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講三個具體的愛國故事
1、楊靖宇的故事
中華民族是一個從來不屈服於外來壓力的偉大民族,有著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每當遇到外敵入侵之時,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便會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指引下,挺身而出,共赴國難,不惜用鮮血和生命,維護祖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日聯軍的英雄事跡,就是這一歷史時期東北軍民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完美的體現。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解放的偉大戰爭。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同強大的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長達14年之久的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殊死搏鬥,14年的艱苦抗戰,東北軍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人民群眾死傷數百萬,抗日聯軍也損失慘重,無數民將地英勇犧牲在戰場上。不過,殘酷的戰爭生活,惡劣的斗爭環境,鍛煉和和造就出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在這無數的戰斗英雄中,有一個人的故事最讓感動,這個人的名字就叫楊靖宇。
民族英雄楊靖宇在山林中與敵人激戰數日,受傷多處,後被敵人包圍,在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情況下,仍毫不畏懼,頑強抗擊,擊敵死傷20餘人,壯烈殉國。楊靖宇犧牲後,敵人殘忍地鍘下了他的頭顱,又剖開了他的腹部,驚駭地發現胃腸里盡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日寇無不震動。他用鮮血澆灌著和平之花,用生命捍衛了人類的正義。
2、李宗仁晚年歸來
李宗仁是國民黨統治時期有影響的政治軍事界人物,愛國將領,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了功勛。後來他擔任國民黨政府副總統、代總統。當時他和蔣介石有很深的矛盾,但是在保持國民黨政權上是一致的。1949年初,他派代表和中共代表和平談判,可後來又拒絕在協議上簽字。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後,李宗仁不願意到台灣和蔣介石共事,就去美國定居了。
在美國,李宗仁時刻關心祖國的發展。看到新中國在各方面取得了偉大成就,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他十分感動。經過思考,他勇敢地承認了自己那個政權的失敗,並表示支持新中國,還希望回到祖國。可是,像他這樣一個原國民黨的大人物,要回國就必然引起台灣和國際上的注意,走漏消息就會發生危險。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並過問此事,李宗仁的好友程思遠也做了大量工作,為他回國作了周密的准備。
1965年,李宗仁夫婦躲過了台灣方面的監視,秘密地繞道巴基斯坦,坐上了中國的飛機,回到了祖國大陸。這位75歲的老人激動萬分,和前來歡迎他的周恩來總理等人熱烈擁抱,表示要把余熱貢獻給祖國的建設事業。
3、錢學森回來了
國當代傑出的科學家中,有三位姓錢的人物: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人稱「三錢」。他們都是出國留學後,懷著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回來的。其中錢學森的經歷最為驚險。
錢學森在美國度過了20年,在航空科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有名的火箭專家,為美國的軍事科學做出了貢獻。1949年,他得知新中國成立了,非常興奮,決定回國參加建設。可是美國方面敵視中國,怕錢學森回國對他們不利,就千方百計地阻撓。美國海軍次長還惡狠狠地說:「寧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他知道的太多了,一個人可頂五個師的兵力!」於是,美方無中生有,說錢學森是中國間諜,把他逮捕關押,後來雖然釋放了,可又嚴密監視。
錢學森沒有屈服,向美方提出嚴正抗議,回國的決心更大了。他在家裡放好三隻小箱子,准備隨時啟程。後來在中國政府的過問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錢學森,終於在1955年搭乘輪船回國了。他來到天安門廣場,興奮地說:「相信一定能回來,現在終於回來了!」
錢學森回國後,為國導彈和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最有聲望的科學家之一。
4、把技術留給祖國
鄷雲鶴是國著名的薴麻纖維專家。她本是山東利津縣一個貧苦農民的女兒,後來家鄉遭水災,一家人流落到濟南。她去給人家當傭人,每天掃地、做飯。在舊中國,主人家一般瞧不起傭人。鄷雲鶴想認字,請求那家小姐每天教自己認一個字,竟被那小姐斥罵了一頓。她生氣極了,辭了工,發誓要上學讀書,後來進了一所免費的學校。誰也沒想到,這位貧農出身的女孩子學習那麼好,不但上了中學、大學,還取得了留學美國的資格,成了博士。
鄷雲鶴回國後,立志要在麻紡織業上做出成績,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她努力鑽研,在世界上第一個從草類纖維上抽出了人造絲。日本人聽說後,要用高價買她的專利。她痛恨日本侵略中國,就說:「不賣,要把這項技術留給的祖國。」
新中國成立後,鄷雲鶴成了薴麻纖維的大專家。為了解決麻纖維不容易合成和染色的難題,她反復試驗,終於完成了薴麻纖維的化學變性。現在經常穿的麻織品又結實了美觀,國的麻紡工業也十分發達,這和鄷雲鶴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她為祖國的富強做出了切切實實的貢獻,也實現了年輕時立下的志願。
5、李林回國為抗日
國有許多華僑,居住在世界各國。他們和祖國關系密切,也關注著祖國的命運。為了革命和人民解放事業,華僑做出過很大貢獻,有的捐款,有的提供革命者的活動基地。還有不少人回國親身參加了斗爭,為國為民流血犧牲。
出生在福建的李林,很小的時候被父母賣給了一位姓李的華僑,出國到了印度尼西亞。李家沒有親生子女,把李林視作掌上明珠。她很有條件過舒適安逸的生活。可是她忘不了祖國遭受的苦難,立志與祖國人民共患難。後來她回國上學,投身革命,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堅定的革命者。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正在山西參加幹部訓練班的李林堅決要求上戰場殺敵。上級說她是個女的又是華僑,讓她留在後方。她說:「有一身武藝,為什麼不能像男子那樣上前線呢?」不久,她來到高寒貧困的雁北,在賀龍領導的一二○師當騎兵營教導員。人們看到她騎著菊花青馬,身背步槍,腰別手槍,作戰時雙手射擊,十分勇敢,都很敬佩。有一次,她帶領機槍班進攻敵人據點,又打機槍,又沖進炮樓打白刃戰,取得了勝利。賀龍稱贊她是女英雄。
1940年,在一次戰斗中,李林被敵人包圍。她連斃敵兵數名,在寡不敵眾的時候,為不受侮辱,開槍自盡,年僅24歲。這位華僑女青年為祖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❷ 愛國故事
劉胡蘭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 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抗日英雄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狼牙山五壯士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 路軍5位英雄,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他們 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第6班班長、共產黨員馬寶 玉,副班長、共產黨員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 邊區所屬的北嶽、平西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盪」。9月25日,日 偽軍約3500餘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 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某部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 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名戰 士擔負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他們堅定沉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90餘人。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 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 絕路。日偽軍誤認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5位戰士臨危不 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一直堅持戰斗到日落。面 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縱身跳 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❸ 關於愛國的小故事
1.錢學森愛國主義精神
1955年初冬,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乾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2.陳天華謳歌中華
陳天華是個感情激烈的人,他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聽說俄國企圖侵佔我國東北,就咬破手指,寫了幾十幅血書寄回國內,號召開展反侵略斗爭。他想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踐踏,禮貌古國一天天衰落,而有些中國人喪失了信心,就奮筆寫了《警世鍾》、《猛回頭》兩本小冊子,用長長的詩句,歌頌我們的山河、人民和歷史。
3.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漢代有個青年將領叫霍去病。他16歲就參了軍,跟著舅舅衛青到邊塞和入侵的匈奴人作戰。別看他年紀輕,卻英勇善戰,能指揮成千上萬的騎兵步兵,屢建戰功。霍去病少年從軍,為國出生入死,卻顧不上自己的家庭,他也從不追求享樂。漢武帝為他建造府第,給他優厚的待遇,他卻說:「匈奴還沒消滅,我怎樣能顧自己的小家呢?」
4.抗日英雄楊靖宇
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熱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 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5.愛國將領邱少雲
1952年11月11日,邱少雲所在連隊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並奉命於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他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盲目發射的*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邱少雲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里一動不動,直至犧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此次作戰的勝利。
❹ 愛國主題班會策劃書
愛國主義主題班會策劃書
一 活動主題:傳統的中華美德——愛國
二 活動目的:通過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對國旗、國徽的崇敬之
情,會唱國歌。了解愛國主義在不同時期的表現,知道怎麼樣才能把我們的愛國之情表現出來。展望未來,要高瞻遠矚,以民族發展大計為重,刻苦學習,努力拚搏,報效祖國。
三 活動時間:2013年10月28日上午10點 四 活動地點:2#304
五 活動對象:造價1201班全體人員 六 活動形式:朗誦,演講,問答
七 活動定位:通過這次主題班會,提高同學們的愛國熱情並將其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刻
苦學習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八 活動流程:1.由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並作話題引導。
2.同學們自由發言,主要論點為國旗國徽的意義、愛國主義的表現形式、怎
么才能幫我們的愛國之情表現出來。
3由班長做終結發言。 4.輔導員何游做點評 5.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九 活動安排:1.由蘇柏仲當主持人並邀請助理輔導員做嘉賓
2.團支書負責班會安排、團支部成員負責維持現場秩序。 3.宣傳委員負責會場布置及會議記錄。
4.工作要在會前十五分鍾准備完畢,同學要在會前五分鍾到場。 5.文藝委員負責會中照相。
6.班長、副班長進行紀律管理及場上氣氛的帶動。
7.班委之間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以免工作紊亂,導致無法進行。 8.活動結束由班委負責會場清理。
十 活動意義:1.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2.增進同學們之間的情誼,增強班級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 3.豐富同學們的大學生活,鍛煉同學各方面的能力。
造價1201 班委會
❺ 講一個愛國人物的故事
1 愛國小故事,英雄人物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2人民的好總理
1910年春天,2歲的周恩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問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為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為中華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3華羅庚毅然回國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4愛國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李小龍
李小龍,在60年代時,國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李小龍卻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堂堂正正地說自己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電影《精武門》中的「中國人,不是病夫」,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片愛國熱潮,我們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❻ 關於愛國主題講故事可以講什麼故事
錢學森海歸回國的故事
❼ 小學生愛國活動策劃
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版量,是各族共同的精神權支柱。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學校德育的基本任務和主要內容,是學校工作的主旋律。學校要教育學生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逐步形成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親切依戀之情,為從小樹立建設祖國作貢獻的志向奠定基礎。
❽ 愛國的故事,5個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4、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華羅庚回國:1950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