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区矫正人员参加教育学习内容有哪些
《社来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五条源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1)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司法各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⑵ 社区矫正人员入矫计划怎么写
根据司法部下发的社区矫正执法书目录与样本没有“社区矫正人员入矫计划”,是否应是“社区矫正入矫个性化矫正方案”?如是可以网络搜一下即有答案。
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目录及样本
1.调查评估意见书
2.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表
3.社区矫正人员报到情况通知单
4.社区矫正宣告书
5.社区矫正责任书
6.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审批表
7.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居住地变更)审批表
8.违反社区矫正规定警告决定书
9.社区矫正人员警告审批表
10.治安管理处罚建议书
11.撤销缓刑建议书
12.撤销假释建议书
13.收监执行建议书
14.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建议书
15.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减刑审核表
16.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
17.解除社区矫正宣告书
18.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
19.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
20.社区矫正人员死亡通知书
⑶ 服刑人员矫正为什么要参加社区矫正教育学习活动
这是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的
社区服刑人员为了更好的回归社会 认识责任感
必须要按时参加劳动、学习等活动。
一般来说是每个月8--12小时
⑷ 单位下周让我给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讲课,该讲些什么呢
我感觉先从社区矫正的初衷开始。来源、借鉴别的国家的刑法。社区矫正版多么多么的人性权化。这是给他们的机会,也是党和国家给他们的机会,矫正他们的社会观,人生观。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改成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等。然后再加上一点小互动。小游戏。。玩的开心。做的开心听的也开心。
⑸ 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义是什么
主要是指明未来的生活方向,出狱后防止不知做什么再犯错。
⑹ 如何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矫正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对社区服刑人员组织开展的教育学习、心理矫正、社区服务、适应性帮扶等教育矫正活动。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各有侧重、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的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教育学习活动,采取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方式,分为入矫教育、常规教育和解矫教育等三个阶段,增强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集中教育由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统一规划和组织,适时制定集中教育的年度、季度和月度工作计划,明确教育主题、形式和内容等。
集中教育应当由县(市、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共同组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定期单独或联合开展,在管理教育服务中心或其他相对固定场所进行。
集中教育可以采用授课、座谈、讨论、咨询、参观等形式。
重要节日或重大社会政治活动之前,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应当组织全体社区服刑人员参加专题思想政治教育。
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集中教育每月不少于一次,不得无故缺席。
⑺ 社区矫正人员参加教育学习内容有哪些
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内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容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7)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社区矫正工作者要做的首先不是简单地管理,而是对矫正对象提供特别帮助和服务,包括帮助他们寻找工作或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在获得工作后努力保持,
帮助他们妥善解决个人与家庭、邻里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正确认识社会正确面对自己,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与主观能力之间的矛盾等等。
社区矫正的目的:
1、直接目的: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2、间接目的: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根本目的: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⑻ 让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有什么意义
意义极为突出,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学习内、教育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内容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认罪悔罪教育。着重提高矫正对象对自己所犯罪行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他们接受社区矫正的自觉性
三二是公民道德教育。重点是组织矫正对象学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着重帮助矫正对象提高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改正不良恶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职业技术教育。协调有关部门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重点是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自食其力。
⑼ 社区服刑人员保险课信息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区矫正(Communitycorrection)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
一、社区矫正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以及矫正对象的具体实际,制订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2、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按收矫正对象,办好有关衔接手续;
3、根据矫正对象实际情况,制订教育矫正方案;
4、对矫正对象实施法制教育、公益劳动和培训学习等日常监督管理;
5、根据矫正对象的考核情况,按照规定提请对其进行行政奖惩;
6、指导社会志愿者对矫正对象实施教育矫正活动,适时开展“一帮一”、“一带一”等社会帮教活动,利用社会和亲情力量,提高矫正对象的教育质量;
7、积极开展调研,收集管理社区矫正个案;
8、加强与社区公安民警,社会志愿者以及其他力量的配僵协调,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为矫正工作服务;
9、接受上级机关以及地方检察院的监督维护矫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10、完成上级社区矫正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布置的相关工作。
二、社区矫正实施目的:
1、直接目的: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2、间接目的: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根本目的: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