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产计划员岗位素质、技能要求是什么
生产计划员岗位素质、技能要求:
1、产量:产量是工厂的关键任务,尤其是作为班长来讲。可以根据品种或型号,统计汇总全年各月份产值或产量,可以通过饼图表现品种分布,通过折线图表现各月增长或总产量变化。当然除了数据还应有文字分析,可以结合数据从产能增加和紧急任务组织两个方面来说明。
2、效率:效率是老板比较关心的指标,一般可以通过小时数量和单位产品工时来表现,当然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应该通过折线图表现全年每个月份效率的变化,同时要说明通过哪些事情或措施的实施,实现了这一目标。
3、品质:品质是非常关键的目标,可以通过结果品质和过程品质两个方面来说明,结果品质的指标有客户满意度、成品检验合格率、废品率等等;过程品质指标有过程不良率、过程废品率、返工率等等。同样,仍是依据数据和图表采用柱状图表现不同品质问题的频度、饼图表现问题的分布,折线图表现全年每月的数据状况等等,也要有分析,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处理,或者是针对某月份(或某季度)这种质量形势,采取了哪些措施,具体如:1、2、3、等等,实现了在〉〉〉月份后,指标达到了什么?对于什么样的问题,尚没有有效的措施,已经将这种情况向哪个部门汇报,目前采用哪总措施等等。
4、成本:当老板的都关心的指标,现在市场比较透明,定价权不在制造企业(技术含量极高产品除外),在市场的透明价格下,降低成本就等于提高利润,所以说成本分析是很重要的。选择你所承担的成本指标,如:废料(不同于废品,一般指剩余并不能再次利用的材料)、原材料消耗(同样数量的产品,原材料消耗降低),水电费降低,单位产品的小时费用降低等等,要总结在这一年里,做了哪些工作是的成本降低,带来多少利润等等。当然,一样可以采用图表的方式表现数据变化。
5、人员:人员主要是指多能工培养在你所负责的班组有几个人,负责哪些工序,对这些人的培养目标是“一专多能”。如何通过轮岗的方式进行培训,如何在培训过程中既不耽误生产,又不影响品质,还把人员培养出来了。这里有个人员培养量化表,可以学习学习,做好就好。
6、创新:创新说白了,就是实现上述指标的方式方法,而且这种方式方法,你们单位没有人用过,就是创新。可以是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也可以是合理化建议,总之对指标有好处,对企业有好处就行,要形成一种常规模式,逐步推广,形成改进前和改进后的对比。
B. 生产计划的编制
1、首先要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来拟定一份适合它使用的生产计划表,如之前有表格最好,否则在拟定新的表格时要注意与生产部门确定它的可行性,否则硬性实施,可能会 出现唱对台戏的局面;2、公司制度混乱,但是一个计划员是改变不了公司的制度的,唯一能做的是——用什么来促使生产顺利进行,那就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怎么才能让他们配合,那就得就你可以考核他们的权利——也就是上面说的绩效考核,至于哪些方面太多了,你可以想想你需要哪些他们配和的地方都拟出来好了;3、我觉得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生产计划要提高增加的威信,说一不二,
C. 如何合理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应根据员工的培训需求,结合公司的现状制定。
D.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有哪些
编制主生产计划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根据生产规划和计划清单确定对每个最终项目的生产预测。
2、根据生产预测、已收到的客户订单、配件预测以及该最终项目作为非独立需求项的需求数量,计算总需求。
3、根据总需求量和事先确定好的订货策略和批量,以及安全库存量和期初库存量,计算各时区的主生产计划接收量和预计可用量。使用如下公式从最初时区推算:
第K+1时区的预计可用量=第K时区预计可用量+第K+1时区主生产计划接收量-第K+1时区的总需求量(K=0,1,……)
第0时区预计可用量=期初可用量
在计算过程中,如预计可用量为正值,表示可以满足需求量,不必再安排主生产计划量;如预计库存量为负值,则在本时区计划一个批量作为主生产计划接收量。从而给出一份主生产计划的备选方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均衡生产的要求。
4、用粗能力计划评价主生产计划备选方案的可行性,模拟选优,给出主生产计划报告。
虽然经营规划、预测和生产规划可为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提供合理的基础,但随着情况的变化,主生产计划期的改变仍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寻求一个比较稳定的主生产计划,提出了时界的概念,向生产计划人员提供一个控制计划的手段。
在计划展望期内最近的计划期,其跨度等于或略大于最终产品的总装配提前期;稍后的计划期其跨度加上第1计划期的跨度等于或略大于最终产品的累计提前期。这两个计划期的分界线称为需求时界,它提醒计划人员,早于这个时界的计划已在进行最后阶段,不宜再作变动;第二个计划期和以后的计划期的分界线称为计划时界,它提醒计划人员,在这个时界和需求时界之间的计划已经确认,不允许系统自动更改,必须由主生产计划员来控制;在计划时界以后的计划系统可以改动。通过两种时界向计划人员提供一种控制手段。
在制定主生产计划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的量,计算方法分述如下:
1、生产预测
生产预测用于指导主生产计划的编制,使得主生产计划员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能遵循生产规划的目标。它是某产品类的生产规划总生产量中预期分配到该项产品的部分,其计算通常使用百分比计划清单来分解生产规划。
2、未兑现的预测
未兑现的预测是在一个时区内尚未由实际客户订单兑现的预测,它指出在不超过预测的前提下,对一个最终项目还可以期望得到多少客户订单。计算方法是以某时区的预测值减去同一时区的客户订单。但是早于需求时界的累计未兑现预测如何处理,典型的MRPⅡ软件将提供不同的策略供用户选择,或移到需求时界之后的第一个时区,或忽略不计。
3、总需求
某个时区的总需求量即为本时区的客户订单、未兑现的预测和非独立需求之和。
4、可签约量(AvailableToPromise,简记为ATP)
签约量等于主生产计划量减去实际需求。此项计算从计划展望期的最远时区由远及近逐个时区计算。如果在一个时区内需求量大于计划量,超出的需求可从早先时区的可签约量中预留出来。
5、累计可签约量
从最早的时区开始,把各个时区的可签约量累加到所考虑的时区即是这个时区的累计可签约量。它指出在不改变主生产计划的前提下,积累到目前所考虑的时区为止,关于此最终项目还可向客户作出多大数量的供货承诺。
一般,主生产计划员首先根据总需求量、ATP、预计可用量和时界策略来制定主生产计划,然后,当新的操作数据产生时,再对主旨产计划进行维护。
例中,生产规划量、百分比清单、生产预测、配件预测、客户订单、非独立需求以及期初库存可用量都是事先给定的。对早于需求时界的未兑现预测,则采用移至需求时界后第1时区的策略。然后用上面的方法计算各个时区的主生产计划量,给出一份主生产计划备选方案。
E. 有哪些生产管理方案 生产计划管理培训目的是什么
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①生产组织工作。即选择厂址,布置工厂,组织生产线版,实行权劳动定额和劳动组织,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等。
②生产计划工作。即编制生产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
③生产控制工作。即控制生产进度、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等。
生产管理的目标
1、确保生产系统的有效运作,全面完成产品品种、质量、产量、成本、交易期和环保安全等各项要求。
2、有效利用企业的制造资源,不断降低物耗,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压所占用的生产资金,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3、为适应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要努力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使企业能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并使生产系统适应多元化生产,能够快速的调整生产,进行品种更换。
F. 生产计划员,怎样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需要学习什么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生产计划管理非常的重要,生产计划管理决定着企业生产的实施程度和生产进程,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的管理者发现生产计划的实施过程并不是一方风顺的,那么怎样的生产计划管理让企业的各项生产能顺利的实施,以最大的限度减少延期交货,较少浪费,最大的增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利润,这有多个因素的原因,要对现在企业生产计划的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生产计划,根据企业的不同,其状况也不同。
长期的生产计划管理经验中得出一种情况是无法确定产品能否如期交货。因为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这样的生产计划没有做到位就一定要提升,比如使用日事清的制造业生产管理模块,按照步骤进行,有问题马上改进。
企业生产管理,生产计划工作对一个工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考虑到:
一、物料是否齐全备;
二、材料使用途径;
三、了解员工动态、机器的正常运作以及物料齐套状况;
四、生产进度的有效跟踪与控制;
五、适当考虑异常情况;
六、质量情况及品质控制;
七、正常情况下不能排期太紧,以考虑插入急单的情况;
八、物料的采购周期及到料情况跟进;
九、制定和查看相应的系列计划,如产品开发计划、生产作业排序计划、人员计划、产能计划与负荷计划、库存计划、出货计划、物料计划、外协计划等。
G. 生产计划管理培训
面向制造业的生产管理培训课程很多,总结一下可以发现,可以成为一个体系,下面的图片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但是还是想给你提供更多的一些资料:
————生产管理系列课程:————
1. 5S名言、5S与目标管理、5S推行实务与落实
2. 日常管理的导入与落实
3. 如何通过消除浪费降低成本
4. 现场改善技巧
5. 现场安全管理
6. 现场品质改善实务
7. 如何落实检验管制工作
8.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应用
9. 现场工作排程与排序
10. 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
11. 产能管理与现场控制
12. 现场管理干部的角色与职责
13. 现场管理干部的领导激励沟通技巧
14. 现场管理干部的部署培育与OJT技巧
15. 现场干部的团队运作技巧
16. 产销计划与管理
17. 订单生产管理事务
18. 产销问题对策
19. 需求计划与管理
20. 如何拟定年度生产计划
21. 产能需求规划实务
22. 生产作业排程与控制技术
23. 主生产排程(MPS)
24. 如何缩短制造的周期时间
25. 及时生产(JIT)
26. IE7大手法
27. 客户订单交期与生产排程
28. 新的生产计划与管理方法
29. 多种少量生产管理
30. 全面生产保养(TPM)推行事务
31. 设备保养与管理
32. 设备维修零件(MRO)之存货控制
33. 维修管理
34. 全面预防保养
35. 制程改善与布置
36. 工厂不至于物料搬运
37. 制造业方针管理
38. 制造业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估
39. 制造成本之降低
40. 工厂管理与领导技能
41. 限制管理应用在制造业
42. 工厂运筹管理
43. 如何落实提案改善
44. 管理图表制作与活用
45. 精益生产
46. 事务、间接部门如何推行自主管理的改善活动
————质量管理系列————
1. 职业质量经理人
2. 品质绩效改变
3. 全面品质管制(TQM)
4. 新品质与新管理
5. 品质三步曲
6. 6δ管理
7. 如何做好品管标准化
8. 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
9. 从产品质量到服务质量
10. 品质成本管理
11. 提升品质与生产力的最佳方法
12. 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13. DOE实验计划
14. 新QC七大手法
15. 统计的品质管制
16. 品质与作业管理
17. 管制图与制程能力分析
18. 统计制程品管(SPC)
19. 品质问题分析与解决程序
20. 产品可靠性管理
21. 再发防止型品质管理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系列——
1. MRP物料需求计划
2. MRP制造资源规划
3. ERP企业资源规划
4. ERP系统导入研讨
5. SCM供应链管理
6. 运筹管理与物料、采购、仓储、配销咨讯系统
7. MPS主生产排程
8. BOM制造资料与用料表
9. PAC生产作业排程
10. JIT及时生产
11. 物料计划与管理
12. 物料管理系统与制度
13. 物料管理与改善实务
14. 仓储及料帐管理实务
15. 如何做好料帐编码(项目主档及料号编码)
16. 用料表(BOM)之设计应用与管理
17. 产品资料管理与工程变更(BOM)
18. 库存管理
19. 如何有效降低存货
20. 有效仓储管理与降低成本
21. 物料仓储管理与盘点技巧
22. 仓储运输管理
23. E时代的采购作业管理
24. 采购管理实务
25. 21世纪采购策略
26. 采购成本分析予议价技巧
27. 价值工程(VA/VE)管理
28. 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
29. 采购供应链管理
30. 采购项目管理
31. 采购价值链管理
32. 采购目标管理与绩效考评
33. 采购稽核与内控管理
34. 采购合约管理与法律常识
35. 境外采购常识
36. 电子化采购
37. 电子通信业采购方略与管理实务
H. 生产计划员的工作职责和流程是什么
工作职责
1、产量:产量是工厂的关键任务,尤其是作为班长来讲。可以根据品种或型号,统计汇总全年各月份产值或产量,可以通过饼图表现品种分布,通过折线图表现各月增长或总产量变化。当然除了数据还应有文字分析,可以结合数据从产能增加和紧急任务组织两个方面来说明。
2、效率:效率是老板比较关心的指标,一般可以通过小时数量和单位产品工时来表现,当然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应该通过折线图表现全年每个月份效率的变化,同时要说明通过哪些事情或措施的实施,实现了这一目标。
3、品质:品质是非常关键的目标,可以通过结果品质和过程品质两个方面来说明,结果品质的指标有客户满意度、成品检验合格率、废品率等等;过程品质指标有过程不良率、过程废品率、返工率等等。
同样,仍是依据数据和图表采用柱状图表现不同品质问题的频度、饼图表现问题的分布,折线图表现全年每月的数据状况等等,也要有分析,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处理,或者是针对某月份(或某季度)这种质量形势,采取了哪些措施。
4、成本:当老板的都关心的指标,现在市场比较透明,定价权不在制造企业(技术含量极高产品除外),在市场的透明价格下,降低成本就等于提高利润,所以说成本分析是很重要的。选择你所承担的成本指标。
5、人员:人员主要是指多能工培养在你所负责的班组有几个人,负责哪些工序,对这些人的培养目标是“一专多能”。如何通过轮岗的方式进行培训,如何在培训过程中既不耽误生产,又不影响品质,还把人员培养出来了。这里有个人员培养量化表,可以学习学习,做好就好。
6、创新:创新说白了,就是实现上述指标的方式方法,而且这种方式方法,你们单位没有人用过,就是创新。可以是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也可以是合理化建议,总之对指标有好处,对企业有好处就行,要形成一种常规模式,逐步推广,形成改进前和改进后的对比。
工作流程
1、做好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工作,合理安排,节约各项资源,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负责根据生产任务或订单的要求,依据计划情况编排制定工程单号,及要求完工日期,并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
3、负责下达月、周指导性生产计划,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逐项落实,实施过程监控;
4、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重大项目的供货,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5、做好订单的评审、生产前的打样安排、确认、生产各环节的进度物料供应、工艺组织布置、品质状况跟踪落实,依据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物资供应情况,合理调整生产计划达成出货要求 。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生产计划管理非常的重要,生产计划管理决定着企业生产的实施程度和生产进程,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的管理者发现生产计划的实施过程并不是一方风顺的。
那么怎样的生产计划管理让企业的各项生产能顺利的实施,以最大的限度减少延期交货,较少浪费,最大的增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利润?这有多个因素的原因,要对现在企业生产计划的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生产计划,根据企业的不同,其状况也不同。
(8)2017年生产计划编制培训扩展阅读
生产计划员工作注意事项
一、物料是否齐全备;
二、材料使用途径;
三、了解员工动态、机器的正常运作以及物料齐套状况;
四、生产进度的有效跟踪与控制;
五、适当考虑异常情况;
六、质量情况及品质控制;
七、正常情况下不能排期太紧,以考虑插入急单的情况;
八、物料的采购周期及到料情况跟进;
九、制定和查看相应的系列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生产计划员
I. 生产计划员要学习哪些东西
生产计划员主要完成生产计划的编制和监督执行任务,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产能的调整、生产进度的控制、生产计划及生产进度的适当调整,对生产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
生产科的生产计划员要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所有订单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生产与计划控制概论:
生产计划员的岗位素质要求有哪些?
什么是生产与物料控制(PMC)?
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该做到哪几点?
你可以从下面这个网站下载详细的资料:)
http://www.99812.com/show_list1.asp?id=4711
或从这个网站,看看或下载相关的“管理资料”,里面有分类:
http://www.99812.com/guliziliao.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