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子商务物流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尚不完善,物流业相对落后
物流基础设施是指在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上和供应链的某些环节上,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的、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统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和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装备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模式下,我国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因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和兼容性差,缺乏系统功能。尤其是涉及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国家运输系统和地方运输系统之间、不同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和有关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投入,对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基地建设发展缓慢,这些因素影响我国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
(二)政府及相关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视与认识程度相对欠缺
物流配送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虽然很早就有专家和企业提出,但是却很少引起政府及相关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视。
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产业政策、投资融资、税收与运输标准等各方面,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但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并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目前,商务部、交通部在资格认证方面各有多项政策法规,政府职能部门对物流企业是一种多头管理体制。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物流企业利益,在交通运输、税收、工商等方面设置障碍,限制非本地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严重阻碍着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现有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的、区域性的,缺少全国统一性的专门法律文件。这使全国性的物流企业缺少有效的法律规范。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技术标准,仅仅以部分行业标准和《物流术语》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对物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定,在工商部门的企业注册目录中至今没有物流企业的一席之地。物流企业受到的各种限制,以及专业物流组织及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等,很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信息化普及、集成化管理、物流作业水平与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物流业是介于供货方和购货方之间的第三方,以服务作为第一宗旨。从当前物流的现状来看,物流企业不仅要为本地区服务,而且还要做长距离的跨区域服务。优质和系统的服务才能使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或称策略联盟)。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能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数量仍很少、规模也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意。因此,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和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的建设。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的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各类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还不高,物流信息管理尚未实现自动化,信息资源的利用尚未实现跨部门、跨行业整合,政府缺乏规划引导和扶持,诸如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较少,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应用范围有限,企业之间的物流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停留在初级水平上;利用系统集成软件技术优化物流配置的企业非常少;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另外,我国物流系统功能不强,仓储功能和运输功能缺乏协调,长途运输和短途配送也缺乏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配合不力,不同物流服务很少结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
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仓储普遍使用的仍然是普通平房仓库,搬运工具大量使用功能低下的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运输工具大多使用普通车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和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物流设施和装备标准化滞后。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全过程的管理,物流增值少。
(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成本有待降低,服务网络亟待形成与整合
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网上订购一本10元的书,要付5元送货费,这5元的配送费是不是太贵?由消费者承担是不是合理?随着网站数量的增加及在线交易额的上升,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需求也相应越来越大。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企业如何在保持高质量服务与灵活性的同时,控制和降低物流的成本。
我们也看到,一方面车辆空驶、仓库闲置,同时又有很多企业在寻找车辆和仓库。这说明社会上的货运、仓储资源并不短缺,缺的是寻找资源、整合资源。因此,众多分散的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结成联盟,形成服务网络,才是降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成本的最佳途径。
(五)物流管理人才短缺,是阻碍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一大障碍
物流和配送领域的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物流和配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尤其是通晓现代经济贸易、现代物流运作、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英语、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物流企业的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是造成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的物流高级人才主要是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员。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今几年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需求为34万人。
人才的短缺主要是相应的培养体系不够成熟和不够健全。在2004年高等院校招生目录中,在教育部备案设立物流专业和课程的高等院校仅有10几所而已,不到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开始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尚待发展;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
②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购物的爆发式增长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尤其是快递服务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社会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据统计,与淘宝网合作密切的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其六成以上的业务量都来自网络购物。
(一)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09—2013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的若干意见》、新《邮政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于规范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市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2015年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全景评估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二)我国快递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有效地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较快增长。2010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5 万亿元,与“十五”末的48万亿元相比,增长1.6 倍,年均增长21%;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7 万亿元,与“十五”末的3.4 万亿元相比,增长了近1.1 倍,年均增长15.6%。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由2005 年的18.3%下降到2010 年的18%左右,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较大提高。以2009 年为例,根据测算,我国物流总费用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3405 亿元左右的社会经济效益。2010 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预计为2.7 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2 倍,年均增长16.7%,占GDP 的比重为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0 年是我国快递业持续发展的一年,快递日业务量突破1000 万件,进入世界前三位。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276.8 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74.6亿元,同比增长20%。
(三)网络购物快递市场呈现爆发式发展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网上购物的人数逐渐增多,快递市场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规模不等的快递公司有2 万余家,快递业务量每年以60—120%的速度递增。2010 年,国家邮政局颁发了5889 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占快递市场90%以上份额的快递企业依法获得了经营许可。但我国快递企业由于进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低,同时行业规模较小,行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使得快递市场远远不能够满足网络购物的需求,物流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网络购物异军突起,在给快递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0 年开始快递行业企业总数由2009 年的15230 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10 年基于网络购物业务的快递企业数量为12310 家,预计今后几年洗牌加剧。而2010 年国内网络购物快递企业营收规模突破400 亿元,达412.8 亿元,较2009 年涨幅达108.5%,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增长。
(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并购整合逐渐成熟
虽然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长快,业务需求巨大,但是由于快递业进入门槛较低,快递企业数量急剧扩张,使得快递市场十分混乱。2009 年冬天快递业的涨价风波和2010 年深圳东道物流公司(DDS)的倒闭,使得并购整合成为快递公司考虑的重点方向。快递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这就决定了快递业必须通过扩大快递网络,并购整合来提高市场集中度,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而2009 年新《邮政法》的出台和《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实施明确了快递业的法律地位并设置了快递业的准入门槛,这为快递并购整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五)电子商务企业纷纷自建物流
目前我国物流业服务水平低,物流成本高,种种问题制约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季节性的快递企业“爆仓”问题以及频繁涨价等问题,使得大多数具有先行优势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相关领域进行了巨大的投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使得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低,作为发展瓶颈的物流便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物流与物流、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自建物流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但是物流的建设需要前期的大量投入和长期运作,其作用和利润才会显现,这必然会耗费企业大量精力。
(六)快递物流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一方面,随着油价、人力成本的持续攀高,大多数快递物流公司的利润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受到行业的竞争压力和对电子商务市场前景的看好,为了争取供应链的控制权,众多快递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快递物流企业往往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料,同时可通过自身配送网络的优势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为下游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但是,传统的快递物流企业在商品的采购和供应链上游的资源上有其自身的缺点,同时在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广、营销和运作上也缺乏经验。
(七)电子商务物流瓶颈越来越凸显
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在近几年爆发式的发展,更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是200—300%,而物流增速只有40%,物流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尤其在节假日,快递物流公司频频出现“爆仓”现象。再加上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出现到货慢、货物丢失、商品损毁、送货不到位等服务问题,成为了消费者主要的投诉对象之一。
③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1、国内物流服务态度与效率在区域上存在很大差异,沿海与内地GDP的差异体现。版
2、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小件国际物权流有大发展。
3、物流在电子商务大热的形势下,物流从业人员被过分透支,情绪变化大,如何提高物流工作人员的幸福感存在市场机会!
4、许多物流节点都是以加盟形式进入物流快递业,管控问题依旧。
5、物流发展在大数据,自动编码扫码技术,手持电子设备,GPS跟踪等细节都存在大量技术革新的机会。
6、中国的货车普遍用的是非PAO配置的级别好的润滑油,在车辆养护,环保标准油品迭代,物流车体广告都领域都有机会。
④ 鐢靛瓙鍟嗗姟涓庣墿娴佺殑鐜扮姸涓庡彂灞曡秼鍔
鐢靛瓙鍟嗗姟灏嗘垚涓21涓栫邯鐨勪富娴佸晢鍔℃ā寮忋傝繎涓ゅ勾b2c鍦ㄦ垜鍥介為熷彂灞曡捣鏉ワ紝鍚勭嶇被鍨嬬殑璐鐗╃綉绔欎负娑堣垂鑰呮彁渚涗簡澶ч噺鐨勫晢鍝併備絾鏄锛岀敱浜庣墿娴佺$悊浣撶郴杩樹笉瀹屽杽锛岃窡涓嶄笂鐢靛瓙鍟嗗姟鐨勫彂灞曢熷害锛屼互鑷翠簬褰㈡垚浜嗛厤閫佺摱棰堬細鏈嶅姟鏃犳硶鎺у埗鍜屼繚璇侊紝瀵瑰嚭鐜扮殑闂棰樺搷搴斿お鎱锛屽栧湴鐨勯厤閫佹垚鏈杩囬珮銆佹晥鐜囦綆涓嬶紝鍙浠ラ厤閫佸埌鐨勫煄甯傝寖鍥磋繕寰堝皬绛夎稿氶棶棰橈紝鍒剁害浜哹2c涓氬姟鐨勫彂灞曘傚傛灉瀵圭數瀛愬晢鍔$殑鐗╂祦闂棰樻病鏈夎冻澶熺殑璁よ瘑鍜屽厖鍒嗙殑閲嶈嗭紝鐢靛瓙鍟嗗姟鐨勪紭鍔垮氨寰堥毦鍦ㄦ垜鍥藉彂鎸ュ嚭鏉ャ
涓涓瀹屾暣鐨勭數瀛愬晢鍔′氦鏄撹繃绋嬩竴鑸鍖呭惈浠ヤ笅鍥涚嶅熀鏈鐨勨滄祦鈥濓細淇℃伅娴併佸晢娴併佽祫閲戞祦鍜岀墿娴併備俊鎭娴佹槸鎸囨湁鍏充氦鏄撶殑鍚勭嶄俊鎭鐨勪氦娴侊紱鍟嗘祦鏄鎸囧晢鍝佸湪璐閿杩囩▼涓鎵鏈夋潈杞绉荤殑涓绯诲垪娲诲姩锛涜祫閲戞祦鏄鎸囦氦鏄撹繃绋嬩腑璧勯噾鐨勮浆绉昏繃绋嬶紱鐗╂祦鏄鎸囦骇鍝佸疄浣撲粠渚涘簲鑰呭悜闇姹傝呮祦鍔ㄧ殑杩囩▼銆
b2c鐢靛瓙鍟嗗姟4绉嶇墿娴佹ā寮
閲囩敤閭鏀跨壒蹇涓撻掞紙ems锛夋湇鍔$殑鐗╂祦妯″紡銆傚疄鐜扮數瀛愬晢鍔$殑浼佷笟鎴栧晢瀹朵粠缃戠珯鎴栬櫄鎷熺綉绔欎笂鑾峰緱娑堣垂鑰呯殑璐鐗╂竻鍗曞拰瀹跺涵鍦板潃绛変俊鎭锛岀劧鍚庡埌闄勮繎鐨勯偖灞鍔炵悊鐗瑰揩涓撻掓墜缁灏嗗晢鍝佸瘎鍑猴紝娑堣垂鑰呮敹鍒伴偖灞鐨勫彇璐ч氱煡锛屽埌鎵鍦ㄥ湴閭灞灏嗗晢鍝佸彇鍥烇紝鎴栫敱閭閫掑憳鐩存帴灏嗗晢鍝侀佸埌椤惧㈠朵腑銆
閲囩敤ems鏂瑰紡鍏锋湁鏂逛究銆佸揩鎹风殑鐗圭偣銆備絾鏄杩欑嶆柟寮忓瓨鍦ㄤ互涓嬬殑闂棰樸傞栧厛锛宔ms鏈嶅姟鏀惰垂鍋忛珮锛屽傛灉杩欓儴鍒嗚垂鐢ㄧ敱浼佷笟鎴栧晢瀹惰礋鎷咃紝鍒欏叾缁忚惀鍒╂鼎浼氬ぇ澶ч檷浣庯紱濡傛灉鐢辨秷璐硅呮壙鎷咃紝鍒欏逛簬灏忎欢浣庝环鍟嗗搧锛屾秷璐硅呰偗瀹氶毦浠ユ帴鍙椼傚叾娆★紝ems寰堥毦淇濊瘉娑堣垂鑰呭湪鏈熸湜鐨勬椂闂村唴灏嗗晢鍝侀佸埌銆
缃戠珯鑷寤洪厤閫佺殑鐗╂祦妯″紡銆備紒涓氭垨缃戠珯鍦ㄥ悇鍦扮殑缃戞皯瀵嗛泦鍦板尯璁剧疆鑷宸辩殑閰嶉佺偣锛屽湪鑾峰緱娑堣垂鑰呯殑璐鐗╀俊鎭鍚庯紝鐢遍厤閫佺偣鐨勪汉鍛樺皢鍟嗗搧涓烘秷璐硅呴佽揣涓婇棬銆
杩欑嶇墿娴佹ā寮忓彲浠ユ弧瓒虫秷璐硅呯殑鈥滃嵆璐鍗冲緱鈥濊喘鐗╁績鐞嗛渶姹傘備絾瀹冧篃瀛樺湪濡備笅鐨勯棶棰樸傞栧厛鏄閰嶉佺偣鐨勫竷灞銆佷汉鍛樼殑閰嶅囨暟閲忋佸晢鍝佺殑搴撳瓨閲忕瓑寰堥毦鍚堢悊鍦扮‘瀹氥傚叾娆★紝鐢变簬瑕佹弧瓒崇敤鎴风殑鍗虫椂闇姹傦紝瀵归厤閫佹椂鏁堟湁涓ユ牸鐨勮佹眰銆傚緢鏄剧劧锛岄珮閰嶉佽垂鐢ㄩ渶瑕佹洿澶х殑鍟嗗搧閰嶉佽勬ā銆
鍊熷姪绗涓夋柟鐗╂祦浼佷笟鐨勬ā寮忋傜涓夋柟鐗╂祦灏辨槸鐢靛瓙鍟嗗姟涓讳綋灏嗕竴閮ㄥ垎鎴栧叏閮ㄧ墿娴佹椿鍔ㄥ旀墭缁欏栭儴鐨勪笓涓氱墿娴佸叕鍙告潵瀹屾垚銆傜墿娴佸叕鍙告湰韬涓嶆嫢鏈夊晢鍝侊紝鑰屾槸涓庝紒涓氭垨鍟嗗剁惧畾鍚堜綔鍗忓畾鎴栫粨鎴愬悎浣滆仈鐩熴
閲囩敤杩欑嶇墿娴佺$悊鏂瑰紡锛岄佽揪娑堣垂鑰呯殑鏃堕棿姣斿墠杩颁袱绉嶆柟寮忛兘瑕佸揩锛岃屼笖鏈嶅姟鏄涓撲笟鍖栫殑銆佸氬姛鑳界殑鍜屽叏鏂逛綅鐨勩備絾鏄濡傛灉閫佽揣閲忓お灏忥紝閫佽揣璐圭敤涓鑸姣攅ms鏈嶅姟杩樿侀珮銆傝繖绉嶇$悊妯″紡瑕佹眰涓撲笟鐗╂祦鍏鍙歌佸湪鍩虹璁炬柦銆佷汉鍛樼礌璐ㄣ佷俊鎭绯荤粺绛夋柟闈㈠姞寮哄缓璁俱
缃戠珯涓庝紶缁熷晢涓氱粨鍚堢殑妯″紡銆備紶缁熷晢涓氱壒鍒鏄杩為攣缁忚惀鍟嗕笟鍏锋湁寰楀ぉ鐙鍘氱殑璧勬簮浼樺娍锛屼赴瀵屽悎鐞嗙殑鍟嗗搧绉嶇被锛岄珮闄勫姞鍊肩殑鏈嶅姟锛岄珮鏁堢殑閰嶉佷綋绯荤瓑锛岃繖浜涙f槸鐢靛瓙鍟嗗姟涓讳綋鎵娆犵己鐨勩傜數瀛愬晢鍔′笌浼犵粺杩為攣缁忚惀鐨勭粨鍚堣兘澶熷厖鍒嗗彂鎸ヤ簩鑰呯殑浼樺娍锛屽疄鐜拌祫婧愬叡浜锛屼紭鍔夸簰琛ャ
⑤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发展趋势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服务呈现出多功能化趋势,物流配送中心不再仅限于仓储和运输,还涵盖了配货、配送以及各类增值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物流服务需要更加灵活多变,提供多样化的附加服务。
物流系统的概念也被引入,物流不再局限于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环节,而是延伸到了供应链管理,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再到销售物流,通过统筹协调,控制整个商品的流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同时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
物流服务以服务为核心,物流企业需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本地和远程服务。配送中心作为联系客户的重要环节,必须高效运作,确保商品能够及时送达客户手中。物流企业的成功在于对客户服务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生产企业更多地依赖外部物流中心、批发中心或配送中心提供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这样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少库存或零库存的目标。
物流的信息化是电子商务时代的必然要求。大型配送公司通常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CR),通过实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实施即时制生产系统(JIT),可以迅速获取销售信息,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竞争力。
现代物流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物流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内部信息网络化,增加货物跟踪信息,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⑥ 国内目前物流电子商务的现状怎么样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要素之一。随 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 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在美国,其物流发展自1915年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在以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时代,其电子商务物流也应十分发达。在我国,物流起步晚、水平低。在电子商务时代的今天,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物流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对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电子商务的物流现状 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现状
根据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物流企业可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行政控制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具有行业性、地域性和传统性等特点。例如,我国粮油仓储企业、各地物资储运公司和外运公司等。这类企业只进行传统的货物运输,是属于传统的、业务单一的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但它们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这种传统单一性的企业已经开始显示出它们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趋势,许多受控型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股份制改造或其他方式的重组。
另一类是非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由市场培育出来,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各类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股份制形式直接创立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规模较小等特点。这类企业不仅经营货物运输,同时进行物流的策划、配送中心的规划、仓储管理、信息交流等增值业务,并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互联网等方式将产品和服务配送到世界各地,是现代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企业。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在数量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全国700余家连锁公司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国内介入物流业的上市公司也有近40家。与此同时,由于看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物流市场,许多外国物流企业和运递业巨头也抢滩中国。日本独资的物流公司——日本邮船继续在中国上海设分公司后,又相继在天津、青岛、广州、大连等地设立物流分公司。现在我国已经建有各类配送中心1000多家,它们和外资物流企业一起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
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到2002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76.5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进展也大大加快。全国铁路营运里程7.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复线和电气化里程达4.2万公里,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5476.8亿吨公里。全国民用机场共141个,年完成航空货物周转量51.6亿吨公里、货物运输量2021万吨。定期航班航线条数达到1176条。其中国内航线1015条,通航130个城市,国际航线161条,通航33个国家的62个城市。空运能力明显增强。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深水泊位822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270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超过1亿吨的港口7个,其中上海、深圳已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十强。
网络信息通信设施飞速发展。到2003年7月,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680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达2572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达250651;www站点(不含.e站点)达47900;国际出口带宽的总量为18599MB;IP址总数为3208480个。全国光缆线路总达225万公里;数字微波线路6万多公里。在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等领域里,我国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开通了中日、亚欧、中美等多条国际海底光缆,使我国的国际通信能力大大增强。
物流企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现状
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能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数量仍很少、规模也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意。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全过程的管理,物流增值少。物流企业的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是造成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内的物流高级人才主要是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员。人才的短缺主要是相应的培养体系不够成熟和不够健全。据教育部的统计显示,在2002年高等院校招生目录中,备案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只有9所,正在筹办物流专业的院校也只有20多所。
政府法律环境现状
目前已经出台的主要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有: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中国民航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交通部发布的《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的若干意见》,交通部、外经贸部2001年11月发布的《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条例》,外经贸部2002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管理办法》。
此外,我国近几年还陆续出台了一些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全国人大修正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外经贸部颁布的《外商投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规定》,铁道部颁布的《铁路货物运输管理条例》,交通部颁布的《国内水陆货物运输细则》,中国民航总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国际运输规则》等。
已发布的国家现代物流标准有《物流术语》。此外还发布了《中国联运通用托盘外形尺寸及公差》,《中国联运托盘技术条件》,《中国联运通用托盘实验方法》等相关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规范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市场,推动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向现代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其发展过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物流企业“小、少、弱、散”
由传统的国有运输企业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它们受传统经营意识和管理体制的影响,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率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而新兴物流企业的规模小、资金少,在规划以及经营管理上都缺少经验。据有关资料显示,近8年来,全国新建的物流园地约70%是闲置的。
我国物流企业真正实力超群、具有竞争力的很少。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具有“小、少、弱、散”的特点。即: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等 。
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
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产业政策、投资融资、税收与运输标准等各方面,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但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并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目前,商务部、交通部在资格认证方面各有多项政策法规。政府职能部门对物流企业是一种多头管理体制。
地方保护主义也较为突出。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物流企业利益,在交通运输、税收、工商等方面设置障碍,限制非本地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这也阻碍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法律环境不健全
现有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的、区域性的,缺少全国统一性的专门法律文件。这使全国性的物流企业缺少有效的法律规范。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技术标准,仅仅以部分行业标准和《物流术语》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对物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定,在工商部门的企业注册目录中至今没有物流企业的一席之地。物流企业受到的各种限制,以及专业物流组织及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等,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人才稀缺
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上海,个别物流企业甚至打出年薪高达30万元来招聘高级物流人才。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物流人才中,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资全面紧缺。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达30~40万人。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英语、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管理经营型。目前最紧缺的物流人才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宏观管理人才。如政府机构里制订政策、规划的人才,包括相应的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人才,其中物流专业师资最为奇缺。
第二类是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除了物流企业需要这类人才,许多非物流企业也需要这类人才从事物流工作。这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的一块。
第三是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这是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者,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等管理人才。
物流发展的对策
对策一:加快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开放物流业市场。
调整部门区域性和部门性的法规,制订通过一部全国性的物流法,由国务院商务部具体实施,并建立与交通、通信、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从而统一全国的物流市场,使物流企业在法律环境下平等竞争、有序经营、规范管理。与此同时,开放物流市场,引入外资物流企业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与国际物流市场的接轨。
对策二: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中国的物流,人才是关键。培养物流人才可以通过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来实现。政府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面向全国培训师资,聘请国内外专家授课和到国外实地考察;大专院校可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开设物流专业,培养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等层次的人才,以满足我国中长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与此同时,加强物流人才的短期培训。通过国家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组织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以满足我国近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对策三: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合理布局。
国家除了加快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各物流企业应加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科学布局。各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正确引导物流企业布局和建设物流中心,包括物流仓库、配送中心、通信网络基础等。只有科学合理地布局物流中心,才能提高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例如:我国大型物流企业——中储物流,就已经分别在上海、郑州、南京、洛阳、无锡、天津、沈阳、石家庄、胶州、武汉、西安、重庆、咸阳、成都、大连等交通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了26家主要的大型仓库和物流配送中心。这是我国物流企业在继承原有基础设施并进行重新合理布局的典型之一。
对策四:提高科学的物流管理水平。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完善物流行业标准。制定行业标准应根据国内实际情况结合国际标准来进行。行业标准的制定并推广将有利于全国物流企业科学管理、快速配送传递、对内和对外合作联运及结算、查询、监测等商务活动的进行。
二是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物流企业需要较高层次的物流专业管理人员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物流企业应经常送培自己的管理人员,以便使他们实时更新管理理论知识,学习新的管理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同时,物流企业也可以与国外具有先进物流管理经验的企业加强合作和交流,以提高自身的物流管理水平。
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高效的现代物流。我国的物流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了解自我、找出差距、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中发展壮大。这必将对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推动我国经济跨入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