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手車市場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我國二手車市場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歷經30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了飛速發展。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到900萬輛,今年前三季度交易量為688.44萬輛,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68%,累計交易金額為3954億元,預計全年交易量將超過1000萬輛,今年二手車交易量增長率將超過新車的3倍。
盡管二手車交易市場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其實也還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車企想要未來車市順暢發展,還有很多不得不掃清的障礙。未來車市又將迎來哪些新機遇,得到哪些新發展呢?
當下二手車市場存在的弊端
1、消費者對二手車了解不透徹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對二手車的印象還停留在路邊的「收車」字樣。而且,現在車市的車源絕大部分是5-7年的車型,而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僅考慮車輛的性價比,同樣注重車輛的品牌和外觀。因此,3年以下車齡的二手車需求量很大,但供給緊缺。
2、消費者對交易價格存在疑慮
二手車定價機制很特殊,一車一況,難以形成統一的標准。無論是車主賣車,還是消費者買車,都對二手車價格存在疑慮,希望自己在交易過程當中不會上當受騙。這需要競價機制的引入,如今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正在形成,未來車況信息透明化將為價格透明化打下基礎。
3、對於二手車認知度不高,擔心買到問題車
消費者不敢買二手車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害怕買到有問題的車,或者擔心沒有質保,維修成本高企。目前,雖然一些企業看到了市場空白,推出了延保產品,但國家沒有相應的支持政策,行業沒有可以參考的准則,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也不高。調查顯示,只要二手車的車況能夠經過第三方公司的認證,又有質保和延保服務,那麼就可以打消80%消費者的顧慮。
4、限遷政策成為阻礙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數據,目前全國共有333個地級市出台了二手車的「限遷」政策,且大部分城市的二手車准入門檻為國四排放標准車型,其中允許國五以上排放標准遷入的城市13個,國四以上排放標准遷入的城市250個,國三以上排放標准遷入的城市48個,國二以上排放標准遷入的城市僅有4個。此外,山東、江蘇、吉林等地區,還對車輛的使用年限做了限制,要求注冊5年以上的車輛不予回收,這意味著車齡五年以上的二手車將不能流入這些區域。
二手車市場近年來一直被業內人士視為汽車業的最後一片藍海。各路資金以更積極的姿態投入二手車市場。但是二手車交易的核心是體驗式消費,而二手車市場的交易非常碎片化。經銷商規模均很有限,這也為二手車電商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契機。二手車電商通過構建一個透明的交易平台,不僅為客戶提供方便的選擇,同樣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給消費者提供優秀的服務,實現完美的客戶體驗。
在車輛類別方面,根據以前年度的汽車銷量顯示,SUV和MPV占據絕大優勢。所以,未來交易中,大多數應該以SUV和MPV為主。尤其是小型車,應該細分領域擁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和市場基礎。此外,受到今年二胎政策的影響,汽車市場應該增加MPV細分市場,為更多的消費者提供便利和選擇。
在政策方面,今年國家確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車發展措施,促進調機構擴內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在個人用車領域,除「完善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之外,主要體現在「創新分時租賃、車輛共享等運營模式」和「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小排量汽車方面,「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對於車企來說,絕對是個利好消息。通過對以前新能源汽車銷量顯示,這一市場現在正在逐步強大,預計在後期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總結:二手車交易市場自2009年以來,一直高速增長的同時,市場的區域性特點也越發明顯。據專家預測,整體上保持這樣上升的態勢格局不會改變,預測未來幾年,二手車行業在量的變化的同時將會出現一種質的改變。到2020年前後,中國二手車行業總體規模將會達到2000萬輛左右,產值將達數萬億元。
㈡ 中國二手車市場的現狀與發展如何
目前我國二手車市場也在逐步擴大,很多的人也會選擇購買二手車,因為二手車畢竟還是便宜點,二手車的售後機管理體制也在不斷完善。所以二手車的市場目前正處於發展青春期。
㈢ 二手車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如何在未來十年內有什麼行業優勢希望詳細的可做分析參考。
自2012年開始,眾多投資者涉水二手車電子商務,推動二手車市場向電商化方向發展。2013年6月初,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宣布將投資10億進軍二手車電子商務,再一次將二手車電子商務推向公眾視野。與傳統消費品相比,二手車有其特殊性,因此二手車電子商務如何有效的運作,對傳統交易模式的影響有多大,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等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表明,2012年,二手車交易量達到479.14萬輛,同比增長10.60%,與新車銷量增長率4.33%相比,高6.27個百分點。而以車易拍、優信拍等為代表的二手車電子商務平台實現了5萬的銷售量,佔全國銷售量的1.04%。
從單個電商企業角度分析,2013年,平安二手車投入運營不到10天,就吸引了約3萬輛二手車上線交易;汽車經銷商運通集團的二手車電商平台,在2012年實現了4700多筆二手車交易,創造了近1億元的置換綜合利潤。
市場的發展也為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2012年以來,國內多家二手車電子商務公司獲得風險投資的注資。2013年9月,大搜車獲得由紅杉資本領投的千萬級美元B輪投資,同年4月還曾獲得晨興資本、源渡創投數百萬美元的投資;2013年初,優信拍獲得了君聯資本、美國DCM、亞洲投資基金以及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共計3000萬美元的投資;車易拍獲得了晨興創投、經緯創投及其合夥人邵亦波高達數千萬美元的投資。
㈣ 中國二手車市場現狀與發展
國家為了刺激二手車市的發展放開了經營權,眾多經營者對如此巨大的蛋糕蜂擁而來,經營主體出現了多元化,打破了多年單一經營狀況的沉悶局面,二手車市場呈現了一片繁榮的景象,全國各地二手汽車城、二手車交易市場如雨後春筍接踵而來。各大 汽車生產廠商、經銷商集團、4S店、電商和資本也不甘寂寞紛紛進軍二手車領域,以期望在不斷擴大的二手車市場搶佔先機。
一、各式資本的湧入,使得行業發展迅猛,交易市場日趨增多。現在,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已有了較大規模的交易市場,並且正在建設的許多交易市場中都配有室內、外停車場、商務中心、多功能展示廳、信息化網路資訊、監控等各類設施,交易市場配套日趨完善。
二、各大城市狼煙四起,競爭日益激烈,華南板塊以廣東市場為龍頭老大,華東地區以上海為核心,輻射南京。華北地區由北京牽頭全國各地商賈,紛紛匯聚。北京曾經是批發商的天堂,但現在全國各區域,都已有了規模較大的市場,均在當地成諸侯,輻射力日益增強。
三、各地交易市場規模越來越大,集聚客戶愈來愈多,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上海二手車交易市場,在上海嘉定區建設多功能、現代化綜合交易服務中心,無論規模、管理水平、展廳形象、信息化水平均在全國處於前列;南京地區的金飛龍舊機動車綜合交易市場既便是一個民營企業,經營面積也有四萬多平方米,現代化、信息化設施一應俱全,以「打造車、人、生活一體化完美結合」為經營主體,都是一些創新和突破。
四、專業化與綜合型相得益彰,各地交易市場努力打造自身優勢,彰顯自身的特色與實力。目前在國內各地的交易市場中已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
然而從目前的市場發展狀況來看:隨著2%的交易評估費降價此起彼伏,一些交易的經營步入困頓。新開市場求大求全求高,投入成本的加大,使得在如此激烈競爭下僅以收費來維持,相比以前有幾間房子,一小塊地,執照一掛就能經營,日子就難過多了。
㈤ 中國傳統二手車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
,我國目前的二手車市場前景還是很可觀的,二手汽車交易市場和市場內的商戶都開始注重做品牌,做售後。
㈥ 國外電子商務網站發展的現狀,優缺點及發展趨勢~
世界電子商務網站發展的現狀:
本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網路、通信和信息技術突破性進展,Internet在全球爆炸性增長並迅速普及,使得現代商業具有不斷增長的供貨能力、客戶需求和全球競爭三大特徵。
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經濟的持續良好發展勢態為電子商務的成長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在全球范圍內,有利的資金市場,亞洲經濟的逐漸恢復,歐洲競爭機制的復甦,以及遍布的創業精神都直接或間接地促使電子商務業在全球范圍成長。網路也刺激著商家,使他們更樂於承擔風險,投資於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但即使在美國這樣的電子商務革命領導國家,全部電子商務業,包括B2B與B2C,只佔1999年全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8%。到2003年這個數字將提高到近7%。目前,世界各國紛紛看好電子商務這塊新大陸,普遍認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是未來四分之一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對其經濟的促進將不亞於200年前的那場著名的工業革命。
1、全球電子商務,美國獨占鰲頭,歐洲緊隨其後;
2、亞洲電子商務發展不容小覷 ;
3、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B2B)快速增長 ;
從下面三幅圖,可以簡要了解世界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就未來電子商務全球發展預測:
1、就經濟發展動力看,國內的電子商務前景最好,任何產業發展,市場動力是第一,進入2015年後。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內向標;
2、從世界經濟格局看,歐、美、日、韓、新加陂、澳大利亞、中國等世界發達國一定是走在電子商務前列,也將帶領全球電子商務奔跑50年,甚至100年。
㈦ 中國傳統二手車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是什麼
從金融滲透率來看美國達到了新車90%,二手車50%。中國新車40%,二手車8%。所以,哪怕2019年汽車銷量有所下滑,但是汽車市場現狀還沒有飽和。。那麼汽車二手車市場這種市場的潛力就會更加有前景。
㈧ 二手車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
雖然每年的二手車市場交易額都在上升,去年的總交易額已經來到了9千多億,有相關機構已經預測了今年的總交易額突破一萬億,其實我倒是覺得這個突破並不稀奇,甚至可以說有點過於緩慢,因為再怎麼說,國內的二手車市場也有著20多年的歷史,而且新車市場經過前幾年的飛速發展已經來到了瓶頸期,這樣一對比的話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速度有點不夠看!
根據相關人士分析,盡管近幾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開始興旺,但目前中國二手車的年銷量目前還不到新車年銷量的1/3。根據發達國家汽車市場中二手車與新車銷量比例來看,中國二手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新車技術的不斷進步,車主換車的頻率將會相應增大,這將給中國二手車市場帶來發展機遇。
此外相關人士還表示,當前中國二手車市場經營模式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最顯著的就是二手車經營主體出現了由單一模式向多元化的轉變。在已形成的二手車交易市場、二手車經營公司、二手車品牌經營公司和二手車經紀公司等多元化經營主體的同時,出現了二手車拍賣、置換、連鎖經營等新型營銷模式,二手車市場交易模式呈現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的局面
其實上面在介紹二手車行業現狀的時候就說過,現在阻礙二手車市場良性發展的問題已經有了解決方案,只不過需要一定的時間才可以完全解決,相信在幾年之後,我國的二手車市場便會與美國、德國等國家二手車市場的成熟程度不相上下!而有數據表明,像美國、德國等國家每年的汽車交易總額,有2/3以上來自於二手車,按照這個數據來計算的話,國內二手車市場每年的交易總額應該是今年的4-5倍才算是趨於飽滿,可見其上升空間非常之大。
當然二手車市場想要像美國一樣成熟,需要所有二手車行業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最起碼不能讓消費者一提到二手車首先想到的就是「水太深、賣不得、就是坑」等標簽吧?個人覺得除了需要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以自身的權威性推動4S店二手車置換價格指數的使用率之外,還需要更多二手車評估師人才的加入,畢竟它們決定著這套計算指數能否被廣泛使用,此外有著提升買賣雙方信任度的重大意義
首先,二手車作為非標產品,屬於「一車一樣」,同一款年限的車在保養、內飾、事故記錄等方面都會存在不同,這給做標准化銷售的電商平台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其次,汽車作為動產,會涉及到上牌、轉籍、過戶等實際問題,難以通過線上方式直接實現。
再次,二手車買賣需要試乘試駕,需要通過線下體驗完成。考慮到買賣二手車屬於大額消費,大額交易線上支付,有些消費者也會存在顧慮;二手車的交易頻率較低,不適合電商平台高頻次的交易轉化。所以未來的發展還是以車輛的實體交易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