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家書屋標准化應包括哪些內容
農家書屋驗收評分標准
一、 選址(8分)
1. 符合計劃。(2分。不符合扣2分)
2. 選址合理,覆蓋面較廣。 (2分。不符合扣2分)
3. 面積不低於20平方米.。(2分。不符合扣2分)
4. 環境整潔,適宜借閱。(2分。不符合扣2分)
二、 出版物(60分)
1. 圖書不少於1500冊(品種不少於1200種)。(20分。少於者視為不達標)
2. 報刊20—30種。(10分。少於20種扣10分)
3. 電子音像製品不少於100種(張)。(10分。少於100種扣10分)
4. 出版物按照推薦目錄選配。(14分。推薦目錄內出版物不足70%視為不達標;本省出版物超過30%視為不達標,少數民族地區可適當放寬)
5. 出版物登記完備,統一編目,分類陳列。(6分。不符扣6分)
三、 基礎設施(10分)
1. 懸掛統一標牌。(3分。不符扣3分)
2. 書櫃、桌、椅、照明等基礎設施齊全。(5分。缺第一項扣2分)
3. 配備防火設備。(2分。不符扣2分)
四、 管理人員及管理制度(22分)
1. 管理人員經村民推薦,經過初步培訓。(4分。不符扣4分)
2. 健全《管理員崗位職責》、《農家書屋管理制度》、《圖書借閱制度》。(6分。缺一項扣2分)
3. 配備圖書借閱登記本、圖書目錄登記本和徵求意見本。(6分。缺一項扣2分)
4. 開放時間。每周不少於5天,每天不少於4小時。(6分。每周累計開放時間少於20小時扣6分)
㈡ 農家書屋開展哪些活動
跟書和閱讀有關的都可以撒,比如組織閱讀、科普、捐書、實踐、知識競賽那些
㈢ 記錄在農家書屋讀書寫作思考的生動場景,怎麼寫
通過開展農家書屋閱讀實踐活動,讓農村少年兒童學習做人、學習立志、學習創造,培養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愛農村少年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讓農家書屋成為農村少年兒童的精神樂園和第二課堂。學校還在初一、初二年級開展繪畫和手抄報展演活動,用繽紛畫筆呈現農家書屋讀書寫作的生動場景,描繪鄉村振興和祖國昌盛的美麗圖景,抒發愛國之心和強國之願。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努力改變以往「看電視,打游戲」等不良習氣,他們用書籍豐富了自己,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大部分的孩子在參與暑期閱讀活動後愛上了讀書,愛上了寫作,藉助書屋的平台,圓了自己的讀書夢,讓書籍伴著自己的夢想飛翔!
㈣ 農家書屋活動情況記錄怎樣寫
每天有多少人來看書,看的是什麼書,每周來個小總結,每月來個大總結。
周總結這周共多少人,看了那些書。月總結每周人數的變化情況,還有原因;那些書受歡迎,那些書看的人少,為什麼。
總的總結一下活動情況啦,優點缺點啦,需要改進那些方面,然後歌功頌德,繼續努力,繼續發展。
㈤ 農家書屋的成立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切實解決廣大農民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2007年3月,新聞出版總署會同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農業部、國家人口計生委聯合發出了《關於印發〈農家書屋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農家書屋」工程。
農家書屋工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加大政府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保障農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權益,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農家書屋工程按照「政府組織建設,鼓勵社會捐助,農民自主管理,創新機制發展」的思路組織實施,把各部門、各地區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類似項目結合起來,相互補充,同步推進,實現資源整合,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鼓勵國內外各界採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進行捐助,農家書屋建立之後,將按照農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務的模式進行管理和運行,具備條件的書屋,政府將鼓勵支持其開展出版物經營活動,通過經營收入進一步支持「農家書屋」的良性發展。工程計劃「十一五」期間在全國建立20萬家農家書屋,到2015年基本覆蓋全國的行政村。
㈥ 鄉鎮開展八個一主題實踐活動方案怎麼寫啊!!! 急
這是個內容比較實、而且有實際意義的活動。象這樣的活動方案,就是要著眼於把活動內容落到實處去寫。我覺得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部分:指導思想(或總體要求)。主要回答為什麼開展這項活動;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目標要求等(可參照類似文件中的指導思想)。
第二部分:參加活動的范圍。都什麼樣的人(或組織)參加這個活動。
第三部分:活動的內容。分八個部分回答你這「八個一」都具體幹些什麼事。
第四部分:方法步驟和時間安排(方法步驟和時間安排也可分開寫,主要看兩個方面的內容多不多)。完成這「八個一」工作分幾個步驟來完成,每個步驟用多少時間,安排在幾月份來做,等等。
第五部分:幾點要求。(1)加強組織領導。可建立專門的領導小組來組織這項活動,具體工作責任如何落實,等等;(2)求實務實。主要講求真務實,真正讓農民滿意,不搞形式主義;(3)把參加「八個一」活動的表現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內容。你還可從實際出發提出其他方面的要求。
㈦ 社區農家書屋需要培訓的內容有哪些
這個問題涉及到如何辦好社區農家書屋,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農家書屋建設工作的領導
「農家書屋」建設是一項面向社會、面向社區居民的文化惠民工程。目的在於通過在社區建立居民自助讀書點,從而達到提高社區居民素養,豐富社區人民生活的目的。
二、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農家書屋的建設形式
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保持農家書屋的長久生命力,是我們在建設過程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此,我們明確要求,要遵循因地制宜和便民原則,不能拘泥於某一種固定的模式。從運行的情況來看,我社區農家書屋是以居委會為主導的類型。在書屋內部管理機制方面,堅持「政府主導、自主管理、無償借閱」的原則,鼓勵大膽探索、創新方式。圖書流通上,採取流動交換閱讀和免費借閱的方式;在運行費用上,由社區負擔,管理人員由社區幹部兼任,無報酬。制定了具體的管理措施,規定「農家書屋」的管理員,必須由社區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負責。此外,還制定了登記制度。其中,書目登記制度和借閱登記制度用以規范居民的借閱行為,防止圖書的丟失、破壞;而需求登記制度則可以幫助居民尋找喜歡和需要的圖書,為他們提供更貼心、周到的服務。這些形式,極大地激發了居民看書、愛書的積極性,居民積極參與「農家書屋」建設,使「農家書屋」成為居民脫貧致富、增長智慧的有效途徑。
三、以農家書屋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我社區農家書屋已正常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居民讀書活動。通過開展多讀書、讀好書活動,豐富了居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了農家書屋的發展。有居民表示,以前想看本書,還得跑到區圖書館去,很不方便,因此大部分居民閑暇時除了打牌和聊天,就閑著沒事干。現在社區有了「農家書屋」,不光居民借書、看書方便了,社區的孩子們放了學,也可以到這里來讀課外書。農家書屋實實在在成了培養新型居民的「充電」場所。我們認為,實施「農家書屋」是為了滿足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書屋建立在社區由居民自己管理,鎮文化站和區圖書館認真做好輔導,作為書屋建成後的工作重點。目前,社區農家書屋運轉正常,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居民的文化需求,並給居民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農家書屋」的建成不僅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還帶動了居民走上了科技致富路。
四、創建活動當中遇到的問題和今後工作的打算
一是經費投入不足,致使書屋圖書藏量偏少,種類不豐富,圖書更新缺乏投入保障機制;二是形式比較單一,功能不夠完備;三是現有人員均為兼職,無專門管理人員;四是社區辦公陣地較小,社區圖書室還未達到區級相關部門要求,阻礙了社區農家書屋的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拓寬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原則。切實推動文化工作重心向社區轉移。
㈧ 農家書屋是什麼
農家書屋是為滿足農民文化需要,農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農民實用的書報刊和音像電子產品閱讀視聽條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
農家書屋鼓勵社會捐助,農民自主管理,創新機制發展」的思路組織實施,把各部門、各地區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類似項目結合起來,相互補充,同步推進,實現資源整合,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鼓勵國內外各界採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進行捐助,農家書屋建立之後,將按照農民自主管理。
農家書屋的意義
文化不應該是某一個區域的人所專有的,而是應該所有人進行分享的,每個人都有接受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的權利,在這一點上農村居民與城市聚美沒有任何區別,但是迫於農村現實情況,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鄉鎮居民並不能很好地進行書本音像製品上的文化自修。
因為距離和農業生產活動的問題,農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書店看書或者買書,而他們內心還是渴求書本這樣的文化知識的,農家書屋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生的。
農村書屋解決了農民買書難、借書難、讀書難的問題,真正讓農村居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和城市居民一樣,在農家書屋的文化熏陶下,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穩步提升,文化共享,知識共享這是科學建設新農村的基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