各社區要成立應急管理宣傳活動工作小組,負責組織領導本單位認真開展好本次應急管理宣傳活動。
2、緊扣主題,突出應急宣傳重點內容。各街道應發動社區幹部和群眾開展多層次、多內容的宣傳活動,營造宣傳氛圍。
3、狠抓落實,確保效果。各社區要齊抓共管,狠抓落實,將工作任務細化,責任到科室,責任到具體人,確保宣傳效果。
4、我街各社區應圍繞本方案全力配合開展應急管理宣教培訓工作。
⑺ 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怎樣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應急管理 、 培訓教育 、 作業行為 、 相關方管理 、職業健康
應急管理:制定應急預案、並使其受控、定期演練並做演練記錄。
培訓教育:公司級安全員接受政府主管部門培訓持證上崗、職工做好安全培訓計劃、培訓實施、培訓記錄、考試考核、記入安全檔案 。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作業行為:有重大危險源點管理、有設備或工段安全操作規程、有安全標識、有安全防護設施或措施、重要作業前有安全分析、作業監護、勞動保護用品齊備等。
相關方管理:有相關方分析與評價(評價其ISO14000或SA8000體系)、外來施工項目有安全協議等。
職業健康:可以通過第三方SA8000或ISO14000體系認證。或者在勞動保護、有毒有害崗位管理、包括有毒有害、噪音、高溫、特種作業等崗位人員管理正規化。
⑻ 5、 應急救援都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培訓
1.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和體系建設;
2.應急預案編制、管理和演練;
3.應急預案與應急資源管理資料庫;
4.危險源辨識及分析方法;
5.應急救援典型案例分析;
6.應急管理工作交流與座談。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與危機管理課程
1、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與危機管理概述
2、應急法制建設
3、地方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管理模式
4、應急預案編制
5、突發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機干預
6、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案例分析
7、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公信力與輿論引導力建設
8、突發公共事件媒體應對案例分析
北京津同利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坐落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昌平園區。公司立足於應急管理平台的科學化建設、應急產品裝備的先進化研發生產和應急管理普及化、專業化、職業化的培訓 。為政府、企事業單位的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系統平台建設提供支持;為企業減低安全生產風險培養專有人才;為社會應急管理領域培養專業人才。公司將致力把我國應急領域建設成為國際同等水平。
目前,津同利亞公司與美國、澳大利亞、歐洲、日本等國際上應急技術先進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跨國公司、應急領域大型企業機構擁有多方位合作關系。公司在應急培訓方面,著眼國際格局,不僅擁有國內一流師資,且與國際先進的安全教育機構緊密合作,擁有完善的專業培訓體系,力求打造國內金牌應急培訓課程。公司堅持以《國家應急預案》為指導思想,為政府搶險救災和企業事業單位的安全生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公司以客戶的需求為己任,以提供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設備為目標服務於客戶,同時最大限度地承擔公司應盡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