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裝為什麼選擇羅馬帝薩集成牆面
因為集成牆面優點多,環保,健康,快速,防水防潮,阻燃隔熱,二次利用方便,質量保證長等優點
㈡ 波斯的歷史
主詞條:埃蘭、米底
埃蘭和米底時期(前2700年-前553年)埃蘭和米底尚未被希臘人稱為波斯,但卻是波斯地區歷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埃蘭是波斯地區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位於今天伊朗的西南部,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他們和達羅毗荼人的關系十分密切,以善戰的人民著稱,在公元前2700年至前600年期間屢次被滅及復國,最後於前639年被新亞述帝國所滅。
米底(前678年~前553年)是一個以古波斯地區為中心的王國,領土最大時包括今伊朗全境及土耳其西部。米底屬於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也是第一批在伊朗高原地區定落的民族。亞述帝國曾入侵伊朗高原,試圖征服。但是亞述的入侵,促使米底各部落走向聯合,從而形成了米底王國。公元前553年居魯士大帝起兵叛變,並於公元前550年推翻米底王國對波斯地區的統治。 主詞條:阿契美尼德王朝
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年-前334年),被稱為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59年居魯士大帝統一古波斯部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大帝並於公元前553年—前550年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王國,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君主制帝國,前547年居魯士大帝武力入侵征服了當時小亞細亞西部的呂底亞王國,使得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前546—前540年,居魯士大帝向東武力入侵征征服了帕提亞、阿利亞、巴克特里亞、德蘭吉亞那、格德羅西亞、阿拉霍西亞、馬爾基安娜、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索格狄亞那)、乾陀啰、克蘭斯米亞等地區。
公元前539年,居魯士大帝武力入侵征服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迦勒底帝國的首都巴比倫,但是不幸在前529年的出征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中亞河中地區的錫爾河谷地的馬薩革泰人的戰斗中身亡。居魯士死時,波斯帝國的東部和東北部疆域已經包括阿姆河兩岸的巴克特里亞(Bactria,中國史書先後稱為「大夏」、「吐火羅」)和花拉子模,由居魯士之第巴爾迪亞統治。居魯士之子登位後,繼承父志繼續擴張。以後的波斯帝王一再發動對東方塞種人的征伐,把疆界推過阿姆河,到達錫爾河兩岸。波斯帝國將其國土劃分為20個郡,各郡每年向中央繳納一定的貢賦,其中有7個郡在中亞:例如第7省轄興都庫什山以南之犍陀羅地區,第12省轄大夏,第16省轄帕提亞、花刺子模及粟特(索格迪亞納)。波斯帝國最東方的據點在與中國新疆相鄰的、中亞地區費爾干納盆地。波斯人在該盆地西端建立了居魯士城。
到了岡比西斯二世時代(前529—前522年)則最終於前525年征服古埃及後王朝。大流士一世時期,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大流士在前521年揮軍東征印度河平原,納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治下,西面則出兵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馬其頓王國、古希臘,但卻因馬拉松戰役(前490年)之失利而功敗垂成(前499—前449年的希波戰爭)。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可惜最終未竟全功。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也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 主詞條:馬其頓帝國、塞琉古帝國
希臘化時期(前330年-前141年/前129年),早在創建於前356年的腓力二世的馬其頓帝國在不斷的把古希臘城邦納入治下之前,就有了日後對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武力入侵征服的野心,在最終於前338年把古希臘城邦徹底納入其治下之後(除開斯巴達),在前336年就集結了由阿塔修斯統帥的五萬軍隊渡過赫勒斯滂海峽武力入侵小亞細亞的當時屬於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小亞細亞的領土疆域,但是不幸很快在女兒的婚宴上被殺,之後亞歷山大大帝成功登上王位和鎮壓反叛,之後一如既往的沿襲父親腓力二世的對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武力入侵征服,在公元前334年—前330年間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的五萬大軍經過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米利都圍城戰、哈利卡納索斯圍城戰、伊蘇斯戰役、泰爾圍城戰、加沙圍城戰、高加米拉戰役、波斯隘口戰役、粟特岩山戰役之九場其實交戰雙方人數差不多的戰役之後,大流士三世在逃跑的途中被貝蘇斯刺殺,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其之前的領土疆域的大部分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
馬其頓帝國很快在前322—前301年的一共八場繼業者戰爭之後就分崩離析。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部屬將軍們之一——塞琉西一世經過繼業者戰爭最終在前312年自立塞琉古帝國,以塞琉西亞和安條克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這一時期伊朗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索格狄亞那)和印度,佛教從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孔雀王朝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古帝國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帕提亞在前238年由來自於裏海東岸的游牧部落聯盟大益的成員帕尼人酋長阿爾沙沙克一世在攻佔了帕提亞並接受了帕提亞語之後建立起這個古代君主制國家,之後不斷的擴張領土疆域,在前177年—前138年的米特里達梯一世時期領土疆域擴張到最大,西到敘利亞段的幼發拉底河以西的包括全部美索不達米亞,東到帕米爾高原以西的阿姆河流域,東南到格德羅西亞,南到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公元前250年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大夏所擾和帕提亞的米特里達梯一世時期的領土擴張,在前190年之後,西面又面臨羅馬共和國的武力征伐導致不斷的衰敗,最終在阿爾沙克王朝米特里達梯一世時期喪失了伊朗高原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全部領土。最終被羅馬共和國於前63年將其徹底滅亡。 主詞條:安息帝國
阿薩息斯王朝(前247年-226年),又稱安息帝國,發源於今天的伊朗東北的當時叫帕提亞人的民族,在米特里達梯一世(前177—前138年)統治的極盛時期包括今天小亞細亞東部、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伊朗高原、阿富汗、阿姆河以南的大呼羅珊和今印度河以西的巴基斯坦,與古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塞琉西亞附近。兩個帝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同時帕提亞帝國與一世紀之後建立的貴霜帝國也是戰事頻傳。帝國的美索不達米亞和都城泰西封分別在116年、164年—165年、197年—198年屢次被羅馬軍團攻佔而國力衰竭,造成了三世紀初期的諸侯割據。 主詞條:薩珊波斯
公元224年安息帝國的一個地方總督的兒子阿爾達希爾一世由於擴張地方勢力而和帝國開始戰爭。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並殺死國王,於226年正式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波斯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人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這個古代君主制國家之後的再次建國並統一,被認為是波斯第二帝國。依蘭沙赫爾這個古代君主制國家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在260年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瓦勒良。 但是依蘭沙赫爾所屬的美索不達米亞及其底格里斯河畔右岸的都城泰西封也在283年、297年、361年三次被羅馬軍隊攻佔。
依蘭沙赫爾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個等級。基督教中的天主教一度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依蘭沙赫爾對臣民的稅額較重,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又同時受到崛起中的阿拉伯伊斯蘭哈里發的軍隊的攻擊,帝國終於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馴象等。1970年,在中國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在632年起始被阿拉伯軍隊攻擊,在651年滅亡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斯曾逃到中國唐朝,請求唐高宗救兵抗擊阿拉伯人的入侵,唐朝護送其返回今阿富汗斯坦錫斯坦一帶於661年建立波斯都督府,但到663年終為阿拉伯帝國所滅。 主詞條:阿拉伯帝國、四大哈里發時期、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
混亂的薩珊王朝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拜火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年後,阿巴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地方首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人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馬蒙之後,阿巴斯王朝因軍事實力衰落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期間波斯土地上先後出現塔希爾王朝、薩法爾王朝、薩曼王朝、齊亞爾王朝、阿拉菲德王朝、白益王朝、伽色尼王朝、古爾王朝、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塞爾柱帝國的建築師於1042年在伊斯法汗城興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禮拜五清真寺。著名的波斯數學家及詩人奧馬爾·海亞姆(Omar Khayyám)在塞爾柱時期寫下了他的詩集《魯拜集》(Ruyat)。
塞爾柱人在十二世紀末期失去波斯的控制權,並由來自鹹海的阿姆河下游三角洲的另一伊朗語民族所建的花剌子模王朝所取代。1194年,花刺子模的阿拉烏丁摩訶末攻滅塞爾柱帝國,繼而攻佔伊朗高原,1205年,花刺子模的阿拉烏丁摩訶末最終攻佔波西斯,1212年,花刺子模的阿拉烏丁摩訶末攻滅大可汗王朝,繼而統治全部中亞河中地區,1215年,花刺子模的阿拉烏丁摩訶末攻滅古爾王朝。 主詞條:花剌子模、大蒙古國、伊利汗國
花刺子模極盛時期的版圖北起中亞河中地區,東到費爾干納盆地和格德羅西亞、阿拉霍西亞、乾陀啰,南至波斯灣和阿拉伯海,西接亞塞拜然,1219年初的領土面積約為360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約1200萬。花刺子模王朝得到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格達的伊斯蘭哈里發冊封的「埃米爾」,法理上歸屬於伊斯蘭世界國家。
1219年底—1220年間,蒙古帝國大汗鐵木真親率十萬大軍武力入侵征服花剌子模,並鎮壓了花刺子模的三十個城市,後大伊朗地區均被大蒙古國(1206年—1259年)及後繼的伊利汗國(1256年–1335年)統治。之後在歷任蒙古帝國最高統治者:拖雷、窩闊台、乃馬真脫列哥那、貴由汗、斡兀立海迷失和蒙哥時代的地方總督綽兒馬罕、拜住、野里知吉帶,畏兀兒人闊里吉思與衛拉特人阿兒渾阿加的繼續對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和羅姆蘇丹國的鎮壓,尤其是他的孫子旭烈兀在1256年—1259年間先後鎮壓木剌夷、阿拔斯王朝、敘利亞阿尤布王朝,正式建立大旭烈兀國。1295年大旭烈兀國的君主完者都最終皈依伊斯蘭教。直到1357年大旭烈兀國滅亡後,波斯依然被從大旭烈兀國分裂出的五個王朝所統治。 主詞條:帖木兒帝國
1381年到1467年,波斯成為興起於中亞河中帖木兒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後不久西波斯先後被突厥人建立的存在於1375年—1468年的黑羊王朝和存在於1378年—1508年的白羊王朝統治。1405年到1433年,明朝永樂大帝派遣鄭和下西洋,多次到達帖木兒帝國。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漢語、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王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主詞條:薩菲王朝
薩法維帝國是一個由波斯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斯坦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教義為國教,被稱為波斯第三帝國。薩法維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戰爭不斷。1588年阿巴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汗,與土耳其人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主詞條:阿夫沙爾王朝、贊德王朝、愷加王朝
1722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帝國入侵薩法維帝國,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法維帝國滅亡。後波斯被均由突厥人建立的阿夫沙爾王朝、贊德王朝和愷加王朝(卡扎爾王朝)統治。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羅斯帝國和東面以英屬印度為基地的大英帝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了大英帝國勢力范圍的巴林、阿富汗斯坦的一部分,和俄羅斯帝國勢力的亞塞拜然,土庫曼曼斯坦,烏茲別克。英俄兩國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主詞條:伊朗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協約國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及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斯曼帝國搶奪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大英帝國駐軍控制。1925年12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㈢ 想問大家毛坯牆能直接裝羅馬帝薩集成牆面嗎
這位親,是裝修新手嗎?
按照現在的市場技術,應該是可以的喲,羅-馬-帝薩打破了不同牆體、牆面的局限,採用智能模塊,扣板拼接,毛坯牆壁無需處理,不用刮白,省去了繁瑣的操作步驟,即裝即用,安全環保,不用粉刷、不用刮白、裸牆直裝、省裝一半修費,省工一大半工時。
㈣ 羅馬帝薩集成牆面這個行業怎麼樣
羅馬帝薩集成牆面還是不錯的。現在很多做傳統裝修材料的都開始受到集成牆板的沖擊了,每個行業的競爭都會很激烈,只有再開始時抓住機會,你才能有商機,才能把他做大做強。
㈤ 波斯帝國歷史
古波斯帝國就是現在的伊朗~!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舊稱譯音。歷史上在這一西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
波斯和伊朗
自從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這個名稱來自於波斯的一個地區帕斯(Pars)。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 開始稱呼自己的國家為「伊朗」,意為「雅利安人的家園」。
1935年,波斯國王禮薩·汗宣布國際上該國應被稱作「伊朗」。但波斯一詞在這之後還有人使用。
在中文裡,「波斯」被用於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該民族從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語和波斯地毯。現代政治、經濟等事物則用「伊朗」一詞。
波斯諸帝國
在波斯,歷史上有多個帝國先後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0年-前330年)
居魯士二世大帝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於馬拉松戰役(前490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希臘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大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的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
安息帝國(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兩個帝國之間連年戰爭。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傳。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
薩珊王朝(226年-650年)
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第一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帝國終於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到了中國。
伊斯蘭教時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倫·拉希德統治時期的阿拔斯王朝諸行省混亂的薩珊帝國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治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蒙古人的統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軍滅花剌子模,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兒汗國。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為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後波斯陷入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是中國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薩非王朝(1500年-1722年)
阿拔斯大帝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歐洲人的「大博弈」(1722年-1914年)
1722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了英國勢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國勢力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俄、英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控制。1925年12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㈥ 羅馬帝薩集成牆板怎麼樣
說是環保材料,實質異味很大的,我去考察過,證書啥的有的都是假的!公司太沒有誠信了
㈦ 加盟羅馬帝薩集成牆面費用多少
應該不需要吧,現在難道還在收取加盟費用嗎?
㈧ 羅馬帝薩集成牆面環保嗎
親,羅馬帝薩集成牆面就是以環保出名的,它是一種新型的健康環保裝飾材料,採用阻燃特性高分子復合材料,以天然木纖維或納米鈣為基本材料,相比其他材料,有更好的環保性能,無任何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氣體,使家庭裝修和裝飾的有害化學物質下降為零。
㈨ 家裝為什麼選擇羅馬帝薩集成牆面
集成牆面產品環保健康,安裝方便,適合家裝
㈩ 羅馬帝薩集成牆面/牆飾廠家地址在哪兒
好像在武漢武昌哪裡哦,離黃鶴樓不遠的地方,還可以看長江大橋一下