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節稅籌劃案例促銷方案

節稅籌劃案例促銷方案

發布時間:2021-05-01 09:34:28

1. 稅收籌劃的案例

貼一個中國稅網企業涉稅風險分析研究室專家陳萍生點評的籌劃案 一個生產民用產品的客戶,擬投資建廠擴大生產,在佛山市南海區某工業園購置15畝(10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期限50年)用於興建5000平方米廠房。
按現行價格計算,土地購置成本(10萬元/畝)需要150萬元,廠房造價要400萬元。
工廠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營業收入5000萬元,年利潤總額500萬元(不考慮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及租金支出)。
該客戶想在新廠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自己佔有90%的股份,另一股東佔有10%的股份。
該客戶目前可動用的資金為1000萬元。
我提出了兩種方案供他參考,方案一:注冊一個資本金為1000萬元的有限責任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購置土地,建造廠房,該客戶出資900萬元;方案二:以其個人名義購置土地,興建廠房,另成立一家注冊資本金為500萬元的有限責任公司,該客戶出資450萬元。
廠房建成以後出租給新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該方案需資金1000萬元。
我給他作了如下收益測算。
方案一:1.固定資產(廠房)折舊年限20年,殘值率5%,按稅法規定年允許計提折舊額:400×(1-5%)÷20=19(萬元)。
2.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年攤銷額:150÷50=3(萬元)。
3.年應納房產稅:(400+150)×(1-30%)×1.2%=4.62(萬元)。
4.土地使用稅:10000×1.5=1.5(萬元)。
以上支出合計28.12萬元,利潤總額為:500-28.12=471.88(萬元),按適用稅率33%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155.72萬元。
預計凈利潤:471.88-155.72=316.16(萬元)。
按其出資比例90%,扣除20%的「股利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年利潤分配後收益為:316.16×90%×(1-20%)=227.64(萬元)。
方案二:以個人名義建房,出租給公司。
按同一地段租金價格300元/㎡年計算,年租金5000×300=150(萬元),公司無折舊、攤銷、稅金支出。
預計支付租金後利潤總額為350萬元。
按適用稅率33%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115.5萬元,預計凈利潤234.5萬元。
按其出資比例,扣除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後,年利潤分配後收益為168.84萬元。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方案二較方案一少繳企業所得稅40.22萬元,股東少繳「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316.16-234.5)×20%=16.33(萬元)。
該客戶向公司收取租金時,應開具房產租賃專用發票,按當地稅率計算,應納房產稅150×12%=18(萬元),應納營業稅150×5%=7.5(萬元),應納城建稅7.5×7%=0.525(萬元),應納教育費附加7.5×3%=0.225(萬元),應納個人所得稅150×(1-20%)×10%=12(萬元),應納土地使用稅10000×1.5=1.5(萬元),合計應納稅金39.75萬元。
租金凈收益150-39.75=110.25(萬元)。
按方案二計算,其個人年收益為168.84+110.25=279.09(萬元),較方案一增收51.45萬元。
隨著佛山經濟的發展,用地資源日趨緊張,工業用地價格及廠房出租租金不斷上漲。
假定成立後的公司銷售收入及利潤水平能達到預期並保持穩定,適當提高租金價格,可加大成本及費用,將抵減更多的企業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為該客戶帶來更大收益。
從另一方面講,以個人名義建房,房屋未參與到公司經營,無需承擔經營風險,即使公司業績不佳終止經營,將廠房對外出租,也可保證其以後穩定的租金收益。
方案設計者單位:佛山利誠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專家點評 文章主要考慮了以下兩個關鍵方面:一是將企業經營過程中實現利潤轉移為個人所得,避免了利潤的重復納稅。
文章介紹,如果企業自己建造固定資產,則通過折舊攤銷等方式可以進入成本費用的金額為每年28萬余元,而通過租賃方式進入成本費用的金額為150萬元,從而每年減少了企業利潤120多萬元。
同時,企業減少的利潤轉為個人租賃所得,該所得只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是將企業實現的需要按出資比例共同分配的稅後利潤,轉為個人獨享,擴大了個人所得,因而增加了個人實際收益。
該籌劃方案符合稅法規定,簡便易行,適用性較強,對中小型企業的個人投資者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但是,該方案二對於企業和個人投資者總體而言,相比方案一增加了營業稅和房產稅負擔,因此,在實施方案二時,需要考慮一個前提,就是增加的營業稅費和房產稅費合計數,必須小於減少的所得稅。
也就是說,房租的租金支出應該盡量大於自建資產的攤銷稅費。
同時,由於關聯關系的存在,資產出租租金的價格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價格支付。

2. 求一個納稅籌劃的小例子

《消費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生產並銷售應稅品要繳納消費稅;而從生產企業購買應稅消費品再批發或零售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則不繳納消費稅。
甲化妝品企業財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實施了一個籌劃方案:將企業一部分銷售人員獨立出去,成立了獨立核算的下屬營銷公司,然後把企業生產部門生產的高級化妝品以成本價格銷售給營銷公司。
即將原本不含稅出廠價35元一套的化妝品,以成本價15元銷售給營銷公司,按3%的消費稅率每套只繳納了0.45元的消費稅。每套少繳納消費稅0.6元〔(35-15)×3%〕,且營銷公司批發或零售時均未申報繳納消費稅。結果,這種做法被稅務機關發現,被認定為是一起利用關聯方交易轉移產品定價的偷稅行為,稅務機關責令其限期補繳了稅款和罰款,使企業得不償失。
其實,只要認真研究《稅收徵收管理法》就可以知道,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企業或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從事生產、經營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納稅的收入或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由此可見,稅務籌劃絕非輕而易舉,也不僅僅是減少納稅額的問題。作為企業財務人員,應該全面、深入地研究稅法,才能避免這類稅務籌劃的失敗。

3. 最簡單的稅收籌劃方案

稅收籌劃方案不是用簡單和復雜來形容和區分的,只能說可以根據公司的情況來綜合分析進而制定適合自己公司的最優的稅收籌劃方案。

企業可以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

稅收優惠政策,是國稅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為達到一定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目的,而對納稅人實行的稅收減免。目前我國的很多地區都出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是現下最為火爆的稅收優惠政策。個人獨資核定徵收是核定行業利潤率10%,按照五級累進制計算個人經營所得稅,綜合稅率在5個點以下,對於缺乏進項成本的企業來說個人獨資企業是一個不錯的減少稅收壓力的工具,且可以開3個點專用票據進行抵扣。

(核定徵收是指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情況,對其生產的應稅產品查實核定產量和銷售額,然後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徵收,分為定額徵收與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此種徵收方式不需要企業建立准確、完整的會計賬本,是不少企業常選的方式。)

核定徵收的企業,稅務局會綜合考慮企業的地理位置、經營規模、收入水平、利潤水平等因素,給以企業定額稅額進行徵收或以定率的稅額進行核定徵收。通常是核定行業利潤率10%,在按照五級累進制計算個稅,綜合稅率在5%以下。

同時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園區還會給到企業一定比例的稅收獎勵扶持,分別針對有限公司和個人獨資企業。

有限公司(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根據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企業所得稅按照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

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一般納稅人):這種方式是對於缺乏或無法取得進項的企業,可以注冊成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對所得稅進行核定徵收,所得稅稅率可降低至0.5-2.19,其增值稅還有返還獎勵,通過納稅籌劃解決企業成本、個人經營所得稅、分紅等問題。

此外,溫馨提醒:現在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由3個點降為1一個點的稅收政策將延續到2020年12月31日,對於小規模納稅人來說是很有利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有不明白的可以隨時咨詢我。

4. 節稅籌劃的投資方案避稅法

投資方案避稅法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中對投資規定的有關減免稅優惠,通過投資方案的選擇,以達到減輕其稅收負擔的目的。 投資方式是指投資者以何種方式投資。一般包括現匯投資、有形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等方式。投資方式選擇法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的有關規定,通過對投資方式的選擇,以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
投資方式選擇法要根據所投資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以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為例,投資者可以用貨幣方式投資,也可以用建築物、廠房、機械設備或其他物件、工業產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等作價投資。為了鼓勵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機械設備,中國稅法規定,按照合同規定作為外國合營者出資的機械設備、零部件和其他物料,合營企業以投資總額內的資金進口的機械設備、零部件和其他物料,以及經審查批准,合營企業以增加資本新進口的國內不能保證供應的機械設備、零部件和其他物料,可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
無形資產雖不具有實物形態,但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甚至可創造出成倍或更多的超額利潤。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它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投資者利用無形資產也可以達到避稅的目的。
那麼以貨幣方式進行投資能否起到避稅的效果呢?以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為例,中外合資經營者在投資總額內或以追加投入的資本進口機械設備、零部件等可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這就是說合資中外雙方均以貨幣方式投資,用其投資總額內的資本或追加投入的資本進口的機械設備、零部件等,同樣可以享受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的照顧,達到節稅的效果。
由此可知,只要合理利用有關法規,無論採用何種方式投資入股,均可達到避稅目的。但在具體運用時,還應根據投資的不同情況,綜合分析比較,以選擇最佳方案。 投資產業選擇法是指投資者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稅收優惠規定,通過對投資產業的選擇,以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一)生產性企業和非生產性企業的稅收比較
生產性企業主要包括從事以下行業的企業:(1)機械製造、電子工業;(2)能源工業(不含開採石油、天然氣);(3)冶金、化學建材工業;(4)輕工、紡織、包裝工業;(5)醫療器械、制葯工業;(6)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水利業;(7)建築業;(交通運輸業(不含客運);(9)直接為生產服務的科技開發、地質普查、產業信息咨詢和生產設備、精密儀器維修服務;(10)經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行業。目前已確定的其他行業有:從事建築、安裝、裝配工程設計和為工程項目提供勞務(包括咨詢勞務);從事飼養、養殖、種植業;從事生產技術的科學研究和開發;用自有的運輸工具和儲藏設施,直接為客戶提供倉儲、運輸服務。
非生產性企業是指除上述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
生產性企業和非生產性企業的稅收差別主要體現在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方面。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另外還對從事農、林、牧業、能源、交通、港口、碼頭、機場以及產品出口和先進技術企業規定了更優惠的稅收政策。而對非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則沒有減免企業所得稅的照顧。
(二)投資產業選擇避稅的具體方法
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要使投資行為既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又要體現出稅收的政策導向,通過對生產性企業和非生產性企業不同稅收優惠的分析比較,綜合考慮流轉稅和所得稅的總體負擔,選擇最佳投資方案。在實踐中,有幾種典型的避稅方法可供參考:
1、綜合利用避稅法。即企業通過綜合利用「三廢」開發產品從而享受減免稅待遇。綜合利用減免稅的范圍:一是企業在產品設計規定之外,利用廢棄資源回收的各種產品;二是廢渣的綜合利用,利用工礦企業采礦廢石、選礦尾礦、碎屑、粉塵、粉末、污泥和各種廢渣生產的產品;三是廢液的利用,利用工礦企業生產排放的廢水、廢酸液、廢鹼液、廢油和其他廢液生產的產品;四是廢氣的綜合利用,利用工礦企業加工過程中排放的煙氣、轉爐鐵合金爐回收的可燃氣、焦爐氣、高爐放散氣等生產的產品;五是利用礦治企業余熱、余壓和低熱值燃料生產的熱力和動力;六是利用鹽田水域或電廠熱水發展養殖所生產的產品;七是利用林木採伐,造林截頭和加工剩餘物生產的產品。
企業採用綜合利用避稅法,應具備兩個前提:一是使自己的產品屬於減免稅范圍,並且得到有關方面認可;二是避稅成本不是太大。否則,如果一個企業本不是綜合利用型企業,為了獲得減免稅好處,不惜改變生產形式和生產內容,將會導致更大的損失。
2、出口退稅避稅法。即利用中國稅法規定的出口退稅政策進行避稅的方法。中國稅法規定,對報關離境的出口產品,除國家規定不能退稅的產品外,一律退還已征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出口退稅的產品,按照國家統一核定的退稅稅率計算退稅。
企業採用出口退稅避稅法,一定要熟悉有關退稅范圍及退稅計算方法,努力使本企業出口符合合理退稅的要求。至於有的企業夥同稅務人員或海關人員騙取「出口退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5. 關於企業稅收籌劃的案例分析(三個案例選一個寫作即可,字數無要求但最好多點,對問題解答清楚即可)急!!

1、企業對發放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納稅,就是用一次性獎金除以12找到稅率及速算扣除數,再用一次性獎金乘以找到的稅率減去相應的速算扣除數,就得出企業所要扣繳的個人所得稅
2、從稅收角度看,以上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年終一次性發放 比分到各月發放稅負要大得多
3在稅收籌劃中,應把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到各月發放

6. 稅收籌劃的方法有哪些舉例說明。

1、 差旅費補貼(差旅費津貼200元、誤餐補助200元。超過部分並計「工資、薪金」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是因出差產生的,不計稅,標准根據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
2、 職工離職有個稅法優惠,員工領取的離職補償金在當地員工年平均工資三倍以內的免個所稅;
3、 通訊費:
單位因工作需要為個人負擔的辦公通訊費用,採取全額或限額實報實銷的,暫按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標准,憑合法憑證,不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單位為個人負擔辦公通訊費用以補貼及其他形式發放的,應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4、 職工夏季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
報銷形式可以不計稅,隨工資發要交稅
5、 發票沖抵 (為不實開支不建議)
6、 大筆收入分次拿
某高校教師業余在一家企業兼職做項目,項目完成後一次取得勞務報酬30000元整。他如果一次性申報納稅,則
應納稅所得額
30000-30000×20%=24000元
應納稅額
24000×20%×(1+0.5)-2000=5200元
而如果與企業協商,分兩個月支付兩次,則每次應納稅額=(15000-15000×20%)×20%=2400元,總計納稅額為4800元。兩者相比,節約400元。
稅務師評述: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勞務報酬所得按收入減除20%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對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一次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稅額,加征5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這樣計算後再減去2000的速算扣除數就是該教師的應納稅額。對勞務報酬所得征稅以次數為標准。
可見,納稅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將所得分攤,增加扣除次數,就能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從而節省稅收支出。
7、提高福利降工資
西安高新區一公司聘用高管,計劃支付年薪是120萬,但經過咨詢稅務師事務所,與高管達成協議,將年薪降低為80萬,同時給高管提供一套現房和一輛車供使用。此外,鑒於該公司員工以技術性員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對較長等特點,又適當降低員工名義工資,同時為員工提供宿舍以及將繳納的公積金、養老保險等金額適當提高,從而提高員工福利。粗略計算,該公司高管因此起碼少繳40%的個稅。
稅務師評述:增加薪金收入能滿足消費需求,但由於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超額累進稅率,當累進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資薪金帶給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減少。因此想辦法降低名義收入,把個人現金性工資轉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這樣既滿足了消費需求,又可少繳個人所得稅。
8、勞務報酬工資化
西安一私企老闆,雇別人經營自己的私企,自己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資約為 4000元。他一開始沒有與這家公司簽任何合同,則4000元作為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4000-800)×20%=640元。但後來經過咨詢,假如他與該公司建立僱傭關系,則4000元作為工資薪金收入應納稅額=(4000-2000)×10%-25=175元,與之前相比每月節稅465元。
9、高工資那個月分部分到後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業務員,平常工資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業務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計工資收入30000元,如果將部分工資分攤到6個月,每月拿12000元,最後一個月10000元,這樣合計納稅總額為6470元;如果正常納稅應該是30000元納5620,加上接下來5個月的8000每月合計1725元一共是7345元,這樣就多納了接近1000元的稅。
收入很不穩定的人尤其適用這種辦法,叫削峰平谷。
10、提高三險一金的額度

閱讀全文

與節稅籌劃案例促銷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蘇無錫尚上電子商務 瀏覽:776
旅遊項目開發策劃方案 瀏覽:794
涵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32
白酒經銷商促銷方案 瀏覽:457
深圳國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52
公司企業體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62
積分卡推廣方案 瀏覽:163
五一車展策劃方案 瀏覽:374
新教師培訓管管理方案 瀏覽:742
促銷回饋方案 瀏覽:889
萬科地產設計方案策劃書 瀏覽:255
促銷活動員工激勵方案ppt 瀏覽:846
關於吉列的營銷方案 瀏覽:314
兒童歌唱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407
老師續費培訓方案 瀏覽:431
教師培訓基地建設方案 瀏覽:85
電子商務系統可用性數據 瀏覽:127
新能源推廣應用推廣方案 瀏覽:334
旅遊公司客服培訓方案 瀏覽:872
小鬼當家策劃方案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