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員工進行培訓需求調查應從哪些方面著手
1.基礎信息,例如:崗位、姓名、聯系方式;
2.對目前工作的看法,例如:如何提升工作效率;
3.對培訓的建議,例如:你希望公司提供哪些方面的培訓?培訓頻次是多少?培訓方式是怎麼樣的?培訓老師是否外聘等。
2. 員工培訓需求調查主要應包括哪些具體的步驟
伯特咨詢基於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培訓需求分析是由企業有關人員收集有關組織專和個人的各屬種信息,找出實際工作績效與績效標准之間的差距,從而進一步找出組織及其成員在知識、技術和能力方面的差距,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以確定是否需要培訓、誰需要培訓等。
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有效地實施培訓的前提,是現代培訓活動的首要環節,是進行培訓評估的基礎,對企業的培訓工作至關重要,是使培訓工作準確、及時和有效的重要保證。
3. 某某企業培訓需求分析,要怎麼寫
一、 培訓萬能論
在天津有些企業管理者,
以為企業一旦出現一些問題,尤其是在無法解決時,就想到了培訓,用一些方法,請一個老師給員工洗洗腦,讓員工無條件接受公司的要求,無條件的工作,不要有其它理由,又有一些老闆對一些培訓有錯誤的理解,比如針對細節管理,就要求員工不要犯一點點錯誤,還要員工沒有任何借口,試想一下,能做到這一點,這名員工還會跟著你做嗎?
在天津有的講師承諾經過培訓讓員工忠誠度大幅提升,事實上是做不到的,一個人之所以對另一個人或企業忠誠,一定是兩個原因:1、他需要這個單位,需要錢,需要生活,他才會提忠誠,如果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工資與收入,他可能會對你忠誠嗎?2、你一定是強大的,對他來說是強大的,如果你的企業虧損好幾年,你大談忠誠,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忠誠度是沒有辦法單方法讓員工喊出來,就是說出來,誰也不能保證那是假的。
除了培訓,企業更多的是要給員工機會、環境,而不是光學習或為學習而學習。一個天天學習的人力資源部長向我說:我天天學習績效管理,但績效管理系統的大權我沒有。這就說明了這個企業沒有給這位人力資源部長機會。
企業培訓絕不是萬能的,它真正的作用是在把培訓的內容合理運用到工作中去。
二、 全員培訓論
在天津有一個企業舉辦了一次領導力培訓,公司全體放假二天,全員聽課,最後保案、司機、清潔工都不在工作了,都跑到賓館里去學習了,結果大量的電話沒有人接聽,失去了重要客戶不說,還招來了銀行人員,以為企業是不是失蹤了,貸款如何辦。
很多老闆認為反正老師請了,錢花了,聽眾越多越好,其實不然,效果一定大打打扣,原因如下:
1、 學員的層次不一樣,會給講師出難題,賈長松老師講師多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把課程講的高度很高,一部分學員聽不懂,如果把課程講的很簡單,另一部分學員覺得沒意思,沒辦法,只有走中間路線,結果大家又覺得不能100%滿意,分析原因,就是學員的層次不一樣,讓老師授課時很為難。
2、 全員培訓容易降低培訓課堂紀律,因為培訓過程中一部分人,一部分職位不能保證手機不關,所以,在上課過程中,一會出去打電話,一會課堂上小聲說話,一會又把老總請出去簽字,結果學習沒學好,還影響了工作。
3、 全員培訓最大的問題是無效培訓,因為這一個主題對一部分員工沒有用的時間,這部分員工不能安心聽課,這是可以理解的,你認為好的東西,對他不需要,那也就是差的東西,所以很多學員很痛苦地坐在那裡,讓老師也很難過。
三、 全能培訓論
在天津有的企業什麼課程都培訓,有的老闆不經過分析,什麼課程都學。
我的一個朋友,一年的時間,大約70天他都在課堂上,十足一個培訓獃子,引用路長全老師的話改編我們把不當的培訓分為:死培訓、培死訓、培訓死。
在天津有的企業在安排培訓過程中,以為經費很足,就每月,有的是每周安排培訓,因為我們的培訓大部分在周末,結果大大影響了員工的休息與生活,好事變成了壞事。
在天津有的企業管理者工作壓力很大,把培訓當成了一種放鬆的方式,一旦遇到什麼問題,不去面對,而是逃入課堂。
每一個員工需要什麼樣的培訓,是可以通過績效管理與調查找出來的,如果一個員工什麼樣的培訓都參加,不過影響正常員工的日程安排,反而增加企業的開支,並且影響員工的情緒。所以,全能培訓論在現實中危害很大。
四、 現場效果論
我有一次在進行一次人力資源技能培訓時,這家公司的HR總監問我說,賈老師,我們以前培訓學員都大喊大叫,現在他們為什麼不叫呀?我問他:一定是培訓效果作為一項考核指標。他說:「是」,我給他說:我們把一部分培訓叫做三道頭:台上激動、台下沖、回去後不動。
4. 如何做培訓需求調查 詳細
第1 頁 共 3 頁 年度培訓需求調查問卷 說明:本表僅供人力資源部制訂2007 年度培訓計劃時使用。我們希望通過此溝通盡可能地了解專業經理級(含)以上管理人員對培訓的實際需求、建議以及期望,以便人力資源部門更好地開展培訓工作。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配合! 人力資源部 2006 年11 月 您所在單位: 部門: 職務: 一、針對以下管理能力,作為企業中的管理人員,面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工作重點,您認為自己和下屬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如有未包括的內容,請在其他內容內填寫) 1、資源整合 2、決策能力 3、解決問題 4、推動能力 5、目標管理 6、部門協調 7、計劃制定 8、績效評估 9、激勵員工 10、輔導下級 11、溝通能力 12、團隊發展 13、領導藝術 14、授權能力 15、創新能力 16、客戶服務 17、時間管理 18、財務能力 19、學習能力 20、其他 (1)針對中層管理人員(請選擇您認為最重要的5 ——10 項,並按需要程度排序) 選擇並排序: (2)針對基層管理人員(請選擇您認為最重要的5 ——10 項,並按需要程度排序)選擇並排序: 二、針對以下管理技能,作為企業中管理人員,您認為自己和屬下最需要培訓的管理知識和技能分別有哪些?(下表中列出了一些管理中常會用到的技能,請根據您自己和下屬的實際情況選擇並在編號後打勾) 管理知識和技能分類 編號 中層管理人員 基層管理人員 管理學類 了解管理學基礎知識 1 物業管理知識 2 公司戰略基礎及戰略發展 3 質量/環境管理體系知識 4 第 2 頁 共 3 頁 管理知識和技能分類 編號 中層管理人員 基層管理人員 領導力 不同的員工採用不同的領導風格和領導方式 5 激勵下屬 6 輔導下屬 7 企業文化 理解並貫徹本公司企業文化 8 人力資源 績效管理實戰技能 9 平衡記分卡制訂策略 10 員工關系管理 11 財務類 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並能夠運用財務信息進行經營管理決策 12 了解財務管理知識,增強成本意識和經營意識 13 法律類 熟悉法律基礎知識 14 了解物業相關法律知識,並靈活運用於企業決策中 15 靈活運用法律工具,減少法律糾紛和損失 16 合同基礎知識 17 溝通類 管理者應具備有效傾聽的能力 18 跨部門協調工作 19 領導者「設身處地」,改善與員工的關系 20 問題分析 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21 清晰界定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2 壓力管理 管理者舒緩壓力,調適情緒 23 目標管理 將上級目標化解為具體的行動方案的能力 24 將目標和計劃執行到位的能力 25 時間管理 工作日誌、周小結、月計劃等 26 召開有效部門會議 27 團隊建設 加強團隊成員對團隊工作進展的認識和了解 28 建設高效能團隊 29 心智模式 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 30 在工作中不斷推陳出新的能力 31 32、其他(如有上述未包括的內容,請填寫在此) 第 3 頁 共 3 頁 三、培訓的內容和形式: 1、您現在提高管理技能的方法主要是:( ) A、接受上司的指導 B、從同事那裡借鑒 C、看書上網學習研究 D、參加培訓課及與培訓老師的交流 E、參加社會上長期管理課程的學習 F、看管理培訓的VCD 2、您個人比較傾向於下列何種授課方式:( ) A、講授 B、案例討論 C、講授與案例討論 D、拓展式訓練 E、講授、案例討論、自由式的問題討論與咨詢相結合 3、如果培訓老師要求您定期把工作中碰到的與培訓主題相關的管理問題總結出來,並與講師及同事進行交流和探討,您對這種方式的態度是:( ) A、幫助我梳理問題,有利於經驗總結,我歡迎。 B、如果老師、同事能夠認真與我探討交流,將會對我的工作實踐有幫助。 C、感覺書面方式總結比口頭交流效果更好。 D、工作太忙,耽誤時間。 4、對於公司目前的培訓現狀,您有什麼意見及好的建議?
5. 企業培訓需求調查表怎麼做
中國的製造型企業,基本上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整體素質水平不高,管理水平相對較落後,那做為企業的培訓部門,則需要做好兩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如何給員工創造成長學習的機會,促進員工素質的提升;另一方面則是面臨股東、老闆的壓力,如何通過培訓體系來保證企業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升、利潤目標的順利實現。很多公司的培訓部門,在花了大量的時間,做了大量的培訓後,卻發現不但老闆不滿意,員工也不滿意。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關鍵是我們在做培訓需求時要將企業股東、老闆的需求和員工的需求有效的結合起來,再有針對性的去做培訓,以保證我們的培訓效果。
人力資源部其實是一個需要扎實的去做好基礎管理工作的部門,只有先把基礎管理工作做好了,對公司各部門的職責、現有員工的素質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等有了清楚的了解後,才能對症下葯的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企業培訓體系建立的整個方案流程是:調查(包括對公司高層及員工)—搜集數據—數據分析—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費用預算—高層審批—培訓實施—效果評估。做好培訓需求調查,自然是保證培訓體系良好運行的前提。
製造型企業培訓需求調查,需根據員工的不同類型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製造型企業的員工基本可分為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普通作業人員四大類。
對於高層管理人員,必須結合公司的發展戰略,以及他們所在部門年度工作績效狀況及自身發展的需要,由培訓部與他們進行一對一的溝通,最後確定高層培訓計劃。像在歐普照明,我們首先與公司總經理進行溝通,了解總經理對各部門上年績效狀況的評價,並征詢總經理對各部門最高負責人來年發展計劃的意見,然後再與各部門總監分別進行溝通,溝通的內容包括向他們了解公司明年的目標、部門明年的目標、去年部門的業績狀況,及為完成明年的目標各總監根據自己的素質狀況提出明年個人的培訓需求,培訓部在將總經理所提出的高層發展計劃與高層自己所提出的需求進行整理、分析後,再次與各部門總監進行溝通並確定哪些項目作為明年的高層培訓計劃項目。在這方面,有部分做得比較好的公司,每年為每一位總監級以上高層管理人員拔出一定的專項培訓經費,用來進行行業最新發展態勢、技術最新進展、專業知識、戰略管理等方面的培訓,要求必須在一年內參加培訓並使用完所有的費用。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可以使高層不斷接受新的理念的沖擊,同時也給他們提供了較多的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機會。高層的培訓需求做好了,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就會更容易做。
對於中基層管理人員,培訓的重點側是在於兩個方面,一是提升和拓展與崗位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二是人才梯隊的培養。對於前者,則是培訓部在每年的年度培訓需求調查時需做好的工作。
對於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需求調查,在歐普照明,是採用召開部門年度培訓需求分析會議的形式進行。首先是提前三個星期跟各部門進行溝通,確定要進行下一年度培訓需求調查,並給各部門提供個人需求調查的表格。個人需求調查表格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填寫自己所在崗位的工作職責,盡量簡短,一兩句話即可,主要是為了在召開部門需求溝通會時,能讓其他不熟悉該崗位的人了解其所在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二是為更好的完成本崗位的工作個人需要參加哪些方面的培訓,這個內容很重要,在做個人的問卷調查時,我們是將培訓需求限定在與工作相關的部分,避免出現很多與崗位專業無關的基礎素質提升或純粹的個人發展類的需求,這個部分是需求調查的核心部分。
在這個地方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有些公司培訓部門喜歡在需求調查表格中,給被調查者提供很多分類的外面公開課等培訓信息做參考,個人認為,這樣做其實是不好的,因為一方面是會誤導被調查者,讓他們容易產生需求調查的主題已經被限定的感覺;另一方面,有些員工也會圖方便省事,不再對與自己崗位相關的專業需求去做深入的思考。這樣做往往使得需求調查的最終結果是一大堆公共課類的需求,而與員工崗位技能提升相關的專業需求卻少之又少。依這個調查所做的計劃去執行的結果,便是往往是花了公司大量的錢,但卻無明顯的效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缺少進行部門內的溝通,培訓部門把各部門的需求表格一搜集,再一匯總,就是明年的培訓計劃了,這樣做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如因整個部門甚至是該部門的負責人對其所在部門的年度培訓計劃並無統一、清楚的認識,導致執行起來都會有困難。
在個人的培訓需求調查完成後,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要召開部門內的培訓需求溝通會議。在歐普照明,我們規定每個部門的溝通會議都必須有培訓部的人參加,溝通的流程首先是各部門負責人向全體員工溝通明年的部門主要工作目標及工作的重點,然後是每個員工依據個人需求調查表談個人明年的具體需求,最後由部門負責人結合部門的年度工作目標及員工個人提出的培訓需求進行分析,提煉出明年整個部門的培訓需求。
另一個方面是人才梯隊的培養。一個企業如果要永繼發展,必須要從內部建立起一套接班人培養制度。這種制度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當關鍵崗位出現職位空缺時,HR部門不必再忙於從外部招聘,可以直接從內部提拔,減少人員的招聘成本;二是有利於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人才梯隊的建設與培訓是密不可分的。首先第一步,要從公司內部的崗位體系中,篩選出哪些崗位是重點關鍵崗位,重點關鍵崗位的數量控制在崗位總數的10%左右為佳,關鍵崗位的確定使下一步優秀人才的篩選有了明確的培養方向;第二步是進行重點關鍵崗位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包括如輪崗計劃、分層級晉升課程體系設計等;第三步從企業內部選拔具有發展潛質的人員,作為關鍵崗位和後備人才培養對象;第四步對選定的人才按設定的方案進行培養。一般情況下,培訓部要在上年的年底進行上述工作,確定第二年人才梯隊培養的對象,並依此做好第二年的梯隊培養計劃。在這里,培訓需要做好兩項關鍵的工作,一是建立一套分層級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設立的依據是各級崗位的關鍵任職資質要求;二是要開發出相應的課程並培養出合格的講師。
部分企業在做人才梯隊建設時,容易存在兩個方面的誤區:一是把所有的管理類崗位都定為重點關鍵崗位,每一個關鍵崗位都要確定後備人選,這樣做其實是不正確的。一個企業的人才根據其稀缺程度和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大小可分為四類:核心人才、稀缺人才、通用人才、輔助人才,我們在確定關鍵崗位時,重點應該在選定核心人才和稀缺人才崗位,這樣才能使企業的培養成本最小;二是雖然進行了內部優秀人才的篩選並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培訓,但卻沒有明確的培養方向,最後,人才在經過長期的培訓後因得不到提升而不得不辭職離去。如某公司在2006年招聘了近70名應屆大學生,在經過三個多月的培訓後,分往各部門,但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除了分往銷售的外,在總部的幾十名大學生基本上全都離職了,其原因就在於在招聘前沒有制定一個合理的人員培養方案。
在製造型企業,對於普通作業員工,培訓的重點則主要在於崗位技能的訓練,對於比較規范並有一定培訓基礎的公司,在做培訓需求分析時,培訓部門主要是從員工人均培訓時數上對製造部門提出要求即可,如要求對普通作業員工每月技術、品質的培訓次數不少於2次、時數不少於2小時,由培訓部每月月底對培訓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而對於一些沒有建立起健全的普通作業員工培訓體系的公司,則要在與製造部門經理、主管及基層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同時對作業員工現有的素質狀況、技術水平等進行抽樣調查(以訪談、測試為主),並在對製造部門進行勞動效率、質量、成本、技術等進行分析並與標桿企業的水平對比的基礎上,找出目前制約製造部門生產水平的關鍵因素後,找出其中能用培訓解決的部分作為明年培訓工作的重點。
總而言之,培訓需求調查的重點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在滿足公司戰略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平衡員工職業發展的需求來做好培訓工作,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溝通,與公司的最高層、與各部門的經理及主管甚至基層員工進行溝通,達成上下一致的培訓需求後,下年度的培訓才能真正做得扎實。以上是作者在培訓工作中的一些實踐經驗及個人體會,限於水平,不足之處,請各位同行多多指點。
更多的企業內訓資料:
http://www.flyhorses.com/E_0_1.htm
6. 公司的培訓需求調查
需求調查要看各部門的職責.各員工的選擇.調查內容就是和本職工作相關的選擇專.但是這個要做到獨立.不能屬讓多人商議.這樣會反應不出真實性.待調查完畢後就知道那樣的需求是最重要了
第一:了解參加培訓的對象有哪些?
第二:具體分析每個培訓對象的需求
第三: 你想通過培訓得到什麼效果
如果是整個部門尤其是營銷部門,可以做個「營銷團隊」的培訓。
企業管理者 主要培許 領導力、九型人格 等
7. 如何做企業培訓需求分析
企業是否需要培訓,需要通過相應的需求分析才能確定。目前公認的分析方法是組織分析、任務分析和人員分析。美國培訓與開發協會(ASID)與弗吉尼亞州麥克蘭德的一家培訓與開發公司——英沈公司(Insync)合作開發了一套培訓需求分析軟體系統——ASID評估,它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在培訓需求分析時利用計算機進行調查研究,分析數據並製作報告。
一、組織分析
組織分析一般通過對戰略、環境、組織資源、組織績效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以確定組織中培訓是否符合需要。
1.戰略企業的經營戰略會產生培訓需求。如表1所示,不同的經營戰略會影響培訓實踐並產生不同的培訓需求。
2.環境政府的政治經濟政策會對培訓需求產生廣泛的影響,特別是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影響更為直接。其他如來自顧客、供應商等的意見也會產生培訓需求。
3.組織資源
主要表現為企業是否擁有足夠的培訓經費預算、培訓時間、專業培訓人員(培訓能力)來用於培訓。
如果公司本身缺乏必要的時間與專業培訓人員則需要外部服務與咨詢公司提供適合本公司培訓項目需要的定製化服務。
4.組織績效
組織分析的一個重要源泉來自組織績效的各種運行標准。對人力資源數據的連續的、詳細的分析能夠找到培訓的薄弱環節。例如,通過查看哪個部門的跳槽率高、缺勤率高、績效低或有其他缺點,可以確定培訓問題。組織需要分析的特定信息和運行標准來源包括:委屈不平事件、事故記錄、觀察、辭職會見、顧客的投訴、裝備使用數據、廢物/廢料/質量控制數據等。從整個組織的角度對組織績效進行評價的指標有數量、質量、時間、成本、態度和行為等。
來自組織層面的其(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他舉措也可能對培訓提出要求,如引進新技術、招募新員工、生產新產品、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重新設計等。當然,必須對這些需求進行分析以確認培訓是否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二、任務分析
(1)選擇要被分析的工作;
(2)列出組成工作的所有任務和職責;
(3)列出員工完成每一項任務的具體步驟或工作活動,分析任務的執行頻率、花費的時間、重要程度、學會的難度等;
(4)定義完成工作的類型(如講話、記憶、辨別、指揮)及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或能力。
對一項任務是否需要進行培訓取決於這項任務是否非常重要。這通過有關專家對任務執行頻率、重要程度和執行難度的評定來確定,那些重要性不高、難度不大且很少執行的任務不大可能列入培訓項目。對每項任務要由專家確定完成其所需的知識、技能或能力及其他執行要求(如工作條件、業績標准、必要的工具和設備等),並將其按共通性分成不同的組別,然後合並成模塊。這些任務模塊就是確定課程體系和課程目標的依據。
8. 如何開展年度培訓需求調研
培訓調研是培訓計劃必不可少的一步,許多企業在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時,也會開展需求調研,通常做法是:臨近年底,發一些調查問卷到主管或員工手中,讓他們填寫或選擇一些自己明年需要的培訓課程,然後把這些內容匯總整理後,就形成了企業年度培訓計劃。這樣做有一定的可行性,方法比較簡單,也能解決一些人員的培訓需求。
培訓需求調研內容 培訓需求調研內容需要從企業戰略、崗位需求和人員績效差距幾個方面來共同確定,其中,崗位分析是基礎,績效差距是今後改進的方向,戰略需求是今後培訓的重點。
戰略需求:主要從戰略角度考慮企業未來的培訓安排,這樣戰略未動,培訓先行,讓培訓為企業戰略保駕護航。如果企業未來幾年打算進軍國際市場,那麼國際商務規則、外語、國際金融等相關知識都要未雨綢繆地進行計劃,並具體安排到相關的部門和崗位。如果企業未來需要進行多元化擴張,那麼培訓相關的多元化知識、提升現有人員的管理技巧、培訓人員的專業技能就要提上培訓日程。
崗位需求:崗位需求是培訓調研的基礎來源,崗位需求調研也是培訓調研的主要內容。開展崗位需求調研,需要確定一系列步驟:首先是崗位需要人員掌握的技能是什麼?需要掌握到什麼程度?這樣就把崗位對人員要求應知應會的內容就列舉出來。然後根據崗位對人員要求和現有人員對比,看看人員現在還缺什麼?缺到什麼程度?這樣就把人員需求找出來,就知道崗位今後培訓的重點是什麼。如營銷崗位需要人員精通市場策劃知識、市場調研知識、客戶服務知識等,那麼,這幾項內容就需要針對人員進行重點培訓。
績效差距:績效差距是對人員現有績效不足之處進行分析,發現影響其績效不足的能力素質有哪些,彌補差距的最恰當培訓手段是什麼。當然,導致績效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差距是培訓所不能解決的,如外界環境因素,企業組織流程等,另外人員態度等都可能影響績效,這時,不分青紅皂白就培訓,結果可能會更糟。如人員可能是因為晉升受挫鬧情緒想離開,導致績效下降,這時再安排培訓,可能會導致人員更快地離開。因此,在具體分析時,就需要把影響績效的非能力因素剔除出去,這樣,才得到真正的培訓需求。 培訓需求調研方式 獲得以上信息,就需要多種調研方式並重,通常培訓需求調研主要方式有問卷調研法、訪談法、資料分析法、外部企業參考法等等。這些方法可以穿插在一起,靈活運用。如果了解企業戰略,與高層領導訪談,分析企業未來發展規劃是最好的方式;而針對崗位不同設計專門性的調研問卷或訪談,得到的崗位需求信息會更加真實。
培訓需求調研需要調動各方面人員積極性充分參與,而不是培訓經理一個人閉門造車。讓老總參與,可以確定培訓的主要方向,培訓不犯關鍵性錯誤,同時使他對今後的培訓方向心中有數,可以調動各方面的資源來落實培訓。讓部門經理和崗位任職人員充分參與,他們會對培訓做出積極回應與承諾,同時可以得到很多中肯的建議和意見,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崗位職責和具體要求最清楚。培訓需求調研中,培訓經理主要起組織和支持作用。
確定培訓需求框架 通過培訓調研三方面的匯總分析,就確定了個人的培訓需求,然後由點及面,通過匯總每個人員面臨的共性差距和不足,就形成了部門未來的培訓重點;而根據部門共性需求和企業戰略,就可以找出企業共性的問題,找到整個企業存在的短板和關鍵環節,就確定企業未來的培訓重點。把所有這些關鍵環節解決了,培訓就會為企業產生極大的價值。 通過培訓需求我們就會發現,不同部門的人員培訓需求會很不一樣,對同一部門不同層次的人員來說需求也不一樣,譬如營銷部門,業務代表需要講解產品的基本知識,基本的營銷技能,如溝通技巧、推銷技巧。到了營銷經理,重點就是營銷管理、經銷商談判、營銷網路管理等。再到上層,營銷總監的人員可能就要學習營銷戰略規劃方面的內容。
根據培訓需求,我們就可以設計企業的培訓課程框架。由於每個部門、每個人員的要求和差距都不一樣,我們可以規劃分層次、分部門、分類別的培訓課程,如可分新員工/老員工培訓、高層/中層/基層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培訓、技術/營銷/生產等專項培訓。確定了培訓課程框架,就形成了一個培訓需求課程庫,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需要馬上培訓,而是根據企業需要的輕重緩急,把合適的培訓課程放到年度培訓計劃中。
9. 如何做好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
一般而言:企業的培訓要麼補足差距,要麼基於企業的現實或未來發展需要,要做好培訓需求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培訓需求的來源:
1、績效分析:從周期的績效分析,績效差距中分析培訓需求,彌補不足
2、崗位勝任力評價:從崗位勝任力角度,找出勝任力短板,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提高
3、企業或部門需要:
a、從企業或部門需要的角度宣傳文化或者理念,或者整體應注意的某些問題
b、新員工培訓
c、崗位技能培訓
d、後備人才培訓
4、新業務、新變化等等,比如新上一台設備,需要進行設備操作培訓;新開辟了歐美市場,需要對英語或其它外部的商務應用方面進行培訓等
二、可以採取的方式:
1、制訂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對中基層員工進行問卷調研
2、根據各部門匯總的培訓需求匯總表,與各部門負責人進行面談溝通;了解各部門業務的變化,對員工的要求,績效差距;急需解決的問題,培訓開展的建議等
3、與中高層請示溝通,了解上一年度績效差距,新一年度工作重點,未來規劃,對部門負責人、對員工的期望和整體建議等
4、如果有必要,可以現場觀察生產人員、銷售人員等一線的狀態,溝通他們面臨的主要工作難點等
三、培訓方式、形式、時間選擇
1、將上述信息匯總分析,總結什麼類型的培訓,用哪種方式有效,改進培訓方式
2、根據反饋信息,精選培訓項目,精心安排培訓時間
3、將培訓重點集中在通過培訓能夠解決的企業、部門、員工關注的重要問題上
總之,好的培訓就是能解決各方關注問題的培訓,做培訓需求分析更要關注這一點,提煉出企業、部門等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培訓在其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讓企業各層次看到培訓後的變化,體會培訓真正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