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黨員每年集中培訓時間不少於多少時間
黨員發展對象,培訓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天。未經培訓的,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不能發展入黨。
根據《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第十七條 基層黨委或縣級黨委組織部門應當對發展對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培訓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天(或不少於二十四個學時)。培訓時主要學習黨章、《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等文件。
中央組織部組織編寫的《入黨教材》,可以作為學習輔導材料。未經培訓的,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不能發展入黨。
(1)支部黨員集中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第十一條 黨支部每半年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一次考察。基層黨委每年對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狀況作一次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採取改進措施。
第十二條 入黨積極分子工作、學習所在單位(居住地)發生變動,應當及時報告原單位(居住地)黨組織。原單位(居住地)黨組織應當及時將培養教育等有關材料轉交現單位(居住地)黨組織。現單位(居住地)黨組織應當對有關材料進行認真審查,並接續做好培養教育工作。培養教育時間可連續計算。
B. 黨員每年集中培訓時間不少於
條例規定黨員每年集中學習培訓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十二個學時。
【法律依據】
《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第二十條市、縣黨委或者基層黨委每年應當組織黨員集中輪訓,主要依託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基層黨校等進行。根據事業發展和黨的建設重點任務,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中心工作和黨員實際,確定培訓內容和方式。黨員每年集中學習培訓時間一般不少於32學時。
C. 如何開展黨支部書記集中培訓的培訓內容和方式有哪些
一是向上級黨委請示批復 ;
二是按照上級黨委的批復,草擬會議方案要,回方案並得到單位領導答班子討論通過(方案包含會議時間、地點、參會領導、單位、人員、主持人、會議議題、會議主題、食宿方式,經費預算等);
三是按照方案准備會議。1、內容可學習當前黨的方針政策,可是黨的法律法規、可是黨的知識和當前本單位和本地區的重大決策和政策,以及是上級和同級黨的領導需要交代的事等;2、方式可以是講座方式、會議方式、知識培訓方式、以會代訓方式。
D. 黨支部在技能培訓中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一)部分黨員作風不夠扎實。理論學習缺乏應有的熱情。對理論學習興趣不濃,主動性不夠,以「忙」為理由漠視學習,甚至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有的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能自覺地深刻理解把握,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不強。實際工作缺乏踏踏實實的干勁。有的缺乏責任感,對業務鑽研不夠,工作質量不高,離崗位要求存在一定距離。有的工作拖拉,為基層和企業想得少,缺少應有的服務意識和效能觀念。(二)有些黨員進取精神不強。有的習慣於按照慣性事,滿足於守攤,工作中探索創新意識和能力不強;有的甘當老好人,堅持原則怕丟選票,不想、不願、不敢得罪人,遇到困難躲著走,模範作用平時看不出來;有的大事幹不了,小事不願干,眼高手低,在群眾中威信不高。(三)部分黨員知識更新不足。部分黨員對知識需求的飢餓感,對本領欠缺的恐慌感,對形勢不適應的危機感不夠強烈,不斷更新知識和提升工作能力的動力減弱,勝任本職工作的本領不夠強。(四)個別黨員領導幹部抓黨建工作不到位。少數單位黨務工作被放在了次要地位,甚至兼職黨務幹部成了全權代理,組織生活流於形式,對黨員不能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存在一手硬、一手軟,一手重、一手輕的現象。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機關黨員幹部隊伍存在問題的原因,既有客觀方面的,也有主觀方面的。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機關黨建工作機制不夠完善。一是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缺乏力度,沒有形成具體明確的考核評價機制,致使有些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對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認識不夠,認為抓業務是「硬指標」,抓黨建是「軟任務」,抓與不抓關系不大,影響了抓黨建工作的質量。二是在黨建工作運行機制中,機關黨委與有關部門在教育培訓、管理監督、考核激勵等工作中存在著職能交叉重復問題,在加強統一協調、形成合力上下功夫不夠。三是黨內民主參與、關心幫助黨員以及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二)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不夠系統規范。一是在思想教育的內容上結合實際不夠。基本上是按照上級的教育安排跟著感覺走,緊貼黨員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開展教育不夠,缺乏針對性和說服力。二是在教育培訓的方式上創新不夠。部分黨組織教育方法單調,教育制度不落實,存在走過場的現象,影響了黨員幹部教育質量。三是在教育對象上區分層次不夠。開展教育時突擊式專題輔導多、上大課多,不分層次,不分對象,實行「一鍋炒」,因人施教相對欠缺。四是黨員幹部交流鍛煉不暢。加強黨員幹部交流鍛煉是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方法。目前在黨員幹部交流使用上缺少良性互動機制,下基層掛職鍛煉制度的落實力度也不夠大;有的黨員幹部出了校門就進機關,缺少在基層工作的感性認識。這些同志多數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但是由於經歷單一,知識面窄,發展後勁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工作熱情減弱。(三)黨員幹部管理監督手段偏軟。對黨支部建設和黨員幹部隊伍管理監督的考評機制科學化、規范化不夠。由於缺乏科學、量化的考核法,個別支部重業務輕黨建的現象依然存在,黨建工作能幹多少算多少,給黨員幹部交任務、壓擔子不夠,對黨員幹部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致使黨組織「活」不起來,黨員「動」不起來,工作「火」不起來,影響了黨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戰鬥力。黨員幹部激勵措施力度小。黨組織平時對黨員幹部要求多,關心服務相對不足,工作調整、職務升遷、考核獎勵等與是否是優秀黨員和抓黨建工作成績突出沒有多大關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四)對黨務幹部隊伍建設重視不夠。《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條例》盡管明確了機關黨務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但落實不夠到位;盡管提出了對黨務幹部的培訓要求,但落實力度還比較小。有的專兼職黨務幹部長期得不到充電,對抓黨建工作不熟悉,有的要「翻著本本」做工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建工作的質量。
E. 黨支部生活活動方案(全年活動,每月一次)
黨支部生活方案,你就要注意時間。每月有關於黨的什麼節日,舉行什麼會議。 你要請教你們當地活動辦的同志。請他們給你點材料。這樣方案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