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文字舞蹈編排方案。
我把編舞蹈的步驟大概告訴你,你根據你的主題、音樂、和動作套進去就OK了,
編輯本段舞蹈編排步驟:
1.找主題、音樂
有時,這兩個步驟又是相反的。可能我們聽到某首樂曲,有了創作舞蹈的沖動,然後根據這個音樂表現的主題進行舞蹈編排。 不管是哪種步驟,一定要注意主題的確定。所以必須解剖音樂,了解音樂的背景及表現的情感後再將其以舞蹈的形式展現,而音樂就是其舞蹈靈魂所在,一個沒有主題的舞蹈,就像一篇沒有中心思想的文章,是沒有靈魂的。
2.找主題動作
找到合適的主題,合適的音樂之後,老師們常常會陷入無動作填充舞蹈的困境。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確定一個或幾個主題動作。這個主題動作可以是從舞蹈確定的主題上來,也可以是來自對音樂的感受。 切忌沒有主題動作的想到一個動作又一個動作的串連起來。不僅創作出來的舞蹈會空泛,而且舞蹈也缺乏連貫性和可看性。
3.由主題動作延伸出小節動作
找到主題動作之後,根據主題動作的運動規律我們可以繼續創編出幾個小節動作來。通常,幾個小節動作加上隊形的變換,一個簡單的舞蹈已經基本成型了。
4.串連小節動作
串連小節的動作可以是隊形的變換,可以是主題動作的再創造,也可以是符合這個舞蹈特徵的技巧動作。
5.加上必要的技巧動作
這里要強調的是,不是每個舞蹈都需要技巧展示的。不合理的技巧展示不僅不會增加舞蹈的質量,反而會降低舞蹈的觀賞性,也會損害舞蹈的連貫性。
6.在排練中修改
接下來,就需要再排練的過程中不斷的修改了。因為有時候想像中的動作通過幼兒的排練會有一些問題。比如幼兒不能勝任這個動作或這組動作;又比如想像中的順暢連接在實際中不能實現等等。 好的舞蹈其實都是在不斷修改中逐步完善的。除了編排老師自身進行完善和修改,此時也可以邀請其他老師、幼兒園的負責人或者外面一些舞蹈老師來觀看並提出意見。
編輯本段排的部分
一個好的舞蹈作品的出現,不僅需要好的舞蹈創作,同時也需要老師精心的排練。在幼兒舞蹈中,甚至排的重要性要超過編。 所以掌握一些排練的技巧,可以讓老師們的創作思想更能貫徹和實施;同時也能節省老師們的精力,更快更好的排練出舞蹈作品來。 一、選擇合適的演員 1.較強的模仿能力; 2.較強的音樂節奏感; 3. 動作比較協調; 4. 在日常學習中表現力強; 5.在日常中顯得比較聰明。 二、演員聽音樂,感受動作 多聽音樂,激發幼兒學習的慾望。 老師標準的示範不僅能激起幼兒學習的願望,也避免在以後的學習中糾正不必要的錯誤動作;另外老師的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一個自身都不喜愛舞蹈的老師,也不可能教出喜愛舞蹈的學生來的。 三、學習主題動作 老師可以從中找出跳得比較好的孩子,在編排隊形時不動聲色的把他安排到重要的位置上。同時也不動聲色的淘汰不適合跳這個舞蹈的孩子。 在學習主題動作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所創編的舞蹈適不適合幼兒表演。在正式進入排練前對創編出來的舞蹈進行修改,避免在以後的排練過程中過多的修改。 四、在隊形上學習動作 通過主題動作的學習,老師基本確定了演員。這時就可以進入隊形的排練了。把幼兒拉好隊形後,學習在該隊形上的動作,可以讓孩子記憶更深刻。就提高了排練的質量。 五、完整練習 等初步排練完舞蹈,就可以進行完整練習了。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完整練習的次數一定要有意識的控制。沒有目的的一次次完整練習,會逐步降低幼兒對這個舞蹈的新鮮感,影響到他對這個舞蹈的學習興趣和表演慾望。 六、細排動作 對於舞蹈中的難點動作、精彩動作和表情,都需要老師進一步的細排。細排就是對於連接動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老師固定和強化。有質量的舞蹈作品都需要反復的細排和完整練習有機的結合。
不用每個細節都寫上,把你認為主要的寫出來就OK了,希望能幫助到你。
❷ 怎樣編排集體舞蹈,舞蹈方案怎樣寫
關於編排舞蹈抄,一般是先襲找音樂,再找主題動作,然後將其變節奏,步伐,力度等等,派生出許多動作組合連接。主題動作要有表現力,不能與你表現的東西無關。注意流暢性和美感 ,同時要注重整體的舞台效果,並能與所要表達的主題相輔相成。 至於舞蹈方案,不知道你說的是舞蹈編排方案,還是舞蹈訓練方案,亦或是其他的什麼舞蹈比賽方案。其實這些都差不多,跟寫普通的策劃案差不多,突出舞蹈的特色就可以了。按部就班,目的啊,背景啊。具體到細節動作啊,整體的協調啊,時間安排啊,然後在實施的過程中再作具體的客觀的改進就OK了。
❸ 幼兒園舞蹈課程如何安排
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小,也不太適合杷上的訓練,你可以做一些地面的練習,比較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❹ 幼兒園老師怎樣編排舞蹈
這個問題很簡單,網上直接搜索就能搜索到相關信息的,有文字性的,還有視頻等等
❺ 幼兒舞蹈怎樣設計或編排比較好啊
要讓孩子願意學. 主要就應該是簡單. 孩子會了 才會樂意學 樂意跳.. 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是很重要的.!
❻ 幼兒園大班舞蹈班教學計劃
一、舞蹈教學計劃 大班幼兒動作發展較為協調,通過教師指導,培養幼兒舞蹈興趣,發展舞蹈潛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訓練幼兒協調,速度,肌力,耐力,瞬發力,柔軟性等基本能力;進行形體訓練並學會簡單的舞蹈基本動作, 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節奏感;在訓練過程中鍛煉幼兒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培養幼兒具備透過舞蹈, 提高幼兒對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表達思想、情意的創作能力。 二、舞蹈教學進度安排(共16周) 第一周: 熟悉幼兒 、正確的站立姿勢、方位練習、下課常規等 第二周: 學習盤腿坐, 頭、肩部節奏練習,動作組合 第三周: 勾綳腳,壓腿練習組合 第四周: 地面壓腿練習、開跨練習 第五周: 腰部訓練組合 第六周: 送胯練習,踏步轉圈練習 第七周: 芭蕾手位練習、舞蹈組合(待定內容) 第八周: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幼兒進行分組表演,給予幼兒最大的鼓勵,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第九周: 把桿練習:壓腿、擦地、扶把起踵、下腰等。 第十周 把桿練習:壓腿、擦地、扶把起踵、下腰等,形體練習、芭蕾手位、腳位練習 第十一周: 芭蕾組合舞 第十二周: 提壓腕、硬肩練習練習, 第十三周: 民族舞組合 (一) 第十四周: 民族舞組合 (二) 第十五周: 舞蹈組合(待定內容) 第十六周: 舞蹈組合(待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