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學知識競賽論語和詩經備考資料 求啊
《論語》中關於《詩經》的論述
(2012-05-30 13:22:37)
轉載▼
標簽:
子貢
子曰
詩經
召南
關雎
文化
分類: 他人知識文章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選自《學而》, 始可與言《詩》已矣,意思是,終於可以和你討論詩經啦。
2.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選自《為政》,意思是,用一句話概括詩經,就是不虛假。詩經是原始的、純粹的、質朴的、真正的想唱就唱。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
3.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7.18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8.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8.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8.15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9.15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13.5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16.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
這篇比較有意思,伯魚就是孔鯉,孔子的兒子。
17.9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7.10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㈡ 大學學習部的國學知識競賽的策劃書怎麼寫
網上有的是,找篇改改就行了。
㈢ 國學知識競賽的小組組名取什麼好
國風組,上善之組
㈣ 國學知識競賽開場前用什麼音樂好
國學知識競賽開場前用什麼音樂好--- 春江花月夜
1、春江花月夜是漢族古典民樂的代表。原名《夕陽簫鼓》。後取意唐張若虛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
2、意境深遠,樂音悠長,調節賽前緊張氣氛。
㈤ 國學知識競賽的目的及意義是什麼
目的:旨在激發人們學習國學知識的熱情,加強對人們的人文精神教育,使其在豐富趣味的競賽氛圍中增強文化意識,共享國學之美,在構築書香校園和虹色青春文化建設中,讓古典文化在現代文化建設中煥發出青春光彩。
意義:使學生充分了解了國學知識,且大部分參賽選手通過題庫掌握了大量的國學知識,豐富了自己的知識貯藏,使當代大學生從「電腦手機化」的愚昧生活中脫離出來,用知識武裝頭腦,用力量對抗命運。
有利於鞏固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的重要地位,正確對待國學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使學生在豐富趣味的競賽氛圍中增強文化意識,共享國學之美,在構築書香校園和虹色青春文化建設中,讓古典文化在現代文化建設中煥發出青春光彩。
拓展資料: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現在一般提到的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並涵蓋後期各朝代的各類文化學術。因此,廣義上,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和學術,包括中國古代的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范疇。
「國學」之名,始之清末。其時歐美學術進入中國,號為「新學」、「西學」等,與之相對,人們便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統稱為「舊學」、「中學」或「國學」等。國學也可以指中國古代學說。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的思想及學說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
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這些思想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論述如何治理國家。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有很深遠的影響,慢慢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