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什麼產品適合做電子商務

什麼產品適合做電子商務

發布時間:2021-11-17 02:12:49

① 適合開展電子商務的商品具有什麼特點

運輸快捷時尚體輕便利,具有經濟物質價置條件。

② 哪些產品適合做電子商務

主要適合服裝、化裝品、珠寶飾品、食品、日化用品、玩具、家居類、母嬰、文體書籍、家電數碼、保健等快銷品或其他類。

③ 想做外貿電子商務,什麼產品好做呢

如果你要做的是外貿B2C的話,考慮以下幾點:
(1)商品單價不會太低—價格適中,50到500元之間,沒有高到讓海外客戶電話確認的地步。這樣一來,價格外國消費者可以接受,國內賣家又有利可賺,雙方都可以達到自己目標要求
(2)體積總量相對較小—產品的體積總量要合適,便於國際物流,降低雙方的運輸成本
(3)產品銷售及產品售後不復雜—產品的銷售過程和產品的售後服務不能太復雜,否則會陷入軟增長
(4)單件產品的是容易損耗的—單件產品易損耗,而且整體的產品線可以讓海外消費者形成持續的消費,這樣更有利於外貿b2c的開展
(5)損耗低—這個損耗和第四點的損耗不是一個意思,這里是說由於產品本身的一些環節會產生的損耗,比如物流、比如保質期等,更換周期短一點
(6)不是標准化產品—非標准化的產品一般帶有個性色彩,凸顯張揚的是自我個性。比如個性飾品、特色箱包、定製禮服等
目前從國內的b2c形勢來看,服裝是最適合做網購的、其次是化妝品、3C、保健品、書籍等,但是海外消費者與國內消費者有一些不同,有些消費者是喜歡中國的特色產品、有些消費者是喜歡中國產品的價格、有些消費者是喜歡中國製造的產品,所以對於外貿b2c來講,它的產品的選擇與國內可能會有一點不同

④ 什麼產品適合電子商務概論 為什麼

在發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當一個分析框架有商業模型分類作為支持時,它才會更有價值。商業模型可以為在電子商務中使用這些框架提供堅實的基礎。在分析商業模型時,理解電子商務的「產品概念」非常重要。人們無法在一個連產品概念都沒有建立的市場上去建立理論並解釋其中的經濟關系。目前很多關於電子商務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現實的案例上面。當然,每一種商業模型都可以成為電子市場的分析基礎。但是,不斷變化的互聯網環境給研究人員解釋和預測那些尚無定論的東西帶來了很多困難,因此,我們應該著重研究那些相對穩定的要素和關系。

電子商務的產品概念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產品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出售,但是,在電子商務中已能出售的產品和將要出售的產品是絕對不同的。我們假設在電子商務中的核心產品概念應該是「數字產品」。所謂數字產品是指在電子商務的每個商業模型中交易的東西。數字產品一般分為三類:(1)信息和娛樂產品;(2)象徵、符號和概念;(3)過程和服務。這種分類表明產品服務也應包含在數字產品這個概念中。也就是說,數字產品基於互聯網商業化的服務。

在電子商務中的傳統產品。我們要將電子商務的框架擴展到傳統交易,在這一過程中,產品包含的信息內容是理解的關鍵。但數字產品的應用是有限的,因此,數字產品只能有有限的含義。

產品特徵中的信息內容是將數字產品概念擴展到傳統產品的一座橋梁。既然信息內容可以是產品數字化的體現,傳統產品包括的信息內容就可以被解釋為產品的數字特徵。雖然那些生產過程完全依賴於互聯網的數字產品是進行研究的最理想的對象,但通過這樣的擴展,那些生產過程部分依賴於互聯網的產品也可以在框架中得到解釋。

數字產品。如果從商品入手來分析產品特徵,並加入「數字擴展產品」的概念,我們會發現,在電子商務中,不能將商品和它的服務截然分開。數字產品的詳細特徵可以作為計算其數字化程度的標准。數字產品質量的描述應該包含5個方面:(1)可描述性,(2)可變化性,(3)各組成成分的可分和可綜合性,(4)傳遞的有效性,(5)空間佔用的有效性。

可描述性指對數字產品有什麼樣的外觀,它可以用多媒體形式加以體現。可變化性反映產品格式和形式可變化的程度。組成成分可分性描述數字產品可分解的程度,而可綜合性則反映數字產品和其他產品聯合使用時的相容程度。傳遞的有效性反映相對數字產品大小而言的傳遞速度,也就是代表數字產品中的時間因素。空間佔用有效率性反映數字產品佔用空間的程度。

確定數字產品的三個視角

技術角度 信息技術的變化速度越來越快。在電子商務價值鏈中,時間是價值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技術變化使互聯網環境相應地發生變化,這使得人們在解釋電子商務產品時,沒有時間去穩定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用一個指導框架去解釋產品概念應該是有幫助的。 我們可以將技術視作與勞動及資本類似的東西。技術是為勞動和資本的替代品,它可以從產品的性能中得到體現。

價值角度 對電子商務來說,價值一詞被廣泛使用,但卻沒有人能對它給出一個清晰的解釋。從價值角度看,電子商務產品的價值應該由信息和過程兩方面構成。價值可以被解釋為產品本身。但是,在市場上最重要的是交換價值。信息和過程的不對稱使得一個價值可以在市場上被交易。而我們在這個研究中將不把價值視為「代表各不同產品之間不平衡的因素」。

用戶角度 使用便利是數字產品概念中的人文因素。電子商務中某些過程需要人來參與,如產品和服務的研製過程、定購過程或清算過程等等,典型的便利可以在這些過程中得到體現。這些便利體現在三個方面:交互性,時間壓縮,地理性。

⑤ 什麼產品適合電子商務

隨著我們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現在很多都能在電子商務上做了,加上我們現在的物流還是挺方便的(跟其他國家比太爛了),所以說啊,只要你有不錯的想法和點子,電子商務就是你的一個成功道路上的一個平台了!不過要提醒的是,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銷售方式,結合產品特性再融入這個平台!這樣效果會好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⑥ 什麼樣的產品適合開展B2C電子商務

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日漸繁榮,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投入到電子商務的洪流中去。但是電子商務與傳統行業的結合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並是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適合電子商務模式。驅動力網路營銷顧問機構經過近年的B2C工作實踐,對開展電子商務產品的選擇和確定有著自己的經驗和實踐。
1、利潤空間操作性強
沒有利潤的事情肯定沒人去做,但是利潤過低、價格過於透明的商品並不十分適合電子商務模式。比如大眾日常消費品之類,在市場上能輕易查詢到價格,比較性較強的產品,就不適合電子商務。而一些行業的細分產品、傳統市場不多見的商品,價格不透明,利潤操作空間較大,就很適合電子商務模式。此類的商品比如工藝品、服裝、成人保健品、
比如,目前網路上常見的服裝類B2C模式,如早線的PPG、如今的凡客誠品,都是自己採用買手模式,低價從工廠進貨,所以利潤空間較大,在市場的操作上,促銷上都很容易把握。
近日瀏覽中糧集團下的B2C網站我買網,打開首頁查看產品類別,赫然看到的都是食用油大米甚至面條之類的產品。筆者不禁心生懷疑,這樣的 商品市場零售價格低、利潤空間有限、配送煩瑣,不知道怎麼操作,怎麼配送。在看到的主要配送方式是聯合天成大通一統飛鴻這2個物流公司後,我便懷 疑網購買商品+配送費用會比直接在家門口超市裡便宜多少。
目前北京市的各類超級市場早已遍地開花,居民購物相當便利、價格適中。不知道我買網怎樣和這些傳統超市行業開展競爭。因此筆者認為,至少是現在這些商品並不十分適合B2C模式,即便是中糧這樣的大企業。另外我買網還存在定位的問題。換個角度想一下,假如把我買網定位為面向北京的民生商品團購網站,主要面對單位福利、節日禮品、單位生活集中采購,會更實際一些。降低了配送成本,還提高了配送的效率。
2、具備適宜配送的屬性
這是適合B2C模式的一些產品屬性。如果做全國市場的話,太大的商品配送成本就會很高,配送途中的損壞情況就多。所以易碎、超大件物品不適合B2C模式。 當然有規則就有例外,京東商城就是個例外。但是京東商城建立在強大的配送布局上。目前京東商城在全國主要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配送體系。更偏遠的地方還 要物流公司提供支持,因此選擇商品的配送屬性,對商城自身的長遠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要知道中國網民群體飛速增加的那塊,正是偏遠的小城市、鄉村。選擇易碎、超大件物品開展 B2C電子商務,只能限制自己的市場。凡客們、益生康健康們瀟灑的多,就是因為他們一個小包裹隨便就快速的搬運到海南、新疆、雲南、貴州的最偏遠的鄉村, 只要通公路。
所以我們認為,選擇適合遠程運輸、體積較小、不輕易損毀的商品開展電子商務,有著良好的先天基因,有利於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商品的可比性,品牌和非品牌
驅動力認為,大路商品、普通常見品牌商品、民生類日常消費品,因為具備隨處可見的同類比較商品,並不太適宜開展電子商務。
通俗的說,沒處比較、沒處查詢價格、市場不常見的商品更適合開展電子商務。另外品牌形象好、和沒有品牌的東西也很適合。
比如冬天來了要買一件羽絨服。如果我們在網上買品牌貨,價格就有明顯的優勢;另外如果沒有品牌的商品,價格無處比較,只要價格公道、質量好同樣適合電子商務。筆者有一次在淘寶上買了件雅戈爾的的西服,輕易就比市場上便宜好幾百,這確實是個很大的誘惑。
4、用戶體驗簡便、產品直觀、容易判斷品質。
品牌的商品自然質量讓人更容易放心。但是在網上訂購仍然存在一些盲點。比如顏色會有偏差、大小不能體驗、不能親自觸摸、不能試用。這些因素也限制了電子商務工作的開展。
電子商務訂購的天然缺陷
傳統的市場購買經驗,主要依據手摸、眼看、鼻聞,試用、試穿,而在虛擬空間開展的電子商務使傳統的購買經驗和判斷方法英雄無用武之地。這種空間上的隔絕, 使消費者對商品的判斷存在天然的盲點和誤區。很多人在收到物流送來的產品會埋怨:網上看到的不是這樣的呀,衣料怎麼這么差、顏色好象不是我想要的、不合身 呀,怎麼這么小,買來的手機像個塑料玩具之類的抱怨。
這些購買評價直接影響電子商務企業的二次購買率,不滿意的客戶很可能再也不去那裡購買任何東西,甚至會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這種差評會影響更 多人的購買判斷。傳播學里有個說法。好的評價只能影響10個人,而差的評價會影響100,甚至更多人。不好的判斷和爭議更具傳播生命力。二次購買率的逐漸 提高,是電子商務企業的重要工作。
提高用戶體驗是電子商務的關鍵工作
因此很多電子商務企業針對這些網路體驗弱點進行了創新,比如服裝類產品可以開發試衣鏡功能。在選擇了自己的身高、體重、氣質、胖瘦後,大致有一個試穿 的效果出來;而放大鏡功能能更好的為消費者展示產品的細節;還有些企業為了避免過高的拒收率和不滿意率,甚至提供一件建議商品供客戶現場挑選,還有的 企業為客戶提供免費的體驗裝試用服務。一些有條件的電子商務企業還在重點城市開展網店落地、自提服務這些都是提高滿意率和用戶體驗的一些辦 法。
所以在選擇電子商務產品時要盡量避免這些因素的出現。如果不能避免就要提高服務質量,開發好的用戶體驗模式來彌補。所以馬雲這廝說,增強用戶體驗是電子商務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作為電子商務企業而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沒有好的體驗,就不會有好的市場。
以上4點,是驅動力營銷顧問機構對有意開展和正在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的一個提醒和忠告。除了這些先天的屬性,和後天的工作外,我們成功的最大法則就是把99%的工作都投入到提高用戶滿意度和,美譽度上來。作者簡介:張向陽,北京驅動力網路營銷顧問機構負責人,中國風力發電網負責人,中國領先的互聯網營銷專家。

⑦ 目前什麼產品比較適合做跨境電商

可以參照以下幾點來做好選品工作:
1)利潤比較高的(至少50%以上的利潤);
2)體積小、重量輕的(單件產品打包後的重量小於2Kg);
3)簡單易操作的(盡量不要銷售功能多,操作起來復雜的產品,否則會增加大量的客服工作);
4)幾乎沒有什麼售後返修的(不易損壞,比較耐用的產品);
5)精美時尚的包裝(如包裝盒裡有精美的禮品卡,寫上一些感謝詞或送優惠券,加上公司的品牌和官網等信息,老外很吃這套的);
6)設計自己的品牌(防止產品熱銷後被侵權或跟賣;歐美買家更喜歡有品牌的產品,同時避免自己陷入價格戰);
7)剛開始,可選用便宜、返修率低,市場熱銷的產品打造爆款,哪怕稍微虧一點兒也行,就當做付費推廣了,吸引買家流量和提升賣家賬戶的評級。同時適時推出利潤高的主打產品來盈利。

⑧ 如何搞電子商務,適合做什麼樣的產品

電子商務的網站不錯,其他基於網路銷售的產品也是電子商務的主要發展對象,例如軟體,資料等等。

閱讀全文

與什麼產品適合做電子商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佛山市美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23
脫貧攻堅全覆蓋集中培訓方案 瀏覽:903
建行促銷方案 瀏覽:510
選煤企業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709
電子商務調研心得體會 瀏覽:482
電信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52
返鄉農民集中培訓方案 瀏覽:873
如何對員工進行心理培訓方案 瀏覽:616
電工培訓承諾服務方案 瀏覽:724
美發會員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7
電子商務企業規章制度 瀏覽:406
酒水營銷人員策劃方案 瀏覽:752
檢測部前台培訓方案計劃 瀏覽:853
家裝線下體驗店策劃方案 瀏覽:374
五一節活動關愛兒童策劃方案 瀏覽:366
電子商務排 瀏覽:64
數字化營銷解決方案 瀏覽:887
銀行活動營銷方案 瀏覽:176
單位生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15
批發市場拆遷款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