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縣基層醫師培訓方案

縣基層醫師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2-02-02 20:45:41

㈠ 簡述全科醫師骨幹培訓培養目標是的什麼

您好!你對全科醫師很感興趣?下面是為您分享的全科醫師骨幹培訓目標這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培訓目標
遵循以全科醫學的基本理論為指導,社區衛生需求為導向,實踐、思考、學習為方法,培養全科醫師的綜合服務能力為目標,通過系統的全科醫學及相關理論、臨床和社區實踐技能培訓,培養學員熱愛、忠誠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的精神,掌握全科醫療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其對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轉診、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技能,達到全科醫師骨乾的基本要求,成為社區衛生服務隊伍中的業務骨幹人才。
二、培訓對象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現從事醫療工作的注冊執業醫師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並同時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主治醫師及以上職稱或五年及以上高年資醫師。
三、培訓方法
採取全脫產的集中培訓方式、理論講授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進行培訓。培訓時間共8個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1.理論培訓:1個月。
2.臨床科室輪轉培訓:6個月。
3.社區實踐:1個月。
以上為全科醫師骨幹培訓目標的全部內容,希望您能採納。

㈡ 如何落實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

一、培訓對象
1.高等醫學院校本、專科畢業在我院從事臨床工作的住院醫師。
2.醫學研究生畢業按其臨床工作實際時間和水平參加相應年度的培訓。
二、培訓目標
臨床住院醫師經過規范化培訓後,達到衛生部《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規定的主治醫師基本條件:
1.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認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貫徹執行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
2.熟悉本學科、本專業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具有較系統的專知識,了解本專業的新進展,並能用於指導臨床實際工作。
3.具有較強臨床思維能力,較熟練地掌握本專業臨床技能,能獨立處理本學科常見病及本專業的某些疑難病症,並有相當於主治醫師水平的業務指導能力。

4.基本掌握臨床科研方法,並參與科研工作。結合臨床實踐,寫出有一定水平的學術論文(含病例分析、綜述、經驗總結等)。
三、培訓形式與時間
培訓形式以臨床實踐和自學為主,理論輔導和臨床指導相結合。臨床實踐應立足於本單位內進行。第二階段結合選送認可基地培訓進修。理論學習以業余、自學為主,亦可組織必要的理論輔導課。
培訓時間五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三年,為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輪轉培訓;第二階段二年,為專業定向培訓。專科畢業生第一階段培訓時間延長兩年。醫學研究生畢業,按其臨床工作實際時間和水平參加相應的培訓,其培訓應以臨床技能為主。
第一階段培訓中要安排有不少於一年時間實行24小時住院醫師責任工作。在培訓期間要安排住院醫師參加基層預防,保建工作,時間不少於3~6個月。
四、培訓內容與要求
培訓內容包括思想政治、職業道德、臨床實踐、醫學理論和公共必修課。

臨床技能:
第一階段要求掌握本學科基本診斷、治療技術及本學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原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處理方法、門(急)診處理,危重病人搶救,接待病人,病歷書寫,臨床教學等。
第二階段要求能熟練掌握並獨立處理本專業常見病及本專業某些疑難病症,能完成專科病房高年住院醫師工作,基本掌握臨床科研方法,並參與科研、臨床帶教工作。

㈢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目標有哪些

住院醫師規范培訓為醫學生畢業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培訓臨床高層次醫師,提高醫療質量極為重要。占據了醫學終生教育的承前(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啟後(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地位,是醫學臨床專家形成過程的關鍵所在。

長期以來,我國無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學生從醫學院校畢業,未經二級學科培養,就直接分配到醫院從事臨床工作,以後的能力和水平相當程度上取決於所在醫院的條件,嚴重影響了醫療隊伍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20世紀80年代開始,許多地方恢復了住院培訓的試點工作。經10餘年的實踐,一套較為完整的住院醫師規范培訓的制度和模式已經得到了確定和完善。

1993年,衛生部印發《關於實施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的通知》,此後各地逐步開展不同規模、不同水平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前期探索。

江蘇省自1992年開展試點,制定了《江蘇省衛生系統臨床住院醫師培訓暫行辦法》,1995年制定了《市級以上醫院、縣級醫院住院醫師培訓計劃》,初步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培訓制度和培訓標准。2007年,全面推行面向城鄉基層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

2010年,明確規定」自2010年起,新進入江蘇省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專業畢業生必須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江蘇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人數位居全國第一。

(3)縣基層醫師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培訓對象為培訓基地住院醫師隊伍的一部分,在培訓基地接受以提高職業素養及臨床規范診療能力為主的系統性、規范化培訓。

培訓年限一般為3年。已具有醫學類相應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歷的人員和已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醫師參加培訓,由培訓基地根據其臨床經歷和診療能力確定接受培訓的具體時間及內容。

在規定時間內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訓或考核不合格者,培訓時間可順延,順延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順延期間費用由個人承擔。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培育崗位勝任能力為核心,依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准分專業實施。培訓內容包括醫德醫風、政策法規、臨床實踐能力、專業理論知識、人際溝通交流等,重點提高臨床規范診療能力,適當兼顧臨床教學和科研素養。

實行培訓信息登記管理制度。國家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實現住院醫師培訓招收、培訓實施、監測評估、培訓考核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培訓基地和培訓對象應當及時、准確、詳實地將培訓過程和培訓內容記錄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登記和考核手冊並妥善保存,同時將有關信息及時錄入信息管理系統,作為培訓考核的重要依據。

㈣ 鄉村醫生培訓計劃的項目實施情況

為配合黨和政府2003年開始大力施行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系建設,改善貧困地區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幫助貧困地區鄉村醫生實現培訓的願望,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簡稱中國紅基會)於2006年6月聯合中國鄉村醫生培訓中心啟動了鄉村醫生培訓計劃,作為其重點公益項目紅十字天使計劃的重要內容,旨在通過募集公益資金,聯合高等醫科院校,為貧困地區的鄉村醫生提供免費的醫療衛生業務培訓,以提高他們的醫療水平,更好地為廣大農民提供醫療服務,保護農民的生命與健康,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006年6月29日,飛利浦(中國)公司捐助的首期鄉村醫生培訓班在首都醫科大學開班,首期培訓100名鄉村醫生。此後,中國人壽慈善基金會、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及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10家醫科院校也加入到該培訓計劃中來。到目前為止,該計劃共募集 460 萬元捐款,先後在北京、重慶、鄭州、廣州、西安、成都等地舉辦了14期鄉村醫生培訓班,為來自26個省(區、市)的1404名鄉村醫生提供了免費培訓,其中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的鄉村醫生李春燕、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田蕊、黎永平、謝干春等基層醫務工作者均是該計劃的受益者。

㈤ 如何推動合格醫師同質化的培養

據報道,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在中國醫師協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我國將推動加快合格醫師同質化培養,創新人才評價機制,營造良好的從業環境,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夯實人才基礎。

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指出,為確保醫師隊伍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健全以公益性為導向的績效考核機制和內部分配辦法;推動醫療機構合理安排調配一線醫護人員工作量,調動醫護隊伍工作積極性;對暴力傷醫事件「零容忍」。

㈥ 如何寫基層醫師到市級中醫院進修學習內容及目的

簡單說就是把牛往大了吹

㈦ 衡山縣醫改後鄉村醫生如何處理

暫時還沒有補貼的政策,只是擬增加鄉村醫生的補貼。
下面是人民網的一段報道:
衛生部透露新醫改方案:關注基層醫療衛生建設
2009年03月09日07:33
來源:人民網
6日,政協會議醫衛界別召開聯組會,衛生部部長陳竺,副部長黃潔夫、王國強、馬曉偉等4名負責人參加了委員們的聯組討論。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備受關注的新醫改方案兩會後將馬上公布,「請大家以日計算」。他還透露,新醫改將徹底切斷公立醫院以葯養醫的狀況。
社會共濟保證醫保廣覆蓋
陳竺說,新醫改強調了基本醫療保障的「廣覆蓋」。人民群眾能夠接受醫療衛生服務,各級財政的直接投入是一個主要來源,但更重要的來源是制度保障。新醫保的思路是確定用一個社會共濟的保障制度,讓國民有抵禦重大疾病的風險的能力,因此基本醫療保障最主要的來源是社會。通過平衡對醫療服務供方和需方的投入,既要能夠解決人民群眾「看病貴」的問題,又要避免重復過去「大鍋飯」和「養懶人」的情況。
建設預防為主的公共服務
陳竺說,新醫改方案比較好地處理了「防」和「治」的關系。「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如果不把疾病防控和健康促進抓好,投入再多錢到醫療機構也難以應對。」

他表示,促進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是本次醫改的一個重要亮點,要通過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為人民群眾帶來真正的實惠。

他介紹,基本公共服務將包括疾病防控、免疫接種、婦幼衛生、精神衛生、慢病管理,並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比如從今年開始逐步實現6到15歲兒童乙肝疫苗的全人群接種,專門安排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減少農村孕產婦和嬰兒的死亡率等工作都已經展開。」陳竺補充道。

公立醫院將切斷以葯養醫

陳竺表示,新醫改的一個重要思路是,將醫療服務機構和廣大醫務工作者作為醫改的主體,通過發揮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性來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新醫改沒有迴避難點——公立醫院的改革。」陳竺說,「人民群眾對就醫的感受,很大程度來自於得大病、重病後去公立大醫院的感受。」

陳竺說:「目前公立醫院的收入有公共財政投入、社保以及個人醫療支出,以及葯費加成三條渠道。葯費加成也就是我們說的以葯養醫。新醫改將徹底切斷以葯養醫這個渠道。」

陳竺說,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最終要靠醫務人員的服務體現出來,切斷以葯養醫的收入渠道後,要通過研究增加診斷費等目前偏低的醫生正當勞務費用,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優勞優得調動醫生積極性

今年公立醫院改革將首先在東、中、西部各選一批醫院進行試點。切斷「以葯養醫」後,一方面對試點醫院失去葯費加成後資金缺口進行測算,通過公共財政給予補貼投入;而在分配方面,將採取優勞優得、按勞付酬,以醫務人員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及效率來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標准,同時結合科研教學和風險崗位來作為分配的參考適當增加醫生的診斷費用。

通過優勞優得,拉開檔次調動醫生的積極性,通過調動醫生的積極性,增加他們提供的服務。醫生的醫療衛生服務越多,公益性的體現就越好。

鄉村醫生可進醫院學醫術

陳竺說,與過去醫療改革不同,新醫改的一個重點是將「醫療人才建設」納入其中。醫療人才建設將通過試點推廣「住院醫師培養制度」,讓鄉村醫生、基層醫生進入大醫院接受培訓,然後走出醫院下到基層,成為老百姓能夠放心的「健康守門人」。

陳竺表示,新醫改除了明確城市為醫衛規劃重點是「社區醫院和大醫院的雙向轉診」,還提出在農村通過大力發展「縣級醫院」,建立「縣醫院為龍頭,農村醫務室為網底、鄉鎮衛生院為節點」的體系,通過在基層醫院加強硬體投入、人才輸入,切實緩解農村看病難。

委員對話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

醫師資格考試中很難通過的情況,衛生部決定從今年開始在雲南、貴州、四川三個省開辟農村助理職業醫師考試的試點,和原來的助理醫師考試分開來。他們畢業後經過考試合格,將發鄉縣兩級職業許可。

90萬村醫生的隊伍決定了公共醫療衛生的網底能不能保得住。衛生部已經起草了文件增加鄉村醫生的補貼。

擬增加鄉村醫生補貼

全國政協委員吳明、陳興生提出,目前農村具有資質的醫師匱乏,93萬村醫生中僅有1.8%有資質,某市110個鄉村衛生院只有15名大學畢業生。

馬曉偉:新醫改非常關注農村醫務人員隊伍建設。在鄉村醫生學歷教育方面,衛生部和教育部將聯合推出一系列政策:三年初中畢業生接受五年教育後到鄉村工作,對中等教育相關專業歸類後形成鄉村醫生專業。

對於目前部分鄉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沒有取得助理職業醫師資格,雖然掌握了一定技巧並獲得群眾認可,但在職業大疾病,都在縣醫院解決。

此外,還將加大城市對口支援,從今年開始一所三甲醫院要負責支援建設3所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同時還要選派大量的醫生到縣級醫院開展工作,指導縣醫院的醫生,從事培訓工作。在縣醫院基礎建設中,還要建設鄉村醫生的培訓基地。

400億元投入縣醫院

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提出,目前醫療資源分布不合理,鄉村醫院就診率低,比如某市10個鄉鎮醫院設備總額只有90萬元;比如目前有60%的農民得病直接跳過鄉鎮衛生室,造成城市醫院門庭若市,鄉鎮醫院門可羅雀。

馬曉偉:為了解決農村看病難問題,今年將重點建設縣級醫院,預計將有400多億元投入到2000多個縣醫院,根據新醫改方案,還將縣醫院納入公立醫院改革。根據目標,要使縣醫院達到二甲醫院的水平,使得農村中的常見病、慢性病,包括影響農民生產生活的重能力聯繫到一起,實現按病種付費、單病種的付費控制、總額預付方式等支付方式的改變。不僅能避免醫院診治的隨意性,而且也能夠提高效率。

將按病種確定診療費

很多委員提出,目前公立醫院有一部分醫生開「大處方」、「大葯方」,直接造成群眾「看病貴」。

馬曉偉:根據新醫改方案,今年將在試點醫院探索轉變付費方式,通過規范診療指南體系,建立明確的帶有標准意義的臨床路徑,和社保的可支付

年後,極少數留在公立大醫院,相當多數分配到社會中去,前幾批要進入縣一級醫療機構。今後,我國醫學畢業生將走向住院醫師培訓的道路,結束我們國家醫學生畢業後直接分配參加工作的歷史。

推廣住院醫師培養制

多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目前我國基層社區醫院就診率低的很大原因就是對醫生的不信任,基層社區醫院優秀全科醫師匱乏嚴重。

馬曉偉:新醫改已經確定了住院醫師的培訓制度建設,住院醫師人才培養將向3+X方向走,主要的思路是「國家立項,財政投入,醫院培訓,全口徑社會分配」,解決社會人進醫院培訓的補貼和待遇問題。住院醫師培養三

服務准入、監督管理方面也將和公立醫院一視同仁,國家鼓勵社會和民營資本創辦非盈利性民營醫院。此外,今後對達到標準的民營醫院也可以評定為三甲醫院。

民營醫院也可評三甲

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何偉提出,目前民營醫院在稅收、科技立項、職稱評定等多方面都存在歧視問題。

馬曉偉:民營醫院在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新醫改思路,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在醫保定點、科研立項、職稱評定、繼續教育方面與公立醫院享有同等待遇。 (來源:人民網-《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馬濤)

㈧ 基層工作的醫生最需要幾方面的培訓

基層醫療服務的特點是,面對的大多數是中、低收入人群,這就要求我們的醫生承擔的大多數是一些非營利性的服務。從醫療服務體系來說,我們的政府逐漸地完善體制,政府投入也在逐年加大;從醫療保障制度來說,我們的政府也在加大改進力度,醫保投入也在不斷增加,而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做得也越來越好。但是如何能夠切實做到減少中、低收入家庭的醫療支出呢?個人認為提高基層醫生的業務水平是迫在眉急的事情。
基層醫生的現狀分析:1、一名醫學生畢業後來到基層醫院工作,沒有大醫院那樣能得到上級醫生的傳、幫、帶,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書本知識為病人診治,臨床工作經驗都是自己慢慢積累的,與大醫院的醫生比,進步是比較慢的;2、基層醫療設備簡單、葯品單一,有些疾病缺乏診斷依據,限制了基層醫生的診療;3、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基層醫院的領導對於選送醫生到上級醫院進修的重視程度不夠,或者說基層醫院沒有完善的醫生進修制度和考核制度。最終導致了基層醫生的業務水平提升較慢,長期的懶惰和懈怠,也導致了部分醫生對自己的要求降低。工作上散漫,上進心不強,不主動學習新的理論知識,不了解現階段的診療理念。讓人憂心的是,基層醫院整體醫療水平的走低,不能更好地服務於社區。
個人的幾點建議:1、醫院內部要不斷的加強醫務人員的業務學習。不能流於形式,可以採取多種形式的學習,如:定期三基考試,即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基礎理論的考試,考核一些與日常工作有關的內容。春季,可以考一些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的診斷、治療、搶救、後勤保障、康復訓練等;夏季可以考核一些夏季傳染病的診斷治療、疫情上報、流調、傳播途徑阻斷、後勤保障等方面的內容;秋季,考一些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冬季多考一些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的診療。還可以根據各科室在醫院承擔的職能開展一些討論,比如護理就考一些疾病的護理和心理護理,強調整體觀念;後勤保障人員如何做好全員的後勤保障工作,腦中常牽一根弦,如何做好備戰工作?急救工作中如何做好後勤保障工作。2、加強獎懲制度。集思廣益,舉辦一些競賽活動,激勵先進,營造一種勤學、上進的氛圍,有利於整體工作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強化社區功能。3、完善醫生培訓制度,定期選派勤學、上進、工作責任心強的醫生去上級醫院進修學習。4、主動與上級醫院聯系,執行病患者雙向轉診制度的同時,邀請上級醫院醫療水平高的醫生定期到社區醫院或查房、或坐堂、或舉辦病例分析會、或講座等。
醫療水平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堅持不懈的過程,也是一個各種因素參雜的復雜過程,這就要求我們的領導者在高度重視的同時,還要有發展的觀點,最求長遠效應,將醫生培訓觀念深深地種植在腦海中,體現在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里。

閱讀全文

與縣基層醫師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營銷方案策劃 瀏覽:912
市場營銷實驗心得體會 瀏覽:231
教師暑假讀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5
智慧樹市場營銷學期末考試 瀏覽:414
市場營銷部工資及激勵政策 瀏覽:812
活動物料策劃方案 瀏覽:87
培訓老師的信息化培訓方案 瀏覽:902
學校招生周年慶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13
街道推廣國家語言文字方案 瀏覽:412
品牌營銷推廣經理 瀏覽:229
教師語言方面培訓方案 瀏覽:594
供電局消防培訓方案 瀏覽:569
市場營銷部門職責 瀏覽:215
海爾的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889
雙十二培訓行業活動方案 瀏覽:513
講文明樹新風欄目策劃方案 瀏覽:582
餐廳開業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4
頒獎活動流程方案策劃書 瀏覽:562
行狐電子商務待遇 瀏覽:97
關於電子商務假貨論文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