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市场营销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营销
第二节营销的利他性
第三节营销的系统性
第四节营销的创新性
第五节营销哲学的变革
第六节营销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顾客导向
第一节现代营销的基本思维方式
第二节顾客永远“正确”
第三节关系营销
第三章中国市场营销环境
第一节宏观环境
第二节微观环境
第三节企业营销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营销调研
第一节营销信息系统与营销调研的过程
第二节第一手资料收集方法
第三节市场需求测量
第四节我国企业的营销调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消费者行为模式
第二节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第三节消费者决策类型与过程
第六章组织市场
第一节组织市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第二节组织市场采购过程与营销对策
第三节组织市场营销的有效方法
第七章STP营销
第一节市场细分
第二节目标营销
第三节市场定位
第八章产品策略
第一节产品分类与产品组合
第二节产品整体概念
第三节新产品开发
第四节产品项目决策
第五节品牌决策
第六节产品生命周期
第九章服务营销策略
第一节服务营销的特点与质量评价标准
第二节服务的补救
第三节保留目标顾客的策略
第十章价格策略
第一节影响产品定价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厂商定价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我国市场营销中的价格问题
第十一章营销渠道策略
第一节分销渠道的类型与作用
第二节中间商的类型
第三节物流管理
第四节分销渠道决策
第十二章促销策略
第一节促销决策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广告决策
第三节营业推广
第四节公共关系
第十三章销售人员管理
第一节销售人员的职责与素质
第二节销售队伍的日常管理
第三节销售技巧
第十四章网络营销
第一节网络营销的含义、特点和微观环境
第二节网络营销策略
第三节影响与制约我国网络营销的主要问题
第十五章竞争策略
第一节企业营销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市场领导者与挑战者策略
第三节市场追随者与补缺者策略
参考书目
② 市场营销经典案例的目录
第一章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案例1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百年恩怨
案例2另类思维:王均瑶
第二章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案例1 麦当劳与肯德基是对手还是同盟
案例2 商业奇才史玉柱:从巨人汉卡到脑白金
第三章 战略规划与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案例1 长虹、康佳、TCL等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战略
案例2 传承文化,“云南白药”创新品牌
第四章 市场营销环境
案例1 戴尔挑战联想
案例2 寻呼机:会成为博物馆中的恐龙吗
第五章 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案例1 《学习的革命》:一本书塑造的企业形象
案例2 “香格里拉”香烟品牌的问世
第六章 组织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案例1 中间商挑战制造商
案例2 阿迪达斯与耐克的运动大战
第七章 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
案例1 第五季:再造健力宝品牌
案例2 中国10城市手机消费及品牌研究
第八章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案例1 娃哈哈与乐百氏:中国饮料市场的逐鹿
案例2 中国陶瓷何时走出国门
第九章 竞争性市场营销策略
案例1 柯达与富士的黄绿大战
案例2 农夫山泉:水好还是卖点好
第十章 产品策略
案例1 铱星为什么陨落
案例2 万科地产的品牌之路
第十一章 品牌、商标与包装策略
案例1 多品牌策略:P&G(宝洁)谁与争锋
案例2 沈阳飞龙的“伟哥”之争
案例3 今天的月饼卖什么
第十二章 定价策略
案例1 价格屠夫:格兰仕
案例2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打好价格牌
第十三章 分销策略
案例1 欧莱雅与经销商的双赢策略
案例2 奥康鞋的渠道与终端战略
第十四章 促销策略
案例1 广告创造神话:秦池、爱多、哈药,没有完结盼故事
案例2 危机公关:美国强生与中国三株的比较
第十五章 市场营销组织、计划与控制
案例1 沃尔玛与家乐福的中国扩张
案例2 渠道价格战:国美与苏宁电器的扩张
第十六章 国际市场营销
案例1 日本丰田汽车击败美国
案例2 中国企业反倾销
第十七章 服务市场营销
案例1 体验营销:星巴克咖啡与文化
案例2 假货泛滥何以应对
第十八章 市场营销的新领域与新概念
案例1 概念营销:商务通科技打造产品新概念
案例2 五粮液的品牌延伸
附录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③ 急求,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和大纲
其实大纲就跟目录似的。
论文一般都是分三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你可以一边看资料,一边把提纲列出来 比如:
引言
一、XX问题的概念、特征
二、XX的利弊分析
(一)XX的价值所在
(二)XX的弊端
三、问题的解决
(一)
(二)
(三)
(四)
题目就太多了
1 网络营销及风险防范
2.论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策略
3.网络环境下的关系营销
4 企业内部营销:变革管理与战略执行
5.整合营销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6.定制营销
7.直复营销
8.网络广告发展趋势研究
9.网络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策划与设计
10,搜索引擎营销的原理与发展趋势
11,网上市场调研方法与应用
12,在线顾客关系营销研究
13,网络营销成本分析
14,网络营销的信用建设
15.信息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
16, 博客营销
17 企业口碑营销管理的优化
18 ,医院服务营销模式分析
19 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演化与兼容
20,网络营销环境下的竞争与合作
21,网络条件下的顾客忠诚
22,互联网营销的价格策略研究
23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跨文化策略
24,浅析绿色营销发展战略中的政府主导功能
25 ,网络营销中的信用问题研究
26,网络广告竞价中的在线拍卖与竞争战略
27 ,试论网络整合营销策略
28 试论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
29 关于柔性营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30 电子商务中诚信原则的保护问题
31 高科技企业新产品开发模式探究
32 建立品牌领导地位的战略研究
33 品牌资产建立中的整合营销传播
④ 国际市场营销的目录
前言
第1章国际市场营销概述
1.1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营销
1.2国际营销观念及其变革
1.3国际市场营销的产生和发展
1.4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
本章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2章国际营销环境
2.1国际营销与社会文化
2.2国际营销经济环境
2.3国际营销政治环境
2.4国际营销法律环境
2.5国际营销外汇与金融环境
本章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3章国际市场调查与预测
3.1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3.2国际市场调研概述
3.3国际市场调研的方法
3.4测量技术与调查问卷设计
3.5国际市场预测概述
3.6国际市场预测方法
3.7Excel在市场预测分析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4章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4.1国际消费品市场需求分析
4.2国际工业品市场需求分析
4.3国际政府采购分析
本章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5章国际市场竞争分析
5.1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的识别、选择与分析
5.2市场主导者与防御性竞争策略
5.3市场挑战者与攻击性竞争策略
5.4市场追随者与补缺者的竞争策略
本章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6章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与进入
6.1国际市场细分
6.2国际目标市场选择
6.3国际目标市场进入方式
6.4国际市场定位策略
本章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7章国际营销产品策略
7.1国际营销产品标准化和差异化策略
7.2国际营销产品组合策略
7.3国际营销产品品牌策略
7.4国际营销新产品策略
7.5国际营销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本章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8章国际市场定价策略
8.1国际市场定价概述
8.2国际市场价格制定的方法
8.3国际市场定价策略
8.4国际转移定价
本章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9章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策略
第10章国际市场促销策略
参考文献
⑤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选题参考目录
1、独生子女研究
2、农村、城市老年问题研究
3、城乡二元结构研究
4、贫富差距悬殊研究
5、当代女性就业现状及出路探讨
6、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探讨
7、社会学视角下农民市民化研究
8、当前我国社会风险控制问题
9、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探讨
10、建构中国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研究
11、当代我国青年社会化的困境与对策
12、我国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3、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歧视与对策选择
14、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比较研究
15、生于文明与生育文化的社会性别思考
16、论人类性别社会化的现代转向
17、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性原因及对策
18、现代系统科学与当代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19、刍议文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机制
20、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代际公平问题
21、新农村与乡村文化的革新
22、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破解
23、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选择
24、对高职院校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25、论人口生态生产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26、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探析
27、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28、城市社区居民自知现状及对策选择
29、中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30、青少年网瘾的社会学分析
31、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发展理论问题研究
3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之比较
33、孟、荀人性论比较研究
34、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3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学分析
37、社会转型时期对大学生能力的新要求
38、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孝道伦理
39、社会主义消费伦理思考
40、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规划面临的伦理问题及解决路径
⑥ 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的目录
第二节市场营销
第2章市场营销环境与营销观念
第一节市场营销环境概述
第二节微观营销环境
第三节企业的宏观营销环境
第四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第五节营销观念
第3章市场需求与购买者行为分析
第一节顾客价值理论
第二节消费者需要
第三节消费者市场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第四节组织市场购买行为
第4章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第二节识别竞争者
第三节市场竞争战略
第四节市场竞争地位策略
第5章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
第一节市场调查
第二节市场预测
第6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第一节市场细分
第二节目标市场
第三节市场定位
第7章产品策略
第一节产品整体概念和产品组合
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
第三节新产品开发
第四节品牌与包装策略
第8章定价策略
第一节营销定价概述
第二节营销定价方法
第三节定价策略
第四节价格调整策略
第9章分销策略
第一节分销渠道概述
第二节中间商
第三节分销渠道选择与管理
第10章促销策略
第一节促销与促销组合
第二节人员推销
第三节广告宣传
第四节公共关系
第五节营业推广
综合实训
实训操作一
实训操作二
实训操作三
实训操作四
实训操作五
实训操作六
实训操作七
实训操作八
实训操作九
主要参考书目
⑦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都有哪些 营销
1超市货架前终端消费者行为模式探析2浅论视觉焦点在广告中的应用3背书品牌在市场推广中的应用探析4品牌概念探析
5家用轿车品牌网上推广渠道初探6试论信息来源可靠性与广告主题关系7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8试论品牌营销在家用轿车市场上的应用---以某品牌家用轿车为例9试析家用轿车市场营销策略选择——以某品牌家用轿车为例10中国可口可乐供应链模式研究11虚拟企业和供应链相互关系研究12浅探互动营销
13消费者商场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探析
14企业与顾客互动机制实证研究(以某企业为例)15某品牌矿泉水营销策略研究16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7低碳经济下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18国际绿色营销——我国企业进占国际市场战略选择19全球绿色营销趋势和我国企业的策略20绿色贸易壁垒与国际绿色营销21国际营销: 标准化与差异化的融合22跨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探讨
23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24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25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26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27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28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探讨29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30以××为例顾客满意度极其提高途径
31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全球化营销的必经之路32论中国化妆品企业的目标营销和渠道策略33我国电视广告女性歧视问题初探34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35企业品牌维护战略
36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37全球价值链背景的中国制造业升级及其路径选择38以客户关系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策略探讨39网络经济背景的服装企业营销渠道变革40中小企业的差异化塑造:以XX公司为例41中小企业集群式营销的优势与模式选择42重庆市旅游景点合作营销策略探讨43基于顾客价值的服务企业竞争战略浅析44沃尔玛全球化战略及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启示45重庆火锅企业品牌塑造战略浅谈46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竞争优势构筑
⑧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
论体验经济下的旅游体验营销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提出了体验营销的要求,而旅游的体验本质决定了旅游业更需要体验营销。文章通过对旅游体验营销的定义、特点及现实意义的分析,认为可以通过重新设定旅游市场营销思考方式,运用战略性体验模块创建旅游体验营销模式及重组旅游消费流程等措施来发展旅游体验营销。
关键词:体验经济;旅游体验;体验营销
1 体验经济时代下体验营销与旅游的契合
在大众旅游阶段,旅游需求主要以“五官需求”为特征,代写论文即看、听、闻、尝、说。然而随着旅游的不断开发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者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需求阶段,即“参与体验满足我个性化需求的旅游经历”,使自己真正融入到这一活动中并产生极度的愉悦感和兴奋感,从而获得旅游的“体验性”价值。
2 旅游体验营销战略模块
旅游体验营销需要旅游企业转变传统的营销思考方式,从旅游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1)、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设计定义自身的旅游市场营销思考方式。伯德.施密特(Bernd H.Schmitt)将这些不同的体验形式称之为策略性体验模块(Strategic experientialmoles,SEMs),以此来形成体验式营销的构架,如表1所示:
3 旅游体验营销模式
3.1 娱乐营销模式
娱乐营销以满足游客的娱乐体验作为营销的侧重点。其营销模式要求旅游企业巧妙地寓销售和经营于娱乐之中,通过创造娱乐体验来吸引游客,达到促使游客购买和消费的目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摒弃了传统营销中严肃、呆板、凝重的一面,使营销活动变得亲切、轻松和生动起来,而这一特点与旅游的本质特征是相契合的,因而在旅游产品的营销中大有创作的空间。
3.2 审美营销模式
审美营销以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为重点,通过选择利用美的元素,如色彩、音乐、图案等,以及美的风格,如时尚、典雅、华丽等,配以美的主题来迎合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依托于自然资源的旅游产品在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突出自然元素的作用,淡化人工色彩,在设计时注重整体协调感而避免画蛇添足的现象。
3.3 情感营销模式
情感营销是以旅游者内在的情感为诉求,代写毕业论文致力于满足旅游者的情感需要。这就要求旅游企业结合旅游产品特征、探究旅游者的情感反应模式,创造出与目标顾客心理需求相一致的具有心理属性的旅游产品。如针对那些寻根觅源的旅游者就应牢牢抓住情感营销这种模式,又如在日本,人们甚至可以租回“女儿”、“儿子”、“孙子”、“外孙”,体验家庭的融融温馨和亲情。
3.4 生活方式营销模式
生活方式营销就是以消费者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为诉求,通过将公司的产品或品牌演化成某一生活方式的象征甚至是一种身份、地位识别的标志,而达到吸引消费者、建立起稳固的消费群体的目的。乡村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以及那些深度旅游产品可借助这种模式吸引旅游者,使他们在接受某一生活方式的同时购买旅游产品。运用名人效应来营销,不仅适合于普通产品,也适合于旅游产品。
3.5 氛围营销模式
根据产品的风格定位,为旅游者营造适当的氛围,优化体验效果、创造不凡体验。如以顾客体验为价值诉求的美国“星巴克”,虽然世界各地的星巴克咖啡馆陈设不见得一样,建筑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它们所传达的都是一种轻松、温馨的氛围,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性的文化,提供的是雅致的聚会场所、创新的咖啡饮用方式和过程,在这里,每一位顾客都是咖啡鉴赏家,细细品味着星巴克带给他们的非凡体验。
4 旅游体验营销策略
旅游企业出售的是一种“完整的经历”,从旅游产品设计、组合(包装)、销售到售后服务,它所提供的是旅游者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全面顾客体验。因此旅游企业应重视每一个消费环节,剔除那些多余的、不利于与旅游者交流沟通的流程,建立便于与旅游者直接面对面的平台,实现旅游消费流程的重组和优化。
4.1 让旅游者成为产品的协同设计者
在体验化的旅游产品中,旅游者从结果消费转向过程消费,因此通过吸纳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提高旅游者与旅游企业、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程度,而旅游企业则可以增加生产能力,减少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体验产品个性化生产而导致的规模经济的丧失。
旅游企业可通过观察学习法、产品制定法和在线反馈法让旅游者成为产品的协同设计者。这里重点推荐的是在线反馈法。现在已有少数旅游企业借助三维全景虚拟技术,把景区的真实场景数字化,全方位搬到网络上。观众只要轻松点击鼠标,可以上下左右、走近、退远的观看景区风光,再结合景区导航地图、导游解说,让观众实现边走边看,虚拟旅游。更重要的是,潜在旅游者通过与旅游产品的初步接触,可以发现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方面的不足,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给予改进意见。
4.2 运用体验模型剧场协调旅游产品和服务
美国服务营销专家格鲁夫和菲恩克认为:面对面服务体验经历同演戏相似,代写英语论文都需要演员、布景和演出效果。在旅游企业的体验剧场模型中,演员就是一线服务人员,是旅游体验的主要生产者;布景就是旅游资源,是生产旅游体验不可或缺的工地。因此体验营销首先要从一线人员做起。企业应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每一次与旅游消费者的接触都是一个“关键时刻”,它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因此工作人员除了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应注重自身服饰、举止、风度等各个可能给旅游者留下美好印象的细节上。
4.3 提供附加产品
附加产品不是核心产品,但它代表核心利益之外的附加利益,可起到支持核心产品发挥最大效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竞争对手产品的作用。旅游者在旅游归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受到旅游经历余波的影响,旅游企业则可组建旅游俱乐部或bbs,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分享体验,交流经验,鼓励消费者不断回忆这段体验的美好,并激发他们出游的新需求。这事实上也是为消费者提供另一种体验,一种知交满天下的体验。
综上所述,成功的旅游企业必须要为旅游者生产快乐的体验,从本质上说,旅游企业要努力搭建一个快乐剧场,在时间、空间上,在旅游产品的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协调、统一,形成完善的旅游产品和良好的整体形象,使旅游者获得满意的体验,最终实现旅游体验和旅游期望差值为零,甚至是正数,达到企业和旅游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美).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B•Joseph Pine,James H•Gilmore.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Harvar~Business Review,1998.
[3]马连福.体验营销一触摸人性的需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4]扬杏月.旅游体验营销刍议[J].经济视点,2006,(10).
浅论体验营销在零售业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 零售业 体验 营销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零售业已进入体验消费的时代,如何密切关注这种变化,认真研究和把握体验经济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体验营销策略的实施,来满足消费者体验的需求,是零售业成功的关键。
零售业作为销售商品与提供服务的终端,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它的商品组合方式、服务态度和环境气氛都会直接影响到顾客的体验。在零售活动中,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又有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如果有体验的场景和气氛,那么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体验营销是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消费需求变化的理性选择,它通过为顾客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从而吸引顾客,留住顾客。体验营销的核心是顾客参与,把顾客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及时回应顾客的感情诉求。由于人们的购物意识逐渐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顾客认为购物活动不仅是一项满足他们物质需要的活动,还是一种休闲活动。越发精明的顾客、日新月异的技术、更加激烈的品牌竞争,使得传统的营销和品牌模式变得过时,企业采用4P营销,主要关注的是产品的功能性特点,而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会对整个体验,而不仅仅是对产品感兴趣,企业可以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沟通,独特的顾客经历,酷的网站、有吸引力的店铺和有亲和力的销售人员,把这种体验传递给消费者。因此,作为零售业,应在营销环节中关注细节,以细节打动顾客,创造效益,而体验营销正是一种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
一、体验与体验营销
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一书中指出“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的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它虽然和服务一样是无形商品,但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而体验则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它可以在一段时期内,给消费者带来难以忘却的感受,使消费者得到心灵的慰籍和充实。它关注顾客的所有消费行为以及他在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体验,注重企业和消费者在沟通过程中的情感互动,并且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感受。
体验营销的概念是1998年由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提出来的。体验营销要求企业必须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五个方面创新定义、设计营销策略。这种思考方式突破了“理性消费者”的传统假设,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除了包含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外,还包含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
传统营销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以及价格优势,体验营销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体验营销是系统化的营销思路,是以服务为重点,给消费者提供一种消费情境,在情境中通过消费者的参与、互动,给消费者留下一个独特、美好的回忆,最后达成购买的过程。
二、体验营销的特征
随着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当物质极大丰富时,人们对商品的价格变得不再敏感,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变得越来越重要,精神需求逐步超越物质需求而成为人们的主导需求。体验营销具有以下特征:
1.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因为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绪等感性因素,也包含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人的遭遇、经历或生活中某个场景片段的结果。因此,体验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了解顾客内心深处的想法,激发顾客内心深处存在的东西,得到他的回应。要站在顾客体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震撼顾客和感动顾客。
2.关注个性。良好的体验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的头脑中,体验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感受,体验无法复制,只能回忆,这就显得弥足珍贵。体验营销注重顾客在购买环境、氛围、商业品牌等方面得到满足的程度,而不是停留在产品表面特征和基础功能上。
3.在营销过程中为顾客创造快乐。体验营销注重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不断地为顾客带来新的体验与满足,从而给顾客带来快乐。例如:购物广场中轻柔的背景音乐,整齐而又有创意的商品陈列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刺激和快乐。
三、零售业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
1.变革营销组合模式。传统的基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4P营销组合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体验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体验营销过程中,要建立多元化体验模式,不断创新设计体验,给消费者带来多角度的愉悦享受和情感寄托。要针对不同顾客的需求定制体验产品,根据营销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娱乐体验、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虚拟体验等模式,推出多元化的体验产品,创造设计出新的体验业务,最大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设计产品时,有意识地为产品和服务增加愉悦、美感,并在外观、包装、陈列和品牌标识等载体中充分体现出来;在确定价格时,按顾客的需求定价,让顾客体验到心情愉悦而乐于付费;在规划渠道时,要突出差异化特色和响应的及时性;在促销时,加强与顾客的交流,鼓励顾客参与,强化顾客对体验的认识和感受。
2.精心营造环境,提高顾客满意度。体验营销要求购物环境具有一定的气氛和情调,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消费者的心理感受虽然与交易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它可以影响消费者在购物时的心境和兴趣。精心策划的购物环境是为了创造知觉体验,充分利用感情信息,通过影响消费者更多的感官、感受来介入其行为过程,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和行为。在体验经济下,商家出售的是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体验,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参与者。体验营销要带给消费者的是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需要引入有形的东西来让消费者把握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充分刺激消费者的感官。让顾客在购买前能够知道将得到什么体验,通过营造一种氛围、设计一种场景,开展消费者参与的体验式活动,为消费者营造体验的氛围和场景,说服消费者购买。
3.发掘消费者心理需求,注重营销策划中的互动。在零售业的营销活动中,要从单一的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要向满足消费者欲望和增加顾客体验转变,重视对顾客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在当今个性化消费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产品,而是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要重视产品形象、个性、情调、感性等方面的塑造,营造出与目标顾客心理需求相一致的心理属性,帮助顾客形成某种感兴趣的体验。体验营销能营造出一种消费者精神世界所需要的生活和文化氛围,从而帮助消费者找出潜在的心理需求,激发其购买欲望。
4.在服务中融入更多的体验成分。体验营销通过看(See)、听(Hear)、用(Use)、参与(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已经给零售业带来了新气象。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越来越表现得同质化,良好的服务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好感,有助于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在服务中增加体验成分,可以增加消费者参与的机会,突出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更好地吸引消费者。企业应有意识地向顾客传递体验,不仅要做好企业所承诺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还应实现企业服务的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不仅使消费者满意,还应使消费者感动,使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成为消费者难以忘怀的经历。
5.挖掘新顾客,稳定忠实顾客群。售后服务的状况对企业意义重大,是零售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培养忠诚顾客的重要手段,按照80/20法则,企业80%的销售来自于20%的顾客,创造企业80%销量的是企业的忠诚顾客。购后体验会促成顾客的重复购买,零售商除了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外,还应利用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技术建立顾客档案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从而影响顾客情感,培养顾客忠诚,让体验存在于企业与顾客接触的所有时刻,包括零售环境中、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中以及售后服务中,清楚地掌握消费者的所有消费行为,更加关注消费者在购物前、购物中和购物后的全部体验,让消费者感觉到品牌的特色与文化。
6.建立零售业体验式营销队伍,提升服务品质。零售业通常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营销人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顾客体验的效果。体验的主题再明确,体验设计再完美,却会因为员工的依次疏漏或怠慢而大打折扣,甚至将体验破坏。在体验式营销中,营业员和销售人员的角色较传统营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要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法,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使顾客亲身体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应用在体验营销上,使消费者体验产品,确认价值,促成信赖后达成交易。因此,营销人员的积极心态、高尚的品质、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体验营销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体验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2]白战风:《消费心理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3]汤小平: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情感营销策略[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7期
[4]陈凌云:《世界上最有效的营销法则》[M].地震出版社,2005年第1版
⑨ 市场营销学的图书目录
第1篇 市场营销学概论
第1章 导论
1.1 市场
1.2 市场营销的内涵
1.3 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
1.4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扩
充与演变
1.5 市场营销学与相关
学科
1.6 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第2章 市场营销观念
2.1 生产观念
2.2 产品观念
2.3 推销观念
2.4 营销观念
2.5 社会营销观念
第2篇 市场营销分析
第3章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1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
3.2 市场营销微观环境
3.3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第4章 消费者市场分析
4.1 消费者市场
4.2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的因素
4.3 消费者购买行为与
决策
第5章 组织市场分析
5.1 组织市场的类型与特点
5.2 生产者市场
5.3 中间商市场
5.4 非营利组织市场和政
府采购
第6章 竞争战略分析
6.1 竞争者分析
6.2 基本竞争战略
6.3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6.4 市场地位与竞争战略
第7章 目标市场营销
7.1 市场细分
7.2 目标市场选择
7.3 市场定位
第3篇 市场营销策略
第8章 产品策略
8.1 产品的整体概念与分类
8.2 产品组合策略
8.3 产品生命周期
8.4 产品的包装管理
第9章 定价策略
9.1 影响定价的因素
9.2 定价方法
9.3 定价策略
9.4 价格变动与企业对策
9.5 制定价格策略的程序
第10章 分销策略
10.1 分销渠道的职能与
类型
10.2 分销渠道策略
10.3 批发商与零售商
10.4 物流策略
第11章 促销策略
11.1 促销组合
11.2 广告策略
11.3 推销策略
11.4 销售促进策略
11.5 公共关系策略
第12章 服务营销策略
12.1 服务营销概述
12.2 服务营销组合
12.3 服务营销管理
第13章 网络营销策略
13.1 网络营销的含义
13.2 网络营销推广与传
统营销推广
13.3 网络营销的常用工具
13.4 网络营销策略
第4篇 市场营销管理
第14章 市场营销的管理
过程
14.1 市场营销计划
14.2 市场营销的组织
14.3 市场营销的控制
第15章 品牌管理
15.1 品牌的内涵与作用
15.2 品牌定位与品牌识别
15.3 品牌资产
15.4 品牌延伸
第16章 客户关系管理
16.1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16.2 客户价值
16.3 客户关系管理的核
心内容
16.4 客户关系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