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於東莞電商產業園區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哪些問題呢
目前東莞大部分電商產業園都是『包租公』模式,盈利主要來源租金,服務也僅限於將辦公場地租給商家。所以企業看到哪裡的租金便宜,就往哪裡去。同質話競爭很激烈,對企業的實際幫助也不大,我朋友現在進駐的聚大電商產業園是以「傳統企業(產品)互聯網轉型升級孵化基地」為功能定位,是全國目前為數不多的以「電商企業保姆管家」的角色,通過「手把手」的方式來為入駐企業提供貼身服務。在園區文化上他們努力營造電商氛圍,讓每一個入園的企業和員工感受到電商的浪潮;從專家輔導團隊方面,園區引進在電商專業方面全國優秀的團隊傲馬系統集團,為園區企業提供咨詢、培訓、落地輔導、電商系統工具等全方位服務;從孵化方面,園區有詳細合理的孵化方案,每周兩次的學習沙龍,每月一次的集體培訓,每季度一次的經營主題活動,每半年一次的業務競賽,每年一次的全園區企業年度總結計劃表彰大會。聚大要讓產業園像家庭,像學校,像軍隊,讓每一個入園企業感覺不孤單,讓每一個員工感到溫暖;讓每一個企業家和員工在園區不斷進步;讓每一家企業擁有一支招之即來,來之即戰,戰則必勝的電商團隊。
B. 到2008年東莞文化已建成基礎設施簡介
近年來,連續五次被評為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連續五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還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禁毒先進單位、全國兩基教育先進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籃球城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廣東省文明城市、廣東省教育強市。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也已通過驗收。
東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0-2015)
建設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系統,並以山地、丘陵、河道、園地、農田林網等防護隔離綠地組成伸入城市內部的綠楔。規劃市區2015年綠化覆蓋率不小於50%,規劃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0.07平方米/人。
規劃2010年市級公園13座。另有同沙郊野公園、綠色世界公園、東莞植物園和水濂山郊野公園等郊區公園和保護區。
規劃確定的八大城市對外通道為:東北新溫塘通道、東部莞樟公路通道、東南規劃南外環路通道、南部莞長公路通道、西南石鼓立交處通道、西部北環公路通道、西北部莞穗大道通道和北部環珠三角高速公路東莞段通道。規劃確定了各通道的具體景觀建設要求,力求創造各通道不同的景觀主題。
規劃根據河道、黃旗山楔入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徵,結合自然丘陵、綠地等創造和建設六條切入市區的楔形綠帶,使城市形態與自然形態有機結合。楔形綠帶必須嚴格控制和保護。
舊城區規劃分為三大片區。
(1)運河東片區用地168.5公頃,以辦公、商業服務、文化娛樂、游覽休憩為主。在西正路和向陽路之間,結合原有邁豪街、同德街及文化廣場,加以補充完善,形成商業步行區和文化娛樂中心。
(2)運河西片區用地172.8公頃,該區以傳統風貌的商業服務業為主要功能。結合原有大西路、中興路、和平路、中山路等騎樓商業街,加以完善,形成商業步行區。
(3)橋南片區:用地125.40公頃,該區以居住為主。
舊城區道路分為市級主幹道、區內主路、次路、支路四級。規劃主幹道間距 600米左右,次幹道間距300米左右。主次幹路相互聯通,形成網路。環繞舊城區形成內外兩條環路,其中外環由沿江路-可園路-金牛路-羅沙路等道路組成,主要擔負舊城區過境交通組織;內環由下關路-向陽路-新芬路等道路組成,擔負舊城區內部的主要交通組織。
考慮市內車輛和外來車輛臨時停放的需要,舊城區停車場採用小型分散布置,停車場位置選擇要順應主要交通流向。規劃按每人0.9M2設置公共停車場,舊城區共設2700個公共停車位,分為28個停車場,其中運河西區11個,運河東區14個,橋南片3個。
舊城居住區住宅分為一類住宅、二類住宅、三類住宅和特色建築四類。規劃確定了分類改造和控制的具體指標。在各類住宅區中的破舊危房應拆除,不準許就地翻建,原基地改為公共綠地或停車場用地。
規劃逐步全部搬遷舊城內有污染和與居住混雜的工廠。市糧食倉庫及其加工廠佔地2.11公頃,改建為特色游樂城。人民醫院南側東江大堤外倉庫,規劃遷至龍灣港庫區,原址作東江公園。船閘公園西南側東江大堤外的生產資料公司倉庫和醫葯保健品倉庫,規劃將其分別遷至龍灣港庫區和篁村外貿庫區,原址作為綠地。船閘公園西北、運河西岸的二輕倉庫,規劃將其遷至篁村外貿庫區,原址改建住宅。東莞大橋橋洞內的倉庫和商店,嚴重影響交通,規劃將其遷出,原址改造為綠地。
規劃在西正路和向陽路之間,綜合現有邁豪街設置商業步行區。充分利用周圍原有商業設施,新建一批3~5層的商業建築,將專業商店集中,組成專業街。
修繕大西路、中興路、和平路、中山路等三十年代前後建成的傳統商業騎樓街,維護其傳統商業風貌。振華路由於交通原因道路須拓寬至23M,兩側原有三層破舊商店均須拆除、改建為6層新商業騎樓街。
規劃盡量利用原有文化設施,在各片區各設一處文化館,作為大眾化文化娛樂場所(包括片區級青少年及老年活動中心)。在文化廣場東面的街坊內,利用原有一組富有特色的住宅(同德街5巷18、11、12、15號,新芬路23、25號)改建為民俗博物館,用地0.25公頃。
規劃將體育學校遷至同沙。運河東區原游泳場向南擴展,用地面積21494㎡,除保留游泳館、跳水池外,補建標准池、比賽池和看台。在人民公園內的藍球場和大型運動場仍保留,遠期擬將大型運動場遷出,原址改為綠地。運河西區在洲麵坊路和光明路轉角處設一處運動場,面積17347㎡,內設三百米環形跑道,籃、排球場和游泳池。橋南區在濱河路旁東莞大橋南側設一處運動場,面積9021㎡,內設三百米環形跑道及籃、排球場。游泳場設在閘門公園北面,濱江路東側,內設兒童池及標准池,面積5686㎡,以及三百米環形跑道及籃、排球場。
重點保護片區。劃定四個保護片區分別實施重點保護。並對一些重點文物進行妥善保護。
1、西城樓保護區:規劃要求重點保護。以城樓中心為圓心,半徑50米以內為絕對保護區,區內開辟廣場進行綠化,嚴禁設置任何建築物;半徑50~80米內為景觀保護區,允許建高度12米以下的建築;半徑80~150米范圍內為環境保護區,不允許新建高層建築。
2、可園保護區:可園本身為絕對保護區,可園內建築物及景物(包括樹木),不得變動更改;景觀保護區范圍北至下關路,東至可園東牆外14米,南至高架橋。原有水塘要保護。可園東牆外14米內須植樹綠化,不得修建任何建築物或構築物。可園至高架橋范圍內不得建任何建築物,並須對高架橋進行垂直綠化美化。在西至珊洲河及東江南支流,北至大西路、振華路,東至運河西路,南至高架橋以內為環境保護區,不得新建高層建築。
3、金鰲洲塔保護區:以金鰲洲塔為中心,四周各控制300米為景觀保護區。保護區內河堤路西側只能修建四層以下建築;河堤路外側不得設置任何建築和構築物,以綠化為主,可以設置臨時性的游覽服務設施。其四周800米內為環境保護區,不得新建高層,建築各路段須注意塔輪廓的顯露,使金鰲洲塔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顯示其控制地位。
4、同德街特色民居保護區:同德街5巷11、12、15、18號及新芬路23、25號,形成了一個特色民居群。規劃考慮辟為民俗博物館,並劃定為保護區。可按其原樣進行修繕,周圍改建或新建的建築注意與之保持協調。
重點保護街區。規劃將大西路、中興路整條街區設為景觀保護區,區內質量較好的如大西路3~6號、34號、36號;中興路24號、28號、30號、32號、38號需絕對保護。有些年代久遠、破損較嚴重的,可依其原樣翻修;若拆掉重建則必須按照整條街的建築風格、材料質感及規模大小新建。在街道上視野內不得出現影響街道風貌的建築,街道上的一些設施盡量做到古樸自然。
C. 跨境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有哪些方面
1、跨境電商產業鏈可以拆分為前端(用戶)、後端(供應商)以內及中間通路(貨容源組織、倉儲和物流)。創業公司可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選擇不同的環節作為切入點進入行業,並以此為基點向產業鏈上下游逐漸延伸,從而最大限度的掌控供應鏈。
2、跨境電商之間的競爭集中在三個方面:資金、流量和用戶營銷能力。其中資金和流量決定了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而用戶運營能力則能讓平台把供應鏈上的優勢轉化為最終銷售。
D. 電子商務創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哪些
1、一個大的會議室
2、 一個能開視頻會議的會議室
3、一個能夠達到100M快帶
E. 電子商務的硬體基礎設施
要想實現真正實時的網上交易,要求網路有非常快的響應速度和較高的帶寬,這必須由硬體提供對高速網路的支持。而我國由於經濟實力和技術方面的原因等,網路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緩慢和滯後,已建成的網路其質量離電子商務的要求相距甚遠。另一方面,上網用戶少,網路利用率低,致使網路資源大量閑置和浪費,投資效益低,嚴重製約著網路的進一步發展。同時,與銀行、稅務等十幾個部門的聯網尚未實現。因此,如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提高投資效益,改變網路通信方面的落後面貌,應是促進電子商務應用普及的首要問題。
1、政府的角色定位問題
Internet是一個跨國界的網路,建立在其上的電子商務活動必然也具有同樣的特點。如果各個國家按照自己的交易方式運作電子貿易,必然一事無成。所以必須建立一個全球性的標准和規則,以保證電子商務的順利實施。同時,政府對電子商務活動不應過多地干涉,而應遵循電子商務的國際准則,盡量放權於企業。政府在其中起的作用應是扶持和服務,而不是控制和干預。當然,當交易中出現侵犯知識產權等現象時,政府應有及時、准確的行動。在我國,目前的電子商務應用普及面臨的社會環境是:政企不分,信用制度不完整,流通秩序比較混亂,地方利益和部門利益縱橫交錯而滋生出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面對如此境況,政府如何管理才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推進電子商務應用普及,值得好好思忖。
2、安全問題
安全問題是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最擔心的問題,而如何保障電子商務活動的安全,將一直是電子商務的核心心研究領域。作為一個安全的電子商務系統,首先必須具有一個安全、可靠的通信網路,以保證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傳遞;其次必須保證資料庫伺服器絕對安全,防止黑客闖入網路盜取信息。對於中國來說,網路產品幾乎都是"舶來品",本身就隱藏著不安全隱患,加之受技術、人為等因素的影響,不安全因素更顯突出。目前,電子簽名和認證是網上比較成熟的安全手段,而在我國大多尚處在對SSL協議的應用上,在SET協議上的應用試驗剛剛成功,而要完全實現SET協議安全支付,就必須有一個CA認證中心,而目前在我國CA認證權的歸屬問題尚未確定,在信息安全保密體制上究竟誰來管理?怎麼管理?採取什麼有序的管理辦法?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3、網上支付問題
電子商務的核心內容是信息的互相溝通和交流,交易雙方通過Internet進行交流,洽談確認,最後才能發生交易。這時對於通過電子商務手段完成交易的雙方來說,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介入是必須的,銀行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和服務,屬於商業行為。但從整個電子商務網路的發展來看,將來要在網路上直接進行交易,就需要通過銀行的信用卡等各種方式來完成交易,以及在國際貿易中通過與金融網路的連接來支付和收費。而目前我國各個國有專業銀行網路選用的通信平台不統一,不利於各銀行間跨行業務的互聯、互通和中央銀行的金融監管以及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另外,各行信用卡標准不一樣,不能通用,尚不能用信用卡實現網上支付。
4、電子商務法律問題
作生意就避免不了發生糾紛,而網上糾紛又有其獨特性。Internet是一個缺乏"警察"的信息公路,它缺少協作和管理,信息的跨地區和跨國界的傳輸又難以公證和仲裁,而如果沒有一個成熟的、統一的法律系統進行仲裁,糾紛就不可能解決。那麼,這個法律系統究竟應該如何制定,由誰來制定,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其效力如何保證? 這些都是現在制定法律時應該考慮的問題。
F. 電子商務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有哪些問題
要想實現真正實時的網上交易,要求網路有非常快的響應速度和較高的帶寬,這必須由硬內件提供對容高速網路的支持。
而我國由於經濟實力和技術方面的原因等,網路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緩慢和滯後,已建成的網路其質量離電子商務的要求相距甚遠。
另一方面,上網用戶少,網路利用率低,致使網路資源大量閑置和浪費,投資效益低,嚴重製約著網路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與銀行、稅務等十幾個部門的聯網尚未實現。因此,如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提高投資效益,改變網路通信方面的落後面貌,應是促進電子商務應用普及的首要問題。
G. 東莞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沒有現成的論文,你可以參考這篇東東《東莞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存在的內問題及對策容》,網址是http://www.cqvip.com/qk/93711A/200707/24843974.html
H. 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包括哪些內容
要想實現真正實時的網上交易,要求網路有非常快的響應速度和較高的帶寬回,這必須由硬答件提供對高速網路的支持。而我國由於經濟實力和技術方面的原因等,網路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緩慢和滯後,已建成的網路其質量離電子商務的要求相距甚遠。另一方面,上網用戶少,網路利用率低,致使網路資源大量閑置和浪費,投資效益低,嚴重製約著網路的進一步發展。同時,與銀行、稅務等十幾個部門的聯網尚未實現。因此,如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提高投資效益,改變網路通信方面的落後面貌,應是促進電子商務應用普及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