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安的地理環境
武安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東徑113°45′至114°22′,北緯36°28′至37°01′,東鄰邯鄲市、永年縣,以紫山為界;南接磁縣、峰峰礦區,以鼓山、天井寨山、南大堖為界;西倚涉縣、山西左權縣,以青陽山、萬壽山、青崖寨為界;北連邢台沙河市,以摩天嶺、梅龜寨、皇母山為界,總面積1806平方千米。 藉助磁山文化、中國小米之鄉、國家級瘦肉型豬生產示範縣等品牌優勢,多次組織相關龍頭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交易會、展銷會,大力宣傳推介,不斷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晶品」牌核桃油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賀家村發展的錯季有機蔬菜與河北企美公司成功對接,注冊了「企美」商標,東寺庄村萬樂蔬菜專業合作社「慶明」牌黃瓜、茄子等6種蔬菜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品牌、綠色、有機、無公害等一系列現代經濟詞彙已成為農民口中的熱詞。
據統計,2012年該市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達到28家,實現銷售收入22.85億元,帶動75萬山區農民走上了致富增收的路子。 冶金工業武安市支柱產業。武安現有18家鋼鐵企業,總資產460億元,從業人員6.6萬人,其中12家骨幹鋼鐵企業組建為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擁有中厚板、中寬頻、高速線材、螺紋鋼、H型鋼、熱卷板、冷軋薄板、螺旋(直縫)焊管、鑄造用高純生鐵等多種規格品種。今後將按照「高端、精品、專業化、深加工」的要求,重點發展精品板帶、優質棒材、機械製造專用鋼和特殊鋼等市場短缺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開發裝備製造鋼材新品種,打造成以精品板帶、建築鋼材、裝備製造用鋼為主的現代化鋼城和「中原精品鋼材基地」。武安鐵礦石低硫低磷,品質優良。冶鐵歷史悠久,始於戰國,興於西漢,古時全國設鐵官49處,武安為其一。新中國成立後,冶金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上世紀六十年代「群采群煉」規模聞名全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一大批采礦、選礦、煉鐵企業蓬勃而起,現已發展成為采、選、煉、鑄、軋一條龍的產業化生產格局。全市共有鋼鐵企業21家,總資產75億元,從業人員5萬人。煉鐵系統共有100立方米以上高爐39座,總容積6665立方米,年產能800萬噸。煉鋼系統共有轉爐19座,總公稱容積680噸,年產能1000萬噸。軋鋼系統建成和在建有20萬噸不銹鋼、120萬噸中厚板、100萬噸中寬頻、120萬噸熱軋薄板等6條軋材生產線,總產能可達520萬噸。有鑄造企業17家,年產能8萬噸。近幾年來,武安按照建設生態產業的要求,加大對鋼鐵企業的污染治理,累計投資17億元,建成機制燒結機24台,高爐煤氣發電機組14台,推廣應用了爐前粉塵捕集、富氧噴煤、豎爐球團、轉爐煤氣回收等多項節能治污技術,實現了「環保、增效」雙贏。2003年,冶金行業生產生鐵416萬噸、鋼坯239萬噸,分別占河北省總產量的10.2%和5.9%。
建材工業武安市支柱產業。武安境內石灰石儲量豐富,質地優良,已探明地質儲量4000億噸,發展建材工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上世紀六十年代建材工業開始起步,經過不斷的改造、發展,形成了以水泥業為龍頭,石料、石子、白灰開采加工業為基礎,節能磚、新型牆體材料等為發展方向的產業鏈。全市現有水泥企業33家,單廠規模均在8.8萬噸以上,總資產6.15億元,從業人員10076人,年設計生產能力454萬噸。
煤炭工業武安市支柱產業。武安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儲量達23億噸,年產原煤250萬噸,從業人員1萬多人。全市煤礦最多時達619個,後經整頓治理,現有煤礦116個,主要產品有原煤、塊煤和洗(精)煤。近幾年圍繞原煤深加工,建成發電廠2家,洗煤廠5家,焦化廠9家,焦炭年產能力250萬噸。焦化業在為鋼鐵業配套的同時,利用煤焦油開發出了輕油、蒽、萘等煤化工系列產品。 武安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境內交通便捷,路網縱橫交錯。武安市的鐵路建設始於1941年,有5條越境鐵路,全長141.31千米,設18個客貨混用站。309國道橫穿武安市東西,邢都公路穿過南北,公路通車里程966公里。武安市開辦各種郵政業務,電話裝機總量達12.5萬門,移動用戶9.9萬戶,城鄉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30.7部。改革開放以來,商貿業繁榮,物流配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物流業蓬勃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6.1億元。
2010年10月12日,邯鄲連接主城區與武安市的邯武快速路正式通車,邯鄲市主城區與武安市兩城往返只需30分鍾。據了解,邯武快速路始於邯鄲市人民路西端,跨越邯鄲市西環路、邯長鐵路、南水北調總乾渠,下穿青蘭高速公路,再上跨康二城鐵路後,與武安外環交叉,終於武安市南環路與東環路交叉口處,全長20.98公里,概算投資10.66億元。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18公里的磁山村,距今約7500多年,屬新石器時代早期產物。自1972年來,相繼出土文物5000餘件,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飼養家雞和種植粟、核桃的國家,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磁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中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 典型代表,表現出人類利用自然、與自然相融合的奮斗精神,因最早發現在武安的磁山遺址而命名。經科學測定,距今已有10300年的歷史。1976年開始考古發掘,出土陶、石、骨、蚌器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動植物標本,還發現了炭化的粟約10萬余斤,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還是中國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的發現地。農作物「粟」(穀子)、家雞和胡桃(核桃)三大發現,不僅反映了磁山先民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過程中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以陶質平底盂、鳥頭形支腳為特點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鏟、磨盤、磨棒為特點的農耕和脫粒工具,以長方形坑穴為特點的糧食窖穴,以陶、石器「組合物」為特點的祭祀遺跡等,構成了磁山文化獨特而豐富的內涵。磁山文化被譽為「中華瑰寶」。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舊址位於武安市城西偏 南二十五公里處的冶陶鎮冶陶村內。是一處近現代革命文物。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10月 一1948年4月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部分機關,曾駐此地。
午汲古城午汲古城位於城區西南6.5公里武安市午汲鎮午汲村北200米處,為戰漢時代古城遺址。古城遺址為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889米,南北寬768米,面積約68.8萬平方米。城外四周有護城河溝,寬約60米。城牆四角俱存,但牆體大部無存,共計僅保存有近二分之一:西城牆長740米,高3~5米,底寬8~13米;北城牆長600米,高3~6米,寬8~13米;東牆、南牆無存,已成為公路和鄉間大道。在東、西、南、北城牆中間,各有寬10~50米不等的豁口(南面豁口略偏西),為城門所在。城牆為夯土築成,夯層清楚,厚約7~14厘米,夯窩直徑6厘米。
邑城古城位於城區北偏東18公里邑城鎮邑城村西,東徑F114°17′,北緯F36°53′,海拔高度200多米,處較平緩的的丘陵地帶,為戰漢時代古城遺址。古城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600米,面積60萬平方米。城址地勢比較平坦,東北分別和永年縣、沙河市搭界,南側為南河,右側緊臨邑城村。古城東半部村民建房佔用,邑城——顯德汪煤礦公路從古城中間穿過,沙河——褡連鐵路穿越古城南部。地表城牆基本無存,僅存西城牆一段 和南城牆一段。西城牆長15~20米,寬4米,殘高3米,南城牆約100米,寬4~5米,殘高10米左右,夯層不等,有10、13、14厘米。城牆為夯土築成,文化層厚0.6~1.5米,地面裸露遺物多為繩紋板瓦、筒瓦和泥質灰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盆、盤、瓮等,遺址東南為古墓區。2010年在邑城趙店村磚廠內發現2件商代青銅爵。現為河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武安城隍廟位於城區廟路街西端,現為城區保存較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體。該廟坐北面南,為南北中軸線建築。始建於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明、清和民國均有重修。城隍廟原規模較大,有戲樓、大門、二門、拜殿、中殿、後殿,均建於中軸線上。大門外東側有木牌樓,二門內中軸線兩側有對稱的皂隸亭、東西廂房、鍾鼓樓等,總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現僅存拜殿、中殿、後殿三座建築,佔地面積1100餘平方米。僅存的拜殿、中殿、後殿,雖經歷代多次重修,仍保持了原來的建築布局、建築結構和建築形式,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尤其是中殿保存下來的清代早期「城隍出巡」和「山精水怪」水墨淡彩壁畫,價值頗高。現為河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安舍利塔位於城區塔西路與迎賓路交叉處東北角,現武安賓館前,原妙覺寺之南,建於宋元祐六年(1091年),為妙覺寺附屬建築。明萬曆三十八年(1464年)、清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塔曾大修及修補。
武安舍利塔是冀南地區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好、塔身最高的宋代古塔,其建造手法及整體造型簡朴無華,比例勻稱,挺拔秀麗,近千年來結構形制無大改變,表明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之高超,表明了武安文化底蘊之深厚,表明了武安人民對文物之重視。武安舍利塔己成為武安的標志性建築。
儒山歷代有儒士文人攻讀於此,因名儒山。相傳,三國時期,曹子建常來此賞景。遠望青山隱隱,俯瞰綠水悠悠,便文思泉湧,佳作迭出。曹子建七步成詩,才高八斗,定然是沾了儒山之靈氣,才留下《洛神賦》這樣的千古經典,而山冠以「儒」為名,則盡顯武安文化之博大精深。山上的廟中曾有鑄鍾一具,刻有「曹子建讀書處」字樣。山下有一泉,四季不涸,清冽透澈,為曹子建飲馬泉。 武安儺戲
武安市固義村民間藝術。相傳這一民間活動始於明代,是元宵節期間開展的一種大型民間藝術活動。固義村演出的儺戲以「捉黃鬼」為主,恢宏神秘,內容豐富,改變了「長江以北無儺戲」的斷言。儺文化活動從正月十四的迎神開始,十七送神結束,主要有隊戲(包括臉戲即面具戲)、賽戲、花車、旱船、舞龍、霸王鞭、武術等,正月十五的「捉黃鬼」演出為高潮。
武安平調
武安地方戲曲,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北省邯鄲市的武安、涉縣、磁縣、邯鄲縣、永年、曲周、大名、臨漳,邢台市的沙河、邢台、南宮,以及豫北、晉東南地區。傳統劇目有200多出,多為反映歷史故事、神話、民間傳說的大型劇目。平調行當齊全,有「四梁八柱」和「十二行」之說。四梁指紅臉、黑臉、旦角、小生。十二行即四生、四旦、四花臉。表演風格粗獷豪放,崇尚特技。唱腔屬梆子腔系,板腔體,五聲徵調,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二板、散板、垛板、倒三梆等,還有少量的雜曲小調,如〔一串鈴〕、〔打棗干〕等。代表劇目《盤坡》、《徐策跑城》等。
武安落子
武安地方戲曲,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通常與平調同台演出,角色行當比較齊全,主要有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缺少花臉,武丑,歷史上小生、小旦戲分工不嚴格,常常互相兼演。傳統程式很少,舞台美術服裝道具較簡單。落子戲的唱腔旋律簡單,既能敘事又能抒情,使用武安方言,具有一股強烈的太行山區鄉土氣息。代表劇目《端花》、《借髢髢》。
武安快板
武安市民間藝術。是當地文藝園地一朵鮮艷奪目的奇葩。它語言通俗、詼諧、生動、活潑、形象,具有濃郁的武安地方特色和農民生活氣息,為武安乃至邯鄲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它誕生於解放初期,距今約有50多年歷史。其以順口溜的形式,長的二三十句,短的十來八句,配上板鼓、梆子、小鑼來伴奏就象武安落子戲的數板,但說起來比數板節奏更加明快乾脆,因為演說時用的武安方言,故取名叫武安快板。開始時單人演說,後來發展雙人對著說,名曰對口快板。再此後又編成了帶故事情節,象小戲一樣的多人分角色演說的快板,取名快板劇。以後,武安快板、對口快板、多口快板、鑼鼓快板、快板劇就在武安大街小會逢年過節和各種文藝活動中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演說形式。 婚嫁舊時婚嫁禮俗頗為繁瑣,要而言之,有如下儀式:
1、訂親。經媒人往來.認為男女雙方生辰屬相互不妨尅後,男方即將議定聘金和 男方庚貼並四件小禮物(手鐲、綵帶之類)送至女家,曰「敬求金諾」。女家將女庚貼並 四件小禮物(筆、腰帶類)回送男家,曰「唯命是從」。此為「下書」,正式訂親。
2、送席.結婚前,男方炸麻糖用食盒送至女家及男方諸親友,周知婚期。
3、過嫁妝。結婚前—天(現多為同—天), 女方弟兄輩人將嫁妝送至男家。女之弟 攜帶鑰匙,男家需付「帶鑰匙錢」後才將鑰匙交出。
4、婚禮。舊時為紅藍二轎,後改騎馬,擇吉日至女家迎娶。族長伴新郎前往,名 曰「斟盅」。新郎禮帽長衫,帽插金花。新娘親屬為新郎十字披紅。新娘面覆紅紗,名 「蒙頭紅」。女方有送客若幹人。—般家庭用旗牌執事、彩燈,鳴鑼開道,吹吹打打,迎 至門前。富有者用吹鼓手頭天晚上吹門,執事用半朝鑾駕。轎至門前,用燒紅的犁鏵醮 醋繞轎一圈,有屬相無礙的兩名婦女將新娘架出,地鋪紅氈或彩布(新娘腳不準沾 地),門內放馬鞍和織布的檉子各一具及鏡子一面,新娘跨過鞍檉後抱鏡而入。鞍檉象 征耕織,鏡子象徵團圓。同時高唱贊歌。各地贊歌也不盡同,有贊歌曰:「騎鞍摸檉聖人 留,軒轅黃帝起根由。新人抱定團圓鏡, 一照妖魔萬里游。」新娘步入時,撒草料、放鞭 炮,名曰「驅煞」,並有贊歌曰:「一撒金雞飛上天, 二撒青龍草里眠。三撒白虎離轎去, 四撒五福福壽全,五撒五方多吉利,夫妻和好萬萬年」。新郎拉弓持箭,拜天地後即入 洞房。晚上鬧洞房,給新人掃炕,新人飲交杯酒、新娘喝疙瘩湯(子孫湯)。當晚,導 引新媳巡視宅院,給灶上添煤、牲口添草,意味著家庭主婦生活的開始。就寢後有晚輩 或平輩年輕者「聽房」。次日,親友請新娘吃「梳頭飯·,由婆母帶新娘赴鄰里拜訪,名曰「拜人」。第三日到 娘家回訪,名曰「認親」。之後新郎帶新娘赴男方各親戚家走訪,名曰「串親戚」。九日 後,娘家叫回新娘,名口叫九陰。」婚禮至此結束。貧窮人家禮儀與此大同小異,限於條件,儀式、酒席從簡。
「五四」運動後.在知識界漸行文明婚禮,由主婚人主持儀式,邀親友中資望高者證婚。但農村中仍舊儀為多,延續到建國前。
建國後,舊的婚嫁習俗逐漸革除,向文明、簡朴方向發展。集體婚禮、旅行結婚者 逐漸增多。但近幾年來,特別是在農村, 一些舊的繁瑣習俗又時興起來,索高額聘禮、 見面禮、結婚禮、上轎禮、下轎禮等等,名目繁多,且鋪張浪費盛行,成為生活中的一 難,有所謂「一家喜事百家愁,男方愁,女方愁,親戚朋友也發愁」的流傳。
喪葬喪葬俗有「富者富埋,窮者窮葬」的說法,舊時儀式大致如下:
1、為死者凈面、更衣、備棺。棺由兒子備,衣服由女兒備。
2、孝子赴本族和親友處磕頭告喪,門楣糊白紙,喪事由本族長者主持。
3、搭靈棚開吊,生前友好、親友弔唁,孝子叩頭致謝。合棺時,子女環立,高呼 「躲釘」。合棺前,「後代」(孝子外祖父家)察視死者的棺木、鋪蓋、衣著是否妥貼,有 的吹毛求疵,借故刁難孝子,實為陋習。
4、和尚、道士做道場,超度亡魂。吹鼓手奏哀樂。
5、出喪埋葬。停喪日期有三、五、七天不等,富有家庭有排「三七」(二十一天)或更長時間者。出喪時,孝子摔瓦盆,披麻戴孝,打「引生幡」(子為全白,孫為紅綠),服孝者柱哀杖,男前女後,號啕而行。吹鼓手吹奏,放鞭炮,沿街而轉,然後入墳埋葬。葬後,按死亡日算起,每七日上墳燒紙奠祭,至「七七」(49天)稱盡七止。
此後燒百天紙和周年紙。
解放後,喪葬儀式較前為簡,並推行追悼會和火葬,佩黑紗白花。
生育產俗:婦女生產,俗稱「坐月子」。產兒胎盤埋於屋內地下。 一般人忌諱進入產房, 產婦一月後「掃炕」,方准串門。報喜:舊時頭胎,男稱大喜,女稱小喜,三天後挑食盒到娘家報喜,內盛食品若 干。男孩,食盒上放一本書;女孩,食盒上放—朵花。做滿月:產兒屆一月之期,以娘家親友為主來做滿月,帶來食品、小兒衣物和見面錢,聚餐致賀。抓周:小兒滿一周歲時,父母將書、刀、花之類讓小兒抓,表示小兒一生志向。舊時富家多有此舉,現已廢。
慶壽慶壽,俗稱「做生日」。 一般年滿花甲即慶壽。舊時,老人端坐堂屋,掛壽幛、壽聯、壽星圖,晚輩羅列堂前叩頭祝壽,親友也攜食品或錢物致賀。壽宴上吃面,稱「長 壽面」。—般人家,親友聚餐.以示祝賀。
建國後,祝壽之風大減。壽誕之辰,子女親友送些糕點等禮物致賀,有的聚餐,有的拍「全家照」留念。 武安小米河北省武安市特產。武安是中國小米之鄉。武安穀子產於國家認定的無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武安小米以武安穀子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不添加任何添加劑。
武安拽面是武安當地老百姓喜愛的一種麵食,具有筋道有力,綿軟爽滑的特點。
驢肉卷餅武安自古就有吃驢肉的傳統,驢肉色紅,肉質鮮嫩,柔軟細膩,含脂肪少,
武安燴菜是家常菜,大眾菜,也是賓館飯店宴請賓客時必須上的一道菜。每家每戶吃大米飯時常吃。
武安小麻糖是武安人每逢過年時必備的一種獨特的過年食品(在華北一代多稱「套環」)。傳統的武安人家家戶戶在即小年在即之時(即農歷臘月二十三之前兩3天)都開始製做油炸小麻糖,一次製作數量夠全家人能吃到二月二的「龍抬頭」。
Ⅱ 莘縣溫州商貿城怎麼樣有沒有發展前景
聊城莘縣溫州商貿城為當地十年來首個大型商業地產,是聊城市政府重點建設項目,是莘縣縣委、縣政府重點扶持關懷項目。一期總投資5.77億元,佔地192畝,建築總面積23萬㎡。其中商業面積17萬㎡,住宅面積6萬㎡。市場單間商鋪面積多為30-50㎡,短進深,大開間,一拖二建築模式,商住兩用。市場內停車位1180個,一期綜合區域門面400多間。面積48000㎡,底商面積16000㎡。
項目簡介
莘縣溫州商貿城商鋪排列方式採取了「井」字型建築模式,沒有弧形轉角的存在,市場上採取人車分流,路面最窄寬距為18米,有力的保證了市場車輛的通行。市場有先進的導視路引系統,確保市場每個商鋪都是旺鋪、金鋪,絕無死角。
六大優勢
1、區位優勢:莘縣位於三省交匯處(魯豫冀),交通業十分便利。青蘭高速,陽安高速,德商高速穿境而過;東依京九鐵路,京福高速;北靠濟邯鐵路,濟青高速(濟聊館);西臨大廣高速,京珠高速;南近濮范高速。莘縣又地處魯西黃河沖擊平原,人口密度大,50公里半徑人口達400萬,100公里半徑達2000萬人口。
2、規模優勢:一站式購物,大體量、多品牌打造魯西最具規模的批發市場。
3、宣傳推廣優勢:店內外促銷廣告;傳統媒體+網路推廣;定期大型促銷、展會;T型廣告、密集海報;千萬推廣宣傳資金支持。
4、政策優勢:莘縣溫州商貿城這個項目作為聊城市、莘縣政府重點建設的商貿項目,地方稅收大力支持,為經營者子女就學,戶籍遷入提供有力保障。
5、倉儲物流優勢:匯集各地區物流運輸線路,物流直達商貿城,運輸成本低。品牌帶進來,產品走出去。更有三家大型物流基地伴隨左右。
6、品牌優勢:溫州成熟商業模式復制,提升商品流通量,打造商品優質量。
經營模式
莘縣溫州商貿城率先引進全球領先的全新商業運行模式,恪守「八統一」規范管理,發展商統一經營、統一布局、統一招商、統一營銷、統一物管、統一物流、統一CI形象、統一售後質量監控管理,讓投資人輕松掘取財富。
經營方式:商場內實施購物、休閑、娛樂、餐飲一站式運營。
強勢宣傳推廣:千萬萬推廣營銷資金支持,實行全方位商業文化推廣、大型促銷活動、密集營銷海報推廣、視頻媒體推廣和店內外促銷推廣,營造輕松時尚愉悅購物環境。
莘縣溫州商貿城六大統一造就現代商貿
1:統一經營規劃——業態區域劃分
2:統一物業管理——市場管理安全
3:統一媒體宣傳——整體市場推廣
4:統一市場招商——明細品牌分類
5:統一電子商務——網路上銷售點
6:統一銷售培訓——提升經營潛力
項目定位
莘縣溫州商貿城致力於打造魯西地區規模最大,業態最全的商貿物流集散地。以溫州商品為依託,在莘縣建立產品的展示交易、會展博覽、信息交流、資本融通的大平台。以集中商品批發和零售的方式,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經營業態分布區
A區:大型超市、品牌服裝、品牌箱包、化妝品、首飾飾品等。
B區:數據廣場、辦公耗材、電子產品、各類家電等。
C區:五金機電、水暖、電動車、摩托車、廚衛廚具、衛浴潔具、禮品等。
D區:傢具、家居、燈飾、日用百貨、小商品等。
E區:高檔住宅區。
商鋪位置
莘縣溫州商貿城位於莘縣伊園街和槐堂路交匯處,莘縣新車站東500米路南(鄭庄西面)。
證件:五證齊全、大產權
地段:商鋪位置位於莘縣伊園街和槐堂路交匯處,莘縣新車站東500米。東鄰德商高速莘縣高速路口,南靠徒駭河濱河大道,交通便利,商圈人流密集。
付款方式:一次性付款,按揭貸款(年限5年—10年)
結構:商鋪為框架結構,幾間鋪面之間均可打通。
前景:商貿城西邊接連莘縣汽車站、莘縣一中、莘縣人民廣場和已入住的大型生活社區。西邊槐堂路規劃建設一所小學。東邊整體規劃為魯西國際現代物流園區,園區建設中的項目有物流園、農產品交易市場、莘縣展覽中心等,德商高速將在2015年通車,商貿城處於未來商業區的核心位置。
價格:目前莘縣片區市面上根本就沒有這么好的大型批發市場,投資商鋪的機會幾乎沒有,非常稀缺。據了解市區的鋪面每平米也只有2分鍾車程。因此我們商鋪目前的售價性價比相當高,一鋪養三代,買到就是賺到。
租金:該商鋪目前租金相對偏低一些,是因為運營公司將主要品牌總代理,外地廠家入駐,相對品牌和廠家,公司基本貼租金,而且還要貼招商所需費用。
付款方式:一次性付款:先付5萬定金,一周內簽訂購房合同付清全款。
按揭:採取抵押貸款的方式,因為是商業,所以首付款為5成,貸款金額為總價的5成。
招商:
商鋪政策:招商免租1—3年(位置,品牌)
馳名商標、聊城總代理、廠家:A類位置免租1年;B類位置免租2年; C類位置免租3年
莘縣總代理:A類位置免租半年;B類位置免租1年;C類位置免租2年
莘縣普通品牌、經銷商:A類位置不免租;B類位置免租半年;C類位置免租1年。
市場費用:有市場管理費、租金和市場保證金組成。(市場保證金三年無違反市場管理制度全額返回)
招商戶型:
南面:最低2間起租
北面:最低1間起租
可以南北通租
招租業態:電動車、電動三輪、單車、摩托車、童車、門窗、五金鎖具、氣動工具、手動工具、電線電纜、照明燈具、太陽能水暖、衛浴潔具、陶瓷地板、廚具櫥櫃、吊頂板材、油漆壁紙、茶具禮品、手工藝品、定製禮品、包裝類禮品等。
物流:目前已與申通、圓通等八家快遞物流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實現100公里范圍內24小時到貨。
商鋪升值
俗話講「一鋪旺三代」,投資商鋪,可以在賺取租金的過程中,坐等房價升值。投資商鋪,是目前來講最為穩妥的方式。銀行利率極低,物價升高,人民幣貶值,使得商鋪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方式。縱觀臨沂近幾年的商鋪價格,以河東五金城為例,從剛開始的幾千租金,到現在的15平方的店鋪,年租金已經達到了6萬元以上。做生意的利潤,相當於一部分貢獻了房租。而作為四線城市,一切蓄勢待發的莘縣,商鋪的升值速度在現有的成熟市場下,將會節節攀高。而作為魯西最大的商業航母,莘縣溫州商貿城也註定成為魯西地區最閃亮的一顆明珠,也必將成為莘縣的驕傲。
【股票】風險高、操控難、盈虧系數大、血本無歸佔七成;
【基金】風險適中、操控難、收益不定、目前盈溢幾乎為零;
【存款】無風險、操控簡單、收益低;
【黃金】無風險、操控適中、收益低、需大量閑余資金流支持;
【藏品】風險高、專業性強、收益難料、稍有走眼便血本無歸;
【房產】無風險、操控簡單、保值增值、收益高且穩定;
【商鋪】無風險、收益極高、從古至今,一鋪養三代,便是鐵證。
慧眼識金,精明智慧的人,在財富降臨之時,總能把握機遇做出正確抉擇。
Ⅲ 鄂邑到西安有多遠
大概300公里左右。
開車的話大概3個半小時左右。
鄂邑,春秋時楚國地名,在今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金牛鄂王城。
《史記》卷四0《楚世家》:熊渠「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即此。
(3)青蘭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 ,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
另有西安城牆、鍾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歷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西安也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 。
2018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支持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