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社会科学院是干什么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9月7日,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社会科学院,由当时的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和上海历史研究所合并而成。初期设有哲学、经济、历史、政治法律和国际问题5个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目前为上海唯一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全国最大的地方社会科学院。现设有15个研究所,9个院直属单位、10多个院直属研究中心。在职工作人员7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500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以应用决策研究为重点,以咨询服务研究为辐射,以其它特色专业服务为补充。发展目标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按照“把方向、出思路、出成果、出人才”的要求,建设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研究基地;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国内一流国外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科学研究、教学机构;市委、市政府信得过、用得上、靠得住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社科人才的积聚基地、培养摇篮和国际人才港的重要码头。
⑵ 有谁知道上海社科院是怎么回事吗
哥们
上海社科院在3月9号就公布了调剂通知
大家可以想象他想接收哪些落榜生(当然是考北京、上海高分考生)……还有对生源地有歧视,主要考虑上海本地的,另外因为导师行政色彩浓关系户很多
⑶ 研究生调剂(经济学),三个可能接纳地方:华理;上海社科院;华政。请高人指点,哪个选择更好些
楼主如果说考研是为了以后找个含金量高的工作,那么就选择华理吧,华理在全国的理工院校里也算不错的,知名度还可以的,毕业出来就业还不错
如果楼主考研是为了学术上的突破或喜欢搞科研,那么上海社科院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科研单位,还有津贴可拿,总之起码旱涝保收还是可以的
希望上述言语对你能够有用
补充点,如果选择调剂经济学类专业,还是华理不错的,华政应该法学领域还是可以的,没有听说走下坡路呀,上海社科院去年之所以之招收了六个说明去年调剂的人不少而且上海社科院的吸引力也是可以的呀,所以建议你早作准备,今年估计比去年更激烈了
⑷ 我被上海社会科学院招聘了,有前途吗
能被上海社科院招聘,说明你还是有实力的。有没有前途,得靠自己的实力去创造。因为社科院里人才济济,不用实力去证明自己,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失去前途。别松懈,努力就会有结果。前途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⑸ 知情的朋友能不能说下上海社科院经济类研究生到底怎么样报录比大概多少,要多少分能过初试学费要多少
我今年录取的是虽不是经济类专业,但是对于社科院的经济类研究生还是知道一些的。上海社科院的经济类专业比较牛,号称和复旦、交大的经济不相上下(多多少少有夸大的成分,但也说明经济类的实力)。读书的话,第一年都是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有华师大的老师授课(华师与上海社科院有联合培养协议);第二三年回本部。前几年大学生对上海社科院知之甚少,导致社科院的研究很强但没人赏识,近几年由于研究生扩招及考研难度加大,社科院的报名人数一年比一年高。平均一下,最近几年经济类的报录比大概在1:4~1:5之间。由于不是自主划线学校,分数肯定不确定,有可能是国家线,也有可能水涨船高。本来社科院是要交9000元/学年的,但是由于今年改革,所有档案转入社科院的学生都免缴学费,待遇还是很优厚的。
综合来讲,如果你想在研究生阶段专心学习或者就是想搞学术,去社科院就对了。如果想就业也没关系,社科院在上海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2007-2009社科院的统计数据显示,50%以上的学生在国企或者事业单位就业,10%考上了公务员,其他去了外企、升学深造等,也有未就业的,但是很少。(这类数据也要客观看待,老实说你要是通过三年学习获得了真正实力,哪怕就你一个人就业,就业率就是百分之百)
⑹ 长江三角洲综合性工业基地是什么
长三角核心区的16城当中,选择电子信息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的有12个,选择汽车业的有11个。
几年前曾有专家建议建设宁波港成为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但上海却转而选择自己建设洋山港,宁波港则被国家定位为支线港。然而在国家确定建设上海为国际航运中心后,宁波港却迎来了大肆扩张的高峰,如宁波舟山两港谋3年“并为一体”,二港整合意在应对大小洋山港的崛起。
《规划》对长三角的明确定位便是为了避免类似上述的恶性竞争。
《规划》中,即使同样被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上海、南京和杭州,其具体方向也有所不同。如上海着重发展金融、航运,要求服务全国、面向国际;杭州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电子商务,南京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旅游等。
对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也有乐观评价。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认为,同构表象下其实蕴含着产品的优势互补,“各地区的产业并不是简单重复,不同地区还形成了零部件的分工专业生产,形成规模优势。”如在汽车制造业方面,上海以中高档轿车生产为主,江苏扬州则以大型客车为主。虽然做了分工,但《规划》只是体现了国家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的宏观指导,参与制定《规划》的上海社科院经济与区域研究室主任陈维表示,《规划》对城市并没有绝对约束力。在产业转型方向上,一些城市也往往 “不谋而合”,比如“创意经济”概念提出后,长三角城市群内共建设了11个国家级动漫基地
⑺ 请问一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就业情况怎样呢
上海社科院毕业的,可以去考公务员,或者考事业单位,或应聘新闻媒体等,还可以进大学去任教。总之学社会科学专业的也就主要是这些去向,当然也可以放弃专业去做别的工作。
⑻ 数据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数据时代,在充分挖掘和发挥大数据价值同时,解决好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刻不容缓。”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在贵阳参会时指出。
员工监守自盗数亿条用户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获了一起特大窃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
被窃取的用户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医疗、社交和银行等领域数亿条,随后这些用户个人信息被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黑市进行贩卖。警方发现,幕后主要犯罪嫌疑人是发生信息泄漏的这家公司员工。
业内数据安全专家评价称,这起案件泄露数亿条公民个人信息,其中主要问题,就在于内部数据安全管理缺陷。
国外情况也不容乐观。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联网巨头雅虎证实,在2014年至少有5亿用户的账户信息被人窃取。窃取的内容涉及用户姓名、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陆密码。
企业数据信息泄露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网络黑灰产运作牟利,内中危害轻则窃财重则取命,去年8月,山东高考生徐玉玉被电信诈骗9900元学费致死案等数据安全事件,就可见一斑。
去年7月,微软Window10也因未遵守欧盟“安全港”法规,过度搜集用户数据而遭到法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CNIL的发函警告。
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随着数据资源商业价值凸显,针对数据的攻击、窃取、滥用和劫持等活动持续泛滥,并呈现出产业化、高科技化和跨国化等特性,对国家和数据生态治理水平,以及组织的数据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战。
当前,重要商业网站海量用户数据是企业核心资产,也是民间黑客甚至国家级攻击的重要对象,重点企业数据安全管理更是面临严峻压力。
企业、组织机构等如何提升自身数据安全能力?
企业机构亟待提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大数据安全威胁渗透在数据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大数据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源、大数据加工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服务等环节的各类主体都是威胁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记者分析称,大数据安全事件风险成因复杂交织,既有外部攻击,也有内部泄密,既有技术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术新模式触发的新风险,也有传统安全问题的持续触发。
5月2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称,互联网日益成为经济社会运行基础,网络数据安全意识、能力和保护手段正面临新挑战。
今年6月1日即将施行的《网络安全法》针对企业机构泄露数据的相关问题,重点做了强调。法案要求各类组织应切实承担保障数据安全的责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现升介绍,实际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发布过《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明确要“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提升基础设施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业和机构还并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数据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据什么标准作为衡量。”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数据安全管理尚处起步阶段,很多企业机构都没有设立数据安全评估体系,或者没有完整的评估参考标准。
“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国标申请
数博会期间,记者从“大数据安全产业实践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为解决此问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职能部门与数据安全领域的标准化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企业协同,着手制定一套用于组织机构数据安全能力的评估标准——《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标准是基于阿里巴巴提出的数据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进行制订。
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监郑斌介绍DSMM。
作为此标准项目的牵头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监郑斌介绍说,该标准是阿里巴巴基于自身数据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成果DSMM拟定初稿,旨在与同行业分享阿里经验,提升行业整体安全能力。
“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安全从来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业的事。”郑斌称,《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订还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公安三所、清华大学和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业内权威数据安全机构、学术单位企业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见。
⑼ 上海社科院的研究生怎么样
社科院不是大学,培养机制很不同。就经济这块来说,上海社科院的经济所、部门经济所和世界经济所很厉害,在科研和实务上都很牛。就专业而言,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优势学科。
上海社科院性质上是上海市政府智囊团,是一个官办的科研机构,所以里边的研究员会有很多参与政府决策建议性质的官方课题,接触实务的领域要比大学里在某一领域深钻细挖的教授广阔得多。如果你跟了这样一个导师做课题,自然可以有很多与象牙塔不同的实践机会。我在这里读研,就我的感觉,一些普通大学老师接不到的政府课题,社科院的老师却多得做不过来,不完成还不行。这点可以说是社科院相对大学的明显优势。
自我批评一下,上海社科院和大学横向交往目前还不是很多,所以,学生容易封闭。如果楼主要来社科院读研,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一个忠告:一定要多了解上交、复旦、上财这样的名校,看看他们的学生学什么课程,你是不是没有学过,这样,既在知识上和大学看齐,又拥有大学不能提供的接触实践的资源,那你在社科院的三年才算有价值,才算不亏本。
再说LZ最看重的就业问题。社科院有劣势:它是个科研单位,硕士博士全部加起来才400多人,没有单位会来这里开招聘会,这个比较麻烦,你得出去跑。社科院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导师和学生的比例相当高,一个导师就带一两个学生。如果你和导师关系不错,帮他做了不少事,那么就业的时候导师出面给你推荐一下,那对你是相当有利的,这个优势高校几乎没有。
总之一句话:选好专业,跟好导师,用功刻苦,做到这三点就业不成问题。
不知道楼主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
⑽ 上海社会科学院怎么样
简介:上海社会科学院为上海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的社会科学院,是首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和上海历史研究所、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合并而成。 据2018年8月上海社科院官网显示,社科院设有17个研究所、12个管理部门、6个直属单位和17个院直属研究中心;拥有在职工作人员约7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