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強黨員作風建設開展哪些活動方案
(一)要立足實際、深刻教育,夯實幹部作風建設的前沿陣地。
學習是幹部作風建設的前提,教育是作風建設的基礎,作風建設必須首先立足於學習教育,從根本上實現幹部作風建設的「常青」,培養幹部們「能」為群眾幹事,「肯」為群眾幹事的綜合能力。為此,一方面,要突出重點對象,狠抓學習培訓。在班子成員、中層幹部、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後備幹部等各支隊伍中,針對教育對象分層次、分類別、分專題進行培訓教育。通過開設多形式的業務學習培訓班,舉辦內容豐富意義深遠的報告會,不斷提高幹部團隊意識和業務能力,並充分發揮幹部們的帶頭模範作用,帶領所在部門人員加強學習,使整個團隊的綜合素質、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不斷增強服務群眾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教育主題,狠抓思想建設。機關作風的好壞,幹部思想領域的凈化是關鍵。要根據單位實際,圍繞中心工作,適時搭建載體,強化幹部的思想建設。如,我局近年來先後開展的以「強廉政樹正氣、強作風樹形象」、「創廉政交通、樹行業新風」、「爭做勤廉表率、對接大橋時代」等主題教育活動,每次主題活動都以「和風細雨」的方式,緊密結合當前工作,通過走進法紀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走進革命教育基地重溫革命先烈光輝事跡,挖掘系統內先進人物的典型事例,組織中層以上幹部「廉內助」座談,與結對社區、部隊舉辦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使每一個主題活動都盛載著強烈的吸引力和滲透力,讓幹部們的政治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華。
(二)要立足崗位、深入一線,拓展幹部作風建設的多種渠道。
作風建設重在解決問題。機關作風好不好,群眾看得最清楚;作風建設抓得實不實,群眾感受最直接。各單位要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督促幹部職工經常深入基層,以重行、重做為工作著力點,經常性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努力做到領導在一線指揮、幹部在一線工作,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措施在一線落實,真正把上級部門的各項任務目標和措施落實到基層,落實到群眾。為找准基層群眾的民生問題及制約和影響定海區交通發展的主要問題,我局於今年4月份起在系統內全面開展了以「『一把手』聽民聲」、「班子領導看民生」、「全體幹部寫呼聲」為主要形式的「走進基層破難題」專項活動,局班子成員帶領科室相關人員深入基層站所進行蹲點調研,對其間收集到意見建議及群眾各類訴求局領導現場進行答復,並在蹲點調研一結束就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明確職能科室進行督查,確保各類問題解決及時、落實到位。同時,局班子成員跟蹤督辦交通重點工程項目,通過職能分工、明確責任,與跟蹤督查對象建立長效機制,親臨一線現場辦公,逐個排摸每項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方案,做好重點項目建設生產要素保障工作,扎實推進落實區委區政府及市交通委年度重點工作。此外,還以「千局萬站優化服務環境」、「治懶治散」、深化「進企業、謀發展、促轉型」等為抓手,深入海運企業,共同商討企業聚資融資、運營等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組建「共建聯心先鋒隊」深入社區,為社區建設做好事、辦實事,讓群眾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到了機關幹部作風的真正轉變。
(三)要立足考核、深推工作,激活幹部作風建設的內在源泉。
要把機關作風建設作為幹部業績考核的依據之一。各單位要以今年至上而下開展的「創先爭優」和「深化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把幹部的選拔和使用與之緊密結合,精心設計考核辦法,變抽象要求為具體指標,對作風正派、務實清廉、講求實效的幹部予以表彰、獎勵和使用;對那些工作拖沓、屢教不改,群眾印象差、基層意見多的幹部,要及時予以整頓,不斷教育幹部、純潔隊伍。同時,積極探索並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對幹部使用的把關、監督作用,把群眾的評價、基層的評議以及服務對象的評判作為選擇、考核幹部的重要依據,不斷增強廣大機關幹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親民意識。各單位可以今年區紀委提出的「大眾評機關」為載體,適當地拓展評議領域,評議對象,由對部門進行評議,延伸到服務單位對各部門(科室)、普通職工對部門(科室)幹部、普通群眾對服務窗口等等進行評議。但在評議中我們不能僅僅止於中間過程,必須使評價結果得到正確、合理的運用,要不偏不倚,使考核結果運用到幹部的實際利益上來,直接與他們的職務升降、工資獎金待遇及交流培訓等相掛鉤,做到褒有章、貶有據,使為民辦事的部門和幹部在評議中脫穎而出,激活幹部們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的內在動力,推動工作的全面開展。
(四)要立足監督、深化制度,構建幹部作風建設的約束機制。
強化監督,加強制度建設,是推進幹部作風建設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加強黨內監督,堅持和完善上級對下級、下級對上級、組織對個人的多方監督,提高監督的透明度和約束力。近年來,我區全面推行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我局領導班子成員將個人報告情況在公告欄進行公示,主動接受全體幹部職工監督,充分發揮了領導幹部自學接受群眾監督的帶頭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明查暗訪力度,採取機關紀檢幹部與行風監督員相結合進行暗訪、專門人員與臨時抽調人員相結合進行暗訪,建立長效的明查暗訪制度,使機關人員在潛意識中始終保持一種「警惕」狀態。紀檢監察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圍繞中心工作和有關機關作風建設的要求,在各部門、窗口開展效能監察,並對工作和作風建設中的漏洞或薄弱環節,提出加強和改進意見。同時,要加大各類投訴渠道對各部門的效能監督,在一定范圍內採取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監督結果,增強監督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全方位建立起組織、群眾、黨外等聯合監督體系,實現「廣泛接受群眾監督,自覺接受群眾意見,及時改進群眾評價」的目標,使機關作風建設呈現出一片新氣象。
2. 如何轉變機關作風,提高服務意識
開展「四走」調研活動。該行把群眾的要求作為努力的方向,組織開展「走進群眾、走進窗口、走進政府、走進客戶」的「四走」調研活動。班子成員定期深入員工群眾中進行專題調研,就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提升信貸工作質效、全面加強基礎管理等工作,廣泛聽取全行幹部職工、窗口一線服務人員的意見建議。同時,累計發放調查問卷120餘份,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和19個企業客戶徵求了意見建議。
組織「四問」自省活動。該行黨支部組織全行黨員幹部開展了「四問」自省活動,要求全行黨員幹部對照黨紀國法,問一問自己的所為端不端、想一想自己的行為正不正;對照規章制度,問一問工作行為當不當、業務工作水平高不高;對照「八項規定」,問一問工作作風好不好,群眾歡迎不歡迎;對照黨的宗旨,問一問服務客戶優不優,客戶滿不滿意。「四問」活動深入開展,促使全行黨員幹部自發自覺地對照標准,查找不足,明確改進的目標和方向,全行上下心齊勁足,取得了良好的活動效果。
開展黨員「四評」活動。該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開展了黨員「四評」活動,以黨小組為單位深度進行個人自評、組織點評、相互批評、群眾評分四項評比工作,著力清洗在遵章守紀、服務客戶、內部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灰塵污垢,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同時,建立了黨員同志評議檔案,將評議過程中反映的問題建立台賬,以月為單位進行台賬更新對比,以定期「洗洗澡」促進黨員幹部快速成長。
組織實施「四築」工程。該行針對徵求到的意見和建議,組織實施「四築」工程,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一是抓學風強信念,打造固本強基的「素質工程」。為每位黨員同志購買了專用學習筆記本,對黨員的學習情況進行定期詢問和座談,大力營造肯學、真學、愛學的濃厚氛圍。二是抓作風促發展,打造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修訂完善工作制度、考勤制度等,對行風行紀進行定期督查。三是抓會風重落實,打造令行禁止的「暢通工程」。提升會議質量,嚴肅會議紀律,並對會議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四是抓行風提效能,打造清正廉潔的「平安工程」。加強效能建設,認真落實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在營業服務大廳設置了徵求意見箱,開通了「行長電子信箱」,隨時接受客戶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