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市場規模2014

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市場規模2014

發布時間:2021-10-18 07:36:23

A.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五年來交易額增長近3倍嗎

杭州10月18日電,18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及各細分領域交易規模實現不斷攀升。其中,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7.8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16年為22.97萬億元。數據表明,過去的五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增加了15.12萬億元,增長了近3倍。

在國家政策的規范下,電子商務已成新「常態化」,實現了從電商到全業態發展。

曹磊表示,電商的發展,帶動了新金融服務等的出現和快速發展,並迅速成為中國式創新的支撐力量。同時,物流規模迅速膨脹,中國物流業的包裹數在2014年躍居全球第一。而以雲計算、大數據、物流體系、移動支付、信用體系、電商交易等也形成了新的商業基礎設施,激發著整個社會創新的活力。

大宗電商方面,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分析認為,傳統製造業的規模化生產的方式正在被互聯網逐漸改變,互聯網消費拉動著製造業後端供應鏈和生產流程的變革,使得「Made in Internet」正在成為現實,C2B模式、柔性化生產、集單生產等新模式層出不窮。

而在過去五年增長超過4倍的零售電商方面,各大電商巨頭以及部分創業者紛紛開始布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助理分析師餘思敏舉例,阿里上線「虛擬試妝台」以及未來試衣鏡、搭建無人零售店「淘咖啡」、推出天貓小店,而京東也已與沃爾瑪達成戰略合作、開設線下實體店、推出「百萬便利店」計劃,無不表明「未來零售」正成為新行業熱點。

B. 2014年移動互聯網的支付交易中支付寶佔了多少的比例

2014年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9924.7億元,支付寶的市場份額為82.8%。

C. 2014年電子商務安全現狀調查與分析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也認為,2014年初電商間合作、並購案例密集增多,電商B2C市場幾大陣營形成,全品類平台只剩四家即天貓、京東、蘇寧、亞馬遜中國,且都有「靠山」。還有相對孤單、體量相對較小的唯品會、一號店、凡客、當當網、麥考林等電商。

在第一陣營中,占據份額最大的阿里「電商生態圈」在不斷擴張。首先是集團內部架構的不斷調整,自身的淘寶、天貓、支付寶,再加上投資的美團網、丁丁網、蝦米網、快的打車等,隊伍不斷壯大,覆蓋的領域也越來越多。

而對於騰訊來說,騰訊「電商生態圈」也悄然「全面合攏」,周邊有搜狗、大眾點評、京東、藝龍、同城網等各細分領域內領先企業「拱衛」。其生態圈更加完整,從C2C、B2C、團購、生活服務、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移動電商、O2O等都有實力與阿里在展開競爭。


相對於大型綜合型電商企業而言,諸如聚美優品之類的垂直電商(垂直電子商務是指在某一個行業或細分市場深化運營的電子商務模式),相對比較尷尬。一方面垂直電商具有客戶群定位準確、商品集中度高和服務專業性更強等優勢;另一方面又受到大電商平台的品類擴張的影響,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

目前我國的垂直類電商大多捲入價格戰,或者快速擴張的路子,忽略了自身的最初定位。「垂直電商的機會在於服務溢價較高的領域,大平台的機會在於標准化,無法為用戶提供服務型的解決方案,比如健康、家居、高端水果等等都是創新式垂直B2C的發展機會。從全球來看,純電商領域,垂直B2C的機會也大量存在於顧問型(如高端時尚)、解決方案型(如社區型、互動型)、資源整合性(如整合花店的鮮花速遞)等,假如垂直電商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新模式,依靠服務來提高溢價力,還是有機會生存發展」電子商務專家魯振旺表示。

盤點當前這些剩下的電商企業,會發現很多戰略已發生變化,如麥考林已與位於南京的商圈網達成確定股票收購協議,公司控股權即將轉讓。凡客今年2月初也宣布獲新一輪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這是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領投的救命錢。

當當也已與1號店「抱團取暖」。當當網CEO李國慶表示,電商「燒錢」邊際作用越來越小,已到「良幣驅逐劣幣」時,跨平台的精細運營,降低成本虛耗,將讓電商競爭更加有序。

「無論是『大而全』還是『小而美』,電商能否成功,還是取決於消費者是否認可,商業模式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續。」沃衍資本相關負責人指出,對於中國的電商們,他們急需補上的恰恰就是「可持續發展」這最普通的一課。


移動端發力

劉強東在近期「2013年電商總結」時說道:「在現有格局下,打造一個全新電商平台的時間窗口,基本上已關閉。移動電商還有機會。垂直電商的機會已經為零。」

移動端將替代PC端成為用戶接觸電商企業的「主屏幕」,已經是業界公認的趨勢之一。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65億元,同比增135%;今年隨著盤子增大增幅雖然有所趨緩,但移動電商增速依然遠高於整個B2C領域。

天貓、京東、易迅等主流B2C網站提供的信息顯示,目前移動端交易額或訂單量占網站整體比例多在20%-30%之間,與此同時,大眾點評等一部分與線下企業關系密切的O2O電商,移動端使用率佔比早已超過PC端。有業內人士坦言,拿到移動互聯網的「門票」已經成為各大電商都在努力完成的任務,現在做得好的依然只有微信。

不過有觀點認為,與阿里巴巴和京東等電商基因強勁的公司相比,以社交見長的騰訊目前尚未挖掘出微信在B2C領域最大的商業價值。「蘇寧生活」App在2013年底就已低調發布,目前覆蓋了iOS和android兩個版本。據蘇寧易購內部人士透露,這款客戶端由蘇寧易購本地生活事業部研發並運營,但並未展開推廣。

破局「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絕大多數電商與便利店的合作僅止於試水,並未形成常態。但亞馬遜與全家便利店的成功合作卻打破了這一行業魔咒,成為目前既有規模又有質量的一次合作。

便利店對於配送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顯。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提到,郵政部門正與商務部門積極溝通,探索在社區商店和便利店等代投快遞,依靠社會力量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這無疑也為電商與便利店的合作提供了新機遇。大型社區、商業區、校區和綜合辦公區的不斷涌現,對快遞末端投遞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馬軍勝也認為,目前城市規劃沒有安排這方面的配套設施,大中城市還普遍存在著快遞車輛進城難、通行難和停靠難等問題。而上述地點正是便利店容易進駐的選址。

D.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海外品牌電子商務服務需求增長迅速

由於電子商務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全球品牌越來越多地將線上零售視為其擴張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越來越多地選擇線上零售作為其在中國的主要分銷渠道。該等品牌依賴擁有本地知識及行業專長的品牌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為其落實及整合擴張戰略,而無需自行投資建立及維護本地基礎設施及能力。通過委聘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商,海外品牌可藉助熟悉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及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本土化營銷團隊,快速提升在中國的線上銷售。2019年中國海外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達到5592億元,2014-2019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0.2%。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E. 互聯網經濟規模2452億人民幣,電子商務市場規模4萬億人民幣。為什麼電子商務的規模比正規互聯網還要大

不知道樓主從抄哪裡看到的這些數字,無從查看原文,只能說說答題的情況。
現在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都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涉及的人員、技術、商業模式都不斷發展擴大——這造成了一種情況,雖然很熱,但是在各界也沒有統一的認識,在定義概念,統計口徑等等方面,並沒有統一的理解。各方都是從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來給出一些統計數字,因此造成了很混亂的狀況,非專業認識和對行業很了解的,很難理解裡面的東西。
舉個例子,網購商品配送環節,快遞員的工資要不要算電子商務規模裡面?

F.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現狀

全球電子商務發展形勢:
美國著名的高科技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報告稱,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連年攀升。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則達到161357億美元,同比增長25%,2010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94697億美元,同比增長20.7%。2009年,世界B2B電子商務交易額占電子商務總額的90%以上,B2C和C2C電子商務交易額共佔到總交易額的10%以內。
世界城市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巨大。2009年,全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作為世界城市,東京、紐約、倫敦的電子商務規模一直在高位穩步擴張,東京、紐約、倫敦電子商務交易額分別達到了8970億美元、7890億美元和2087億美元。2009年,東京、紐約、倫敦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分別為6728、5918和1565億美元。2009年,東京、紐約、倫敦B2C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分別為1682、1479和392億美元。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特點
(1) 全球電子商務用戶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全球電子商務用戶數達到6.93億人,佔全球互聯網用戶數的42%,較2009年提高了一個百分點。近五年來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速始終明顯高於全球經濟增長速度。
(2) B2B仍在全球電子商務中佔主導地位。2010年,B2B電子商務仍佔主導地位,在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中所佔比例約90%,交易額規模達到171333.4億美元,同比增長18%。
(3) 全球電子商務地區差異逐步減小。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平衡。美國電子商務遠遠領先於其它國家,但近3年來美國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已從2006年的48.8%降至2010年的18.6%。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異軍突起,日益成為國際電子商務市場的重要力量。
(4) B2B折射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差異。從全球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市場份額看,B2C與C2C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放大,但B2B仍是市場主體,終保持在95%以上水平,比如美國、日本、歐洲B2B佔比分別為96.2%、96.1%和95.0%。而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率先反映在B2C與C2C應用的普及和市場的擴大,而B2B市場份額普遍維持在80%-90%,印度B2B市場甚至僅為50%左右。
國際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1)電子商務將與實體經濟深度整合,電子商務與企業內部信息化界限趨於消失。全球化與技術進步將席捲全球,互聯網影響下,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壁壘正在消除,企業的成敗將在更大程度上受互聯網影響,供應鏈全球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產業鏈與價值鏈整合為價值網路。
(2)電子商務服務業將成為商業服務、商業基礎設施和現代服務業的核心,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將成為電子商務服務業的核心,引發新的產業模式創新。
(3)傳統商業將受到近一步沖擊。隨著網購和智能物流進一步發展,流通業將發生深刻變革,美國商業房產已出現空置現象,據估算,如果一個10000平方英尺的商店,僅僅有6%的業務流向網路銷售,結果可能導致商店利潤下滑50%,以及經營場所月租金下降17%。堪薩斯城一半以上的閑置零售空間來自廢棄的大規模折扣連鎖店。僅食品上網一項,就讓美國4.5億至5億平方英尺的土地閑置。城市發展有形商場將開始面臨風險。
(4)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等技術創新,將大大促進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
(5)電子商務將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由此引發數據服務業的興起,以及個性化、准確化營銷的發展。

G. 關於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2014年中的數據相比於2013年底,哪些方面有所增長

一、基礎數據
◇ 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5358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5.8%,較2012年底提升3.7個百分點。
◇ 截至2013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較2012年底增加8009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佔比提升至81.0%。
◇ 截至2013年12月,我國網民中農村人口佔比28.6%,規模達1.77億,相比2012年增長2101萬人。
◇ 中國網民中通過台式電腦上網和筆記本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69.7%和44.1%,相比2012年均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0.8個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手機上網比例保持較快增長,從74.5%上升至81.0%,提升6.5個百分點。
◇ 我國域名總數為1844萬個,其中.CN域名總數較去年同期增長44.2%,達到1083萬,在中國域名總數中佔比達58.7%。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站總數為320萬,全年增長52萬個,增長率為19.4%。
◇ 截至2013年12月,全國企業使用計算機辦公的比例為93.1%,使用互聯網的比例為83.2%,固定寬頻使用率為79.6%。同時,開展在線銷售、在線采購的比例分別為23.5%和26.8%,利用互聯網開展營銷推廣活動的比例為20.9%。
二、趨勢與特點
中國網民規模增長空間有限,手機上網依然是網民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
截至201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18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5358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5.8%,較2012年底提升了3.7個百分點,普及率增長幅度與2012年情況基本一致,整體網民規模增速持續放緩。與此同時,手機網民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規模達到5億,年增長率為19.1%,手機繼續保持第一大上網終端的地位。而新網民較高的手機上網比例也說明了手機在網民增長中的促進作用。2013年中國新增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73.3%,遠高於其他設備上網的網民比例,手機依然是中國網民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中國互聯網發展正在從「數量」轉換到「質量」
2013年12月,中國互聯網普及率為45.8%,較2012年底提升了3.7個百分點,普及率增長幅度延續自2011年來的放緩趨勢。總體而言,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主題已經從「普及率提升」轉換到「使用程度加深」,而近幾年的政策和環境變化也對使用深度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國家政策支持,2013年國務發布《國務院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說明了互聯網在整體經濟社會的地位;其次,互聯網與傳統經濟結合愈加緊密,如購物、物流、支付乃至金融等方面均有良好應用;再次,互聯網應用逐步改變人們生活形態,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有較大改變。
高流量手機應用的發展較快
2013年,手機端視頻、音樂等對流量要求較大的服務增長迅速,其中手機視頻用戶規模增長明顯。截至2013年12月,我國手機端在線收看或下載視頻的用戶數為2.47億,與2012年底相比增長了1.12億人,增長率高達83.8%。手機視頻躍升至移動互聯網第五大應用。手機端高流量應用的使用率增長主要由三方面原因促進,首先是用戶上網設備向手機端的轉移,整體網民對於電腦的使用率持續走低;其次,使用基礎環境的完善,如智能手機和無線網路的發展吸引更多用戶使用手機上網;最後是上網成本的下降,如上網資費降低、視頻運營商和網路運營商的包月合作等措施降低了手機視頻的使用門檻。
以社交為基礎的綜合平台類應用發展迅速
2013年,微博、社交網站及論壇等互聯網應用使用率均下降,而類似即時通信等以社交元素為基礎的平台應用發展穩定。從具體數字分析,2013年微博用戶規模下降2783萬人,使用率降低9.2個百分點。而整體即時通信用戶規模在移動端的推動下提升至5.32億,較 2012年底增長6440萬,使用率高達86.2%,繼續保持第一的地位。移動即時通信發展迅速的原因一方面由於即時通信與手機通信的契合度較大,另一方面是由於在社交關系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信息分享、交流溝通、支付、金融等應用,極大限度的提升了用戶黏性。
網路游戲用戶增長乏力,手機網路游戲迅猛增長
2013年中國網路游戲用戶增長明顯放緩。網民使用率從2012年的59.5%降至54.7%。網路游戲用戶規模為3.38億,網路游戲用戶規模增長僅為234萬。與整體網路游戲用戶規模趨勢不同,手機端網路游戲用戶增長迅速。截至2013年12月,我國手機網路游戲用戶數為2.15億,較2012年底增長了7594萬,年增長率達到54.5%。整體行業用戶的增長乏力以及手機端游戲的高速增長意味著游戲行業內用戶從電腦端向手機端轉換加大,手機網路游戲對於PC端網路游戲的沖擊開始顯現。

H. 2000年到2014年電子商務占市場份額數據在哪可以找到

可以去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看看,裡面有個電商數據。但是,不知道有沒有2000年的,最近一兩年是有的

I. 電子商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1、企業移動端加速,促進電子商務規模擴大

近年來,我國政府繼續出台財政政策加快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國內外環境均利好我國企業間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在網購市場中,企業加大移動端布局,移動購物發展迅速,成為拉動網購市場發展重要力量,進而推動電子商務整體市場增長。

2011-2018年間,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持續增長,穩居全球網路零售市場首位,跨境電子商務再上新台階,與全球電子商務市場聯動發展態勢愈加明顯。《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1.6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30.61萬億元,增長14.5%;合約類電商交易額1.02萬億元,下降51.3%。

2011-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J. 電子商務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

目前,中國零售業電子商務市場加起來超過10110億美元,佔零售業銷售額的16.6%,占國民經版濟的5.03%,但是發展權潛力巨大,預測到2020年可以達到10%,是全球第二大電子商務市場比美國還多。
【補充】: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太多互聯網公司之間的戰爭,各方依據實力獨霸一方勢力范圍,更多考量商業利益而非用戶體驗。這是典型的新興市場的狀態,缺少監管制度約束的狂飆突進。如果說中國互聯網的規則和秩序還沒完全建立起來的話,那麼至少目前已到了要建立這一切的時候了,而這將首先發生在電子商務領域。

事實上從2014上半年開始,整治電子商務並完善監管制度的大趨勢已經形成。6月19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關於開展2014紅盾網劍專項行動的通知》,從7月11日起用5個月時間開展專項行動,打擊通過互聯網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關閉一批違法違規經營網站,恰好持續到雙12結束之後。

閱讀全文

與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市場規模2014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促銷活動主題名稱 瀏覽:876
餐飲策劃方案的題目 瀏覽:19
安化黑茶電子商務怎麼運作 瀏覽:350
江蘇無錫尚上電子商務 瀏覽:776
旅遊項目開發策劃方案 瀏覽:794
涵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32
白酒經銷商促銷方案 瀏覽:457
深圳國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52
公司企業體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62
積分卡推廣方案 瀏覽:163
五一車展策劃方案 瀏覽:374
新教師培訓管管理方案 瀏覽:742
促銷回饋方案 瀏覽:889
萬科地產設計方案策劃書 瀏覽:255
促銷活動員工激勵方案ppt 瀏覽:846
關於吉列的營銷方案 瀏覽:314
兒童歌唱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407
老師續費培訓方案 瀏覽:431
教師培訓基地建設方案 瀏覽:85
電子商務系統可用性數據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