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幼兒園故事教學培訓方案

幼兒園故事教學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2-02-04 02:23:53

① 幼兒園教學方案怎樣寫

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實施方案 為了更好地促使我縣幼兒園教育、保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按國家幼兒教育法規,結合我縣幼兒園目前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發揮幼兒園領導班子在教學工作中的作用。 1、.幼兒園領導要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學習有關教育政策法規,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明確辦園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能力。 3、幼兒園領導要創造條件,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骨幹教師、培養教學帶頭人,積極組織和選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進修及專業培訓。 4、幼兒園領導要擔任一定的教學任務,同時,要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有效地指導教師的教學工作。正園長每學期聽課不少於是15節,業務副園長或教導主任聽課不少於20節,教研組成員不少於己於人12節,要有原始記錄材料以備檢查。 5、幼兒園領導應走在教改工作的前沿,深入課堂第一線擔任教學任務,有計劃地開展為教師做教學理論、教學改革講座或帶頭做示範課,.領導班子活動總量每學期不少於兩次,要有原始記錄。 6、每學期幼兒園領導至少要主持召開一至兩次有關園務會議、整合研究,決策幼兒園的教學及管理工作。 二、制定嚴謹、合理的教學計劃,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反思。 1、幼兒園要制定學年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認真組織實施並做好學期期、學年工作總結。 2、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計劃,要寓教於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學。要克服幼兒園游戲活動的散漫自由、隨意泛濫等現象,要保證幼兒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至少兩小時以上。 3、幼兒園每學期要對教師教案進行最少兩次以上的大檢查,教師的教學計劃可隨教學需要做適當的變更。但是教案設計不能偏離課堂教學,更不能出現教案教學兩無關的鬧劇。大力提倡多寫教學反思和教育隨筆,及時進行教學小結。 4、幼兒園要有計劃地征訂、購買有關書刊資料供教師學習,了解新的教學,掌握新的教學動態,豐富教師的業務知識,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 5、為了便於統一管理和核實是否統一使用海南教材,教育局經研究決定,各幼兒園特別是私立幼兒園要到教育局教研室統一登記訂購海南省編寫的幼兒教育教材(包括教師用書、幼兒用書、錄音磁帶、.圖片等),征訂工作於期末一個月內進行。 三、幼兒園教師要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質量,積極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1、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頒布的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同時要根據本地實際開發園本課程。 2、幼兒園要積極完成省級或縣級教育、教學研究任務。認真組織教師參加教學改革工作,參加評優課、觀摩課等各學科領域的知識競賽等活動。 3、幼兒園每月至少召開一至兩次有關教學工作的會議。研究了解教學工作的實際問題(可以年級組的形式進行)。 4、幼兒園應適當組織教師集體備課、說課、聽課和評課等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8節。每學年園里最少組織兩次以上的公開課或研究課活動。教師每學期撰寫一至二篇較高質量的教學論文或教學反思,並踴躍報名參加論文評比。 5、幼兒園要著眼於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大力開展教學研究,建立以園為本的教研製度,要有計劃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園本培訓,並做好書面總結。 6、幼兒園領導要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幼兒教育中的疑難問題並根據本園的實際進行整合,確定一至兩項作為重點專題,開展課題研究和教改實驗。 7、各幼兒園應成立教研室或教研組,確立教研組長作為科研帶頭人,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及時解決教育教學疑難問題,並循序漸進的地開展園本教研工作。 8確保教研經費到位。每所幼兒園要在經費預算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於教研活動,保證教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打開對外交流的窗口,在交流和競爭中求發展 1、白沙縣幼兒園作為縣的示範園,一定要起帶頭作用,積極幫助、支持、帶動私立園的發展。為我縣幼兒教育的迅速發展而努力。無論是公立園還是私立園我們的辦園都有一個共同的宗旨:「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如果只有單純的贏利觀念,那麼是嚴重違背辦園宗旨的,最終將被取締。 2、各幼兒園要應該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不應該相互排棄、相互貶低對方,要在競爭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共識。 3,白沙縣幼兒園屬海南省機關幼兒園的對口幫扶對象,可以直接與機關園聯系,尋求幫助。通過多渠道進行教育、教學、管理等諸方面的交流。 4。各幼兒園應設法讓教師到辦園成績較突出的幼兒園學習、取經,交流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 五、全面細致地做好幼兒的安全保健工作 1、幼兒園要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謹記「沒有安全就沒有教育」警示。 2、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安全工作責任制。帶班教師和保育員牢牢綳緊「安全弦」不擅離工作崗位,加強班級常規管理建立良好的班風班貌。 3向家長進行安全教育宣傳,增強家長安傳意識。在家園的共同努力下,對幼兒園進行安傳教育。 4認真做好晨檢工作,嚴格執行個項衛生消毒制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幼兒園用電、用水、飲食等安全。 5、把安全教育內容滲入到個顆教學與游戲活動中,教會幼兒園識別各種危險、躲避各種危險的能力。 五、建立健全的檔案管理。 1、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要建立教師業務檔案、幼兒成長記錄袋,還有各類園務記錄,各類檔案應按照要求及時做好存檔工作,,材料必須齊全。 2、每個幼兒園應建立健全有利於教師、教學發展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含獎罰制度)。建立合理、公正、科學的具有操作性的考核標准,激勵教師奮發向上。對在教育教學、教改中有突出貢獻的教師或集體給予重獎,在職稱評定、評選先進中優先考慮。做到獎優罰劣、賞罰分明,真正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從而激發廣大教師從事教研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私立園有三個教職工以上的要成立工會組織。上報教育局工會。 六、做好家園聯系工作 1、幼兒園每學期要召開一次教師、家長座談會,重視加強家園聯系,聽取教師、家長、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及時採取措施糾正存在的問題。 2、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關注每一個幼兒的發展,做到家園教育同步化。 3充分發揮家長的可利用資源,解決教育、教學中需要達成共識的問題。 七、明確辦園方針、提高辦園條件、合法辦園。 1、各幼兒園應積極做好園容園貌工作,要經常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潛在的危險和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中。 2、各幼兒園的玩具設備要經常檢修,該修補的要修補,該淘汰的要淘汰。一定要保證幼兒的安全。只有安全才能安心,只有安全方能萬全。 3、未經審批的個體私立園,一定要嚴格按照海南省教育廳頒發的《幼兒園評估標准》的各項條款對比,看看自己的辦園條件是否符合要求,以便向教育局提交辦園申請報告。未經許可擅自辦園且條件差的,縣教育局將根據海南省教育廳的文件精神對不符合辦園條件的要給予取締,對辦園條件符合要求的教育局批准辦園。 4、教育局決定在這兩年內要扶持幾間私立園作為鄉鎮示範園,各私立園應把握有利時機擴建園舍、加大力度改進教育、教學設備,提高教育管理機制,爭取被評為示範園。 5、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個人到沒有幼兒園的鄉鎮、村莊辦園。由於我縣鄉鎮人口稀少,原則上每個鎮有一所(大的鎮可以有兩所,不超過三所)就可以了;鄉和村能各有一所最好。 八、積極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做好學前、期末各項檢查工作。

② 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方案

1. 幼兒教育學
了解現代教育、幼兒教育的新觀念、新思想、新信息,結合我國幼兒教育改革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將理論的闡述和幼兒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結合起來,進行具體分析和指導。
2.幼兒衛生保健學
深入了解並掌握幼兒的解剖生理特點和生長發育規律,幼兒健康評價的方法、常見心理問題的矯治、營養需要及膳食的配製、疾病的預防和護理及意外事故的急救處理等知識,能正確和理解幼兒衛生保健領域存在的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提高學生從事托幼機構保育實際活動的專業素養。
3.幼兒心理學
了解幼兒的認知和言語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幼兒的情緒、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的關系及幼兒的活動心裡。能依據幼兒特點,利用所學相關知識,初步具備幼兒園基層崗位幼兒教師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誠實守信、善於溝通和合作的品質。
4. 幼師英語
根據幼師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特點,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全方位的培養學生,讓學生掌握基本語法知識、語音知識、日常用語,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和綜合閱讀、寫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音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5.幼師英語口語/聽力
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有目的、有計劃的去創造讓幼兒聽的機會,激發幼兒注意傾聽的興趣,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然的英語語言價值大小的重要指標。
6.幼兒英語教學法
了解我國幼兒英語教學的歷史和現狀,知道幼兒英語教學是可行的,明白幼兒英語教學與幼兒英語教學法的關系,了解我國幼兒英語教學法的目標。
7.幼兒園實習指導
理論:了解實習過程與組織管理、保育實習、教育實習的目的、意義,實習全部內容的概括和一般方法。實踐:從幼兒園實習入手,指導學生在實際環境中的實踐,參照國家中級保育員職業資格標准,突出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8.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理論:通過幼兒教育指導的發展、幼兒園課程的發展、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要素以及各領域的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幼兒園最基本的最實用的知識。注重體現新的教育觀念,反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實踐:根據幼兒園課程模式的相關理論及案例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跟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形勢。
9. 幼兒園組織與管理
讓學生了解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內容,掌握幼兒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規律,學會用所學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管理問題。結合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為學生今後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10.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實踐
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及興趣,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與開展教科教研活動結合起來,以個個是主人,人人能創造"的教育理念,激發幼兒探索、參與,使環境創設融入教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為一體,成為幼兒展示自我的窗口,通過環境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發展。

③ 如何有效開展農村幼兒園故事教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定: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目前,農村幼兒園只注重語言、數學的教學,忽略藝術與科學方面教學問題極為普遍。對此,我們對課時安排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減少了語言、計算周授課時數,增設了安全教育一節、游戲兩節,特色一節、舞蹈兩節;並設置美工、舞蹈園本課程。

④ 幼兒園故事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技巧有

幼兒園的故事教學往往存在著這樣一套模式:首先是教師有表情地講述一遍故事,要求幼兒認真傾聽。講完後,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裡有哪些人物或動物?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接著是邊出示圖片邊分段講故事,提問:這一段里有誰和誰?都說了些什麼?這中間還要讓幼兒學說新詞和短句。最後是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錄音,並要提一個總結性的問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剖析這樣的教學模式,我們不難發現,它存在著以下幾個弊端: 第 一、教學模式的單一化,影響了故事內容的傳授,教師無論講什麼故事,都把它套進這個模式里,勢必會影響幼兒聽故事的新鮮感和敏銳感。 第 二、失去了故事教學的愉悅性和趣味性,這是故事本身所蘊含的魅力,一則好的故事,往往能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和春雨潤物般的情感來打動幼兒的心靈,使他(她)產生情感上的呼應和共鳴。 第 三、幼兒是帶著回答問題的壓力來聽故事的,他們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又從何談起?如果故事教學只滿足於使幼兒獲取知識、接受教育這樣一種表層功能,那麼故事教學的深層功能——開啟幼兒熱愛文學的心靈之門,引導幼兒踏進文學殿堂的啟蒙功能又體現在哪裡呢?因此,我認為要改善幼兒園故事教學的模式,不拘一格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故事教學的功能,尤其是深層功能,使幼兒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滿足他們各方面的精神需要。 不同的故事具有不同的內容、情節和結構,我覺得要激發幼兒聽講故事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題、情節,使之產生心靈上的呼應和共鳴,關鍵在於教師的課前准備工作,教師必須反復鑽研作品,分析故事的主題,掌握故事的情節、結構,找准其中的重點、難點,設計出適合幼兒和作品的教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此, 我向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一、活動參與法 幼兒生性好動,年齡越小,這個特點就越明顯。因而故事教學不應僅僅是靜態的,還必須與幼兒的身體活動、操作活動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有關詞彙和句子,也可以使他們進一步熟悉作品,體驗思想情感和鞏固記憶。 故事《小老鼠和落葉》里鼠媽媽和小老鼠打掃落葉這一段,寫得非常精彩有趣,是全文的重點、難點所在,這里不僅有「頂、扛、掃、耙、扛」這些表示打掃的動詞,還用上了「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就准備了一些小老鼠的頭飾和簡單的道具,讓幼兒進行故事表演,他們興致極高,演得怡然自得,在表演過程中,他們會自然地運用作品中的對話、動作、表情來再現作品,活動參與法真不愧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 二、難點前置法 學前期幼兒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還處於萌芽狀態,對於一些需要經過多層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們還是力所不能及的。如果在故事教學前.僅僅是按常規設計教案,那麼有些故事內容對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生活經驗還不太豐富的幼兒來說,是難以接受和理解的。這時,就不妨採取難點前置法,將難點放在教學之前,通過某些輔助手段引導幼兒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去交流。 比如故事《包公審石頭》,我考慮到幼兒很難理解「包公為什麼會罰觀看熱鬧的人每人一枚銅錢,並讓他們把所罰的銅錢扔入水中,由此來判斷偷賣油條小孩錢的小偷是誰?」課前,我就准備幾盆清水和一些沾了油及沒有沾油的硬幣,在講述故事前,讓幼兒分組做個小實驗,將兩種硬幣分批投入清水中,通過觀察實驗操作中的現象,使幼兒明白故事中的道理,達到啟發幼兒思維,開發智力的目的,同時難點也迎刃而解了。 三、擴充講述法 有些故事短小精悍,非常適合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像力,進行擴充性的講述,在聽聽講講的過程中,一則師幼合編的新故事就誕生了。 象故事《小蝸牛》,篇幅不長,字里行間蘊含著四季的典型特徵和季節輪換的順序。課前我精選春、夏、秋、冬四幅圖片,並把它們布置在活動室的四周。上課時,我邊操縱指偶邊講述故事的第一段,提問: 「這是哪個季節發生的事?」幼兒異口同聲地說:「春天。」「春天就象蝸牛媽媽說的只是樹葉兒發芽了嗎?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呢?我們快幫小蝸牛找找吧!」幼兒很快地來到春意圖前,眼前的一切是那麼的熟悉,他們彷彿置身在萬物復甦的美好春光里,爭先恐後地說出了許多春天的景色,比如:小草變綠了,桃花紅了,迎春花吹起小喇叭,「嘀嘀噠!嘀嘀噠!」小蝌蚪在水裡快活地游來游去,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小朋友手拉著手去春遊……凡是在春天裡發生的事全讓他們說到了,同樣的,在以後的夏、秋、冬三季的擴充性講述中,幼兒表現得非常出色。通過這個活動,不但加深了幼兒對四季特徵和輪換順序的認識,而且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最值得欣慰的是誕生了一則師幼合編的新故事《小蝸牛》,實現了師幼互動。 四、情景激勵法 故事教學活動往往需要參與者有極大的熱情,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努力創設一個充滿感情色彩、能引起幼兒情緒激動的情境和環境.使之親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去觀察、去想像、去大膽表述自己的意願,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分析故事《最奇妙的西瓜》,我認為最重要的要讓幼兒感受到參賽西瓜的奇妙之處,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精心製作一些新穎有趣的西瓜模型:手提包形的西瓜、外面是瓜瓤裡面是瓜皮的方形西瓜和狀如水塔、裝著水龍頭的大西瓜。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教師頭戴王冠,以瓜瓜國國王的身份,笑容可掬地迎接每一位小貴賓(由幼兒扮演),幼兒饒有興趣地參觀西瓜展示會,初步感受到這些西瓜的奇妙之處,愉快地和小夥伴交流自己的參觀所得,同時他們也非常想知道這些西瓜是誰發明的?這時候,「國王」就安排他們觀看情景表演,讓他們知道故事的內容,同時也解開了他們心中的疑團。接著,「國王」徵求小貴賓的意見,讓他們說說:「最喜歡誰發明的西瓜?奇妙在哪裡?」最後,「國王」讓小貴賓談談:「我想發明怎樣的西瓜來參加明年的西瓜節?」縱觀這個活動,幼兒始終置身在寬松、自由的游戲情景中,他們想說、愛說、敢說,在與老師、同伴的交流中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愉快的情緒得到了體驗,這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所倡導的精神相一致的。 五、師幼對講法 有些故事,上下句或者是上下段之間有某種程度上的邏輯推理關系,這時,你大可不必把整則故事一古腦兒地全部講出來,而可巧妙地採取留下一半給孩子的方法,啟發、鼓勵幼兒積極思維,講述出故事的另一半,通過師幼對講的方式,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述故事《小兔逃跑》前,我簡要地向幼兒介紹師幼對講的方法——要求幼兒聽清我的上句,編出下句。我示範講完第一組對句後,問了兩個問題:「小兔想變成什麼逃跑?兔媽媽變成什麼去追?」幼兒不假思索地說出:「小兔想變成小魚逃跑,兔媽媽就變成釣魚人把小兔釣上來。」我馬上予以肯定,接下來,我要求幼兒圍繞「如果你是小兔,你會變成什麼逃跑?」「如果你是兔媽媽,你會變成什麼去追?兩個問題,引導幼兒分別站在小兔和兔媽媽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並參照第一組對句的句式進行回答。由於這種「你逃我追」的游戲方式深受幼兒喜愛,幼兒也不乏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因此幼兒非常投人,他們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回答接連不斷,尤其是後面的仿編部分,幼兒表現得更為積極,有的說:「要是你變成荷塘

⑤ 幼兒園講故事的教案怎麼寫

: 一份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活動標題,活動目標,活動准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具體要求如下: 1、目標:指這次活動要達到的目的,教會幼兒什麼,一般分為能力...

⑥ 如何做好幼兒園大班故事教學

內容摘要:故事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對幼兒實施良好的品德教育,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夠豐富幼兒的知識,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對於大班幼兒,故事還能幫助幼兒積累一定的詞彙,對於語言能力的綜合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把握好大班幼兒的關鍵經驗是選擇孩子喜歡的故事,運用適宜的指導策略,幫助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表達想法,從而實現故事教學的核心價值。 關鍵詞:大班 故事教學 問題提出:愛聽故事是孩子天性,是孩子最易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大班幼兒正處於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故事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對於教師而言,如何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大班故事教學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把握大班幼兒的關鍵經驗,選擇適宜故事。 《綱要》中明確指出大班語言領域故事與童話方面的關鍵經驗是:接觸多種題材和形式的優秀故事、童話,樂於欣賞、講述作品的內容,感受和體會情節的曲折起伏、人物心理和情感變化,作者所具有的豐富想像力;作品所具有的浪漫色彩。幼兒樂於復述、講述和表演故事與童話。另外,從故事長度來看,用於課堂教學的故事不宜太長,因為幼兒在聽故事時正處於緊張興奮的狀態,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有限,大班幼兒也不過只有15分鍾左右,太長的故事會使幼兒疲倦,失去傾聽的興奮。只有情節突出的故事孩子才會喜歡,正如英國教育學家安德普·萊特(Andrew Wright)所說,大段的描述是運用故事教學所忌諱的,用於故事教學的故事尤其如此。 因此,針對大班幼兒的關鍵經驗,我們在選材時,要注意選擇主題鮮明;情節曲折、起伏;能刻畫一定心理活動的故事,特別要側重感悟人物心理和角色性格特徵。如故事《等明天》、《白雪公主》、《老狼整容》、《猜猜我有多愛你》、《金雞冠的公雞》、《胖嫂》、《小熊請客》等。 二、認真分析故事,做好經驗准備。 教師在選擇好故事以後,應全面分析故事,找出影響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關鍵詞和句,並對幼兒進行前期經驗的豐富。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名詞、動詞已經不再難以理解,難點則是對形容詞的把握和體會,如故事《金雞冠的公雞》中,黑黝黝、高聳聳、急騰騰,幼兒初次接觸,不易理解,活動前,則可藉助高山、河流的圖片幫助幼兒熟悉、理解這些形容詞,為幼兒順利傾聽、理解故事做好鋪墊;再如,故事《等明天》中有一句話「難道今天不就是你昨天說的明天嗎?」孩子很難理解這句話,因此,在活動前,我向幼兒介紹「昨天」、「今天」、「明天」是三個好朋友,並與幼兒玩游戲「猜猜這是誰?」在游戲中幼兒很好地理解了這三個詞的關系,在傾聽故事時,也能輕松理解這句話。 三、圍繞核心價值,設計故事教學 活動的設計是故事教學的關鍵,語言教學環境下的「聽故事」不同於作為娛樂消遣的「聽故事」,後者主要是用於「聽」或「樂」,除了這些別無其他的目的;而前者主要是「寓教於樂」,「教」才是目的,圍繞故事所展開的各項活動是達成「教」這一目的的途徑。 首先應明確故事教學的核心價值:傾聽—理解—表達。教師應把握好核心價值來組織、設計故事教學。 傾聽:傾聽是幼兒接觸、熟悉故事的唯一途徑,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幼兒有效注意力的時間,為幼兒創設一定的情境,引發幼兒的傾聽慾望。一棵大樹、一座房子,幾件簡單的道具就能營造出森林等與故事有關的情境,便可將幼兒帶入故事中。在傾聽故事前,教師還可以提一個問題,讓幼兒有目的傾聽,提高清廷的目的性。如在執教故事教學 《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我用小兔手偶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了幼兒聽故事的慾望,並且提問:「小兔要上床睡覺了,它問了兔爸爸一個問題,你們知道是什麼問題嗎?」由問題順利過渡到第一遍傾聽,孩子們帶著問題、帶著疑惑,聽故事的慾望更加強烈了。 另外,幼兒在傾聽故事時,教師要正確、恰當的使用教具。第一遍傾聽,教師可藉助故事中主要的形象的手偶,如《猜猜我有多愛你》中的小兔子、《老狼整容》中的老狼手偶,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內容;在第二遍傾聽時,教師則可利用反映故事的大背景圖及故事中人物角色的圖片,讓幼兒整體感受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在第三遍傾聽時,教師可變換用可操作的拉線教具、插入式教具。每一次傾聽,教師藉助不同形式的材料,給幼兒不同的視覺感受,讓幼兒每一遍傾聽都有新鮮感,情緒高漲。 此外,幼兒在第一遍傾聽故事時,教師最好採取自己講述的方式,利用語調、表情感染幼兒;在講述時,教師還可以做相應的動作,肢體語言的運用可以增強故事的感染力,提高故事的理解度。 理解: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得到相關經驗的提升,提問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教師應明確每個問題的提問目的,做到問題要有針對性、遞進性、個體差異性。第一遍傾聽後,教師可根據故事的名稱、人物角色進行提問;在第二遍傾聽後,教師可問一些細節性的問題,並且注意追問,提升問題的遞進性。對於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可提問簡單、直接的問題,幫助幼兒梳理信心;對於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根據幼兒原有經驗,利用問題引導幼兒思考、提煉。 活動前詞彙的豐富、適當故事中難以理解的詞彙都可為幼兒理解故事掃除障礙。 表達: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為幼兒設計表達活動。對於大班故事教學,往往會涉及到一些社會性目標,因此教師可讓幼兒結合自身感受和經驗,談一談「如果你是**,你會怎麼做?」、「你最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等。若以熟悉故事中角色的對話作為目標,教師則可為幼兒准備頭飾,創設情境,讓幼兒扮演其中的角色,復述語句。教師還可以用延伸活動,讓幼兒在表演區進行故事表演,從而理解、表現故事中角色的性格,復述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如《小熊請客》。 總之,幼兒園大班故事教學,要以幼兒為主體,以興趣為中心,遵循大班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傾聽、理解、表達中得到語言的發展。

⑦ 有助於幼兒故事,詩歌學習活動教學方法或技巧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以往的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一般只能在理解作品內涵的基礎上,採用有聲有色的朗讀,把語言信息傳遞給幼兒,或藉助圖片、錄音進行教學,而這些方法不能表現作品的全部內容,影響了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因此,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主幹的傳統教學模式受到質疑,而代之以幼兒為中心,主動學習為中心的開放式現代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正是適合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產生的。它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具有形象生動、信息刺激性強、時空寬廣、操作靈活簡便等特點。通過這種多媒體手段,可以產生出生動逼真的動感形象。色彩鮮艷的畫面、優美動聽的音樂、清晰標準的發音,豐富多彩的內容,為幼兒學習語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視覺、聽覺的互動式語言環境,既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專注力,又能烘托文學作品表達的情景氣氛,對優化幼兒園語言教學手段,提高語言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動畫激趣 ,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求知慾的向導,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基礎與動力。我國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說過「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 多媒體技術具有集圖像、聲音、動畫,為幼兒提供多種刺激,引起幼兒注意,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中班詩歌教學《小雨點》,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抽象的語言文字富於生動的屏幕畫面中——花兒在雨中開放,魚兒在水中嬉戲,苗兒在雨中長大,再配以優美的音響效果,渲染活動氣氛,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種色彩鮮艷的動畫效果,讓幼兒快速進入學習的情境與教師互動,產生學習詩歌的內驅力。統計結果:有80%的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95%的幼兒一直處於積極的學習 狀態,60%的幼兒能積極發言。運用傳統的圖片進行教學,幼兒只能保持短暫的注意力。因為圖片雖然色彩也鮮艷,動態也形象,但畢竟是靜止的,教師呈現不出豐富的事物形象,幼兒注意的集中性不強,這種方式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因而在教學活動中的最初階段幼兒還感興趣,但10分鍾以後,幼兒就開始分散注意力了。有的自己玩東西,有的表情漠然,有的開始動手動腳了,發言、朗讀詩歌的幼兒總是極少數幾個活躍分子。教師邊管紀律邊教幼兒念兒歌,其結果是教師教得累,幼兒學得煩。由此可見,色彩艷麗、形象生動的畫面,富有情趣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有助於幼兒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這種學習情緒帶來的有意注意的穩定性更加增加了幼兒學習的投入度,使幼兒視、聽、腦得到充分調動,幼兒愛聽、想說、樂思,有效地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二、形象生動,激活幼兒創造性思維 思維發展能促進語言構思能力、邏輯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兒童時期是創造性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創造性思維較多地表現出情境性、興趣性。傳統的語言教學存在著某些局限性,如:教學資源的單調性,教學形式的封閉性,教學過程的呆滯性,教師只能帶幼兒逐字逐句朗讀詩歌,看圖片提問總是會自己急得說出答案,提出一個發散性的問題總是得不到多個答案,幼兒被動地接受,機械地學說,盲目地想像。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能創造出生動形象的動畫畫面,創設真實的情境,指導幼兒從各個角度去認識事物、描述事物,鼓勵幼兒去構想不同的答案,使幼兒的思維活動呈現多向性、獨特性、變通性,幼兒的想像如賓士的駿馬,在思維的天地里往來馳聘,極大地激活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如故事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開始部分,出示小蝌蚪課件引入教學後,教師提出問題: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生動形象的動畫畫面,將幼兒帶入一個童話的情境中。有的說「小蝌蚪會碰到大鯊魚。」有的說「小蝌蚪會碰到大鯉魚。」有的說「小鴨子會帶它們去找媽媽的。」幼兒思維活躍,能想出多種答案,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 詩歌教學活動《家》,教師利用多媒體製作了有關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的動感課件——小鳥喜歡在樹林中飛來飛去,小羊喜歡在草地上吃青草,蝴蝶喜歡在花叢中飛舞……以此來擴充教材內容,加大幼兒信息量的獲取,開拓了幼兒學習的視野,為幼兒學習詩歌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師利用多媒體以聲音、圖像等多種表達形式,根據教學需要,適時定格,設置疑問,如:月亮、太陽、星星的家在哪裡?蜻蛙的家在哪裡?小馬的家在哪裡?幼兒在信息技術提供的情境資源中發散想像,激活了創造性思維,擴大了幼兒創造的空間,幼兒創作仿編的詩歌非常有趣。詩歌《家》只有六句,講述了白雲、小朋友和四個動物的家,而幼兒仿編的詩歌內容豐富多彩,如「金色的沙灘是貝殼的家,黑黑的泥土是蚯蚓的家,長長的火車是旅客的家,美麗的樟樹是我們的家」等。下面是我們課後對幼兒仿編詩歌《家》的調查統計。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故事教學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活動物料策劃方案 瀏覽:87
培訓老師的信息化培訓方案 瀏覽:902
學校招生周年慶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13
街道推廣國家語言文字方案 瀏覽:412
品牌營銷推廣經理 瀏覽:229
教師語言方面培訓方案 瀏覽:594
供電局消防培訓方案 瀏覽:569
市場營銷部門職責 瀏覽:215
海爾的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889
雙十二培訓行業活動方案 瀏覽:513
講文明樹新風欄目策劃方案 瀏覽:582
餐廳開業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4
頒獎活動流程方案策劃書 瀏覽:562
行狐電子商務待遇 瀏覽:97
關於電子商務假貨論文 瀏覽:455
融公司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2
幼兒園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844
小學藝術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795
市場營銷英文教材 瀏覽:311
阿里巴巴2019市場營銷費用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